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之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之北宋-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折可适连跪下磕头的心都有了,跟着王麟那出息大了,真要打下西夏,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种师道在边上笑着,他没什么好羡慕的,种浩早已是都虞候,种溪也是副都指挥使,这还是没论功行赏前的职位,战事一了,就可超过他。

第三百三十二章 横山战略(二)

姚古花了四天才赶到延安府,王麟不知道他,他可是对王麟了解得非常透彻,在他眼里,王麟可是自己人。见到王麟后,姚古十分亲热的和他客套了会,然后才与折可适和种师道见礼。四人坐下,姚古便问找他来有何事,折可适笑眯眯道:“你还没恭贺元帅受封武威侯呢!”

昨日耶律特里转来朝中文书,熊本出知太原府,并将赵佶册封王麟为武威侯的文书一同带来,耶律特里恢复监军身份,不日将赶往延安府,折可适和种师道已经给王麟庆贺了一番,见姚古来了,自然也要敲一顿竹杠。

姚古又起身给王麟见礼,嚷着晚上好好喝一顿。王麟只得答应了,正准备说正事,曹豹进来道:“三郎,府州转来萧玉儿的文书!”

王麟接过打开一看大喜,“萧玉儿率二十万大军在龙首山击败萧乙薛大军,全歼西京五万宫卫骑军!她准备率军北上,不日围攻大同府!”

种师道兴奋的连杯子都扔了,折可适则一拳将边上的小茶几打散了架,只有姚古一时还搞不清楚状况,自言自语道:“大同府?兵围大同府是何意?”

种师道一拳打在他肩膀上,吼道:“何意?大宋兵马打到大同府了!辽国西京道完了!”

姚古身子一哆嗦,“什么?打下西京道了?打下西京道了!”

王麟一看,这还商议个屁啊,先庆贺吧!延安府小吏如风一般将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整个延安府轰动了,百姓分走相告,没多久,便有人开始编故事,将那萧玉儿说得神乎其神,仿佛三十六计都用上了,打得辽国大军溃不成军。也有将萧玉儿描述成武艺盖世的大将,辽将在她手下绝过不了三合,若有人不信,便拿出汴京的事来说,并反问要不是武艺出众,如何格杀闯入大内的叛军?

姚古为王麟庆贺的晚宴提前举行,看着兴奋过度的折可适和种师道,姚古摇摇头,又不是自己率军攻打大同府,这么兴奋干嘛?他却不知二人对王麟有了绝对的信心,击败西夏指日可待,大同府?大同府能和兴庆府比么?他们已经幻想着李乾顺仓皇出逃,西夏军一溃千里。

等第二天听完王麟的西夏战略,姚古才明白折可适和种师道激动的是什么,辽国那么大,元帅都淡定自若,指挥得滴水不漏,西夏算什么?

“元帅,某不需要遵正的兵马,在庆州某有九万人!”

“你哪来那么多?”折可适惊奇道。

“从秦凤路败退下来的就有三万人,平原郡王增援秦州时有一万多兵马未能进入,本来是要退到京兆府一带的,可那领军将领不肯离秦州太远,便一路退到庆州。”

一下子多了四万兵马,王麟手头宽松不少,“这样,两位老哥那里的兵马不动,我将那刘延庆的三万人全部交给姚古哥哥,你不但要解秦州之围,还要断了这西夏右厢军的退路!我即刻发文,让京兆府全军出击,尽快到秦州,二十万对二十万,咱们要西夏血本无归!”

“那延安府和京兆府岂不单薄,元帅要三思。”种师道劝道。

“大不了就是丢了延安府和京兆府,这还要看西夏有没有这个能力,别老想着占着不走,只要击败西夏大军,他就是想占都站不住!”

“有道理,元帅不攻大名府就让哥哥佩服不已,一两个府丢了就丢了,迟早他们要乖乖还回来,信不信,这环州都不要攻,只要姚将军那里断了西夏军后路,某再强攻横山,西夏就得乖乖从环州撤军!”折可适说完,几人都哈哈大笑。

“三郎,那张录求见。”一名护卫在门口禀报。

王麟急忙让他进来,张录见一屋子人,欲言又止,王麟笑道:“不碍事,你尽管说。”

“元帅,下官派往宥州的人回来了。”

“哦,有何状况,快说说!”

张录表情有些古怪,“元帅绝想不到,本来是想离间的,可那仁多保忠却真的想降宋。”

王麟一下子呆住了,他给仁多保忠写信,就是劝他投降大宋,没指望有多大效果,仅仅是想让西夏知道仁多保忠一直都和大宋的主要官员有联系,进而怀疑他。

“下官按照元帅的吩咐,让人明目张胆的去找他,却不料他很小心的将派去的人保护起来,看完元帅的信后,他让人带话回来,说他愿意降宋,请元帅能够接应他。如有可能,他想见元帅。”

一说就降?这太容易了吧,王麟和几位老将商议了好久,都不敢确定,“张录,你即刻派人去宥州,与仁多保忠联系,就说我答应接应他,让他选个地方,我见他。”

折可适直接反对,这太冒险了,一旦王麟出了事,是谁也担待不起的,一番争执后,王麟和折可适都做了让步,见仁多保忠可以,但要在两军交接之处。

处理了这突发事件,四人开始商议出兵西夏的具体方案,折可适、种师道强攻横山已经确定,就等仁多保忠的回话,看他能控制多少左厢军,再确定从何处打开缺口,姚古出击渭州有了些调整,考虑到河湟地区的不确定性,姚古提出派一支兵马一直朝西打,争取与高永年他们取得联系,不然吐蕃攻下河湟,会使整个秦凤路战局失衡。至于兵马来源,最终还是王麟拍了板,将延安府最后两万兵马给了姚古,领兵将领出乎意料,姚古提出让他的儿子姚平仲领军。

“元帅,一来某是想让这小子立些战功,也好有个前程,二来不是自己亲信之人,某怕不尽心。”

理由都站得住脚,王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笑道:“哥哥是看到折彦质在我这才动的心思吧?”

姚古有些尴尬,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人之常情,只是哥哥一定要叮嘱他小心行事,不可贪功冒进,若是自己都不能保全,何来功名?”

姚古称是,让王麟放心,不会误了大事。

商议定了,王麟发出帅令,让姚古带两万兵马启程,直接在路上将刘延庆的三万人接管,至于刘延庆,拿下后押送延安府,王麟真的怒了,刘延庆接到帅令后居然到现在还没回到延安府,如此敷衍拖延,让王麟怎敢用他?

送走姚古,王麟带着折彦质、曹豹、萧真和护卫跟随折可适前往保德军,萧霸则被他留下来保护赵云灵。延安府一切事物均交给赵云灵打理,谁来接任那是赵佶的事,他只负责将事情经过上奏。

远在汴京的赵佶是脚步生风,得意忘形,他又连纳了两个妃子,弄得皇后王氏也有些不满,像王麟那样有个四五个她还是能接受的,可赵佶这也太多了,都十多个了,好在赵佶来她这的次数不算少,勉强还能忍受。

例行的朝会已经全部由赵佶主宰,各地局势转好,几位重臣又是亲信,傻子才会对着干,何况赵佶这段时日说话语气极为坚定,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做了决定。

“陛下,姚雄来报,江南叛军已全部清剿,他在江南东路歙州附近抓到了蔡攸,正押送往汴京。”

“好!好!”赵佶大喜。

“陛下,姚雄正率中央禁军返回汴京,他想去涿州参与攻辽,恳请陛下准许。”刘安世接着道。

“呵呵,他也按耐不住了?”

“陛下,何止是他,龙卫军都指挥使赵隆,神卫军都指挥使宋琪皆上书请战,赵隆提出龙卫军出京西北路,直插秦州,宋琪则想出击雄州、霸州。”

看来都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赵佶都有些想御驾亲征了。

“陛下,兵部急报!”殿外内侍喊道。

“快,呈上来!”

才看了几眼,赵佶腾的站了起来,脸一下子红了,刘安世心到不妙,那里又出了乱子?

好一会赵佶才发出笑声,然后是狂笑,殿中诸臣面面相觑,陛下怎么了?

“萧玉儿击败萧乙薛,兵围大同府!”

一句话让整个大殿沸腾了,刘安世颤声道:“陛下,确实?”

“器之,想不到吧?朕也想不到!明之好眼光,敢用萧玉儿为帅,这下朝野可还有话说?”赵佶都快笑疯了,当初王麟上书说他让萧玉儿为帅,确实惹来不少争议,可谁会想到有如此大的回报?

“朕要加封萧玉儿为骁勇侯!封地蓟州,食千邑!”

这时候加封萧玉儿什么都行,大同府啊!辽国西京道算是完了,“陛下,是否能将这消息告知百姓?”刘安世乐得胡子都竖了起来。

“准,即刻张榜天下,朕要与民同乐!”

皇榜一出,汴京沸腾了,无数百姓涌到萧玉儿府邸,搞得萧玉儿家里人如临大敌一般,萧布野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让人赶快去平原郡王府,请赵玉慧帮忙。

没多久,赵玉慧和戴玉琳都来了,“萧伯父不用惊慌,是好事。”

萧布野这才安下心来,“惊动公主,请公主恕罪。”

“伯父客气了,这汴京百姓是来祝贺的,玉儿被官家册封为骁勇侯。”

“骁勇侯?”侯爷!萧布野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玉儿妹妹好本事,居然打到了大同府,伯父没想到吧?”戴玉琳笑道。

“啊?都打到大同府了?”萧布野的震惊可想而知。

安抚好萧布野,二女乘车返回郡王府,看来战事很顺利,她们的三郎要回来了。

“姐姐,三郎真厉害。”赵玉慧一脸的崇拜。

戴玉琳轻轻抚摸了下她的脸,“不然慧儿怎会看上他?”

“姐姐还不是一样。”

戴玉琳微微笑了,天下看上自家夫君的人多了去了,自己真是幸运,能够嫁给他,望着车窗外,戴玉琳轻声道:“三郎,你在那里?”

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

此时的王麟正在长城岭下的一个池塘边,一个小木桌,上面有一壶茶,两个杯子,山野很寂静,只有微风轻轻滑过树尖的沙沙声,他拿起茶壶,将对面杯子注满,笑道:“仁多将军看什么呢?”

王麟对面正是仁多保忠,他一直盯着王麟看,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宋、辽国双料驸马、征辽大元帅王麟?太年轻了,年轻的让人嫉妒,听到王麟发问,仁多保忠收回目光,轻轻端起茶杯抿了口,“想不到你真敢来。”

“为何不敢?难道仁多将军会害我?”

仁多保忠笑了,“你的气势和你的年纪相差太大,难怪辽国被你逼的一筹莫展。”

“将军说笑了,那里是我逼的,那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我只不过动了动嘴,若没他们,我和那赵括有何区别?”

“不骄不躁、镇定自若,大宋选你为帅,真是选对了!”仁多保忠叹道。

“将军要见我,不会是想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仁多保忠端起茶杯又喝了口,一边将茶杯放到桌上一边问道:“你想做什么?”

“强攻横山,攻入西夏!”

仁多保忠眉毛一挑,“你不怕我全力抵抗?”

“那将军为何要与我联系,要投奔大宋?”

仁多保忠不说话,只是低头喝茶,王麟也没追问,只是不时提起茶壶给他续上,良久,仁多保忠说道:“辽主与我主很早就有了密谋,与大宋几位重臣合作,一旦大宋发生动乱,便联手攻入大宋,瓜分天下,朝中很多重臣都赞同,唯独我不赞同,你可知为何?”

“请将军明示。”

“因为你,你是让我担心的最不确定的人,从你弄出火器,建立良都府以来,我就觉得大宋变了,变得让人害怕,若是你活着,我不确信西夏能在大宋这里占到什么便宜。”

“仁多将军高估我了吧?眼下西夏不是已经打到秦州了?”

“那又如何?辽国还拿下了大名府!当年德州府那一战我就仔细想过,别人只看到结果,可我却看到了过程,那一战你胜在提前预判和临机绝断,只要迟几日,德州府必破!”

王麟点点头,“确实,若不能提前将百姓转移,我很难守德州,除非不管百姓死活。”

“真要那样,就算你不败,今日你便无法应对辽国和西夏的进攻,那我也不会反对西夏出兵了,更不会坐在这里和你说这些。”

王麟笑了笑,不做声。

“得民心者得天下,千古不变的道理,可有谁能真正了解其中真谛?就算西夏攻到京兆府又怎样?辽国打下汴京又怎样?只要大宋退守江南,不出十年,这些地方通通都要被你们夺回去,你能不能征战沙场我不在乎,可你做的那些事才是最可怕的,连契丹女子都拼命为你守城,还有什么做不到?”

“可也有不少汉人为西夏、辽国效命啊?”

仁多保忠摆摆手,“那不一样,他们是为了官位、金钱,一旦大祸来临,绝不会卖命的,我不相信耶律幕蓉会为了这些。”

王麟提起茶壶再次给他续上水,然后静静听着。

“我一直收集着你的消息,本来并没有投靠大宋的心思,直到天武军作乱,你从扶桑赶回来这些消息传来后,我才动了心思,那天武军可谓天时、地利全占了,唯独没有人和,以往没人觉得这是个致命的事,可你给我上了一课,我怎么算都觉得不管是萧玉儿还是虎翼军都不可能在天武军叛乱后才动,那他们就是提前动的,这简直不可想象,只有一种解释,他们冒着欺君之罪!我仔细一想,才发现他们是和你学的,当真是为朝廷、为百姓什么都可以不顾,人和……,这才是人和,扶桑就不用我多说了吧?那么短时间平叛,要不是百姓归心,将士用命,你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

“没想到仁多将军真了解我。”

“何止了解,我得到的消息比你想的要多,那几支禁军我清楚,实力确实强,不过还没强到不可战胜,涿州让我心惊,雄威军居然能抗住那么多的辽军,这一切不过是你去了趟真定府的结果,还有府州,王厚是将才,可也傲气,居然也被你收服,萧玉儿挂帅出征真是神来之笔,她能击败萧乙薛我真想不到。这一切让我想了很久,他们可是在你放手不管时取得的这些战果,一个人再厉害都不可怕,大不了就让你一直赢下去,可一群人就可怕了,你走到那,那就会变,我对西夏能赢真的没信心。”

听他说了这么久,王麟都没插嘴,仁多保忠也发现自己啰嗦了,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