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11黑山堡纲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柯云路11黑山堡纲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鲜掏茸谀抢铮笸肜锘蛘叻抛乓话迅沙擅娴幕仆粒蛘叻乓话迅吡河衩仔∶锥棺勇笞樱蛱炱碛辍T谌巳褐信掏茸乓桓龀啾忱贤罚弊由峡赴汛笳〉叮钦橇鹾斓牡趵虾骸?吹搅豕懔坛竟龉龃琶癖游榈嚼矗嗣翘鹧鄣ㄕ叫木乜纯词琢欤腥硕叨哙锣孪肱榔鹄矗吞腥怂档溃憾ズ猛耄灰A豕懔醋偶赴俑龀斓拇笸耄械揭恢痔煳薅盏哪张U舛谷怀鱿至艘桓鲇胨粤⒌娜ㄍ豪咸煲!�
  他大声喝道:一个个拿下碗站起来,谁搞迷信,按阶级敌人论处。 
  民兵们吆喝着包围了人群,有的伸手去拿人们头上顶的大碗。刘广龙大声说道:让他们自己拿掉。说着,他就双手一背,站在人群前面。 
  人们抬眼看着他,开始三三两两将碗拿到手中,丧家犬一样打怯地站了起来。还有一半人坐在那里像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他们前面坐的正是裸背的刘老汉。大铡刀像把硕大的剪子夹在老汉的后脖颈上,老汉一手扶住扛在右肩上的铡刀,一手扶住扛在左肩上的铡刀座,样子十分吓人。他只要将两手往中间一合,头就落地了。老汉的头上也顶着一只大海碗,里面放着一把干成面的黄土,上面还撒着五谷种子。 
  刘广龙走了过去,刘红也气喘吁吁地从山下赶到了。 
  刘红蹲在刘老汉前面,说道:爹,您起来吧。老头两手抓住铡刀和铡刀座,顶着大碗微微摇了摇头。春日正午,当空的日头照着他黑瘦的脊背,老头脸上有种视死如归的表情。刘红伸手去掰开他的手,有两个民兵上去一左一右拿住铡刀座和铡刀。老头说道:松开。他声音不高,却很厉害。刘红蹲在那里不敢动了。一左一右站在老头两边的民兵也僵在那里。 
  刘广龙走到刘老汉面前,说了一声:爹,雨是求不来的。 
  刘老汉低着眼盘腿坐在那里,像巫师一样蠕动着嘴含糊不清地念叨起来,念了好长一段话,而后抬高声音向天祈祷道:我有罪,铡了我;百姓无罪,放活他们。我有罪,铡了我;草木无罪,放活他们。我有罪,铡了我;百姓和草木无罪,放活他们。我杀人放火有罪,铡了我;百姓草木无罪,放活他们。 
  “杀人放火”四个字刺着了刘广龙。他挥了挥手,两个民兵一左一右去夺铡刀。老头大喊一声,鲜血从两手流出来。刘广龙愣住了,两个动手的民兵也停住了。 
人们这时才发现,老头儿两手早已被钉穿,铁丝穿透手掌捆死在铡刀把和铡座上。老头儿高声念叨着:我杀人放火我有罪,铡了我;百姓和草木无罪,放活他们。我作孽,我孽该万死,铡了我;百姓和草木没作孽,放活他们。 
  刘广龙带领的土生土长的革命队伍遇到的是更土生土长的对天迷信。 
  他在这一刻多少觉得有点毛骨悚然,每个黑山堡人都多多少少有这种对天的敬畏,但他顾不得那么多。他挥了挥手,又上来几个民兵,连老头带铡刀一起抬下山去,到卫生所去把铁丝从手掌里抽出来。老头一边被抬着走,一边还在大声念叨:我作孽,我该死,铡了我;草木和百姓没作孽,放活他们。 
  剩下的乌合之众一下子被收拾了,人人拿着碗,像要被开宰的绵羊一样哆哆嗦嗦站起来。刘广龙命令民兵将他们押下山去,集中起来开批判会。祈雨的人群驯服地跟着走了,有人将手中的海碗悄悄放在了地上,接着,所有的人把碗都放回了自己刚才盘腿坐的地方。铺满鹅卵石的干河床内,几百个空碗又摆成没人的祈雨阵势。 
  刘广龙喝道:把碗拿走。 
  然而,人们像遇到狼的羊群一样挤在一起,没有人出来。 
  刘广龙大步上前,将一只只大碗踩碎,同时喝令民兵将愚昧的人群押送下山。刘广龙一边踩一边挥手说道:一起上来踩。罗元庆、冯二苟等人以及剩下的部分民兵露着一丝犹豫的神情上来将几百个碗跺成一河床碎片。 
  禹永富蹲在那里点着旱烟袋,一动不动。他看着山下的黑山堡,有一句没一句地说道:老年头讨不来水,就得讨饭。说不靠天吃饭,也得靠点。黑山堡是三旱两涝一平一丰年。丰年不该忘旱涝。这两年咱们动土动得厉害了点。水也太浪费了。他的话有点像自言自语,说一句,抽一下烟袋。 
  刘广龙看着山下黑山堡城堡和周围的田地,叉着双手似乎在做伟大决定。 
  禹永富对他提过,建设新村工程慢着点,惜点民力,省点粮食,他没听。禹永富对他提过,护城河不要搞了,浪费水,他否定了。禹永富对他提过,丰年要防灾,他没当回事。这几年丰收的粮食大搞建设,耗得差不多了。 
  说今天到山上来平息迷信活动,小事一桩,但是不知为什么,刘广龙觉得今天他站的地方有点不平稳。可能是刚才用力跺碗,跺得脚不对劲了。他两腿分开用力踏定,把眼前的人挥手招到面前。他觉出人们刚才思想有一些动摇。黑山堡的人说来说去,都怕没饭吃。天本来没有旱几天,这么一折腾,人心就会浮动。没有人心,哪有天下? 
  刘广龙左手伸出金刚指,指着面前的人群说道:刚才让你们踩碎碗,我看你们犹犹豫豫地下不了脚,还真怕得罪老天爷呀?年轻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罗元庆也笑笑,给首领捧场说:大家可能是心疼那几个碗。 
刘广龙说:把讨饭的碗都砸了,才能有自己挣饭吃的决心。禹永富磕了磕烟袋锅也站了起来,叹了口气说道:讨饭的碗也总是饭碗。吃饭的人不该砸了饭碗。 
  刘广龙平时听惯了禹永富这种自言自语式的凉话,今天他容不得了,他说:要说这几百个碗砸了也是个浪费,可是几百个向天讨饭的碗放在这悬钟寺下,就是一个祸根,不砸了它,就不能断了向天讨饭搞迷信的后路。大伙都知道韩信破釜沉舟的故事吧? 
  罗元庆插话道:您给大家讲过。 
  刘广龙接着说:韩信领着军队去和敌人打仗,过了河,就把饭锅砸了,把船沉了,告诉部队不打胜仗不回来,只有胜利没有后路,结果打了大胜仗。今天这几百个碗不砸碎它,就要动摇黑山堡的人心。本来我们是战天斗地,我们的敌人就是天地,留下向天讨水的碗,就是留了一个投降的退路,不砸掉它,哪有军心民心? 
刘广龙这样讲着,就讲出了自己的气魄;这气魄也便罩住了他的部队,所有的面孔又都严丝无缝地革命起来。 
  他接着发挥谈古论今教育部队的才能,他说: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败群雄统一天下,关键一条就是决断。官渡一战,他以少胜多,几万人打败袁绍几十万人,靠的什么?靠的就是这种决断。官渡之战一个决定性的战役,就是曹操亲自领兵去偷袭袁绍的粮草基地乌巢。曹操向乌巢粮库发起了进攻,迎面守敌正在抵抗,这时有人向他汇报,敌人的援军又从后面攻来。你们想想,一般人肯定是要分出一半人去和后面攻来的敌人作战,但是曹操当时果断命令,全力以赴向前进攻,打败了前面的敌人再说后面的。结果一鼓作气把敌人的粮草大本营攻下来,放火烧了,回过头来又把后面的追兵击退。如果当时他前看狼后看虎分散兵力,前边也攻不下来,后边也打不退,敌人前后一夹攻,整个完蛋。 
  刘广龙讲到这里,挥手问道:大家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众人齐声喊道:听明白了。 
  刘广龙乘风破浪做出决定,明天一早黑山堡山上山下总动员,开始担水点种玉米高梁,一碗水一窝苗。禹永富说:一窝苗一碗水,咱们机井那点水不够用,我刚才说了,那点水也就刚够人畜饮用的。真要有富余,还不如先救冬小麦呢。刘广龙挥了挥手,说道:饮用水再节约点,家家户户定量分配。一碗水种一窝苗不够,就一碗水种三窝苗。禹永富说:一碗水种三窝苗,还没一天,就干得没有了。刘广龙说:没关系,第二天再一碗水三窝苗浇一遍。禹永富说:这样折腾上两三天,不要说水供不上,人力也供不上。刘广龙说:人力你不要吝惜,我们就是靠人吃饭的。 
  禹永富看了看晴空万里的天和干黄一片的地,说道:还是不搞吧,搞上几天,接不上下雨,就都白搞了,种子也废了,水也废了,人力也废了。人得吃得喝,说到底,又是把水和粮食废了。刘广龙说:这一天不下雨,咱们就干等一天?禹永富又看了看天,过了一会才说道:这火龙旱不是一天两天能完的,惜着点人力畜力水力和粮食,还能多顶一阵。这会儿硬种,全糟蹋了。 
  刘广龙却一意孤行。他做出决定,下午黑山堡大队召开全体百姓参加的批判大会,东山西山上的人全下山来参加,批判向老天爷讨水讨饭吃的反动迷信活动。在悬钟寺前搞迷信活动的人都押到现场接受批判,刘红的爹刘老汉也不能例外。批判大会结束后,当天晚上开始,全民出动担水点种。 
所有的人都被他这特殊的决定惊愕了。 
  禹永富说:夜里点种拉着电灯,又费电又种不好。 
  刘广龙挥了挥手,说道:不能只算经济帐,要的就是这个精神。 
  下午,东山西山百姓全部下了山,黑山堡大队召开了全民批判大会。当刘老汉等几百个向天祈雨的人被押进会场时,刘广龙的大义灭亲使上万男女老少鸦雀无声了。接着,是万人振臂高呼批判口号。 
  夜晚,黑山堡响起了上工的军号声、钟声、广播声。山上山下都把电灯拉到村外田地里,成千上万人担着水桶在机井泵房前排队,排上水的人便担上担子拿上碗去点种。田地里密密麻麻的人影,到处都是吆喝声。据说,那一晚因为井水供不上,抽一阵就干了,大多数人将扁担架在水桶上排队坐着熬夜,然而放眼宏观山上山下,场面还是十分壮大的。 
  天亮了,有人请示:夜里干了,白天是不是休息?刘广龙说:火龙旱没完没了,我们和它对着干,也要没完没了,接着吹上工号,连着干,要开一个虎头。 
  熬了通宵的人群在田野上听到的又是嘹亮的上工号。没有一个人敢溜回村。 
  刘广龙骑着高头大骡山上山下巡察着,感到十分满意。小号兵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金喇叭,奋勇当先地跑动着。遇到需要发出新的号令时,刘广龙一挥手,小号兵就仰脖吹起了金喇叭。山上山下的喇叭声便此起彼伏。一座座瞭望塔上信号旗也一齐变换着。刘广龙指点着山上山下,对骑着另一匹骡子紧紧相随的罗元庆说道:这就叫破釜沉舟,人定胜天。 
  '在黑山堡遗址挖掘到的刘广龙遗物中,还有一本古旧的《商君书》。传说是秦朝商鞅之作,但其实更可能是商鞅以后法家人物托商鞅之名而作。此书从《更法第一》开始,共有二十六篇文章。刘广龙做了批划。我们现将其批划的文字引录出来。读者根据其批划的侧重,就能对他的思路又有新的了解。 
  在《更法第一》中,他只划了八个字:“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对《垦令第二》这篇讲重农政策共二十条的文章,他一字未划。刘广龙作为黑山堡这个农业王国的首领,却对农业政策如此轻视,这是令我们大为吃惊的。 
  对于《农战第三》,只划了开篇第一段话:“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对于这段文字,他划出以后未做任何批注。看来,他对商鞅所注重的农战政策也并不关注。 
  往下在《去强第四》中,我们则看到他划出很多地方,引录如下: 
  “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刘广龙在此批注:用治善民的方法治奸民,国家必乱;用治奸民的方法治善民,国家必强。 
  “能生不能杀,曰自攻之国,必削;能生能杀,曰攻敌之国,必强。”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刑。” 
  在往下《说民第五》中,又是他重点批划的一篇: 
  “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    “罚重,爵尊;赏轻,刑威。爵尊,上爱民;刑威,民死上。故兴国行罚则民利,用赏则上重。” 
“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刑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 
  对于《算地第六》,只划了一句话:“主操名利之柄而能致功名者,数也。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 
  对于《开塞第七》,他只划了一句:“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刘广龙对此做的批注是:要称王,刑九而赏一;要亡国,赏九而刑一;多刑少赏,治国之策。 
  对于《壹言第八》、《错法第九》、《战法第十》、《立本第十一》、《兵守第十二》、《靳令第十三》,他一字未划。 
  而对《修权第十四》,则又比较青睐,划了很长的一段话:“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 
  往下对《徕民第十五》、《刑约第十六》,又一字未划。 
  对《赏刑第十七》,划了开篇一句话:“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再往下对《画策第十八》、《境内第十九》,又一字未划。 
  而对《弱民第二十》,批划较多。在《弱民第二十》标题旁边,刘广龙批注几个字:可结合去强第四。他在此篇中划出的文字有: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兵,易弱难强;民,乐生安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