硬铝石型矿石,亦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北方有色每年仅只能提供不到三千吨铝——公司必须首先保证一类生产用电,随后才能满足北方有色电解铝厂的用电,而三水铝土矿,却解决了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矿场远在广西。
“以开发铝土矿为契机,建立一系列水电站、铝厂以及机修厂,从而使公司触角全面于广西展开……”
一座年产20万吨的大型铝厂固然重要,但对于孙郡而言,他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机会,一个公司全面左右广西经济、工业建设发展的机会,在他的眼中,通过对各省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掌控各省的经济、工业命脉,这正是北方公司的“昭昭天命”。
“铁矿?嗯,可以考虑让当地人建炼铁厂……”
慢慢的,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在孙郡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矿厂是由公司开发的,自然铁铝分离后的铁精矿也是由公司控制的,这意味着由当地人投资的炼铁厂,从原料甚至直到市场,都将无法离开公司的左右,最终,所谓的本地的企业仍然将是公司的附庸。
“是公司直接投资,还是……”
在脑海中一个影响广西未来经济工业发展的雏形形成后,孙郡又一次陷入了思索中,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和过去一样,由华复行主持吧!”
通过华复行将公司的触角延伸至少全国各地,这是公司的扩张战略的核心,相比于公司,华复行更具隐蔽性,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华复行主持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贵州、四川等省的资源开发,使得公司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省份绝大多数矿产资源,并籍此建立一大批矿场、精炼厂,而相对应的是数千家看似**实则却为公司附庸的本地工业企业亦随之创办。
所谓的华复行,对于公司而言,不过只是扩张的工具罢了,尽管如此,无论是中央亦或是地方,却是双手欢迎华复行的投资,而未加任何警惕,他们全未注意到,随着时间的发展,各省的工业经济会慢慢的完全捆绑在“北方”这个超级康采恩的身上。
做出决定并作出批示之后,孙郡便将报告放到一旁,这时,摆在他面前的是公司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经济研究所与公司调查局一样,都是公司的情报机构,只不过后者更偏重为“公署”服务,而前者更偏重金融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情报搜集研究工作。
不过只是刚翻过两页,孙郡就感觉到他的呼吸变得的急促,甚至就连心脏的跳动亦加快起来!
机会!
此时,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准确的来说,这个机会正是他期待以久的!
这个机会与公司介入南京以及苏浙一带的战后重建不同,这个机会甚至将会成为公司左右中国工商实业的最佳契机,如果公司能抓住这个机会,孙郡看到一个真正的终级“康采恩”的诞生。
“一个帝国的崛起!”
在感叹着这句话的时候,孙郡不禁想起在大学时,曾读过的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阵亡将士举行的国葬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说中的一段。
“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能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整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
反复于心底念叨着这句话,孙郡却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笔,慢慢的朝着窗边走去,透过厚实的玻璃窗,他看着窗外繁华依然的北方新区。
现在的北方新区正是“北方帝国”的大脑,或许,十几年后,这里并不是南京,并不是首都,但这里却将可能成为一个比南京更具权力的核心,这里将是整个中国的工商经济心脏,甚至这里的打一个阿嚏,中国的经济都有可能随着阿嚏而起伏。
但,是什么造就了未来的“北方帝国”呢?
凝视着窗外的繁华,凝视着“帝国的心脏”,孙郡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个答案,正是这个国家的衰败与兴起,在过去的几年间,北方牢牢的抓住了这极为难得的两个机会,在北方踏上这个舞台的时候,这个国家正在艰难的前行着,而在北方崛起的时候,这个国家看似因入侵而走了下坡路,当“北方帝国”诞生的时候,这个国家又一次踏上了前进的道路,而这一次……
默默的思索着,凝视着霓虹灯中那耀眼的“北方”,孙郡的神情变得凝重,最后双拳猛的一握,在唇边默默的自语道。
“北方帝国!”
第二百八十七章争执的幕后
大年初一,相比于市间的喧嚣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武汉南郊的珞珈山却显得分外的清静,此时的珞珈山已经被冬雪染成白色,曾青翠的树木要枝条,更被雪花所覆,显得分外的美丽。
而在珞珈山蒋公馆一楼的客厅中,蒋介石、汪精卫、陈布雷、张静江、陈诚、何应钦此时,都围在一个大型的模型边,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神情中全不见的半年前的凝重。
而此时摆放在众人面前的模型,正是“首都重建”的整体模型,尽管模型上只有几十座标志性建筑,但是却已经初显了整个首都未来的雏形、宽敞的街道、林立的公园、一栋栋高楼,无一不在向他们传递着一个信号——这是适合未来中国的首都。
“……南京重建后,将以北起下关江边,东出中山门与中山陵园大道衔接,全长12001。94米,旧路设计宽度为40米,而考虑到将来,特将旧路拓宽至60米……”
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建筑师董大酋和上百名建筑师以及国外的城市规划师,一同承担了“首都重建案”的规划,与过去的首都规划受限于民宅、旧路不同,此次重建几乎完全重建中国的首都。
在历时一月余的南京保卫战中,南京70%的建筑被炸毁,另外30%的建筑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亦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的设计师们得已真正意义上重建这座城市,而重建的南京则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首都。
“在首都重建后,中山路将作为南京的中轴线,所有的道路都将以中山路为中轴加以拓延,在中山路……”
手指着模型上的一个个建筑,董大酋向委员长以及国民政府的要员们介绍着这些地标性的建筑。
“这便是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的建筑风格是遵循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引入欧美现代建筑材料……”
“中国式”,这是南京重建遵循的建筑原则,无论是民族的自尊心或是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需要,都必须彰显“中国元素”,而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建筑,毕竟作为首都,这里的每一栋建筑,在某种程度上,都代表着中国。
也正是首都这一特殊的政治定位,使得作为建筑师的董大酋必须考虑到政治因素,而在这其中“民族式”、“中国式”又是其中的核心,现代并不意味着西洋式,这是董大酋之所以能够成为“南京重建案”总设计师的根本原因,
而因为南京几乎被战火夷为平地,所以“首都建设规划”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废墟上新建的,所以有机会统一政府建筑的样式。因此在政府所建造的二十几座政府建筑,尽管样式各异,但在建筑风格上,全部都是“民族式”的设计风格。这种在一个城市用同一种风格建造官厅的做法,无疑更能彰显出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一特点,而这恰正是政治上的考虑。
用了近了两个小时,介绍了二十几座政府建筑之后,董大酋又把话峰稍转,转到了城市的整体规划特点,尽管城市的整体规划有许多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的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参与其中,他们对城市的整体进行了规划,而在这个规划之中,并没有全盘引入“西洋式”,而是在充分借鉴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风水学之类的传统因素,亦需要考虑其中,这一切对于董大酋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首都的重建容不得有一丝的疏乎——因为这是首都,任何错误或者疏乎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形象,甚至给后人造成困扰。
“……作为这个规划的另一个大特点是水系的合理利用。对城内外水系进行充分利用,除去利用原有湖泊形成亲水公园、塑造江南水乡之色外,同时还对南京的下水道系统进行重新规划,实行城市排水管道的雨、污分流。同时将雨水管道与公园水系的建设相结合,在适当的地方挖土填坝,形成人工湖,即可作为雨水的调整池,也是城市供水的临时水源地,同时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亲水公园。这种设计,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但从北方公司新区的实施来看,其效果是极为显著的。”
在中国城市建设规划,从来都离不开“北方新区”,那是中国人自主规划、设计的一座现代化“城市”,那座城市有着太多的领先世界的规划,亲水公园、人工湿地、城市中央公园、街区绿地公园,诸如此类的设计,使得北方新区成为了一个极宜居的城市,对于任何一个初抵北方新区的人而言,他们会惊叹于那座城市的美丽,也正因如此,董大酋才会充分借鉴北方新区的设计,将其中的亮点引入首都的规划之中。
“在首都建设的一期工程项目中,公园和运动场面积占新建20平方公里的12%,这是个很高的比例。按计划到民三十年,也就是一期工程完工时,城区内的绿地总面积为20。8平方公里,人均21平方米,不仅达到邯郸北方新区的标准,而已经达到欧美先进城市的水准。总之,首都重建规划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眼前,更需要着眼于未来,不是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也不是五十年、一百年,而是五百年、一千年!甚至更长……”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董大酋将视线投向蒋介石,他是国民政府的委员长,同样也是首都重建名义上的总指挥,在他听到“五百年、一千年”时,董大酋注意到这位委员长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容,作为国家元首谁不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千万年持续下去呢?
“嗯,董……”
就在蒋介石将要开口时,突然,原本明亮的客厅灯光灭了,只让客厅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停电了!
只是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黑暗的原因。
停电,从去年岁末至今,对于武汉来说,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武汉经常性的陷入停电,而停电的原因非常简单——优先保障工业用电,其次是生活用电,再次是商业用电,以及政府非军事机构用电。
又过了几分钟,公馆再次恢复了供电,这是公馆自备发电机供电,而停电却让蒋介石的脸上变得的不甚好看,毕竟作为临时首都,经常停电,总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突然的停电,或许打扰了蒋介石等人的兴致,以至于又过了十几分钟,董便和委员会的同事们一同离开了公馆,只留了那份整体模型,而在首都重建委员会的调序离开后,注意到委员长的脸色有些异样,汪精卫的心底微微一笑,面上诚恳的说道。
“委员长,我看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毕竟,现在已经停战了,没有必要再实施战时供电令了!以免如此这般成日扰民!”
“战时供电令”这是大本营授权汉阳电力公司实施并制定的战时供电法令,在武汉作为临时首都后,政府并没有大包大揽的控制一切,而是学习着邯彰的模式,将武汉三镇的电力供应都交给了武汉最大的电力公司——汉阳电力负责,随后汉阳电力这家隶属于北方能源的子公司,便在中央的授权下,整合了三镇的电厂,实施了以优先保障工业以及军用的电力管制,而这种管制,即便是在现在仍未改变。
而相应的是,尽管中日已经停电,但是武汉的停电却更为频繁了——新晋投产的工厂,增加了电力的消耗,而新建的电厂至今仍未来投产,在另一方面,原本定于武汉的长江电厂,亦被迁往下关,用于中央电厂的重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武汉都不得不面临电力紧张的局面。
又一次停电,让汪精卫适时的提出他的建议——结束管制,既然现在已经停电了,那么结束管制无疑是极为必要的,但在汪精卫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张静江却在一旁插口说道。
“兆铭,中日不过只是停战罢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打起来了!这战时管制,还是极有必要的!”
在张汪两人的言语中,蒋介石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这种争执表面上因为“电厂”,但实际上却与张汪两人的权力之争有很大的关系,曾几何时建设委员会的地位日益微弱,而最终张静江靠着侄女婿那张牌改变了一切,甚至籍此重入中央执行委员会,甚至由此形成了新的其涉及成员之广、影响力之大更甚于过去的“新建设系”。
在中日停战后,自遭刺后一直未担任实物的汪精卫到处游说,以掌握战后重建之权,相应的原本就视战后重建为禁锢的张静江和他的“建设系”亦不甘示弱,进而导致两人的矛盾加剧,而这种矛盾又是蒋介石乐意看到的,在两人权争不断时,他蒋中正就能掌握两人,利用他们的矛盾为自服务,
对于试图侵略自己利益的汪精卫,张静江压根就谈不上客气,说起话来,自然也就毫无客气之意。
“兆铭,在政治上,你也许算是个内行,但在建设上,你却根本就是个外行,若是不实施战时管制,冒然放开电力管制,武汉有三分之一的工厂明天就会停产!同时电费亦将肯定因为市场供应而随之增加!这不便民,而是祸国殃民!”
第二百八十八章北方的命运
“这不是便民,而是祸国殃民!当时老爷子的话一出口,汪精卫的脸色骤然变得煞白,他汪兆铭,在这个面前摆资历,在那个面前讲政治,不就是总理遗嘱的起草人吗?可偏偏他碰到的是老爷子,老爷子什么人啊,党国元老,总理在世时亦需要称一声“先生”的主,又岂能让他给气受!”
说道着汪精卫,邵寒的语气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好感,他是公司副经理,但同样也是张静江推荐过来的人,而且现在他还是建设委员会的顾问,正因如此,才会对处处试图压过建设委员会的领导“国家重建委员会”的汪精卫,没有任何好感。
“重建委”与“建委”的冲突,从去年成立至今,就没有任何缓和之色,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