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楚汉相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楚汉相争-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乃是“死地”“亡地”。)我们的部队,并不是训练有素、军心坚定、忠心不二的劲旅,不过一群市井小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必须引导到死亡之地,他们才肯奋战。如果战场广阔,恐怕早已一哄而散,还能指望他们打仗!”将领们万分敬佩,一致说:“这种谋略,我们永远不会。”
  公元前三世纪·前二○四年五月 刘邦南出武关,引诱西楚军南下
  韩信下令,生擒李左车的,赏赐黄金二万四千两,作为酬谢。不久,就有官兵把李左车逮捕,送到大营。韩信跳下座位,亲自解开他身上的绳索,请李左车坐最尊贵的右边座位,当做教师尊敬。问说:“我打算向北攻击燕国,向东攻击齐国,如何才能成功?”李左车说:“我不过是个俘虏,怎能有资格参与军国大事?”韩信说:“我们都知道,百里奚在虞国,虞国灭亡;在秦国,秦国建立霸权(百里奚故事,参考前三三八年。秦国九任国君穆公嬴任好,在百里奚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三霸)。并不是他在虞国是个傻瓜,到了秦国
  就变得聪明。原因只在他的谋略,被不被采用,他的建议,领袖听不听从。陈馀如果接受你的意见,我早已被赵军生擒活捉。正因陈馀不能接受你的意见,我现在才得以侍奉左右。如今推心置腹,希望先生不要拒绝。”李左车说:“将军横渡西河(黄河),生擒魏豹,活捉夏说,东方攻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井陉关),只一个早晨,便击溃赵军二十万,斩杀代王陈馀,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连田野间耕作的农夫,都觉得大军随时会到,玉石俱焚,因而不到田里去,只大吃大喝,拼命享乐,过一天算一天,侧起耳朵,听候命运安排,这正是你特有的优势。然而,事实上你的部队已经疲惫,很难再度投入战场。一旦把这种疲惫的部队,困顿在坚固的燕国(臧荼)城池之下,想战而不得战,想攻击又无法夺取,情势窘迫,势必长期的僵持,粮食枯竭。燕国既不屈服,齐国(田广)势必在边境驻屯重兵,严密防守。一旦成了这种局面,刘邦、项羽二人的前途,恐怕难以确定,这正是你的弱点。一个善于作战的将领,绝不用弱点去攻击优势,而会用优势去攻击弱点。”韩信说:“那么,我应该做什么?”李左车说:“假如我是你,我就按兵不动,使官兵获得充分休息,同时安抚赵国(赵歇)人民。你会发现,百里以内的父老子弟,都会争着致送牛羊和美酒,表示他们的欢欣。然后大军北上,派遣一位能言善道的使节,拿着你的书信到燕国展示你的优势,燕国在你凌厉的声威之下,一定屈服。燕国既已屈服,再把大军东移,直指齐国,这时即令具有最高能力的智囊,也无法拯救他们。如此之后,天下大事,都在掌握之中。《兵法》说:有实力的虚声恐吓,可以使人丧胆,就是指这种现象。”韩信说:“谢谢你的指教。”按照李左车的计划行事,派人前往燕国,燕国果然望风而降。韩信向刘邦报告佳音,并建议封张耳当赵王,刘邦应许。
  西楚王国(项羽)经常派出奇兵,渡黄河攻击新建立的赵国(张耳)。张耳、韩信不断出兵应战,顺便夺取赵国原来所属的其他城市,征集民兵,送往荥阳(河南省荥阳县)前线。
  2 十月三十日,日食。
  十一月二十九日,又日食。
  3 汉王国(刘邦)使节随何,抵达六县,九江王王府膳食官(太宰)负责接待,过了三天,仍不能晋见九江王英布。随何告诉膳食官说:“大王所以不肯接见我,原因很简单,准认为西楚王(项羽)强大,汉王(刘邦)弱小。然而,我正是为这件事,来向大王作一分析。假使能给我一个机会,我说得合理,大王一定乐于垂听;我说得不合理,满可以把我和二十个随从,绑到九江(安徽省六安市)街头处决,更足以证明大王厌恶汉王,而效忠西楚。”膳食官向英布报告,英布遂召见随何。
  随何说:“汉王派我晋见大王,实在不明白大王跟西楚霸王怎么这等亲近?”英布说:“他是领袖,我是部下,我面向北方侍奉他。”随何说:“大王跟项羽,原来一样的都是臣僚。而今却面向北方侍奉他,当然是认为西楚强大,可以得到保护。好吧,问题就发生在这里。项羽攻击齐国(田广)时,亲自背着构筑工事的木板,身先士卒,冒险犯难。大王就应动员你全国军队,亲自率领,作为西楚兵团的前锋。可是你仅仅派了四千人前往助战,一个面向北方侍奉人的人,难道竟是这个样子?汉王攻陷彭城,项羽还没有离开齐国之前,以大王的立场,就应该出动全军,北渡淮河,反攻彭城。可是你拥兵一万有余,并没有派一个人出去,袖着手隔山观虎斗,对于保护自己的领袖,难道竟是这个样子?大王虚情假意,只在表面上嚷嚷效忠西楚,就想得到实质上的雄厚利益,我不认为你会如此。不过,我也了解,大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的背弃他,是考虑到西楚王国强,而汉王国弱。但你并没有深思:西楚兵力虽强,天下人却认定他们不义,主要的是撕毁盟约(先入关的当王)和谋杀义帝(芈心)。现在汉王联合各国,退守成皋(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汜水镇)、荥阳,拥有从蜀汉(蜀,四川省。汉,汉中郡,陕西省南部)运来的丰富粮草,壕沟深广,营垒坚固,分兵据守沿边险要。西楚兵团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西楚首都彭城距荥阳航空距离三百七十千米),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以外,转运辎重,而汉军坚守不动,西楚大军立刻陷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苦境,所以说,西楚军事力量,不足仗恃。假如西楚战胜汉军,则各封国都会恐惧,互相援救;在这种情形下,所谓西楚强大,那强大恰恰为他招来天下各国的攻击。西楚王之不如汉王,至为明显。大王不结交万无一失的汉王,却把自己托付给危机四伏的西楚王,使人感到困惑。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仅靠九江国(英布)的部队,就能够把西楚消灭。而只是说,大王如果背弃西楚王,项羽必然被你羁绊,暂时不能对汉王发动大规模攻击。只要几个月工夫,汉王就可有充裕的时间,叄ㄌ煜隆N揖妥匪娲笸酰龃话雅褰#ド砘氐胶和豕和跏票馗畹胤址狻:慰鼍沤纠淳褪谴笸醯姆獾兀比晃锕樵鳌!庇⒉即笙菜担骸拔医邮苣愕闹甘尽!泵孛艹信当称鞒酝饣共桓倚孤丁�
  公元前三世纪·前二○四年五月至六月 刘邦兵败成皋
  这时,西楚王国的使节正在九江,住在招待所,催促英布出兵。随何决定逼迫英布表明态度。趁他们在厅堂议事时,随何直闯而入,坐在西楚使节的上方尊位,说:“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国,西楚怎么还来催促发兵?”事出仓促,英布一时呆在那里,西楚使节一看发生变化,立刻起身告退。随何遂对英布说:“事情既然决定,就应该把西楚使节杀掉,莫让他们回去报信,然后迅速投奔荥阳,跟汉王结盟,合力同心。”英布说:“一切听你的。”下令处决西楚使节,出军北上,向西楚发动攻击。西楚政府派大将项声、龙且迎战。缠斗几个
  月,九江军大败。英布打算率领残军投奔荥阳,又恐怕西楚兵团追上把他杀掉,于是,抛弃他的部队,跟随何改穿平民服装,单人匹马,从小路投奔刘邦。
  十二月,英布抵达荥阳时,刘邦正张开两腿,在那里洗脚,大模大样,传唤英布晋见。英布既是名将,又是封王,忍受不了这种羞辱,勃然大怒,后悔不该做这样的抉择,恨不得自杀。可是,等到了招待所,却景象大变,一切设施,包括帐幕、饮食、随从,都跟刘邦完全一样,又不禁大喜过望。于是,英布派人到九江接运眷属,而西楚王国已派大将项伯,收容九江的残兵败将,把英布的妻子儿女,尽数屠杀。英布派出的使节辛苦召引,总算集结到一些老友、臣僚,率领数千人回来。刘邦再拨一部分部队给英布,请英布据守成皋。
  4 西楚兵团不断破坏汉军从黄河渡口到荥阳大营之间的高速大道(甬道),汉军开始受到粮食缺乏的威胁。刘邦跟郦食其商量用什么方法削弱西楚的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子天乙(汤)讨伐姒履癸(桀),把他的后裔封到杞国(河南省杞县)。姬发(武王)讨伐子受辛(纣),把他的后裔封到宋国(河南省商丘县)。而今,秦王国品德败坏,仁义沦丧,并吞各国,消灭各国祭祀天地的神坛,使各国的后裔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所以人心思变。大王假使也能封六国皇家的后裔,他们的国王、官员、人民,都会感激你的恩德,没有人不敬佩你的道义,男人愿做你的部属,女人愿做你的奴婢。恩德和仁义俱备,大王自然面向南方,成为霸主,西楚一定屈服。”刘邦说:“好极了!快去刻印,就带着它去封六国皇家后裔。”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地返回荥阳,进来拜见。刘邦正在吃饭,说:“子房(张良别号),快来!有人给我出了一个打击西楚的好主意!”把郦食其的话重复一遍,问说:“怎么样?”张良吃惊说:“谁给你出的这种馊主意?大王,你马上就要完蛋!”刘邦说:“为什么?”张良说:“借一下你的筷子,让我画出天下形势。第一,子天乙(汤)、姬发(武王),封姒履癸(桀)、子受辛(纣)的后裔,是自信绝对可以控制他们,现在你能绝对控制得住项羽?第二,姬发(武王)攻入朝歌(商首都·河南省淇县),表扬贤德的商容,释放囚禁中的王叔子胥馀(箕子),加高被陷害的忠臣子干(比干)的坟墓。(子胥馀,商王朝末任帝子受辛的叔父,子爵,封到箕国。眼看子受辛所作所为,将陷国家于危亡,屡次规劝,子受辛都不接受,因怕受祸,假装疯狂,自愿当奴隶,但子受辛仍把他逮捕。子干,也是子受辛的叔父,不断阻挠子受辛作恶,子受辛把他剖腹杀掉。)你能不能做到?第三,周王朝取得政权后,把钜桥(河北省威县)的粮仓打开,赈济天下穷人,把鹿台(在商王朝首都朝歌城中。刘向说:“鹿台广三里,高千尺。”)上堆积的金银财宝,散发给困苦平民。你能不能做到?第四,商王朝既亡,周王朝代兴,把战车改装成普通人使用的轿车,把长矛尖端朝下捆绑,妥当运走,昭示天下:此后永没有战争。你能不能做到?第五,把战马改作耕马,到华山之南放牧,表示不再使用。你能不能做到?第六,把牛群都赶到桃林的北部(从河南省灵宝县到陕西省潼关县,古代称桃林塞),公开显示不再用它们运送军粮。你能不能做到?第七,天下英雄豪杰,离开他的亲人,放弃祖先的坟墓,抛掉他的故旧老友,追随大王,唯一的希望是建立功劳,多少分封一块土地。如今却把六国皇族的后裔找出来,封他们当王,天下的英雄豪杰,势将回到他亲人、祖先坟墓、故旧老友身旁,一同效忠他所属的新王,谁还再在你左右?你还跟谁组成一条战线?第八,除非是西楚王国不够强大,如果西楚王国够强大,新建立王国的六国皇族后裔,一定会靠拢过去,你有什么方法使他们臣服?好了,如果你采用那位先生的谋略,可是万事全休。”刘邦像蚱蜢一样跳起来,吐出口里的食物,诟骂说:“烂货,几乎坏了你老爹的大事。”急令把已刻好的印信销毁。
  荀悦论曰:
  制定政策,攫取胜利,决定于三项要素:一是形势(形),一是因应(势),一是心理状态(情)。形势的意义,指大战略大政略上得失的评估。因应的意义,指掌握基本条件。心理状态的意义,指是不是切合实际和是不是坚定不移。所以,同一件事情,用同一种谋略,有的失败,有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这三项要素不同。最初,张耳、陈馀,建议陈胜物色六国皇家后裔,封他们当王,为自己树立党羽。郦食其也用同样道理,建议刘邦。而就在这上面,理论一样,得失却不一样。
  陈胜开始暴动时,天下人同此心,全都希望推翻秦王朝政府。而现在,西楚王国跟汉王国的胜败,还没有定局,天下人未必全都希望消灭项羽。所以,陈胜当时分封六国皇家的后裔,是自己广结盟友,而增加秦政府的敌人。最重要的,陈胜并没有拥有广大领土,各国的封地,并不是从自己领土中划出,而是从敌人领土中划出,是一种表面的恩惠,却收到实际的利益。刘邦则不然,立六国皇族后裔,要先分割自己拥有的领土,用来送给敌人,为了虚名而受实祸。这是事情相同,而形势不相同。
  后来,宋义坚持隔山观虎斗,等候秦政府跟新兴的赵国(赵歇),一毙一伤(参考前二○七年),这跟卞庄刺虎的故事(《史记·陈轸传》:“卞庄子要攻击老虎,管竖子阻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抢吃一条牛,必然争斗,结果,大老虎受伤,小老虎被咬死,这时你再下手,全世界都将知道你一击之下,连杀二虎。’”)完全相同。可是,在战国时代,邻国互相攻击,没有亡国的顾虑,用这种策略还可以。因为在战国时代,列国林立,都有悠久的历史,一场败仗下来,未必关系国家兴亡。胜的一方挺进获利,败的一方撤退自保。第三者自然可以储存自己的实力,等待对方筋疲力竭:环境允许他这样做。而楚国(芈心)和赵国(赵歇),都是新建立的政权,跟秦政府并不站在平等地位,安危存亡,决定于刹那之间。进取则可以收功,退后立即受到灾祸。这是事情相同,而因应不同。
  攻击赵国战役,韩信大军渡过泜水扎营,赵军不能把他击败。可是彭城战役,刘邦也背睢水,结果官兵逃奔,为了避免被敌斩杀,竟跳到睢水里淹死,西楚兵团大获全胜。为什么会这样?赵军离开首都(河北省邢台市),在国境内作战,胜利时固向前挺进,遇到挫折,便想后退。心里怀念着家中父母妻子,并没有为国献身的决心。韩信孤军而又背水,官兵们知道,战败必死,于是苦斗蛮缠,没有二心,韩信才取得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