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赐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牛天赐传-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学买卖,好继承那些事业。他记得妈的遗言,作官比作买卖好。他不能决定。有时候他会为自己打算。及至说到真事,他又不屑于细想了。他是少爷。他有时会装作马马虎虎:“学买卖?”他一笑。没意义。和爸要个三毛两毛的在街上转倒也逍遥自在。
  既不去学买卖,又一时不能作了官,总得有点事作似乎才对得起爸。既对得起爸,又不失掉自由,还是去读书。可是学校没意思,老师不好,同学也不好。现在的天赐不是以前的天赐了,不能再到学校去当小菜碟儿;上学校去的话,他应当作主任!他过世面了:死过妈妈,顶过灵,上过十六里铺,骑过驴,买过生发油!什么他不懂得?!他不要再上学校。其实呢,他心中也有点怕。两件事使他想起就怕,妈妈的死和学校里的冷酷。顶好还是请位先生,在家里读书,爱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必学算数,上体操。
  不过,他不能直接和爸说去,他学会了留心眼。叫四虎子去说,要碰了钉子反正是四虎子碰。他还得运动四虎子一下,送给他点礼物。是的,送了礼便好说话,妈妈活着的时候不老这么办吗?
  “虎爷!”这是他新创造的名词,很有些男子气:“过了会子年,还没送你点礼物呢!要什么?说吧!”揪起嘴上一根小毛,作为是胡子。
  “别瞎扯淡,这两天心里不痛快!”四虎子出的气很粗。“怎么了,虎爷?”
  “怎么了?我不干了,伺候不着!”四虎子越说越上气。
  天赐楞了,没有四虎子便没了世界,四虎子不是最老最老的朋友么?
  “我告诉你,”四虎子看天赐楞住,心中舒服了些:“自从有你的那年,死鬼老太太就说给我娶亲。今年你十几了?”“十五。”
  “我娶了媳妇没有?”
  天赐摇头。
  “完啦!我告诉你,钱要是在人家手里,媳妇就娶不上。我看透了!不干了,不伺候了,我四虎子离了牛家还吃不了饭是怎着?!”
  天赐看清楚牛家不对,可是不甚明白到底娶媳妇为什么这样重要,至于使四虎子这么着急。设若四虎子必得要媳妇的话,他自己也应当要一个。媳妇不就是姑娘,而姑娘不是很好看么?“虎爷,我跟爸说去,咱们一人娶一个;要不然的话,一人娶俩;大狗子他爸不是有俩媳妇么?”“别胡扯,”四虎子可是笑了,“我这儿是说真事儿呢。我不能跟别人说,你是我的老朋友,是不是?我就能跟你说。”天赐板起脸来,心中十分高兴,身上似乎增加了分量。老朋友,一点不错!“虎爷,我真跟爸说去。”
  虎爷又觉得不好意思了:“可是,可是,别说是我叫你去的,那多没脸!”
  “说谁的主意呢?”
  “干脆吹了吧,没媳妇就没有,认命!”虎爷又软了。“对啦,让纪妈去说!老朋友?好啦,哎!”他点着头,学着纪老者。“我也求你点事。”
  “说吧,什么事都行,咱哥俩的话!”
  天赐把要请位先生的意思说明,虎爷答应给办。二位老朋友非常的痛快,由天赐出钱请虎爷吃了两串冰糖山楂,代替送礼。
  两边的话都到了爸的耳中,爸照例允准,只是没主意。请谁教书呢?说谁家的姑娘呢?俱无办法。
  天赐认识个姑娘——“蜜蜂”,马上推荐。爸觉得很好,“蜜蜂”已经十六岁,按照云城的办法是满有当媳妇的资格。可是老黑不愿意,嫌虎爷的岁数太多。他愿把蜜蜂给天赐,可是牛老者又不愿意,因为老黑在商界的地位太低。末了还是由纪妈为媒,在十六里铺说了个姑娘,据说人材本事都好,就是嘴不十分好,歪着。虎爷倒不在乎这点,自要人好就行。天赐不大赞成,一听十六里铺他就堵得慌;可是老朋友既然愿意,他也就不便多说,反而想象着十六里铺的好处:“虎爷,那儿还有驴呢,不坏!”亲事就算定了,纪妈兼了媒人,身分猛进。
  四虎子是三月里结的婚,天赐在四月才找到了先生。这位先生姓赵,大学毕业,好念书,会作诗,没事作,挺穷。赵先生在学校里教过几次书都失败了,他管不住学生。他的脑袋不知怎长的,整象头洋葱,头顶上立着几根毛儿,他可是很会教天赐。他和天赐说开了:你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明白的问;不问也没关系。天赐很乐意这么办。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师生相对无语,各自想着心事。想完了就讨论,想不出就拉倒。天赐想改造十六里铺,先修一条马路,赵先生给补上:马路两边得有树和流水。天赐很佩服赵老师,问他一切的问题,老师都有的说。天赐念小说,老师敢情能背《红楼梦》!爸要来查看,天赐就练字,老师教他写魏碑。爸走了,师生就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老师会说:“你闭上眼想想看!”一闭上眼,天赐很会想象,他看见了黛玉!他很想找“蜜蜂”去;蜜蜂可是不会黛玉那样呢!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黛玉了,除非再想出一个来。他想,他拿笔瞎写,有一天写了篇“蜜蜂”,赵老师很夸奖,叫他再去看她,回来再写。他找了她去。“蜜蜂”已长成个大姑娘,脸似乎长了些,也不光着脚,黑眼珠还是那么黑,可是黑得不能明白了。她走路非常的轻巧,大脚片不擦地似的。天赐不敢多看她,她不是先前那样自然了,她会笑出点什么意思来。天赐回来了,皱着稀眉毛想:假如“蜜蜂”的嘴再小一点,鼻子再长出一分,然后配上那俩黑眼珠?那一定更好看。蜜蜂得光着脚,在河岸上,绿阴凉底下,不出声的轻走!好了,他就这么写了一篇。赵老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你明白了没有?可是你没写出个主点来,‘蜜蜂’哪儿最好?当然是那对眼,黑的,怎个黑法?”他等着天赐自己想。
  “黑得象——墨!”
  老师摇头。
  “黑得象——夜里!”
  老师拍了桌子:“河岸上,绿阴凉下,眼黑得象夜里!天赐你行了,你比我高!你猜我想象什么?象两颗黑珠子。珠子是死的呀,夜会动会流,流到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天赐明白了,他也学着作诗,没人管他,他自己会用功。他什么都细心的看,而后去想。他管四虎子太太叫“月牙太太”,因为她的嘴歪;虎爷差点恼了他。虎爷说天下的歪嘴要算他的太太第一,天赐说月牙也只有一个,于是他们照旧是好朋友。
  爸很怀疑赵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他和老师谈,老师夸奖天赐有天才。爸不懂。老师拿出天赐的文章来,爸才相信天赐的书没白念,有一篇文章用了六张红格子纸!爸没看说的是什么,数了数字数,够一千五百字!“一千多字!这简直是作论了!”赵老师笑了:“有三年的工夫,他什么也会作了!”
  “可也别太累了他,”爸转了念头,“我就有这么一个小子!作论累心哪!”爸信服了赵老师,也替儿子骄傲。逢人必说天赐会作论。天赐也很高兴,遇上爸叫他作点事的时候,他会说:“别,别乱了我的心思,正在这儿作论!” 
  
十九 诗人商人
  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
  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爸追问四虎子,虎爷不知道。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
  “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
  “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
  “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
  “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
  “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
  “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沈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
  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妈与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象纪家那样。这是卖了皮鞋去吃小饭馆。赵老师是真穷,天赐得陪着。就是赵老师的穷,虽是真的,也非常的好玩。赵老师会卖了铜墨盒买本小书,而后再卖了书买烟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
  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碟子当了砚台,筷子当作通火的铁条,因为铁条与铲子都没了影!
  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
  虎爷怕事闹僵了,出头调停,以后不准他们再卖东西,由他把守大门,担任检查。爸也不要再生气,因为虎爷相信天赐既会作论,将来必能作官。赵老师算是没被逐出去,遇到该卖东西的时候,不等虎爷检查出来,就先声明:“出去创造点钱,远远的,不在门口卖!”虎爷也就不深究,因为他也觉得有些东西早就该卖,堆着只管占地方,没别的好处。况且老师卖了东西还请客呢,虎爷常吃他的水果与零食;嘴上得到便宜,眼睛还能不闭上么?
  爸还有个不满意的地方——天赐常去看“蜜蜂”。天赐很喜欢找她去,她现在已是“夜里的蜜蜂”。老黑夫妇没工夫管孩子们,由着他们的性儿反。天赐也跟着他们反,而且和“蜜蜂”特别的亲密。他不嫌他们脏了,因为他自己也学着赵老师的样子,不再修饰;他那瓶没有用完的生发油早送给了“月牙太太”。他喜欢蜜蜂的什么也不知道;他背诗,他念“记蜜蜂”,她都睁大了黑眼,“哟!挺好听!”他学着小说上的语调对她说:“我与小姐有一度的姻缘!”她还是“哟,很好!”她可是长了本事,也会用针给弟弟们缝补袜子什么的,头发上往往挂着点白线头儿,天赐替她取下来,摸摸她的头发,她也不急。下雨的天,她还是光了脚。
  爸有回到老黑铺子去,遇上了他们在一块玩。爸叫天赐回家。天赐看爸的神色不对,没说什么回了家,和赵老师讨论这件事。赵老师说,没有女的就没有诗,诗人都得爱女人!姑娘是杨柳,诗是风,没有杨柳,风打哪里美起?天赐问老师怎不去找女人?老师说被女人打过一个很响的嘴巴,女人打嘴巴如同杨柳的枝子砸在头上,没意思了。
  爸没再提这回事,可是暗中给天赐物色着媳妇;跟老黑家的孩子打连连①,没有好儿。
  爹近来确是长脾气,他总好叨唠。他爱和天赐闲谈,可是谈不到一处;天赐有时候故意躲着爸,而爸把胡子撅起多高。爸似乎丢了从前那个快活的马虎劲儿。年岁越大越关心他的买卖,而买卖反倒不如以前那么好了。三个买卖在年底结账的时候,竟自有一个赔了的。爸一辈子没赔过,这是头一次。为什么赔了,爸找不出病根来。他越闷气越觉得别家买卖不象话,没有规矩。可是人家那不象话的赚了,他赔!他觉着云城的空气也不怎么比从前紧起来,作买卖的大家拚命的争赛,谁也不再信船多不碍江这句话。大家无奇不有的出花样,他赶不上人家,也不想赶;想赶也不会!钱非常的紧,乡下简直没人进城买什么。他相信那些老方法,在相当的程度上他也货真价实。可是他赔了钱。那些卖私货的,卖假货的,都赚。商人得勾结着官府,甚至得联着东洋人。而且大家都打快杓子,弄个万儿八千,三万二万便收锅不干了;他讲老字号,论长远,天天二三十口子吃饭,不定卖几个钱呢!他不明白这是怎回事,正如纪老者不明白乡下为什么那样穷。人家卖东洋货,他也卖,可是他赚不着。人家减价,他也减价,还是没人来买他的。他用血本买进来,他知道那些洋钱是离开了云城,而希望再从乡间送来;乡下只来粮食,不来钱。乡下人卖了粮,去到摊子上买些旧衣服,洋布头,东洋高粱粉条,不进他的铺子来。他一点也不敢再象从前那样大意,他也赶着买,赶着卖,可是赶不上别人。人家包卖一大批胶皮鞋,个巴月的工夫干拿走三四万;他批了一角,没人问。人家是由哪儿批下来的?他摸不着门。他赔着卖也没人家的贱。他有门面,人家雇几十人满街嚷嚷。他得上房捐铺捐营业捐赈灾捐自治捐,人家不开铺面。以前,他闭着眼也没错,自要卖就能赚,而确是能卖。现在,他把眼瞪圆了,自己摸着算盘子儿,没用。他只能和些老掌柜们坐在一块儿叹息。他们都不服老,他们用尽心思往前赶,修理门面,安大玻璃窗,卖东西管送去,铺中预备烟卷,新年大减价,满街贴广告,没用。赚钱的就是洋人的买卖,眼看着东洋人的一间小屋变成了大楼,哈德门烟连乡下也整箱的去。他唯一的安慰是看看新铺子开了倒,倒了又开;他的到底是老字号。可是假若老这么赔下去,他也得倒!作了一辈子的买卖,白了胡子而倒了事业,他连想也不敢再想了。而天赐偏不爱学买卖!他怎能不叨唠呢?
  天赐听说这个赔钱的消息,忙去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