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的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杨雁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冰点的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杨雁捷-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好了,不要一个人在那里yy了,专心研习,不得偷懒,不破万卷,焉能有颜如玉MM相伴呢?想到这里,不免全身来劲,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好像注射了十公斤海洛因的那一瞬间,呵呵!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我为人正直不阿,从来不会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擅动海洛因这个东西的,据说没有医师处方擅动一克海洛因就要判死刑的,哎哟妈呀,吓死我了,我这人向来胆小,所以至今也没敢尝一下海洛因是啥味道,据说,吃了会很兴奋,后来会上瘾,成瘾了会变得骨瘦如材,看看非洲难民就知道是啥样子了,哎,就四个字,惨不忍睹,因为海洛因那东西是drug 。 

言归正传,在学习前人历史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有点让人悲凉的现象,那就是为啥唯美的爱情总是以悲剧结尾呢? 

比如莎士比亚的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小罗密欧和小朱丽叶最终还是只能在上帝那里百年好合;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情至爱,可是却偏偏非要都变成了蝴蝶才能成双成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泰塔尼克号》里的Jack只能把他对Rose的爱随同他自己的身体一起永远的埋藏在2500米以下的大西洋冰冷的海底,难道做人真的就这么不幸吗,为什么每个让人推为经典传颂千秋的唯美爱情却都好像吸血鬼一样榨干了人们的眼泪呢?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经济学里有这么一个理论预言,近百年来无人找到它存在的现实证据,而如今,我却分明发现了它的存在,就在我们人类伟大的罗曼蒂克力量的面前,它显现了,或许它就是这些悲剧的缔造者?它就是经济学里所谓的吉芬品,这是一种十分不寻常的商品,甚至于在现实生活几乎找不到它存在的迹象。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种商品和一般的商品不一样,一般的正常的商品总是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少,而这种吉芬品却恰恰相反,它非要在价格越低的时候,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高的时候,需求量就越大。实在很难想象,有一样东西竟然价格涨了十倍,买的人却反而增加了很多很多,而削价销售,却乏人问津,除非这个地方的大多数人脑子都有问题,不是脑瘫就是脑震荡,否则怎么会有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发生呢,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耶! 

要满足吉芬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它必须是一个几乎不可替代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是几乎没有任何替代品,所以它的替代效应就会非常的弱;其次就是,它必须占据了某人极大的收入,因而收入效应就会非常的强,可是在我们这个纷繁多彩的世界,这样的产品几乎是找不到的。比如你不让我吃饭,我可以去吃鱼,爱斯基摩人不就是这样吗;老婆不让我睡床,我就去睡沙发,克林顿总统先生不就是范例吗,他堂堂大总统先生都可以忍气吞声睡沙发,我这等小辈又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呢?现在讲究的是关爱女孩,因为MM越来越少了。 

那这个神秘的吉芬品到底跟我们伟大人类的爱情有啥关系呢? 

前面已经讲到了,要满足吉芬品的两个条件就是,一个替代效应极弱,一个收入效应极强。什么叫替代效应呢?替代效应就是,麦当劳价格上涨了,那就少吃麦当劳多吃肯德基,这个很容易理解,几乎每个脑子没坏的人都会这么做,然而吉芬品就是,麦当劳价格上涨了,可是却没有像肯德基这样的东西来代替麦当劳,哎! 

那什么叫收入效应呢?收入效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商品价格下降了,相对而言我手里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这个商品了,所以实际收入就相对增加了,反过来这个正常的商品价格上升了,相对而言我可以购买这个商品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 

还有一种叫低劣品,正好反过来,就是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但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反而降低了,比如,毛泽东时代穷啊,除了白米饭二锅头的什么可以吃吃喝喝,其他大鱼大肉的就不要奢望了,所以人穷的时候,我们只能多吃白米饭来填饱肚子,现在都进入了后江泽民时代了,果然不一样了,大家都小康了,手里的人民币也多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了,谁还会单单靠白米饭来填饱肚子呢,所以反而对白米饭的需求降低了。以前毛泽东时代,常常听说某人能吃上好几碗饭,而现在呢,一碗饭都会细声细气地说,我吃不下了,怎么办啊,其实是背地里暗暗的迷恋着必胜客的至尊匹萨,这种进入了小康就不愿多买得东西我们就叫低劣品。这里要说明的是,低劣品也是好东西,只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要那么多了而已! 

对于正常品而言,它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起的效果是一样,都是价高买少,价低买多;对于低劣品而言,一般情况下它的替代效应都会大于它的收入效应所起的作用,所以,尽管是白米饭这样的进入小康就会少吃的东西,如果价格下降很多的话,我们还是会再多买一点点的白米饭,只是没有正常品那么敏感了;但是有一种很特别的情况就是,这种低劣品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所发挥的作用了,就是说它完完全全出现价格涨高,反而买的人越多,价格暴跌,却很少有人来买的这种奇怪的东西,当然它也就不算低劣品了,我们就叫它吉芬品。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爱情经济学家”吉芬先生发现的,为了纪念他对“爱情事业”的伟大贡献,我们就叫他发现的东西称为吉芬品了,呵呵! 

现在我们想想,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可以同时满足极低的替代效应和极高的收入效应呢?除了“唯美的爱情”其他别无它物,尽管吉芬先生说了什么爱尔兰土豆什么的,但并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唯美的爱情”却是无需证明显而易见吉芬品,为什么呢? 

在罗密欧的心目中,朱丽叶是绝对无可替代的,任何金银财宝都无法替代他对朱丽叶的一片真情,否则他也不会宁可离开名望富豪的家族也要和朱丽叶在一起,所以在罗密欧的心中,朱丽叶的替代效应是非常非常弱的;再来看罗密欧GG竟然愿意离开名望富豪的家族出走和朱丽叶MM私奔,可见朱丽叶占据了他无穷大的收入,显然收入效应极高。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两个家族越是阻止他们,罗密欧要和朱丽叶在一起的难度就越大,对于罗密欧来说,就好比朱丽叶价格就越高了,但罗密欧不但没有减弱他对朱丽叶的爱意,反而激起了他更加强大的爱情力量,显然是需求反而增加了。当他们两个家族对他们施加的阻力越来越大,大到无法逾越的时候,罗密欧GG只能将他的全部收入也就是他的生命来换取他所需要的最唯美的爱情,朱丽叶MM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的结局也就只能是悲剧了,生命的代价。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今才算是最深刻的领悟到了其中的第八感,也就是佛界的阿赖耶识,阿门! 

唯美爱情为什么总是悲剧呢?(2)
Blog。xiaobin
杨雁捷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劝大家不要再去追求所谓的“唯美的爱情”了,唯美的东西往往是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的,甚至生命;另一个就是奉劝那些企图阻止一场真挚爱情延续的人们请你们高抬贵手吧,如果你是出于善意,那么你要知道你的强力阻挠只会增加这对恋人互相间更高的价格,但唯美的爱情是吉芬品,她是不会随着价格的抬高而降低对于这场唯美爱情的追求的,所以你的阻挠只会使他们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生命,如果你是善意的,你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吗?你真的不惜用他们的鲜血、生命和灵魂来粉饰你的善意吗?所以请你再也不要用所谓的“善意”这两个字来伪装你罪恶的行径了,因为从来就没有“善意=好事”的定理,毛泽东主席一生为国为民,想让全国人民过上共产主义的美丽生活,但他的善意并没有最终带给中国人民富裕的生活,带来的只是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只是日益的贫穷,难道善意还等于好事吗? 

所以所有的人请都不要再拿“善意”这两个字来为自己开脱自己所犯下的错事,善意不等于好事,如果你还不十分的清楚你的善意会带给别人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话,请你暂时不要有实际的举动,因为上帝和佛主都不会原谅一个连自己要做的事情都不知道会有怎样后果的这种荒诞的举动所犯下的罪孽的,阿门! 

幽默点评:其实想想,人有时候的那种逆反心理似乎也有点吉芬品的味道,你越是不让我干,我越是要干,阿门! 

废墟中的爱 

画家:伯恩·琼斯生于 英国(1833…1898) 

这是一对著名的情人伊阿宋和美狄亚,伊阿宋被誉为凡人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英俊神武,而美狄亚是一个王国的公主,也是一个出色的女巫,他们相爱,但却陷于战争的对立面,美狄亚背叛了自己的国家,离开了自己的家庭…… 

这对情人在废墟中相会,周围长满了玫瑰的花枝,这是一个曾经辉煌但却已经是一堆废墟的宫殿,好像注定了这对情人在疯狂之后必将走向毁灭…… 

脑神经经济学家费戈在《在脑神经上颤抖的经济学》中说道:“是的,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既不相互看见,我们又不相互认识。但我们能理解其他人的思考方式和合作渴望。这种互惠和感恩使人类长期生产史的一个积累和沉淀,基因里保存着美德的密码。所以从脑神经科学角度研究,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的分泌程度同社会交往的可信程度相关。也就说,当你决定善待别人的恩惠和带着愉悦的心情去享受合作的过程时,荷尔蒙水平是高的。” 

人“斗”人的学问(1)
Blog。xiaobin
杨雁捷
思考: 

你觉得周围的人与你是竞争关系呢,还是合作关系呢,或者两者皆而有之? 

当你从不同的角色来看待不同的人,可能这种关系也会不一样哦! 

其实,我们人也只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也需要保护自己不被“斩”了,不被“吃”了,所以人也脱离不了动物的“自利”本性,这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贯强调的“物竞天择”的基因,强调人“理性主义”的原因。尽管我们知道人不总是理性的,而且“自利”也不等于做坏事 

,因为你可以“自利”的去获取物质需要,也可以“自利”去满足你的心理满足、精神需要,从而为印度洋海啸捐款,甚至倾家荡产从事环保事业……但人还是脱离不了“自利”的本质。 

但不管人的具体的是去做善事还是坏事,人总是会与其他人在各自认为的利益范畴辖下发生联系,可能是利益的冲突,也可能是需要合作的渴望,但人不可能脱离于其他人而独存,鲁宾逊式的人物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就免不了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选择”,国人常喜好称之为人“斗”人,更有云云道:“人‘斗’人,其乐无穷!”。 

这个“斗”字,貌似有点渲染暴力色彩和排外主义的倾向,但既然国人喜好如此称呼,我们也就不必玩文字游戏,语言习惯的本质就是约定俗成,又何必计较其字眼呢? 

既然国人如此喜好人“斗”人,想必对其必有深究,古有《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厚黑学》等,今也不乏“处世之道”、“明哲保身之法”。中华之小说文学也不乏蕴藏人“斗”人之学问,看似成果硕硕,但终究当今人“斗”人的最高境界“博弈论”却还是未能最先诞生在我中华大地,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当上世纪90年代开始悄然传入我国之时,号称全国仅有5个人能真正看明白,呵呵,实在不能不说是一大奇闻啊!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而言,最核心思维可以说就是这个“博弈论”了,毫不夸张的说,不懂“博弈论”貌似就不能算懂“选择”的思维,这可把国内一大批早年沉浸在伟大的马克思《资本论》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给弄得犯难了,因为“博弈论”是高度数学抽象化、模型化的理论,而我国经济学向来归属文科,其出身者数学功底就可想而知了,看不懂的大有人在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但博弈论思想也并非一定非数学化不可的,对于普通百姓个人“选择”而言,理解其思维便可大有用途,因为人与人的策略互动,我们就称为“博弈”,而“博弈”之论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策略互动模型化。“模型”可不是简单的飞机汽车模型哦,“模型”就是用来描述客观规律的理论,它就好像工程师设计建造飞机前要先造一个飞机模型来试验研究一样的道理。 

因为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策略互动的,所以我们也常常称其为“对策论”,其实英语里原意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下棋理论,只是国内经济学家初见其时感觉过于艰深,若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显得过于庸俗,似乎自己也就随之掉了身价一般。于是乎,就将其译成了“博弈论”或者“对策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弈论”这个带有浓烈先秦诸子风味的译名占了上风,语言约定俗成的演进博弈就这样最终选择了这个名字,它似乎昭示了国人文化观念中的“学者”、“大师”风范的人物只能去研究那些貌似深邃的“博弈”,而不是普通的“游戏”,似乎有意的将所谓的爸斗肿印庇氚傩杖褐诨宄雍航纾谢澄娜说摹扒甯摺薄ⅰ鞍凉恰痹诘苯裱д呱砩弦菜愕玫搅说沾? 

既然约定俗成,“博弈”也就“博弈”了,无伤大雅,不妨大家都附庸风雅一番,把人“斗”人这么直白的俗话改称“博弈”吧,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感觉上也貌似有点糖衣炮弹,棉里藏刀的意味,但就像文人惯用的伎俩,“上厕所”称为“如厕”,“小便”称为“解手”,“性交”称为“交媾”一样,规避了扎眼的词眼,也就可以登大雅之堂了,衣冠楚楚的大谈文明和理性,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显示自己伟大立拔的许可证了。 

好了,言归正传,博弈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策略的互动,那么博弈论自然是对它有更为一般化的理解。“一般化”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