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富含水份、维生素,而且经得起长久存放。北方人尤其有这种感受,冬天没什么蔬菜,大白菜就是最好的蔬菜。
一旦地表被核污染,十天半月不能出来,什么巧克力、饼干、水果的或早早吃完了或是变质了,而大白菜就不会这样。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大白菜能预防坏血病,这就是其中维生素的功效。
怎么样?明白了吧,以后有什么紧急的事要长久躲起来,就随身带几棵大白菜。你家是否也要常备几棵大白菜以防万一呢?
第十五章
我们那时候读书时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前面四个大家都熟悉,我就来重点讲讲这最后一个“劳”。
进入初一、初二以后,我们便多了一门“劳技课”。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技能课。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预初学的劳技课是打字;初一我们的劳技课是电工基础;初二上的劳技课是教我们做一条平脚短裤。
为什么我现在的打字速度这么快,这得益于预初年级所学的打字课,我们那时学打字首先就是背键盘,打字机上的键盘和现在电脑的键盘排列是一摸一样的。
南中的教学非常严格,考试的时候是给你一篇文章,定时一分钟盲打,最后以每分钟所打的字母数正确率来定成绩。盲打就是眼睛只能看稿件,不能看键盘,而打错一个字母则扣50个字母数,有时候尽管打了很多字母,一不小心错了几个反而成绩不高,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强调速度和正确率的结合。
打字机的键盘按键远比现在电脑的键盘按键要沉得多,而小拇指要兼顾大写键、上档键等,力量往往不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更需要多的练习。
所以这是非常考验人的一门课,为了我能掌握好打字这项技能,家里还特意为我买了一台打字机,在家里练习,当时一台“飞鱼”打字机要400多块,这对于90年代初的物价水平而言是非常地贵,但是父母还是义无反顾地买了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时并没有如此深的体会,直到现在自己也快当爸爸了,才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不知道以后儿子会不会有良心。
虽然自己没有学过五笔输入法,用拼音输入法打字靠的是对发音的正确把握和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虽然打字机再也不会使用了,但打字的基础在电脑的时代却永远也不会显得落伍。
初一学的电工基础课是我最喜欢的课,毫不夸张地讲,我是班上学得最好的学生(不是“最好的学生之一”哦),同时也深得教电工老师的喜爱。
也许是上天注定我要和电打一辈子交道。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就特别喜爱动手,初中的时候我曾疯狂地爱上了做军事模型,现在家里还有数十个当年的模型。
不仅如此,那时我还收藏了很多1:72的玩具兵模型,周末的时候我常常拿出来摆“龙门阵”,自娱自乐一番。要不是考大学的时候视力差,可能现在的我已是身着国防绿的军官了。
“火柴盒”、“福万”都是当时响当当的模型品牌,现在却都已销声匿迹。想再做一盒那时做过的模型,却难觅踪迹,不免有些令人伤怀。
一开始,家里有什么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总是老爸出马,后来把我“培养”出来以后,我就取代了他在家中“维修工”的地位。
个人认为,良好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个男孩子尤为重要。在自己家里可以独挡一面,减轻大人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在当“毛脚”的时候,丈母娘家中的小修小补,换保险丝、拆装电扇、换灯泡什么的活都可以一个人包下,这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要赢得丈母娘对你的另眼相待绝对是需要拿出写真本事来的哦,如果你不是大勇大智,大富大贵之人,有这么一手绝活也照样能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这可绝对是本人亲身经历的经验之谈哦,这里免费赠送给你。
本来是打算说劳技课的,没想到又给扯远了。电工基础课对我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在高中参加区三好学生评选的时候也帮了我很大的忙;而最终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的是“通信”,从此就被“电”上了,一直搞电子电路的硬件设计直到研究生毕业以后。这些都是后话。
电工基础主要教的是开关上“火线”、“零线”的正确接法,两根电线如何正确“打结”接头等等。这些东西在当时很多人眼里是多么枯燥无趣,在我看来却是甘之如饴。在学习成绩上赶不上其他人的我,在这上面终于找到了那么一些平衡点和自尊。
第十六章
初二的劳技课是做一条平脚短裤,说到裁缝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做短裤最难的部分是裆部那块的裁剪和缝纫,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在老师的“帮助”才得以完成。这条短裤最终给了我的一个表弟穿,还算是尽了一次责。
在历经了那次初一的那次“辉煌”之后,我一直基本保持着默默无闻的状态,眼见她和海“打得火热”,虽然心里恨恨地,却也无计可施,只好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出现。
初一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们经历了“退队”的十四岁生日。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戴上红领巾的那份喜悦,那是红旗的一角,革命烈士鲜血染成的。“退队”意味着我们要和我们美好的童年说“拜拜”了,在加入共青团之前,暂时还是自由之身。
“十四岁生日”的日子定于“六一”,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活动隆重而盛大,每个班级要出一个节目参加,学校还要求每位学生的家长要写一封信,准备一件礼物,一并交给老师,在“十四岁生日”那天由老师统一分发到各自学生的手中。
我们班当时出的节目是集体舞,而我也有幸被班主任选中。舞蹈的曲子和动作是由崔老师和音乐老师共同制定,谢老师(她是六班的班主任,而我所在的班级是五班)也经常来“指导”一下。
排练究竟有多久记不清了,反正时间不短。“十四岁生日”的那天我们先在食堂里(那时没有很大的礼堂能容纳近300人)聆听领导的讲话,表彰优秀学生,我们班里的琳自然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每人一份的小蛋糕,那个打着领结(集体舞要求的),穿着牛仔服(是不是牛仔服?请相关同学指正),手拿一大盘子蛋糕,被人叫做的“waiter”的小男生就是我。
晚上在大操场上的篝火晚会也是热闹非凡。每个班的节目都要在全年级面前表演,舞台就是大操场前的那个领操台,由于它比较狭小,还发生了这样一幕:有一个班级表演舞蹈,结果跳着跳着,我们突然发现少了两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不小心掉到台下去了。
好在这个“舞台”不高,那两位和我们玩“失踪”的朋友也没大碍,不过估计他们以后是有心理障碍了,不敢再在这个舞台了造次了。
那晚操场上的篝火很红,在整个“十四岁生日”结束前,我们在操场上放飞了五彩斑斓的气球,它象征着我们童年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初二年级,突然发觉学习压力大了很多。那是因为我们要参加有生以来第一次的会考——地理、历史和生物。
当然学习压力大的原因还来源于其他科目的难度的提升,对我们而言,最害怕的考试是学校内部的考试,而对于区统考、市统考都满不在乎,因为统考要照顾其他非重点学校,难度就适当降低了,对于我们重点中学的人来讲,基本就是“小菜”。
印象里我们班参加一次区数学统考,满分达到90%以上,最差的也是八、九十分,够恐怖吧。嘿嘿!
历史是我读得最好的一门课,可能与我平时爱看历史书籍有关,记得在一次非常难的历史测验中,我得了全班的最高分—89分,这大概是我在南中得的唯一一次第一名吧。
说老实话,这三门课主要是考验“背”功,虽说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个悲哀,但本人以为这至少加深了我们对其的熟悉程度。走上社会以后,才发现原来那些数理化根本没有多大用处,反而那些自然常识方面的知识倒能是人对你刮目相看,当然在所有科目中对我具有最深远影响力的学科就是:语文和英语。
说到英语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语文呢,可能平时体会不到,但却是每天都在用——交谈、写报告、写材料、写信、甚至写字,无一不体现其价值所在。
当然这两门课在我读初三和高中的时候,也是令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啊!
在完成初二的会考以后,我们进入了初三前的暑假,在假期里我满耳朵都塞满了“升学考、精神压力大、学习苦”等等类似的字眼,仿佛初三就是一个宇宙黑洞摆在我面前,充满了神秘和恐怖气息,而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前进,前进,就算是到山火海也得上。
若干年后,我终于发觉觉得鲁迅笔下的阿Q是那么地可爱,因为如果当时不用他老人家的精神来支撑自己,我恐怕是无法熬过初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的。
第十七章
大概是从初三吧,我开始品尝到了读书的艰辛。此前的读书都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度过的。小学的时候,几乎根本还不知道什么是读书的苦,因为那个时候的读书,做完回家作业后想怎么玩都可以,没有额外的作业,没有大量的考试和习题,一切都似乎那么地轻松惬意。
还记得《英俊少年》里的那首主题曲吗?“。。。。随着年级有小变大,我的烦恼增加了。。。”,以往只知道旋律很动听,却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初三开学的第一天,首先是全部的教学班组基本都大换血,我们那可爱的可敬的崔老师和谢老师都被“剥夺”了对我们进行“再教育”的机会。其次,当天就进行了一次大摸底测验,数学和英语,结果是全班大半的人都不及格,这是打击学生“气焰”最好的办法。
很不幸的是,我也被深深打击了一把,数学和外语的总成绩没有超过100分。之后就是家长会,结果是我被狠狠父母批评了一顿,但是“竹笋烤肉”是再也吃不到了。因为我长大了,母亲一则打不动了,二来也是到了转变教育方式的时候。
说到初三那无尽的炼狱生活,就不得不提到几个重要的人物。首当其冲的是数学老师——张勤。在当年的五班和六班,提到这两个字就如同象现如今提到AIDS那样令人颜色更变。
看过历史的人一定会记得在很多历史书中描写极度暴戾凶残的人会这么写道:“。。。。如果家中有小孩哭闹,大人往往就会说‘你在哭,×××就来了’,一听到‘×××’几个字,小孩立刻就不哭了。。。”。
把这段话用在张勤老师的身上恐怕也不为过。这里,我先来说说张老师的背景。说张老师是个“奇人”也不为过,虽然她身高不过6尺,也没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但就她对我的影响力而言,至少她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位“奇人”:
一、张老师原本并不是教数学的科班出身,而是教语文的出身,半路出家教的数学;
二、张老师有一手画圆的绝活,那就是一个圆最多画四笔,每当她画圆的时候,先是一笔画出作半圆,然后再一笔画出右半圆,最多最后在圆顶和圆底描两笔,使整个圆更加完美;
三、张老师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擦黑板,干净无比。如果我们没擦干净,她就噼哩啪啦扔黑板擦。几次以后,但凡张老师上课前,当班值日的总要多擦好几遍黑板,免得中了“张氏板擦”(张老师的这手绝活是我们班上的“学究”补充的,这里要感谢这位至今仍在同济攻读博士学位的琳同学。);
四、张老师不苟言笑,看到她笑的概率大概比看到太阳出西边出来的概率高那么一点点,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出西边出来,而她笑我倒是见过几次;
五、张老师最大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孙悟空那样的“定身法”,比孙猴子更厉害的是,她用的是“目光”,而不象孙猴子那样还要说一句“定!”。
大凡班上的学生,不论好与差,几乎都背她教训过,所以几乎所有的同学(不排除有几个不怕死的尖子学生)在数学测验或考试的时候,只要她经过身边,写字的手立马就僵住,不敢再多写一个字,直到她消失在视线外,才敢继续动笔。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如果她发现你没有按她的要求答题,或发现你做错了,那么结果就是你得接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轻则让你大脑混乱,浑身冒汗;重则让你失去战斗力,无法继续答题。
原来以为只有我这样中下的学生才会有此种恐惧,没料和其他同学不经意时提起,才发现这是通病,这仿佛是一种“恐张症”,整整在班中弥漫了一个学年,直到初三毕业。
虽然这里说了张老师那么多的“坏话”,但现在的我应该对她表示感谢。原因很简单,她的教学水平确实非常高,她的眼里容不下我们有一丝一毫的错误,无论什么原因,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两次差错都是不允许的。也许中国人缺的就是这样较真劲,所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的竞争力才会不如老外。
一向认为自己数学不行的我,在1993年的中考中,数学得了117(满分是120,要不是最后一道题出错了,我应该得的是满分)。
最最重要的是,她锻炼了我们的精神承受能力,凡是能在她的魔鬼训练下出来的学生,可以说具有超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看过“圣斗士星矢”的朋友应该知道里面“星矢”的顽强吧,我想当时我们的意志力一定也和“星矢”不相上下。
第十八章
再来说说张老师对我们初三时候的魔鬼训练吧。每周固定有一天下午,全班都要留下来做两套历年的数学中考习题,规定是分数不得低于114,否则就是考验你意志力的时候到了。
每个周末,为了防止我们早早做完回家作业,把其他时间用在玩上,她会让五班和六班的数学课代表分别在各自班级的前后黑板上抄写回家作业,两个班的同学抄完各自班级黑板上的题目后还要交换教室,到对方班级教室中继续抄写剩下50%的习题。
你以为除了这50-60道习题就完事了?这你可大错特错了,还有数张中考卷子等着你去完成。完不成怎么办?除非你是一块顽石,可以忍受住张老师的训教,否则劝你趁早绝了这种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