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欺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事欺骗-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幕埃毓鞘О懿豢伞U酝跆耍⒓雌鹩昧苏岳ǎ蚜闹弥慌浴G鼐蠼灼鸺被墒欤⒍姹髡跃�
  而假败逃走。首先截断了赵军补给军粮的道路,又把赵军的队伍截为两段,赵军军中无粮,人心涣散。最后,赵括战死,几十万赵军投降,全部被秦军活埋。赵军全军覆没,只因为赵王错用赵括,而赵王起用赵括,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秦国的离间造成的。这从反面告诉我们,正确地任用将领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说明离间计确有神奇的杀伤功能。
  弃将。即使敌国当权者对有才能的将领不亲不信,疏远怀疑,在作出重大的决策时,拒绝听取这些将相的正确意见,从而限制其作用的发挥。一军之主帅,身边总有几个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将领,离间了主帅与将领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斩断了主帅的左膀右臂。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就采纳了陈平提出的离间项羽君臣的计划。当时项羽身边才能卓越的将领有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陈平以重金收买项羽军内的将领,让他们散布谣言,说钟离昧等身为项王大将,战功卓著却不能分地封王,现在正密谋联合汉王刘邦消灭项羽,以便分割项羽的领土,并封得爵位。项羽生性多疑,又轻信谗言,听了这些谣言,便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为了搞清内幕,项羽派出使者到汉军中探听虚实。陈平来了个将计就计,为使者准备了两桌不同的酒菜,先把精美丰盛的酒菜端上来,使者落座以后,陈平出来接见,一见面,立即故作惊奇他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来了,却原来是项王派来的人!”接着,示意侍者把美酒佳肴端下去,换上了粗劣的饭菜。使者大为不悦,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如实地报告了项羽,项羽果然怀疑范增私通刘邦,对范增的正确主张再也听不进去。范增知道项羽怀疑自己,极为愤怒,于是告别项羽回乡,死于途中。项羽失去了这几位得力助手,成了孤家寡人,为刘邦得天下铺平了道路。
  杀将。即动摇敌当权者对自己将领的信任,直至杀掉自己的将领。间杀敌将的主要方法是栽赃陷害,或派间谍制造谣言,或用反间传递假情况,或提供敌将与我“私通”的证据;或收买敌方佞臣散布谗言,从而引起敌方当权者的疑惧和不安,促使其定下杀将的决心。间杀敌将,实际是借刀杀人,是离间计中最为诡诈的一种方法。南北朝时,北齐左丞相斛律光英勇善战,胆略非凡,长期指挥对北周的战争。北周将领韦孝宽对此十分忌恨,决心除掉这个敌手。他派遣间谍到北齐散布斛律光想取代北齐主称王的歌谣,弄得无人不知。这些歌谣,传到北齐后主那里,后主听信谣言,怀疑斛律光要谋反,于是杀害了斛律光。韦孝宽用的就是无中生有、栽赃陷害的方法。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所以,间杀敌将常常采用内外呼应的方法。明朝末年,后金发兵攻夺辽东。在明军连连败退的情况下,明朝任命袁崇焕为辽东巡抚,主持辽东军事。袁崇焕有胆有略,熟知兵法,明晓边寨情形。由于他指挥有方,后金进攻受阻。皇太极不甘心就此罢休。在作好一切准备以后,率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袁崇焕闻讯后,心急火燎地带着明军驰援北京,在京外与后金展开激烈的战斗。此时,袁崇焕在朝中的政敌纷纷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勾结清兵威胁朝廷,企图促成向后金投降的城下之盟。崇祯帝听了许多诽谤之言,不能不有所怀疑。皇太极乘机使用离间计,为明廷奸党的的谗言提供证据。碰巧当时金兵抓获了明朝的两个太监,皇太极便设下了一个圈套。这天夜里,一名太监醒来以后,听见看守他们的两个金兵正在轻声谈话,便侧耳细听。只听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又说:“刚才我看见皇上一个人骑着
  马到明营去了。后来,明营过来两个人,跟皇上谈了好半天才回去。听说那两个人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订了盟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的。。”这名太监偷听了这番谈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实际是故意放松戒备)偷偷逃了出来,把情况报告了崇祯帝。崇祯帝对报告深信不疑,立即召回袁崇焕,关进了诏狱。明朝内部的奸党趁机诬陷,终于将袁崇焕置于死地。皇太极的离间计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善于利用明朝内部对袁崇焕的诽谤诬陷,因势利导,火上浇油。而朝中奸党之所以遂了杀袁的心愿,也仰仗皇太极所提供的确凿证据。可见,内外呼应是间杀敌将的一个重要策略手段。
  当然,下决心处死手下的战将,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尤其到了近代,随着军事法律和军事法庭的建立,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人证、物证,仅凭只言片语的谣言间杀敌将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用离间计除掉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等高级将领,就是这种极为罕见的情况之一。希特勒的离间计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苏联国内政治生活不正常,肃反扩大化愈演愈烈,斯大林对高级将领的大清洗正在酝酿之中,对旧军官出身的图哈切夫斯基抱有成见。二是德国方面伪造了大量足以证明图哈切夫斯基叛国通敌和反对斯大林的“证据”。
  希特勒离间图哈切夫斯基的案件可以追溯到1935 年。是年5 月30 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当今德国的军事计划》一文,揭露“希特勒的帝国主义野心不仅在于有反苏的锋芒,而且旨在鲸吞整个西方的复仇计划”,文章告诫世界人民要警惕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希特勒的阴险用心被戳穿,惶恐不安。他一面通过外交人员谴责苏联发表这样的文章有碍两国关系,一面策划干掉图哈切夫斯基。
  希特勒的特工人员研究了苏联领导层内部的关系和斯大林的性格,发现斯大林与图哈切夫斯基的矛盾由来已久。于是决定使用离间计,除掉图哈切夫斯基。
  海德里希叫人在《新德意志》杂志上发表文章,吹捧图哈切夫斯基,字里行间隐藏着激怒斯大林的词句。如说,“图哈切夫斯基是苏联元帅中最天才、最受尊敬和爱戴的,他有很多气质与拿破仑相仿,我们可以预言,世界上将出现第二个拿破仑”。这位年轻元帅“是一颗最明亮的新星,他闪烁在苏联这暗淡和漆黑的天空中”。“图哈切夫斯基领导的红军威望越来越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红军这颗星必将取代克里姆林宫上的那颗星。”这些富有刺激性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斯大林的心。1936 年9 月,他指示内务部长注意监督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所谓“军人中心”。
  斯大林的所作所为正中希特勒的下怀。希特勒下令海德里希组织“搜集”、编造图哈切夫斯基反苏的证据。伪造证据的工作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地点选在盖世太保柏林总部的地下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技术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与大楼内的其它部分完全隔离。在这里,他们伪造了图哈切夫斯基和他的同事们与德国高级将领之间的来往信件,其内容主要是暗示图哈切夫斯基的政变计划已经获得了德国国防军某些人的支持,以及政变时请求德国人配合的具体方案;还伪造了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向德国出卖情报的材料,及其出卖情报所获巨款的收据,以及德国情报部门给图的复信抄本。每一份文件都伪造得非常逼真,经得起技术手段的鉴定。希特勒对此十分满意,同意将这些证据转到苏联谍报人员手中。
  很快,海德里希便通过苏联驻柏林使馆的特工把图哈切夫斯基准备策动红军哗变的消息传到了苏联方面。苏联内务部决定不惜任何代价获取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最后,以300 万卢布的高价从德国人手中买到了这套证明图哈切夫斯基里通外国的“罪证材料”,交给斯大林。图哈切夫斯基等3 名高级将领很快就被捕了。在大量“证据”面前,被告有口难辩,审讯只进行了几十分钟,即宣布被告死刑,并在12 小时之内全部处决。
  (三)间杀叛逆
  在战争中,将士叛逃投敌不仅会泄露我军事秘密,而且会对军队士气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尤其当叛逃者在敌方得到重用时,对士气影响更大。为此,必须在叛逆者的危害作用发挥出来之前,将其除掉。除掉叛逆者的方法之一就是间杀。
  宋真宗时,边将曹讳驻防渭州。一天,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突然有人来报:“渭州有十几个士卒叛变,逃到夏国去了。”曹玮听后若无其事,照旧下棋。军吏以为他没有听到,于是多次提醒他。曹玮很不耐烦,大声斥责军吏说:“他们是我派去的,你唠叨什么?!”后来,消息传到夏国,夏国人信以为真,把宋朝逃过去的士卒当作侦探杀了,并丢弃到国境边界上。曹玮借夏国人之手,除掉叛卒,用的就是离间方法。
  离间敌人与叛逆者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制造谣言和假象,使敌人把叛逃者的叛变视为诈降,从而将其杀死。例如,西周时有个叫昌他的人叛逃到东周,把西周的情况尽其所知告诉了东周。西周君臣十分恼怒,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大臣冯且自告奋勇除掉昌他。他派人给昌他送信,让其告诉昌他:“事情若能成功,就努力办成;如不能成功,就赶快逃回。事情拖延久了,泄露出去,必招杀身之祸。”接着,派人向东周巡察边境的士兵传话:“今晚有奸细进入东周。”东周士兵果然抓住了送信人,献给了东周国君。东周国君看了书信,听了送信人的供词,认定昌他投奔东周是假,为西周办事是真,立即杀掉了昌他。二是当叛逆者把军事行动的秘密泄露给敌人时,突然改变原定计划,使敌人上当。敌人吃亏以后,必然对叛逆者产生怀疑,从而将其杀死。三是伪造写给叛逆者的密信,并设法使密信落入敌手,借敌人之手杀死叛逆者。据《宋史》载,南宋时汉奸刘豫反叛宋朝。投降金主,卖国求荣,被金主立为大齐王。公元1137 年,岳飞奉命攻打金兵。他了解到金人对刘豫的看法有分歧,为了削弱敌人的力量,决定利用矛盾,离间金人与刘豫的关系。碰巧岳飞军中有人抓住了金兀术的一个间谍给岳飞送过来。岳飞心生一计,装作认错了人说:“你不是张斌吗?我上次派你到齐王刘豫那里,约他和我一起把金兀术诱骗出来杀死,你却一去不返,我只好另派他人。现在刘豫已经答应,今年冬天以联合入侵为借口,把金兀术骗到清河消灭。叫你送信你却没有送到,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敢违背我的命令?”那间谍越听越糊涂,为了保全性命,干脆将错就错,认了违命之罪,跪下向岳飞求饶。这回岳飞真地给刘豫写了一封信,信中写着约刘豫一起诱杀金兀术的计划。岳飞对间谍说:“我宽免你一次。现在派你去问刘豫起事的日期,务必把信送到。”间谍拿到信,如获至宝,立刻跑回去交给了金兀术。金兀术看后大吃一惊,立即向金主作了汇报。金主从此不信任刘豫,不久就把刘豫废了。岳飞让敌人的间谍给自己送信,“栽赃”于刘豫,借金兀术之手废掉了刘豫,假戏真唱,维妙维肖,堪称间杀叛逆的杰作。以上我们结合历代的离间事例,依次介绍了离间敌盟、间除敌将、间杀
  叛逆这三种基本的离间类型。总括起来说,用间是一种高水平的智力竞赛。用间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要提高用间的成功率,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起码应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要善于利用矛盾。敌人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派别之争、利益之争。国与国之间、君与侄之间、帅与将之间、将与将之间、将与兵之间、这支军队与那支军队之间,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善于透过表面上的一致,发现联盟中的裂缝,君臣间的不和,将帅间的介蒂,借题发挥,就水和面,火上浇油。如果对敌人内部的情况若明若暗,是不可能用好离间计的。
  其二,要选准离间的对象。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从内部攻破,也要选准突破口。就离间敌盟来说,应选择与联盟联系最松散的成员突破;间除敌将,要拿上司有疑心、同事有妒心、对我威胁大的对象开刀。倘若选错了离间对象,必然是劳而无功。
  其三,要抓敌人最敏感的问题。秦王间除信陵君,利用了魏王担心信陵君与其争夺王位的心理;韦孝宽间除斛律光,利用了北齐国君害怕斛律光拥兵自重、军逼帝京的心理;希特勒间除图哈切夫斯基,利用了苏联领导人担心军队与政府离心离德的心理。总之,都抓住了对方思维上的敏感之点,所以都取得了成功。历代君王都有多疑的特性,他们最敏感的问题往往集中在王位和权力上。凡是对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都会成为其废黜、杀害的对象。所以,围绕敌人最敏感的权力问题作文章,离间计往往会立竿见影。
  其四,要有说服力很强的证据。离间,离不开谣言、谗言,但光靠这些东西不行。欲使敌人相信这些假话,还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话是真的。例如,西魏大将韦孝宽为离间东魏大将段琛与阳州判史牛道恒的关系,不仅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而且专门查访牛道恒的笔记,仿造了牛道恒给西魏的降书,并加工成烧而未尽的样子,投放到段琛营中,增强了谣言的真实性。希特勒为离间图哈切夫斯基,制造的证据就更加系统、全面,无懈可击。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实施离间计必须进行充分准备,特别是证据方面的准备;第二,对人的处罚要慎之又慎,不仅要重证据,而且要对证据进行仔细的鉴定,防止敌人伪造证据,陷害忠良。
  四、诈死诈降
  在示形一章中,曾提到假死假降,并将其列为懈敌示形和诳敌示形的手段。其实,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