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英吉沙有个水库,相当不小,长了不少水草,又过了一段不算太长的戈壁路,之后仍是乡间白杨大路,只是车多些,我们知道一旦进入绿洲,下一个县城——莎车就快到了,这里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地方,我们去看阿曼尼莎汗。
阿曼尼莎汗是古代莎车国国王的王妃,出身并不高贵,却是杰出的音乐家和诗人,她组织编写的流传后世的十二木卡姆套曲,成为维族音乐的杰作和典范,多么出色的一位女性啊,特别是在一个非常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她的作为和她的才华更显得了不起,带着对她的崇敬,我们参观了她的塑像,美丽的她拉着琴,在绿树的环绕之中,洁白出尘,作为一位穆斯林的女性,她的确太不平凡了。
莎车的老城也很破,但是非常朴实可爱,市场上在卖金银色铁皮包的白杨木箱子,花饰漂亮,令人爱不释手,中号的才70元,考虑到未来的罗布泊之行可能会把箱子颠散,只能割爱。街上的老老少少争相观看数码相机照相,险些又造成了交通堵塞,有的人还好心地教我们系头巾的方法,南疆的女性不分老幼,都系着头巾,而且,要把耳朵和头发都包在头巾里,而我总是把头发都露出来,这不合人家的规矩。
这里的清真寺也有相当的历史,是17世纪的建筑,而且具有培养阿訇的的资格,有不少人在廊下学习,竟然没有人阻拦我们进入,并允许我们参观。
老城里有很多首饰店,各种金饰琳琅满目,和其他现代商品的匮乏形成鲜明的对比,金子太贵,只好在一个老首饰匠那里买了银子的耳环,都是维族式样的,又从很年轻的兄弟俩那里买了用清代新疆银币做的戒指,都是很有意思的纪念品,终于有我喜欢的感觉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叶城,连走带玩的,下午就到了,住进叶城军分区边的政府招待所。叶城分成两个部分,汉族人的一半和维族人的一半,汉族人在政府这边活动,维族人在另一边。在维族的一半看巴扎,有个很漂亮的淡粉色和淡绿色的清真寺,高大而且美丽。巴扎上有卖蜜饯果仁点心的老汉,点心是用巴旦木果仁或者核桃仁和红葡萄干以及蜜做的,好吃极了,一块钱一片,用刀切来吃,忍不住吃了很多片,和在北京卖的完全不同。
就餐的餐厅里的女孩象欧洲人,人很漂亮,普通话特别好,却不让我们给她照相。我们吃饭之余,又在旁边的果摊上买了大石榴,一个600克,又买了黄桃,5个就一公斤,真好吃!
饭后准备坐三轮车回宾馆,路口有个骑摩托车的男人在我身后使劲鸣喇叭,我看了他一眼,大约这样做有点犯了维族的凝视忌讳,后来我们上了人力三轮车,那男人也已经搭了客,从我们身边经过时特意招呼我们一声,并回头对我们歪嘴扭脸做非常滑稽的鬼脸,并用有点不友好的眼神凝视我,我也同样做非常滑稽的鬼脸回敬他,风声并没有看见我的表情,起初很纳闷,听我解释后狂笑不止,拉我们的车夫也非常兴奋地骑着车扭来扭去,我们笑得越凶,他就扭得越疯狂,同时也哈哈大笑,但他几乎不懂一点普通话。
县委招待所的确比较破,房间里有味而且洗澡水凉,不过有一个很不错的院子可以停车,对面就是兵站和军分区,比较安全,而且便宜,据说叶城曾是恐怖分子比较猖獗的地方,但我们遇到的能称得上有点不友好的举动,似乎就是刚才那个做鬼脸的摩托骑士。
叶城,和想象的完全不同,是个普通的新疆县城,除了汉维有分明的界线这点有点奇特,或许是这里汉族相对较多的缘故,过去一想到叶城,几乎耳边就会响起阿米尔回答别人询问他老家在哪里时说“叶城”的声音,现在的叶城,显得汉化得多,连街上都明显是有小姐存在的。
莎车,叶城简介:
莎车:是新疆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县,早在西汉时期,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比较强盛的一个,因附近的叶尔羌河的缘故也叫称作叶尔羌,在马可波罗时代,这里就是盛产瓜果的丰饶之地,
公元1514年,这里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曾从帕米尔高原到嘉峪关与明朝接壤,直到17世纪后期,被准噶尔汗王所毁灭。
阿曼尼莎汗是叶尔羌第二代汗王的王妃,樵夫的女儿,15岁进宫,34岁死于难产,但她的美貌和才华使她名留青史,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在宫廷乐师玉素甫的协助下,搜集整理出规范化的木卡姆套曲,后来成为《十二木卡姆》。
莎车老城里的皇家陵墓园中有阿曼尼莎汗和历代汗王及勋戚德陵墓。莎车老城和喀什老城一样充满了神秘和乐趣。
叶城:叶城是新藏公路的起点,也是终点,从阿里下来的人们到这里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而想上西藏的,可以在这里备足给养,找好车子上路。
叶城的加曼清真寺非常漂亮,淡淡的绿色很雅致,周围是维族的巴扎,生活气息浓郁,食物好吃。
叶城出产石榴,非常大而好吃,一个在半公斤以上不出奇。
9月21日
叶城…和田
全程259公里
心情指数:郁闷
9:50 叶城 166673KM
11:30 皮山县 156760KM
出皮山不久车子被颠到熄火,曲轴位置传感器彻底损坏
16:50 救援来了
19:10 和田 156932KM
出了叶城,在去阿里的新藏线零公里处上又碰上了军车队,多达27辆,于是又一辆辆地超过去。
白杨树,白杨树没有了就是戈壁,荒凉至极的戈壁,风把细细的沙土一丝丝地往路上吹,就这样一点点地侵占着道路,真可怕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这里就是人和戈壁的斗争的战场,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路边两侧经常看见骆驼,他们温顺的眼睛,蓬松的毛发,都那么可爱。
“请司机注意手中的方向盘,前方无医院”或者“请注意方向盘,医院很远”。在直直的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提示语,说不清是幽默还是残酷,我尽量把车开得慢一点,但是总不知不觉地开到120公里的时速。
过了皮山,又进入了修路的颠簸路段。令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曲轴位置传感器终于罢工。几经修理也不奏效,只好设法寻求救援,幸运的是,一打电话就找到了可能是和田最正规的修理厂,不仅有曲轴位置传感器,而且有和田唯一的清障车。如果不是这样,在没有地沟的地方给六缸小切换传感器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这里距离和田还有170公里。
等待是漫长的,我们只好用电脑看宫崎俊的《龙猫》解闷。车里非常闷热,因为车外沙尘很重,我们不敢开窗。
《龙猫》也看完了,时间过得真慢,耐不住热,就把自己用围巾包严实了,在车外的土里坐着,浮土很深,但是比车里凉快一些。风声也想下车凉快一下,我提醒她要先把车钥匙拔下来,因为车子的防盗系统是会自动锁门的,她不听,说把门虚掩着,结果眨眼间,门轻轻一磕就锁上了,钥匙锁在车里,平添一个苦恼,我内心非常烦闷,又不能发作,只好坐在土地上念经。用头巾把脸完全蒙上,不让风声看出我有多生气。
等待了4,5个小时,救援终于来了,而且很正规地带着机修工和电工以及专职司机,开着从前警用的大型清障车,他们从车窗弄开车锁,又用清障车把车头托起来,将传感器换好。附近的维族老妈妈过来看热闹,对我说了大串维语,可惜一点也不懂,幸亏司机李师傅会说维语,翻译过来说老妈妈说她家园子里的石榴熟了,司机还问有没有苹果,答案是没有。于是就跟着老妈妈去了对面的果园,弄来很多巨大的石榴,都有茄子大小,老妈妈说不用钱,送给我们吃的。
去和田的路也是大戈壁,比前些天经过的地方土更加多,在皮山和墨玉中间路过一个新建的皮墨垦区中心镇,从四川和河南移民十万,并引来雪水在这里进行农垦。
和田县比想象的要好,没有书上说的灰土经常没了脚脖子的“盛况”,近期正在建造很多路和建筑物。修理厂也很正规,可是要修的东西又多了,半路上空调散热器固定螺丝被颠折,散热器被穿孔,空调也失灵了。
修理厂给推荐了旅馆,还打了折,又去了他们推荐的公安局边的维吾尔古代快餐厅里吃饭,竟然吃到了天下最好吃的馕坑烤鱼,肥嫩适度,鲜美可口;还有馕坑肉,其实是馕坑肉饼,把肉和面混在一起做成饼,在馕坑里烤熟,有点象无边批萨的饼但还要好吃得多的多,而且酥脆适度,咸淡合适,余香回味无穷。还有沙枣水,汤饭,吃多了,我们散步回宾馆。
切队的天线晚上来电话,聊了很久,说老河的压力很大,不知道罗布泊之行会如何。短信告诉风,我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又坏了,和去年从四川回来时一样,风说老坏那个东西就可能是有别的问题了。
9月22日
和田休整
心情指数:舒服啊
上午去玉石一条街,叫做军分区边的一条街,原以为是像北京红桥或者万通潘家园那样的市场,可实际上就是半条街,都是小房子,里面有一些各样的玉,完全没有大规模的样子,有的镯子要近万元一只,也没见有多漂亮,只好随便买点玩意,也不便宜,不过是留念而已。后来知道每周五有专门的玉石巴扎,在工艺美术厂那里的一条街上,到时有民间的玉石交易,以及旧物的交易,有点象潘家园市场,都说和田周五的大巴扎比喀什的要好,可惜没有机会看到了。
我们在玉石街瞎逛的时候,一个维族老汉老是跟着我们,拿着一些白色的石头向我们兜售,风声给弄烦了,就指着一块打磨得象眼镜盒形状一头有点黄色的白石头说,要是20元就买,老汉开价是200,老汉有执拗了半天,说加点加点,风声也不松口,实际就想这样他就不纠缠了,没想到,老汉末几了半天,见我们真的过马路要走了,马上说:好吧,老汉今天开张,卖给你了!风声和我相视一笑,估计老汉赚了!
果然,给出租车司机看了看,司机说这个是阿富汗的软玉,很软的,完全跟和田玉不是一回事,5块钱就能买到,我们大笑一番,风声后来拿给懂行的朋友看;朋友说:这块石头过两千万年后就值钱了!
中午又去维吾尔古代快餐厅去吃饭,要了小份的馕坑肉,馕坑烤鸽子,大肉串,西瓜,汤饭,拌白菜,一共20元,太好吃了!!!!!任何时候想到它们的味道都让人坐不住,可惜这样的美食无法带走和复制,享受每一刻的快乐和幸福吧,因为它们都是不能复制的。餐厅里非常热闹,女服务员们忙得团团转,给我们点菜的女孩子被同伴们叫做:阿依果,我们也叫她阿依果,阿依果给我们送来了饭后的水果,西瓜。
又吃了个肚歪往修理厂走,忽然看见一辆墨绿色的六缸切在路上狂奔,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的车,那是师傅在试车,据他们说:全和田地区共有10辆6缸切诺基,都在他们那里修理。车修好了,河南籍的小王师傅做事非常认真和用心,帮我想办法尽量少花钱,饶是如此,还是花了2700大元,到底不能和在家比,在北京修车大概只花二分之一就好了。
我们趁机请求修理厂会维语的司机李师傅陪我们去看地毯和丝绸作坊,这两样都是和田的手工艺特产,李师傅很热情,也很专业,他径直朝驾驶员那边门走过去,忘了这次不用他开车,只要他带路就好了。我们先跟着他来到在机场路附近的一个乡里,跟村里的老百姓打听了一阵之后,来到一个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之一开的乡村地毯厂里,看到了手工制造地毯的全过程,他的维语真好用,维族人都很买帐,把他当自己人。织地毯的都是附近的农家女孩,被女状元组织到这里来,在农闲的时候能够做点副业,我看中一块石榴花图案的丝毯,但是价钱太贵了,看来看去,看中了本色纯羊毛的坐垫,也很别致,羊毛有各种颜色,白色,浅灰,褐色,深灰和黑色,用来织出雅致的图案。风声说可以送给活着当打坐用的垫子。有个织地毯的女孩长得很漂亮,有点象朱利亚罗伯茨,不爱笑,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但喜欢跟着我们看热闹并且帮忙,她连鞋都没有,是光着脚的。对着我的相机,她没有什么表情,眼睛里有一点羞涩和害怕。厂里面有葡萄架,很大很大的那种葡萄架。从车间出来,看到院子里他们聚会的大厅里铺着一张旧地毯,那颜色和图案倒是我喜欢的,只是脏和旧,厂里的男人很想把生意作成,让李师傅给翻译说,他们可以洗干净了,明天就能弄好,想了想,也不是特别中意,到底还是放弃了。
又去吉亚乡看艾德莱斯丝绸作坊,先去了农人家,巷子里有很厚的土,人也是灰头土脸的,风声说人家是土猴子,土猴子家有个专门的房子里放着织布机,是用机械织人造丝的艾德莱斯绸,就是市场上经常见到的那种,屋檐下放着织地毯的机器,在织土地毯,很鲜艳的红花绿叶图案。李师傅和土猴子交谈后告诉我们,织机是国家以廉价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