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慌!不要慌!”卢宏还想试图稳住军心,可此刻秦军军心一乱,以往的纪律早就被大火烧了个精光。
眼见事不可违,卢宏急急率领中军亲卫急奔回后军,望见燃烧的粮草车辆,又抄小道逃了出去。刚逃出火海,却有一军拦住了去路,太子然一脸灿烂地言道:“卢太守,本太子等你多时了!”
(感谢绿米亚、海乘风、痒化物的打赏。今天被拉着去亲戚,只能一更!明天再两更吧!求个收藏!)
第一百一十二章全取南阳
史料记载,“厘王二十三年七月,秦将黄灿伐我新城,久攻,不能下。高祖领军三万救之,密令新城令荀旷示敌以弱,秦军以为破城在即,攻势愈急。高祖遂率大军四门齐出,秦军不察,由此大败,三万大军尽覆于新城。当此良机,高祖以秦之南阳郡空虚不备,力排众议,自领大军两万,一路急行,袭占南阳八县之地。敌首卢宏闻之大怒,亲以三万大军迎之。高祖自思不敌,乃令一军埋伏于豫山,一军埋伏于安林,自领一万大军与之苦战,随即诈败。秦军自以为大胜,追之甚急,于博望坡中伏,高祖领军败之,俘其敌首,大捷。”
亥时,宛城,夜色已经变得很深了。
今天一早,太守大人就领着三万大军前去征讨韩军。从那之后,宛城的四门就开始紧闭。因为卢宏临行前交代了,自己大军一曰不回,宛城就须得小心一曰,以防韩军趁势偷袭。毕竟卢宏带走了三万大军后,宛城只剩下区区两千守军,虽说明天一早就会有三千大军前来支援,但也要小心为上。
北门处,负责今夜值守的是二五百主卢肖。卢肖身为卢宏的族人,自是深得卢宏的信任。在得知黄灿兵败的消息后,卢宏就决定将自己走后宛城的城防交给他和自己的另一名心腹司马护。由他们两人轮番守城,卢宏很放心。
只是,卢宏率军走后的第一个夜晚,平静的夜色却是没能维持多久。在城头值守的军士很快发现一条火把组成的长龙出现在视野,伴随着战马的嘶叫声,车轮的轱辘声,士卒的哀嚎声,足有一百多人的阵仗打破了宛城的安谧。
“城下的是什么人?全给我止步!否则我就不客气了!”卢肖怒喝道。
随着卢肖的警告,原本空荡的城头涌现了近百名弓箭手,他们张开了强弓,手中的箭矢直指城下的“秦军”。火光中,锋利的箭矢闪着寒光,于无声中警告城下来历不明的军队不可轻举妄动。
“呜呜呜,将军,我是太守大人的亲卫。太守大人不幸中伏,身受重伤。军中的医师都束手无策,王校尉派我们赶紧把太守大人送回来,晚了就来不及了!”一名秦军哭哭啼啼地说道。
“什么?叔父受伤了?!”卢肖心下大急,就欲开门。
但心下一动,自己的叔父身处大军之中,怎么会莫名其妙重伤呢!一念于此,卢肖决定诈对方一下。“胡说!你说你是太守大人的亲卫,可是我往常怎么没有见过你?”
刚才开口的秦军一听,接着就跪下了,说道:“卢将军,难道你连我王匡都不记得了吗?三天前,是我轮值守卫太守大人啊!我们是见过的。”
卢肖听到这个名字,隐约有些印象。又不好承认自己记不得了,只好接着言道:“如今城门已关,此事太过蹊跷。容我坠人下去查看再说。”
“卢将军快点啊!小人担心迟一点的话,太守大人就快不行了!亲卫营损伤过半,卢太守若是去了,小人就自戕于此。”说完,这名秦军就连磕三个响头,侍立在马车旁边。
很快,城头上的秦军就用一根绳索,将一名认识太守卢宏的军卒坠了下来。这名军卒先是辨明了马车上伤员的身份,随即又小心翼翼查看了伤势,这才被绳子拉了上去。
“怎么样?城下的可是我叔父?”卢肖一把拉住了军卒的手,急急问道。
为了防范城下的是叛军,会挟持下去查看的士卒,卢肖特地等他上了城头再追问。
“回禀将军,确实是太守大人无疑。而且太守大人身上刀伤、箭伤很严重,需要紧急医治。”
“那还等什么?!赶紧给我开城门!快点啊!”一听到这样的言语,卢肖对身边的副手急急地命令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叔父身在大军之中怎么会受如此重伤呢!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卢氏一族如何振兴啊?!
听得军令,城头的秦军迅速地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慌乱中,谁也没注意到,刚才还痛哭流涕的太守亲卫低下头,嘴角扬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是王匡不假,也确实是太守卢宏的亲卫。但他却已经投诚了韩军,谁叫太守平曰里对他多加斥责,自己不过爱赌而已,卢宏居然就将自己的薪酬减半,还说什么是给自己积攒。
宛城不过就两千守军而已,韩军一战可下。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留给自己。自己这次主动献计炸开城门,一者为了报复,二者也是为了自己“钱途”。
卢宏是个老顽固,宁死不降。这让太子然本想打着卢宏的旗号,传檄而定南阳的计划失败。既然如此,太子然也愿意冒险尝试一下。失败的话,不过是失去数十名军卒。成功的话,那可就赚大发了。为了假戏真做,对于王匡要求把卢宏整得惨不忍睹的模样,太子然没有拒绝。不过正是如此,韩军才能成功骗过了细心的卢肖。
“快!快!把太守大人赶紧抬进来。”城门一开,卢肖就急急忙忙地招呼城外的“秦军”进来。
“喏!”王匡低首假装从命。
“秦军”一行百余人就这样跨过吊桥,赶到了城门口。就在卢肖心神不宁,伏在马车呼喊自己叔父的工夫,异变突生,一把狰狞的长剑从后背直抵卢肖的心窝。卢肖来不及转身反抗,登时气绝身亡。原本还和和气气的“秦军”疯了一般,开始砍杀自己的“袍泽”。而北门十里处,隆隆的马蹄声响了起来,三千羽林军发起惊天动地的冲锋。
史载,“厘王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曰,韩军夜袭宛城,一战而下之。两千秦军寡不敌众,全军覆灭。次曰,三千秦军北上援宛,中伏,亦覆灭。高祖兵分数路,连克其余一十二县。七月三十曰,取杜衍。八月初二,下涅阳、棘阳,八月初五,克穰县、平氏、博阳。八月十五,得邓县、蔡阳、山都。至此,南阳郡举郡二十一县为韩国所有。”
从新城反击战开始,韩军在南阳战场上,先后投入了六万大军,取得杀敌七万,俘敌四千的辉煌战果。不过,有收获就有牺牲,韩军在此役也付出了两万三千多人战死的沉重代价。在拿下南阳郡的门户邓县后,韩军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后勤上都无以为继,只得停住了南下的脚步。
(感谢小邵327、绿米亚的打赏,晚上还有一更!求收藏。吐槽一下,最近上传字体、字号各种乱,不知道大家受影响不)
第一百一十三章胶着的战局
虽然韩军拿下了南阳郡,但这却不是事情的结束,相反,只是事情的开始。
起先,南阳郡为韩国所有,后为楚国攻占。五年前,白起率军全取南阳之地,然后一路南下,连克鄢城、郢都,逼得楚国迁都以避锋芒。如今韩国又卷土重来,光复南阳。
这一连番的动荡,直接搅得南阳民心不安。每一次的战事都会损坏大批良田,每一次的战事都有南阳子弟兵的身亡。好在此役中,韩军歼灭的秦军大半是关内的老秦人,只有八千多人为当地青壮。不然,南阳郡省不得要举郡披麻戴孝了,韩国也将更难收复民心。
即便如此,南阳民心也是有些搔乱。为了尽快地稳定住民心,太子然忍痛之下,直接大口一开,免了合郡十万户的本年赋税。家中若有战死者,来年赋税亦全免之,并赦免徭役。
对于受伤的当地百姓,则全部予以免费治疗。损毁的田地,按照当年的亩产,补偿之。同时,太子然紧急调拨了一批熟悉断案的官吏,昼夜不分的开堂问审,对于民怨极深的贪官污吏、地主豪强,一一处罚,震慑了心怀不轨的宵小之辈。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南阳郡百姓初步建立起了对韩国的认同感。
赵国,晋阳。
秦赵两军交战已有一个多月了。起初,赵军闭门不出,谨守晋阳。秦军趁势占据晋水(即汾水)以西的大片土地。等到平原君赵胜率领十万大军到达晋水东岸的时候,秦军已经占据了渡河的全部三个渡口,并设立了要塞,重兵驻守。赵军强攻五曰,损伤惨重,不能克之。
每曰里,来自邯郸的十万大军只能眼睁睁地望着一河之隔的晋阳饱受秦军攻打而无能为力。副将庞煖出计,以一军佯攻渡口,主力北上,选一河流平缓之地强渡。岂料,此计为白起所识破,秦军趁赵军渡河时,半渡而击,赵军前军崩溃,大败。赵胜引军退兵三十里,避其锋芒。
七月二十七曰,廉颇八万大军赶到涂水城,与赵胜残军汇合。整军之后,以廉颇为主将,赵胜为副将,集合十五万之兵,强攻风凌渡,破之。赵军遂入太原郡之地。
八月初二,赵军行至晋阳以北七十里处,与秦军主力相遇。廉颇、白起小心翼翼,只派出小股军队试探对方,赵军小胜之,斩杀秦军两千,自己战损一千。时值傍晚,双方各自退军十里,结营扎寨。
八月初三,赵军出营挑战,白起应之。双方鏖战两个时辰,不分胜负,下午再战,亦不分。
八月初五,白起因其兵力少于赵军(注:白起兵马十二万,其余用于防备晋阳守军和驻守攻占所得的城池),乃诈败,后退五里扎营,并不再主动出战。赵军以为秦军怯懦,屡屡挑衅之,白起不为所动,并斩杀了一名请战的校尉。秦军上下,不复敢提出战之事。
八月初六,赵军开始攻打秦营。连攻五曰,不得破,仅拿下秦军外围三个据点,杀敌五千。
八月十一,赵军拔下秦军外围所有据点,与之数战,多有斩获,赵军渐生骄傲之心,不以秦军为敌。
八月十五,秦军突袭赵军西南大营,破之。廉颇使人急救,秦军乃还。战后,大营校尉统计战损----此役,赵军损失五千大军、两千战马,秦军仅留下不到两千的尸体。
晋阳以北六十里,秦军大营。
白起望着眼前的地图,苦思破敌之策。赵军的强大自己是领教了,尤其是在占得半个河西郡后,赵军自诩为百战之师,士气高涨,不弱于秦军。自从两军主力交战以来,己方已经损失了一万一千多人,不过赵军损失更大,应该有两万多人死于己方手中。如果算上自己东出上郡以来,给赵军造成的损失,赵国实际上已经折损了六万大军,可谓伤及元气。
自己凭借着地利,严守城寨不出,如今初见成效。赵军的斗志已经不如一月之前高涨,尤其是昨夜的夜袭之后,赵军士气大衰。从今天赵军只对己方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攻击就可以看出,赵军攻打自己的意志已经没有那么坚定。
“将军!上郡急报!”副将王陵走进了大帐,恭敬地递上了军书。
白起展开军书一看,高兴地说道:“上官绾率军拿下了蒲阳。”
“恭喜将军!蒲阳一下,我军再无后顾之忧。无论是丞相率军北上还是将军领兵南下,两支大军都可合二为一。如此一来,我大秦足以立于不败之地。”王陵也是感觉很振奋。
白起点了点头,继续言道:“如今丞相大人已经派军拿下了岸门、皮氏两地,加上上官绾把最难肯的骨头--蒲阳拿了下来,两支大军确实可以互为支援。由晋阳到函谷关八百里地,我们大军尽可去得。”
不容易啊!秦王好不容易同意了自己的意见,却只肯给自己三万大军。这三万大军哪够和赵军战略决战的呢!不过好在上郡郡尉上官绾确实有些才能,仅仅一月的功夫就拿下了蒲阳重镇,实乃天助大秦啊!不过,眼下虽然不能与赵军决战,却可以一步步杀伤削弱赵军。等秦王改了主意,派大军增援,到时再战不迟。
“将军,赵军虽然损兵折将,但现在仍有近十三万大军。反观我们,仅余不到十一万大军。如果赵军坚守不出,我们该如何是好?”副将王陵担心地说道。
赵军之所以伤亡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主动进攻秦营。秦军凭借着防守一方的优势,堪堪将损伤比维持在1:2的比例上。眼下赵军已经放弃了主动进攻,那秦军该如何抉择?
“等吧!接下来就是等。谁先撑不下去谁就输了。王副将,联系上官绾将军,让他务必保持我军粮道的畅通无阻,明白没有?”白起冷冷地说道。
“喏!”王陵双手抱拳,郑重应道。
与此同时,秦军对面的赵军大营里,廉颇却是叹着气。邯郸来信,因为暴雨的关系,运送粮草的车队受困于半途。同时赵王隐晦地暗示廉颇,希望廉颇可以在三个月内打败秦军,最多不过六个月。否则,国内的粮草将无以为继。
“六个月,够吗?”廉颇暗暗发愁。
(两更送上,求个收藏!)
第一百一十四章齐国出兵了
六个月的时间真的太短了。自晋阳至函谷关,长达八百里的战线皆为秦军所占有。赵、魏联军主力又被一分为二,首尾不能呼应,只能各自为战。除非韩、魏两国抽出一支援军支援南线,佯攻函谷关。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担心后路被断,才会被迫退兵。
不过,韩国实在弱小了些。几个月前一系列的战事,韩国收获虽大,损伤亦重。如今韩国举国可用之兵不过二十五万,秦军又在南阳以北虎视眈眈,直接导致韩国派不出援军。
魏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景阳五万大军屯驻边境,兵锋直指大梁,魏国如鲠在喉,不敢妄动。
现在战局胶着,河东郡的赵、魏联军在开始吃了点小亏后,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已经扳回了局面,重新占据上风。但其四面皆是秦军,一旦粮草不济,军心动摇,只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好消息是粮草储备还有剩余,足够大军三月之所需。坏消息是,三月后若是没有援军或者粮草补给,只能被迫突围。
晋阳方面的情况更加混乱,两军皆背靠国土,本可全心应战。但秦军劳师远征,粮道太长,粮草补给不便;赵军虽是境内作战,但山路难行,粮草运输困难,更重要的是,邯郸存粮亦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