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损——减少。
⑤已——停止。
⑥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不对,
那就赶快停止好了,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非义,不符合道义。斯,那么、
就。
… Page 73…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个人,住在太行山一带。他打算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按理说,
应该向南走,可是他一坐上车就命令车夫朝北进发。车夫扬起鞭子,马儿撒
开四蹄飞一般地向北狂奔。
路上,他碰到了熟人。熟人问他:“您这是上哪儿去啊?”
“我要到楚国去。”
“咦,楚国在南方,您为什么反而朝北走呢?”
“没关系,我有一匹上等的好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
“不管您的马跑得多快,朝北走,总不是到楚国去的路。”
“没关系,我还准备了充足的旅费,走多远,也饿不着。”
“旅费虽多也无济于事,朝北走,无论如何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没关系,我还有一个最出色的车夫,他赶起车来又稳又快,谁也比不
上他。”
说罢,他一声令下,车夫又扬鞭驱车朝北疾驶。他哪里想到,他的马跑
得越快,他的路费越多,他车夫的技术越好,只能离开他的目的地——楚国
越远。
'提示'
走路要辨清方向,否则,到不了目的地。学习和工作也要辨清方向,否
则,对社会,对人民,非但无益,甚至有害。当我们在学校里刻苦攻读的时
候,当我们在社会上努力工作的时候,要经常辨识方向,以那个“南辕北辙”
的人为戒。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①。季梁闻之②,中道而反③,衣焦不申④,头尘不去,
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⑤,方北面而持其驾⑥,告臣曰:‘我欲之楚
⑦’。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⑧?’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⑨。’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⑩。’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11),举欲信于天下(12),
恃王国之大(13)、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14);王之动愈数(15),
而离王愈远耳 (16),犹至楚而北行也(17)。”
—— 《战国策》
'注释'
①邯郸 (Hándān)——国的国都。
②季梁——魏国的臣子。
… Page 74…
③中道——一道中,半路上,反——同“返”。
④衣焦——衣服上的皱折。申——同“伸”,展开。
⑤大行——即太行山。
⑥方北面而持其驾——正驾着他的车马朝北去。方,正在。北面,面北,
朝北。持,拿看,这里是驾着的意思。驾,套好的车马。
⑦之——至,到、去。
⑧奚为——何为,为什么。
⑨用——费用。
⑩御看——驾车的人。
(11)动——一动,动不动。
(12)举——跟“动”同义。信于天下——取信于天下,就是让天下信
任自己。
(13)恃(shì)— — 依仗。
(14)广地尊名——扩大领地,尊崇名望。
(15)数(shuò)— — 次数多。
(16)王(Wàng)——这里作动词,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意思。耳——而
已,罢了。
(17)犹——象。
… Page 75…
疱丁解牛
有一天,梁惠王走进厨房,看到一位厨师正在切割一头已经被宰杀的牛。
厨师的动作轻松自如,牛刀一进,哗的一声,骨肉就分离开来。梁惠王不禁
点头赞许:“好极了,你的技术真是高超!”
厨师回答说:“这是经过多年的琢磨,苦练出来的。刚开始,我看到的
是一只只全牛,简直不知道从哪儿下刀才好。三年以后,在我的眼睛里就只
有牛的骨缝空隙,再也看不到全牛了。现在,我用心神去指挥手的动作。我
顺着牛体的组织结构,把刀于插进筋骨之间的缝隙中,自然地进刀。那些不
容易切开的地方,比如筋骨与筋肉聚结的地方,我的刀从来不去触及,更不
要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师,一般是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割肉,
刀自然会钝的;蹩脚的厨师,很多是一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去砍骨
头的。我现在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切割的牛少说也有几千头,然而
刀锋还象是刚刚磨过那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刀却很
薄,用薄刀伸进有空隙的骨缝中去,只要掌握得准确,就会感到宽宽绰绰,
刀子有足够的活动余地。话虽然这么说,每次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还总
是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准确地进刀,然后轻轻一动,牛肉便哗的一下子分
解开来,象一摊泥土一样铺在地上。每到这种时候,我心里特别高兴,看着
自己的劳动成果象欣赏艺术品一样,然后把刀揩拭干净,好好地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厨师的这一番话,高兴地说:“讲得真好!我从中悟出了不
少道理。”
'提示'
做任何工作,一定要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了解事物的特性,掌握客观
的规律,这样才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少年读者在
学习阶段,就要既重视掌握知识,又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从两个方
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②,足之所履③,膝之所踦
④,砉然响然⑤,奏刀騞然⑥,奠不中音⑦,合于《桑林》之舞⑧,乃中《经
首》之会⑨。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⑩?”
庖丁释刀曰 (11):“臣之所好者(12),道也进乎技矣(14)。始臣
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15);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16)。方今
之时 (17),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8),官知止而神欲行(19)。依乎天
理 (20),批大郤(21),导大窾(22),因其固然(23),技经肯綮之未
尝(24),而况大軱乎(25)?良庖岁更刀(26),割也;族庖月更刀(27),
折也(28)。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被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9)。
彼节者有间 (30),而刀刃者无厚(3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
必有余地矣(3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3),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34),视为止(35),行为迟(36),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37),如土委地(38)。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9)。
善刀而藏之 (40)。”
… Page 76…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41)。”
—— 《庄子》
'注释'
①庖 (páo)——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分解牛的肢体。
②倚——靠。
③履——踩,踏,
④踦 (yǐ)——顶住。
⑤砉 (huò)然响然— — 指解牛时关节皮肉离解的声音。
⑥奏刀——进刀。騞 (huò)然— — 形容进刀解牛的声音。
⑦莫不中 (zhòng)音——没有不合音乐节拍的。中音,合于音乐节拍。
⑧合于 《桑林》之舞——(那姿态)好象商汤时代的《桑林》舞。《桑
林》,相传是商汤时的乐曲名。《桑林》之舞,就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
舞蹈。
⑨乃中 (zhòng)《经首》之会——(那声音)正象尧时的乐曲《经首》
的节奏。《经首》,相传是帝尧的乐曲名。会,节奏。
⑩技盖至此平——技术怎么会达到这种地步呢!盖,同“盍”(hé),“何”
的意思。
(11)释——放下。
(12)好(hào)——喜爱。
(13)道——这里指事物的规律。
(14)进乎技矣——比一般的技术进了一步。乎,于。
(15)所见无非牛者——所看到的没有一只不是完整的牛。
(16)未尝见全牛也——不曾见到整个儿的牛了。意思是注意力高度集
中在牛的筋骨结构上,不再去留意整个儿牛的模样了。
(17)方——当,到了。
(18)以神遇——用心神去接触。
(19)官知止而神欲行——视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自然地指挥
动作。官知,视觉器官。神欲,心神意念。
(20)依平天理——按照牛身上本来的组织结构。天理,天然的肌理。
(21)批——击。郤(xì)— — 同“隙”,指牛筋骨间的空隙。
(22)导——引向。窾(kuǎn)——空的地方。
(23)因其固然——顺着牛体本来的组织结构。因,顺着。固然,牛体
结构本来的样子。
(24)技经肯綮(qìng)之来尝——那些经脉相连的地方、筋肉与骨头
连结的地方,我的刀从来不去触及。技经,应该是“枝经”,指脉胳相连的
地方。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筋肉连结处。
(25)軱(gū)——大腿骨。(26)岁——年,更——换。
(27)族——一般的。
(28)折——指用刀砍断骨头。
(29)着新发于硎(xíng)——象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硎,磨刀
石。
(30)节——骨节。间——空隙。
(31)无厚——没有厚度,非常薄。
… Page 77…
(32)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刀刃在里面游动必定是很有余地
的了。恢恢,很宽绰的样子。游刃,灵活地活动刀锋。
(33)族——这里指筋骨交诸聚结的地方。
(34)怵(chù)然— — 小心谨慎的样子。戒— — 警惕。
(35)视为止——眼光都停在这一处,全神贯注。
(36)行为迟——慢慢动手,不急于进刀。
(37)謋(huò)然— — 骨肉分离的声音。
(38)如土委地——好象一摊泥土铺在地上。委,堆积。
(39)踌踏(chóuchú)满志— — 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40)善刀——揩干净刀。
(41)得养生焉——学到了养生之道了。
… Page 78…
其父善游
有个等着过江的人,看见一个大人托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儿,要把他
扔进江里去。那个小孩儿吓得哇哇大哭,两只小手死死抓住大人的衣袖不放。
过江人问:“这么小的孩子,你把他扔到江里去,不就淹死了吗?”那个人
很有把握地说:
“不会!”
“孩子这么小,江水那么深,怎么不会淹死呢?”
“这你就不知道内情了,因为他爸爸就是个游泳的能手。”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游泳,这里没有什么遗传关
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遗传,而必须靠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去获
得。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①。婴儿啼。人问其故②,
曰:“此其父善游!”
——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方——正。引——拉着。
②故——缘故。
… Page 79…
齐人偷金
从前有个齐国人。成天想得到一块金子。他白天想的是金子,夜里梦的
也是金子。有一天,他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赶到集市上,走进一家买卖
金银的店铺,从柜台上抓起一块金子就走。没走多远,他就被大家抓住了,
扭送到官府。官吏问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你就敢拿人家的金子,这是
什么缘故?”齐国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两只眼睛看见的只是金子,
根本没看见旁边还有那么多人。”
'提示'
人们常用“利欲熏心”来形容那些“财迷”。偷金的齐人就是一个典型。
严重的发财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想问题、看问题的方法非常主观、片
面,甚至到了只见金子不见旁人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极端个人主
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犯这种只想着个人利益的错误。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请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见人操金③,攫而
夺之④。吏搏而束缚之⑤,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
曰:“殊不见人⑥,徒见金耳⑦。”
——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 (yù)— — 卖。
③操——拿着。
④攫 (jué)— — 夺取。
⑤搏 (bó)— — 捕捉。束缚— — 捆绑。
⑥殊 (shū)——完全。
⑦徒——仅仅。耳——而
… Page 80…
齐宣王射箭
齐宣王喜欢射箭,特别喜欢听人夸他能拉硬弓。
左右的随从摸透了他的脾气,专挑好听的字眼儿说,什么“后羿(hòu
yì)再世”啦,什么“铁臂神弓”啦,把个齐宣王棒得晕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