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水客把两束精制的草鞋挑来选去,就是不想下定决心买哪一双。
这种精编草鞋,也称多耳麻鞋,与那些两三文钱一双的大量消耗品草鞋不一样。鞋
底专用稻草芯,外加破布合搓编底,两侧的攀纽用麻线编花,美观耐用,价值可比十余
双普通草鞋。
“这双的后跟有瑕疵。”那位生了一双死鱼眼的水客,向她说话却不看她的脸,目
光落在她美好的胸部曲线上:“编花不匀称,不好。小姑娘,我们想订制,如何?价钱
加一倍,每双算一吊钱,合理吧?”
她心里不高兴,两水客也的确令她心烦。
“不可能的。”她仍然强忍怒火;“这些草鞋,都是乡下的人拿来托售的,他们拿
什么来,我这里就卖什么,我家又不制草鞋,不能接受委托。你给我一两银子一双,我
也无法供应。”
“嘻嘻!你不仅值一两银子。”水客嬉皮笑脸:“而是无价之宝,真妙……”
“你说话放尊重些。”她终于冒火了,柳眉一轩:“两位客官在船上干活计,用不
着穿这种草鞋,到风阳徐州的客官才用得着,挑三拣四烦不烦呀?”
“唷!小美人凶得很呢!真够味,真妙。”另一个水客长了一只大酒糟鼻,笑得像
盯着鸡笼的黄鼠狼:“好好,我们会尊重你,你……以后就知道了。呵呵呵呵……”
一阵怪笑,两人各买了一双草鞋,得意洋洋地走了,一面走一面回头瞧,像是依依
不舍。
小姑娘狠盯着他们,目送两人离去,心里不住诅咒,却又无可奈何。
近午时分,从镇城雇的车、马、轿,陆续抵达总站码头。
在众多码头附近民众的目击下,五艘官船下来了三十余名穿得华丽,十分神气的人,
有一半上了车、马、轿,另一半步行相随,立即动身西行,走上了至风田的大官道,浩
浩荡荡的甚有气势。
留在船上的人,立即显得懒散,警卫撤除了一半以上,有不少人吊儿郎当到镇上各
处游荡,吃喝玩乐无人管柬,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
这些人穿得体面,霸气十足,一举一动皆流露出特权人物的气势,还真没有人敢招
惹他们。
这等于是明白告诉镇民,以及注意他们的眼线,他们的主人已经远行,可能到凤阳
去了。
朱皇帝在老家凤阳旁边,建了一座中都大城。安顿皇亲国戚勋臣宠幸。京师是京都,
南京是南都。南都的旁边还建了中部。
南都与中都之间,鲜衣怒马往来的人,十之七八是皇亲国戚权贵子弟。各地的治安
人员,根本不敢管这些世家权贵,宁可闭上眼睛,敬鬼神而远之。
浦子口镇的人心知肚明,这五艘船的主人不好惹。
江浦县的治安人员,包括卫城的军方密谍,似乎已经受到权势方面的人士关照过,
装聋作哑不闻不问,甚至回避这些、到处乱逛的随从仆役。
幸好这些人还相当自我节制,一整天没闹出大事故,因此镇民对他们减去不少戒心,
不再对他们怀有敌意。
行为比这些人恶劣百倍的权贵,在浦子口镇经常出现,比较起来,这些人反而显得
可爱些,神气招摇而不生事,委实难能可贵呢!
渡江往来的旅客成千上万,浦子口镇午后特别显得忙碌,因为从凤阳徐州一带陆路
来的旅客,陆续到达在这里过江。
因此镇民们对总站码头五艘船的注意力,随时光的飞逝而不再感到可疑了。
黄自然是午后从南京乘渡船返镇的,恰好看到五艘船的主人,率车马斩动身。
他在镇门留心察看这些人的举动、看不出可疑的征候,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人,几
个佩了刀剑的随从也不出色。
主人乘坐四人青轿,看不见面貌身材。
这些人与袁家别墅里的人,根本沾不上边。主人是权势人士已无疑问,前往凤阳或
中都也无可置疑。
而在袁家别墅内潜藏的人,却是要与水贼勾结的一群爪牙,气势与官船主人的随从
豪奴完全不一样,怎么看也不可能把他们牵扯在一起。
疑心一解,他不再留意其他的征候,反正与他无关,他犯不着多管闲事。
反正在酒肆闹事的风波已经停息,别墅里的人也走掉了,双方闹事打架的当事人,
可能早已离开南京了。
叶小菱看到他返家,一上午的不愉快烟消云散。
她当然不会把受到两个大汉调戏的事说出,这种事本来就平常得很,大姑娘抛头露
面照料门摊,接一些缝穷活计,那能像大户人家的闺女,躲在内堂深院不与外人接触?
“唷!大包小包的,不是办货吧?”叶小菱迎着他婿然微笑:“好像没喝酒,好现
象。我替你开门。”
小姑娘大方地解他腰间的锁匙,替他启门锁。
在旁人眼中,这种举动相当亲呢。
两个水夫低头急走,瞥了他俩一眼。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谁也没留意旁人的事。
一名魁梧的中年人,与一位脸色不健康的小伙子,跟在两个水夫的后面,像两个逛
街的人。
小伙子突然看清黄自然的面貌,黑白分明的大眼张得大大地,脚下一踉跄。显然吃
了一惊。
“少爷,怎么啦?”魁梧中年人伸手急扶,却又急急缩手:“别停下,那两个家伙
好像要进巷子,可别跟丢了,赶两步。”
小伙子有点魂不守舍,用眼角留意黄自然的举动。
黄自然没留意有人注意他,那能经常留意街上往来的行人?
“谢啦!”他为小姑娘替他开锁启门而道谢,将又挟又提的大包小包堆放在臂弯中,
将一只大纸袋塞入小姑娘手中:“进城走了一趟,知道你和你娘,喜欢美珍齐蜜饯,带
了几盒给你们解解馋。哦!有人找我吗?”
小姑娘高兴得跃起来,挽住他的手膀冲入堂屋。
这瞬间,黄自然的目光,接触到满脸病容小伙子,从不远处投送过来的怪异目光,
猛然一怔。
这个有病容的小伙子,怎么可能有如许明亮的大眼睛?一个有病的人,第一个征候
就是两眼无神。
如果病得差不多了,突然两眼有神,那可就大大的不妙,很可能进入回光返照期啦!
而且,这一瞥之下,平空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由他多思索,小姑娘已连挽带
推并肩进入堂屋。
再扭头回顾,小伙子已经不见了。
沿江边的小径向南行,可以到达十里左右的新江渡口。中间贯穿几座小村落,有几
处只有内行人才知道的私渡站,是牛鬼蛇神渡江往来的处所.也是不肖的治安人员,敲
诈勒索的地方。
几乎可以肯定,搭乘私渡的人,十之八九是不正当本份的有案歹徒。江湖朋友众所
周知的交通站,按行规付钱又保安全。
中年人与小伙子跟踪盯梢的技巧相当高明,远远地分开逐段跟进,直至两个水夫消
失在一座三家村,然后在两三里的范围内,侦查可疑的事物,一个时辰后,满意地返回
浦于口镇。
三家村距江滨不足一里,小径是沿江滨通向五里外的新江渡口。
渡口是至江浦县城的大道,往来的旅客并不多,江滨小径往来走动的人,大多数是
附近村落的乡民。
三家村有水夫逗留,并不会引人注意,江滨不时有船只停泊,乡民见怪不怪。
两人返回镇中,和中年人分开走的。
小伙子在小街前逗留了半个时辰,技巧地向几个顽童打听有关黄自然的一切。
一听是黄自然,小伙子又兴奋又困惑。
玄武门毁灭,江湖震动,都在留心查这位保定府一等一级捕快的根底。谁也不会留
意一个小商人,只在年轻的江湖新秀名家中寻踪觅迹。
黄姓是天下大姓之一,天知道各地有多少个叫黄自然的人?
捕快的身份既然是假的,姓名恐怕也靠不住。
只有少数人知道。远在川陕交界处的汉中府倚云栈,第一淫僧四好如来,也是死在
一个叫黄自然的人手中的。
小伙子在叶小菱的门摊前走了几次,对叶小菱的观察一次比一次深刻。
黄自然的住宅大门,一直是闭上的,始终不见外出,小伙子颇感失望。
跟监守候,是十分枯燥烦人的事,尤其是目标很少出现,跟监的人必须有最强韧的
耐性。
小伙子不能长期守候,最后失望地离去。
他却不知,黄自然极有耐性地,藏身在阁楼上,利用窗缝留意附近的动静,他往来
走了几次,黄自然都一清二楚,特别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江滨的那座三家村位置相当隐密,很少有人往来,平时本来就不引人注意,夜间更
像处身在绝地里,与隔江相望灯火辉煌的南京城相较,简直一是天堂一是地狱。
但这几天,三家村一反往例,不再日入而息,而是日入活动更为频繁,晚间也有灯
火了。
两艘单桅小快舟,也泊在江边的芦苇丛中。
这条江滨小径,天黑后不久就罕见人迹了,距浦子口镇与新江口两码头里程概略相
等,夜间不可能有乡民走动,偶或可看到一些偷渡客在左右出没而己。
天黑后不久,两艘小快舟上来了八个人,直奔里外的三家村,与村中的十余名大汉
会合。
立即分途出发,一半前往浦子口镇,一半则赶往十余里外的江浦县城,全是穿了夜
行衣不做好事的装扮,脚程轻灵快速,像一群可怕的幽灵。
三更将尽,三个黑影潜伏在邻室的屋顶。
小街的房屋,大半做为小商店的店面,这种街上的小店区,房屋都是毗邻连进式的,
关上了前门和后门,便无进出的门路了。
如果有两或三进,那表示有处叫天井的小院子,就有了出入的通道,会飞檐走壁的
人,可从屋顶接近,跳入天并不需从门户往来,里面的堂门厢门容易对付。
叶小菱这一家住了两户人,可知中间必定有天井小院子。
后进住了姓杨的一家,小院子是两家人活动的地方,晚上在一起话家常,相处融洽。
场家大嫂也兼替叶小菱母女修补接来缝补的衣裤,赚几文私房钱补贴家用。
总之,这种贫穷小户人家,既不可能与强梁结仇怨,也不可能为非作歹去偷去抢,
活得苦但也平安快乐,不会一天到晚担心灾祸上门。
偏偏就有灾祸上门,贫穷小户仍可能发生意外的灾祸,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是警告那些乐而忘忧,不知人世险恶的人,不
可大意,要提防意外的灾祸。
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人哪能日日防饥,夜夜防盗?活得未免太辛苦了。
三个黑影毫无顾忌地往下跳。小院子里,叶杨两家人大小八口,全在院子里歇凉,
小桌子摆了些茶点果品;唯一的烛台发出朦胧的幽光。
人往下跳,带起的风一刮,烛火摇摇,老少八人看到蒙面人跳落,胆都快被吓破了。
钢刀刚出鞘,扑向叶小菱的人大手伸出了。
“灭口!”这人低喝,一把挟住了吓呆了的叶小菱。
另两名蒙面人的刀还来不及挥出,啪啪两声暴响,瓦片奇准地在两人的头顶上开花,
向下一栽,手脚略一抽动便失去知觉。
挟住叶小菱的人刚一刀向叶大嫂砍去,刀却在中途被一只大手牢牢地扣住了刀身。
“你干什么呀?”扣住刀的人问:“掳人杀人,我要知道你们结了些什么不共戴天
之仇。
这人夺刀两次,刀像被大铁钳钳死了,知道碰上了可怕的高手,火速丢掉刀,推开
叶小菱,双手齐出,上抓五官下掏阴裆,十个指头可能真有抓石成杨的威力,是练了鹰
爪功的名家。
糟了,刀光一闪,再闪,这人的双手齐腕而折,刀砍在手腕上如切豆腐。
“哎……”这人厉叫,脚下大乱。
“哎……呀……”叶小菱被这人踩了一脚,终于神魂入窍,痛得出声尖叫,完全清
醒了。
这人失去双掌,仍想纵身登屋逃走,刚起势,便被一掌劈中耳门砰然摔倒。
“不要做声。”现身救助的人是黄自然,他一直就躲在阁楼上,居高临下监视着左
邻右舍。
白天他对小伙子生疑,也发现另有不寻常的人来去,因此暗中留意,他已嗅出不寻
常的危机。
也许这些人是冲他而来的。
他这种人,才需要时时刻刻提防意外。
“黄爷……”叶小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漂木,抱住了他虚脱地叫。
“你们赶快歇息,我来善后。”他拍拍小丫头的背心:“不要怕,危险过去了。记
住,今晚不会发生任何事,谁要是害怕,透露丝毫口风,将大祸临头,快走!”
“我……”
“你尤其要小心。”他将小姑娘推向前进房舍:“他们像是为你而来的。”
地下摆了三具死尸,至少表面看来像是死了,老少八个人,那曾见过这种阵仗?早
已魂不附体,如受催眠地踉跄而走。
处理尸体毫无困难,他挟走两个人轻而易举。
尸体往江边的急流一去,过几天就可能漂入大海了,春汛期间浊浪滔滔,尸体不会
沉下。
留下一个活口,他必须了解经过。
将人挟入房中,挑亮了灯火,拉掉那人的蒙面巾,看清是一个相貌狰狞的中年人。
没错,这个人曾经两次出现在对街的屋搪下。
“不是偶发事件,这些人曾经多次探道。”他心中了然,确是冲叶家的人而来的。
一盆凉水加上几记不轻不重的耳光,这人终于完全清醒了,头部被瓦片击中,并没
受到严重的伤害。
“咦!你……”这人看清了处境,大为吃惊:“你是叶家的左邻。你……”
“他娘的!大概你把左邻右舍的人全摸清了。”他更为恍然,对方探道摸底的工作
做得相当确实;“叶家无财无势,一家子苦得像牛马,工作所得所赚,仅够糊口而已,
怎么可能劳动你们这些武功惊人的高手,来杀他们全家?为什么?”
“我们并不想杀人。”这人坐起活动手脚,发觉手脚活动不怎么灵活,知道曾经受
到行家的禁制:“谁叫他们不早些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