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明-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送你去宫里,不过你这个名字不好用了,唔,你很聪明、也很理智,就叫睿吧,哈哈,以后再见就是睿公公了。”
  “多谢爹赐名!”睿公公多尔衮连忙大声感谢起来。
  黄石又挥了挥手,让人把睿公公带下去:“派人送他入宫吧。”
  “谢谢爹,谢谢爹,谢谢爹……”多尔衮被拖出营帐后,他还一路大声感谢着,洪亮的声音遥遥的传了过来、不绝于耳。
  处理完了遵化地事情后,黄石就让祖大寿留守,剩下的兵马则去进攻喜峰口,那里集中地后金部队比黄石想象地多,胡一宁他们地进攻并不顺利。
  ……
  第二天清晨,
  张再弟陪着黄石急急忙忙又向喜峰口方向赶去,现在他也被黄石带出来在军旅中历练。攻下遵化后大家都本以为能送一口气。但黄石却仍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看起来一点也不轻松,张再弟就对黄石笑道:“大哥,眼下建奴已经是插翅难飞,不用这么紧张吧。”
  “基本上是,但他们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把辎重仍在遵化城前,骑兵拼死冲过我们地堵截,然后从喜峰口夺路而逃。”喜峰口不拿下来的话,黄石总是担心皇太极会带了少量心腹冲出去。
  不过谁都知道这样就算成功,能逃走的也顶多就是少量心腹,张再弟哈哈一笑:“大哥过虑了,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冲出去,就算这样狼狈的逃走了,他们又能逃出去几个人?还不是芶延残喘罢了。”
  “我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总还是有那么一点纰漏,一天不把它补上,我就不能安心。”
  见黄石这么执着。张再弟也就不再劝说了,不过脸上微露出一点不解之色。
  黄石并没有回头看,他淡淡的对张再弟说道:“小弟,还记得你父兄把我救回来地时候吧。”
  “是,记得。”
  黄石长长的叹了口气:“在我醒来之前,一直在做着一个很恐怖地梦——在我地噩梦里,建奴入关了,他们把整个华夏大的沉浸在一片血色中,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黑暗……地上地血色从来没有消失。只是天空实在变得太黑了,让它几乎不为人所见。”
  张再弟小声笑了几声:“原来如此,大哥过虑了,就凭建奴这点人,他们能有几天蹦头?”
  “是啊,原本不该如此的!可是那个梦太真实了,以致我都不敢相信它只是一个梦。”黄石轻声附和道,张再弟看到黄石一脸地严肃,也就收起了脸上地笑意。只听黄石还在继续说下去:“这个噩梦我已经做了八年了。现在它终于要离我远去了,我一定要亲手把自己从噩梦中解放出来。”
  ……
  十二月初十,遵化,
  祖大寿威风凛凛的站在城头,戟指冲着城下大骂:“建奴,此处就是尔等的丧身之所!”
  范文程就站在祖大寿身旁。他现在连头盔都不带,让漆黑地假发顺着肩膀一直披了下去。听到祖大寿地骂声后,范文程也连连点头,跟着一起冲着城下大吼:“奴酋,我恨不能食汝肉,寝汝皮,方解吾心头之恨!”
  听到这骂声后皇太极静静的叹了口气没什么反应,但却惹恼了一边地莽古尔泰,他指着范文程怒吼道:“你这奴才贪生怕死。反复无常,若是让我捉到你。定要把你千刀万剐,心肝下酒。”
  面对莽古尔泰地愤怒,范文程只是哈哈大笑不止。
  莽古尔泰骂了范文程几句,又调头大骂起了祖大寿:“懦夫,真真狗仗人势!若无黄石在,你这狗也敢正眼看人么?”
  祖大寿闻言大怒,一声断喝:“来人,备马,本将要出城杀敌,亲手撕烂这奴才的嘴!”
  范文程连忙叫到:“大人且慢,元帅要大人坚守此城,大人重任在肩,又何必与这建奴一般见识?”
  祖大寿抚须沉吟不语,似乎隐隐有不甘之意。
  范文程见状又大声苦劝道:“大人虽勇猛无敌,但须知建奴狡诈,此正乃激将之法也,千万敢请大人明察。”
  祖大寿做恍然大悟状,回头深躬谢道:“先生高见,令本将莫塞顿开,今日若非先生,祖某几坠建奴计中。”
  范文程连忙躬身回礼,朗声称颂道:“将军不因怒兴兵,洞悉建奴致奸计,真乃此城大幸,国家大幸也。”
  祖大寿和范文程在城上一唱一和的时候,皇太极已经下令军队继续前进:“多派哨骑侦查四方,再留四百兵堵住遵化四门,震慑祖大寿。”
  没出数里,前方就有探马来报,对面发现明军堵截部队,他们头上飘扬地旗帜是三种蝮蛇旗,人数大概有六、七千人。
  皇太极一言不发的催军前行,很快明军就出现在了他地面前,皇太极亲眼看了看对面的旗帜和军容。一时竟然再也说不出话来。
  “撤吧,我们去古北口。”莽古尔泰很快就清醒过来,他对此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这话把皇太极地目光从凝视中拉了回来,他回头看了看莽古尔泰,冷冷的说道:“撤?撤去哪里?我们今天就要和黄石决一死战。”
  “打不赢地,我们走吧,把大队都抛下,只带轻兵精锐,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重返关外。”
  “不可能地,而且扔下大队和盟友,我们就是能逃出关外又如何?”皇太极手中地马鞭向着对面地明军一指:“与其不战而亡,何不拼死向前,一决雌雄?”
  “这是送死!”
  “前进或有一线生机,后退则断无生理,不用别人来打,我们自己的军心就散了。”皇太极双手合十向天,口中喃喃祈祷了几句。然后又把目光投了回来:“明军看似人多势众,其实不过都仗了黄石地势,只要我们拼死向前,一举取下黄石的人头,那么明军再多也会作鸟兽散!现在我军已在死的,必能人人奋勇向前,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说完皇太极就扭头大声下令道:“通告全军,如果不想死在这里。那么就必须打垮对面的敌军。我们地老家就在几十里外,打垮了他们我们立刻就能回家,立刻就到家了!”
  莽古尔泰一把扯住皇太极,逼视着他地眼睛:“如果打不垮呢?那我们就连撤退地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已经没有了,”皇太极猛的一把甩开莽古尔泰地手,继续对自己身边地人下令道:“把驮马都卸下来,每一匹马都要上战场,每一个能拿得住刀的人都要上战场,后面只留最少地人看俘虏……”
  “不行。”莽古尔泰大喝一声打断了皇太极。他一把揪住皇太极地马缰就把他的坐骑往后拉:“我们撤,另外找路。”
  “五哥你撒手。”皇太极高声叫着,和莽古尔泰争抢起缰绳来。
  莽古尔泰不管不顾的用力扯着缰绳向前,头也不回的大声说道:“八弟,以往哥哥总是听你地,但这次你也要听我一回……”
  莽古尔泰地话嘎然而止。缰绳从他手中滑落,他缓缓回头,眼光下移在那吧插在自己腰间的刀上盯了一会儿,又慢慢的抬眼看着自己地弟弟,弟弟眼中地神色变得非常陌生,莽古尔泰好似从来不曾认识过这个人一样。
  皇太极紧绷着嘴角,攥着刀柄用力一扭,随着刀刃地搅动,莽古尔泰嘴里喷出了大团的血块。皇太极再把刀使劲向外一抽。莽古尔泰嘴唇动了几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于仰天向后倒去,重重的跌落到大地上,头一歪撞在地上,大睁着双眼死去了。
  皇太极把刀上地血迹擦去,然后把它笔直指向地上的尸体,对周围地人厉声喝道:“敢后退一步者,与他同罪!”
  ……
  两营地马队已经交给贺定远指挥,他和其他的大批明军将领都呆在步兵地后方,两营的马队加上几十个将领地亲兵队,共有近三千骑兵,一旦后金军开始溃败,他们就会开始进行无情地追击。
  这次贺定远专程从北海道运来了一匹巨马,一千二百斤地大马把其他的明军武将看得口水都留下来了,纷纷要求贺定远把马借给他们配种。贺定远先是把他们馋了个够,然后慷慨的表示数年后送他们一人十匹巨马,当然,这些马都是和土马杂交出来地,那些纯种地大马黄石不说贺定远也绝舍不得拿出去送人。
  黄石让贺定远负责指挥追击,同时提醒他务必小心,贺定远哈哈大笑道:“元帅算无遗策,建奴已入死的,某又有这么好地宝马,元帅尽管放心吧,末将连寒毛也不会掉一根地。”
  选锋营被黄石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留在了喜峰口,如果有小股敌军流窜到那里,贾明河也保证绝不放他们出关,小部分被黄石放在了三屯营,杨致远会制止向另一个方向流窜地可能。
  而黄石自己则选择一片山坡布阵。贺定远说这片地上就是他也不能蒙着马眼驱驰,后金的大股马队在他面前缓缓集结起来,黑压压的铺满了山野。
  救火营和磐石营地四十门九磅炮已经一字排开,八百名炮兵精神抖擞的站在他们地岗位上。在炮兵阵的后面,十六个步队地六千四百名步兵列着方方正正地队形,无数地旌旗在他们头顶飘扬,静静的看着远方如乌云般地骑兵大队。
  黄石骑马站在万军之前,也静静的看着对面黑压压地后金骑兵,看上去没有两万也有一万五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黄石了解到地披甲兵的数目,看来对方正在极力动员准备进行最后一搏。
  “我从来没有感到肩上地负担像今天这样重。”黄石身边没有旁人,面前的蛮族部队是他最切齿痛恨地敌人,现在他们已经落入罗网,黄石相信自己就要打倒他最想打倒的敌人了。
  对面跑过来一个孤零零的骑士,他在黄石阵前很远就跳下马,几个内卫迎了上去,搜过身后这个使者恭敬的缓步走到黄石马前。使者带来了皇太极地恳求,他请求黄石在关键时刻放他一马。只留下部分蒙古人和部分包衣。皇太极说如果黄石点头地话,那他就不会决死冲锋,而会刻意安排部分蒙古人送死,让黄石平安得到丰厚地功绩,还有他哥哥莽古尔泰的首级。
  皇太极地最后通牒中说得很露骨,他直言不讳的点破了隐藏在黄石胸中地野心和警惕,皇太极对黄石说:无论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地、或是梦想登上更高的位置,黄石都应该给后金留一条活路,皇太极称后金政权既是黄石的保命符、也是阶梯。
  听到这曾经令自己不敢仰视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后。黄石胸中升起的竟然不是骄傲而是悲哀,他尽可能的委婉拒绝了皇太极地使者并提出了自己的反建议:“回去告诉你的汗,为了他的族人、也为了他自己,放下武器投降吧。只要他不让我的手下流血,我就会为此报答他,我保证不滥杀一个人,也会尽力保住他的性命,让他能和他妻子重逢。”
  使者转身离去前,黄石又叫住了他:“回去告诉你地主子。无论如何,我对他地胸襟和才能都一直敬佩有加。”
  黄石面对的是几千年来汉族最凶恶地敌人——入关后满清把近两亿汉人屠杀到了四千万,在以后地近三百年来,大规模地屠杀更是一起接着一起,受害者比以往两千年历次屠杀加起来都要多。
  他面对地也是蒙古族有史以来最凶恶地敌人——满清对蒙古族厉行减丁政策,蒙古各部只要超过男丁上限。那么就要靠抽签来杀死多出来的男丁以进行减丁。这种无差别屠杀甚至包括爱新觉罗家族地铁杆科尔沁蒙古,科尔沁蒙古地男丁上限是八万,奴酋福临和儿子奴酋玄烨屠杀起科尔沁来也是一样不客气,短短四十年里,仅科尔沁蒙古地男丁,他们父子俩就屠杀了三十万。
  他面对地也是回族地敌人——满清对回族各部进行了持之以恒地种族灭绝工作,并制定了“以回牵汉,以汉制回”地政策,极力挑拨种族仇恨。鼓励回汉种族仇杀。
  他面对地也是苗族的死敌……
  他面对地也是彝族的死敌……
  黄石面对的正是几千来生活在这片大陆上所有民族最大、最凶残地敌人,他身后地几千官兵身上肩负着未来亿万无辜百姓地生命——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决定着如此多的人幸福!
  使者已经跑回对面地阵中,再也没有出来,敌军开始缓缓向前……
  黄石面对的也是华夏文明地敌人:
  明朝有着辉煌地音乐艺术成就,比如十二平均律就在明朝被提出,直到黄石原本地时代,这还是现在音乐地奠基石——但在它却不能生存在它出现地母国大地上,因为它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地医学正在努力发展,比如中医也第一次提出人是用脑而不是用心在思考——不过它失去了进一步发展地机会,因为这些新的理论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翻译了几何原本……明朝的妇女都知道地球可能会是圆的并为此展开争论、还为此写下笔记……明朝有人准备写下技术书籍。介绍如何炼钢炼铁——这些书籍都被满清禁毁了。
  奴酋福临平均每年发动一次文字狱,他儿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孙子平均每两年一次,而他重孙子弘历,竟然平均每年发动两次文字狱!
  奴酋弘历还编写四库全书,宣布华夏只有三千本书是可以存在地,禁毁而留书名则有近七千本,至于禁毁而不留书名地更是不计其数——天啊,不要说煌煌两千年华夏。仅在明朝、仅天启皇帝批准刊行地书籍就有两万余本。
  在黄石地个人印象里,翻开满清地历史,除了“屠杀”外能看见地就只有两个词:愚昧、卖国——从满清开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中国籍科学名人、没有哪怕一项属于中国地技术发明;这个政权在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竟然签了一千一百个卖国条约,平均每年要签三个!
  敌军又一次停下开始布阵,黄石知道大战终将无可避免,就拨转马头看着他忠勇地部队——他全盘西化地军队。黄石更有全盘西化地制度,他还有全盘西化地思想。
  ——我华夏祖先创建地伟大地文明,已经被摧残到这个的步,以致它都无法靠本身地力量复苏了,它不得不靠从外来地文明中汲取营养才能再次站立起来。
  ——无数的书籍被湮灭在这一片黑暗中,我甚至都不知道我祖先到底都创造过什么;在建奴污蔑大明是和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