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周生
目 录
●凡例
●弁言
●引起
第01回 晁大舍围场射猎 狐仙姑被箭伤生
第02回 晁大舍伤狐致病 杨郎中卤莽行医
第03回 老学究两番托梦 大官人一意投亲
第04回 童山人胁肩谄笑 施珍哥纵欲崩胎
第05回 明府行贿典方州 戏子恃权驱吏部
第06回 小珍哥在寓私奴 晁大舍赴京纳粟
第07回 老夫人爱子纳娼 大官人弃亲避难
第08回 长舌妾狐媚惑主 昏监生鹘突休妻
第09回 匹妇含冤惟自缢 老鳏报怨狠投词
第10回 恃富监生行贿赂 作威县令受苞苴
第11回 晁大嫂显魂附话 贪酷吏见鬼生疮
第12回 李观察巡行收状 褚推官执法翻招
第13回 理刑厅成招解审 兵巡道允罪批详
第14回 囹圄中起盖福堂 死囚牢大开寿宴
第15回 刻薄人焚林拨草 负义汉反面伤情
第16回 义士必全始全终 哲母能知亡知败
第17回 病疟汉心虚见鬼 黩货吏褫职还乡
第18回 富家显宦倒提亲 上舍官人双出殡
第19回 大官人智奸匹妇 小鸦儿勇割双头
第20回 晁大舍回家托梦 徐大尹过路除凶
第21回 片云僧投胎报德 春莺女诞子延宗
第22回 晁宜人分田睦族 徐大尹悬扁旌贤
第23回 绣江县无儇薄俗 明水镇有古淳风
第24回 善气世回芳淑景 好人天报太平时
第25回 薛教授山中占籍 狄员外店内联姻
第26回 作孽众生填恶贯 轻狂物类凿良心
第27回 祸患无突如之理 鬼神有先泄之机
第28回 关大帝泥胎显圣 许真君撮土救人
第29回 冯夷神受符放水 六甲将按部巡堤
第30回 计氏托姑求度脱 宝光遇鬼报冤仇
第31回 县大夫沿门持钵 守钱虏闭户封财
第32回 女菩萨贱粜赈饥 众乡宦愧心慕义
第33回 劣书生厕上修桩 程学究中遗便
第34回 狄义士掘金还主 贪乡约婪物消灾
第35回 无行生赖墙争馆 明县令理枉伸冤
第36回 沈节妇操心守志 晁孝子股疗亲
第37回 连春元论文择婿 孙兰姬爱俊招郎
第38回 连举人拟题入彀 狄学生唾手游庠
第39回 劣秀才天夺其魄 忤逆子孽报于亲
第40回 义方母督临爱子 募铜尼备说前因
第41回 陈哥思妓哭亡师 魏氏出丧作新妇
第42回 妖狐假恶鬼行凶 乡约报村农援例
第43回 提牢书办火烧监 大辟囚姬蝉脱壳
第44回 梦换心方成恶妇 听撒帐早是痴郎
第45回 薛素姐酒醉疏防 狄希陈乘机取鼎
第46回 徐宗师岁考东昌 邢中丞赐环北部
第47回 因诈钱牛栏认犊 为剪恶犀烛降魔
第48回 不贤妇逆姑殴婿 护短母吃脚遭拳
第49回 小秀才毕姻恋母 老夫人含饴弄孙
第50回 狄贡士换钱遇旧 臧主簿瞎话欺人
第51回 程犯人釜鱼漏网 施囚妇狡兔投罗
第52回 名御史旌贤风世 悍妒妇怙恶乖伦
第53回 期绝户本妇盗财 逞英雄遭人捆打
第54回 狄生客中遇贤主 天爷秋里殛凶人
第55回 狄员外饔飧食店 童奶奶怂恿疱人
第56回 狄员外纳妾代疱 薛素姐殴夫生气
第57回 孤儿将死遇恩人 凶老祷神逢恶报
第58回 多心妇属垣着耳 淡嘴汉圈眼游营
第59回 孝女于归全四德 悍妻逞毒害双亲
第60回 相妗子痛打甥妇 薛素姐监禁夫君
第61回 狄希陈飞星算命 邓蒲风设计诓财
第62回 张茂实信嘲殴妇 狄希陈诳语辱身
第63回 智姐假手报冤仇 如卞托鹰惩悍泼
第64回 薛素姐延僧忏罪 白姑子造孽渔财
第65回 狄生遭打又陪钱 张子报仇兼射利
第66回 尖嘴监打还伤臂 狠心赔酒又捱椎
第67回 艾回子打脱主顾 陈少潭举荐良医
第68回 侯道婆伙倡邪教 狄监生自控妻驴
第69回 招商店素姐投师 蒿里山希陈哭母
第70回 狠汉贪心遭主逐 贤妻巧嘴脱夫灾
第71回 陈太监周全伙计 宋主事逼死商人
第72回 狄员外自造生坟 薛素姐伙游远庙
第73回 众妇女合群上庙 诸恶少结党拦桥
第74回 明太守不准歪状 悍婆娘捏念活经
第75回 狄希陈奉文赴监 薛素姐咒骂饯行
第76回 狄希陈两头娶大 薛素姐独股吞财
第77回 馋小厮争嘴唆人 风老婆撒极上吊
第78回 陆好善害怕赔钱 宁承古诈财捱打
第79回 希陈误认武陵源 寄姐大闹葡萄架
第80回 童寄姐报冤前世 小珍珠偿命今生
第81回 两公差愤抱不平 狄希陈代投诉状
第82回 童寄姐丧婢经官 刘振白失银走妾
第83回 费三千援纳中书 降一级调出外用
第84回 童奶奶指授方略 骆舅舅举荐幕宾
第85回 狄经历脱身赴任 薛素姐被赚留家
第86回 吕厨子回家学舌 薛素姐沿路赶船
第87回 童寄姐撒泼投河 权奶奶争风吃醋
第88回 薛素姐送回明水 吕厨子配死高邮
第89回 薛素姐谤夫造反 顾大嫂代众降魔
第90回 善女人死后登仙 纯孝子病中得药
第91回 狄经司受制嬖妾 吴推府考察属官
第92回 义徒从厚待师母 逆妇假手杀亲儿
第93回 晁孝子两口焚修 峄山神三番显圣
第94回 薛素姐万里亲征 狄希陈一惊致病
第95回 素姐泄数年积恨 希陈捱六百沉椎
第96回 两道婆骗去人财 众衙役夺回官物
第97回 狄经历惹火烧身 周相公醍醐灌顶
第98回 周相公劝人为善 薛素姐假意乞怜
第99回 郭将军奉旨赐环 狄经历回家致仕
第100回 狄希陈难星退舍 薛素姐恶贯满盈
●凡例
一、本传晁源、狄宗羽、童姬、薛媪,皆非本姓,不欲以其实迹暴于人也。
一、本传凡懿行淑举皆用本名。至于荡简败德之夫,名姓皆从捏造,昭戒而隐恶,存事而晦人。
一、本传凡有懿美扬阐,不敢稍遗,惟有劣迹描绘,多为挂漏,以为赏重而罚轻。
一、本传凡语涉闺门,事关床笫,略为点缀而止,不以淫攘语博人传笑,揭他人帷箔之渐。
一、本传其事有据,其人可征;惟欲针线相联,天衣无缝,不能尽芟傅会。然与凿空硬入者不无径庭。
一、本传间有事不同时,人相异地,第欲与于扢扬,不必病其牵合。
一、本传敲律填词,意专肤浅,不欲使田夫、闺媛懵矣而墙,读者无争笑其打油之语。
一、本传造句涉俚,用字多鄙,惟用东方土音从事,但亟明其句读,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大凡稗官野史之书,有裨风化者,方可刊播将来,以昭鉴戒。此书传自武林,取正白下,多善善恶恶之谈。乍视之似有支离烦杂之病,细观之前后钩锁彼此照应,无非劝人为善,禁人为恶。闲言冗语,都是筋脉,所云天衣无缝,诚无忝焉。或云:“闲者节之,冗者汰之,可以通俗。”余笑曰:“嘻!画虎不成,画蛇添足,皆非恰当。无多言!无多言!”
原书本名“恶姻缘”,盖谓人前世既已造业,所世必有果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报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若无解释,将何底止,其实可悲可悯。能于一念之恶禁之于其初,便是圣贤作用,英雄手段,此正要人豁然醒悟。若以此供笑谈,资狂僻,罪过愈深,其恶直至于披毛戴角,不醒故也。余愿世人从此开悟,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故其为书有裨风化将何穷乎!因书凡例之后,劝将来君子开卷便醒,乃名之曰《醒世姻缘传》。其中有评数则,系葛受之笔,极得此书肯綮,然不知葛君何人也。恐没其姓名,并识之。
东岭学道人题。
●弁言
五伦有君臣、父子、兄弟、朋友,而夫妇处其中,俱应合重。但从古至今,能得几个忠臣?能得几个孝子?又能得几个相敬相爱的兄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倒只恩恩爱爱的夫妇比比皆是。大约那不做忠臣、不做孝子、成不得好兄弟、做不来好朋友,都为溺在夫妇一伦去了。
夫人之精神从无两用,夫妇情深,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的身上自然义短。把这几伦的全副精神都移在闺房之内,夫妇之私,从那娘子们手中搏换得还些恩爱,下些温存,放些体贴,如此折了刚肠,成了绕指。这也是不枉了受他的享用,也不枉丧了自己的人品。
可怪有一等人,攒了四处的全力,尽数倾在生菩萨的身中,你和颜悦色的妆那羊声,他擦掌摩拳的作那狮吼;你做那先意承志的孝子,他做那蛆心搅肚的晚娘;你做那勤勤恳恳的逢、干,他做那暴虐狠愎的桀、纣;你做那顺条顺绺的良民,他做那至贪至酷的歪吏。舍了人品,换不出他的恩情;折了家私,买不转他的意向。虽天下也不尽然,举世间到处都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得其故。读西周生《姻缘奇传》,始憬然悟,豁然解:原来人世间如狼如虎的女娘,谁知都是前世里被人拦腰射杀剥皮剔骨的妖狐;如韦如脂如涎如涕的男子,尽都是那世里弯弓搭箭惊鹰绁狗的猎徒。辏拢一堆,睡成一处,白日折磨,夜间挝打,备极丑形,不减披麻勘狱。
原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世间狄友苏甚多,胡无翳极少,超脱不到万卷《金刚》,枉教费了饶舌,不若精持戒律,严忌了害命杀生,来世里自不撞见素姐此般令正。是求人不若求己之良也。
环碧主人题。辛丑清和望后午夜醉中书。
●引起
《四书》中,孟夫子说道:君子有三件至乐的事。即使在那极贫极贱的时候,忽然有人要把一个皇帝禅与他做,这也是从天开地辟以来绝无仅有的奇遇,人生快乐那得还有过于此者?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那忽然得做皇帝的快乐,不过是势分之荣,倏聚倏散的泡影;不在那君子三乐之中。那君子的三乐,凭你甚么大势,劫他不来;凭你甚么大钱,买他不得。凭是甚么神人、圣人、贤人、哲人,有这三乐固是完全,若不遇这三乐,别的至道盛德、懿行纯修,都可凭得造诣,下得功夫,只是这三乐里边遇不着,便是阙略。所以至圣至神的莫过于唐尧、虞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圣先师孔子,都不曾尝着那三乐的至趣。这般难到的遭逢,那王天下岂是这个之内?
你道那三件乐?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试想一个身子蒙父母生将下来,那婴孩就如草木的萌蘖一样,易于摧折,难于培养。那父母时时刻刻,念念心心,只怕那萌芽遇有狂风,遭着骤雨,用尽多少心神,方成保护那不识不知的心性。悲啼疾病,苦父母的忧思;乳哺怀耽,劳父母的鞠育;真是恩同罔极。孩提的时候,没有力量,报不得父母深恩;贫贱的时节,财力限住,菽水尚且艰难,又不能报其罔极;及至年纪长成,家富身贵,可以报恩的时候,偏那父母不肯等待,或是先丧父后丧母,或是先丧母后丧父,或是父母双亡。想到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光景,你总做到王侯帝王,提起那羽泉之魂,这个田地是苦是乐?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多有为分财不均、争立夺位以致同气相残。当时势同骑虎,绝义相持,岂无平旦良心?你总做到极品高官,提起那东山之斧,这个光景是苦是乐?若能父母寿而且安,双双俱在堂上,兄弟你爱我敬,和和美美,都在父母膝前,处富贵有那处富贵的光景,处贫贱有那处贫贱的聚顺,这个天伦之乐真是在侧陋可以傲至尊,在颛蒙可以傲神圣。所以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那第二件的乐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若寻常人看起来,怎比那做皇帝的乐处?然想到皇帝动有风雷之儆,雨薄蚀之愆,〃顾左右而言他〃,〃吾甚惭于孟子〃,想这个仰愧俯怍的光景,虽是做皇帝至尊无对,这个中心忸怩也觉道难受。怎如匹夫独行顾影,独寝顾衾,不蛆心搅肚,不利己害人,不贪财蔑义,不瞒心昧己,不忤逆不忠,种种公平正直,件件正大光明!真是见青天而不惧,闻雷霆而不惊,任你半夜敲门,正好安眠稳睡。试想汉高后鸩死赵王如意,酷杀戚氏夫人,忽然见日食也不由的害怕,不觉得自己说道:〃此天变盖为我也!〃待了不多几月,也就死了。秦桧做到拜相封王,岳武穆万古元功,脱不得死他手内,一见了那疯和尚,也便弥缝遮盖,恨不得有一条地缝钻将进去。较量起来,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岂不是第二件的乐处?
那第三件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君子以道统为重,势分为轻;虽然还让那第一第二的乐处,毕竟还在王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