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明-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遵命,大人,不过日本人买,是加工得很漂亮的,红毛人在上面鎏上金银,还有很多花里胡哨的配件什么的,我们这么卖买过去,恐怕卖不上价。”
  “那就去找几个做景泰蓝的,怎么华丽就怎么做,什么掐丝珐琅,什么鎏金地都用上。告诉柳清扬不要仅限于长州一家,日本幕府、金泽藩啊、萨摩藩啊,到处都去转转,把这批卖掉以后,我们再运去第二批、第三批,价格慢慢地降,最后只要不赔本,二百两银子我也卖了。记得要打出字号来,要作为文化品牌和时尚品牌来经营,要在日本造成这股子风气。”
  “是,大人。”
  “剩下的取三十副运去毛帅的马市,那里有不少蒙古王公,我听说他们中不少也挺有钱的。不过这里万万不可以降价,我绝不要见到建奴的披甲兵比我军还先装备胸甲。”
  “末将明白,大人放心。”
  “再给毛帅、陈副将几位各送上一套吧,你们看看有哪些需要送的,报了单子给我。”
  “是,大人。”
  黄石在心里算了算,这批胸甲如果能卖出去,那水车、轧机和锻机地成本就都回来了:“鲍兄弟,如果不算这些机器,每套胸甲成本多少?”
  “先把熟铁轧成板,然后渗碳成钢,做好后用锻机一次性粗加工成粗坯,然后铁匠用手工和脚踏锻锤最后修形就可以了……”鲍博文熟练地报了一遍流程,连渗碳这种刚刚从欧洲传入大明的词汇都用上了,长生岛胸甲是前后两块,中间用销子连接起来的:“绝不会超过十两。”
  “十两?”黄石虽然知道利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能极大地降低成本,不过这个数字还是让他着实出乎意外,他楞了一下才急忙追问道:“比最差的皮棉甲还要便宜,是吗?”
  “是的。”
  ……
  天启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岛
  鲍博文正陪同黄石视察中岛地大批设备。就在他们眼前,又有三个风车开始动土奠基了。根据鲍博文的计算,每台风车造价大约两千两银子,等造好以后每天能为长生岛挣三十几两银子,刨去折旧费和维修费,平均每天还能净赚二十两银子左右,只要三个月就能回本。
  中午吃饭地时候,赵慢熊赶来见黄石,在他耳边小声说道:“京师又传来消息了,非常不好。”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三十一节 应对
 
  “好,知道了。”黄石抬起头看了看赵慢熊那张严肃的脸,接着又低下头捧起了饭碗:“不过好歹等我吃完了再说。午饭时间不谈公务,这是我长生岛的军事条例。本帅身为一军之主,实在是不能知法犯法啊。”
  吃过饭后黄石也没有急着回岛,而是按照原计划继续检视中岛。现在这这座岛上已经挖了好几条宽阔的水渠出来,这些渠连着山上、山下的水库,带动着几座水车运转。而水渠两边则是风车,它们夜以继日地把水抬上山,以供水渠所用,另外还有两座风车被修在海边,负责制造海盐。
  “等几年后大人再来看,末将一定沿着这几条渠……”鲍博文先是指着那几条渠,跟着干脆就把手猛的一挥,覆盖过整个中岛:“末将一定把这整个岛上,满满地都挖好渠、盖上水车,再把那风车修得比长生岛的树林还要密!”
  “好,好。鲍兄弟真是我的左膀右臂。”
  黄石说完后又看了看中岛风车暨水车技术顾问范乐由:“范兄弟也辛苦了,这次海州之战,我也为范兄弟请了功,这次定能荣升金州卫指挥同知。”
  中岛虽然远比长生岛要小,但现在岛上的男女人口已经达到了五万,这主要是靠着黄石借口辽南不安全,把所有百姓、军户都尽量迁入长生岛。
  长生岛和中岛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给百姓们种田,实际上黄石还想方设法地让他们种不成田,从而把这些人统统送去当工人了。有手艺的制造武器、炼铁炼钢,没有手艺的就挖渠、盖窑,修风车和修水车。
  现在中岛这么一个没有什么耕地的小岛,却提供了长生岛七成以上的经济来源,还为黄石制造了九成左右的军火、船只和被服。
  按原计划把中岛周游完毕后,黄石才带着赵慢熊和洪安通等人返回了长生岛老营。身心俱疲的黄石走进自己的大营后先沏好了一壶茶,然后为自己斟了满满的一杯,接着舒服地往椅子上一靠,边喝水边对赵慢熊讲道:“说吧,我听着呢。”
  十几天前扣了那个后金使者以后,长生岛就派人把他送到天津卫去了。据护送的人说,后金那个使者在天津卫录口供的时候就变说辞了,除了—口咬定努尔哈赤是真心请降外。还说黄石狠心弃聘妻不理。
  回到长生岛老营,从坐上中军的那把椅子上开始,黄石就知道部下肯定不会告诉他什么开心的事情,他也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以为自己不会对任何谣言感到意外。可惜当黄石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定力还是有些不够:“抛弃聘妻不理,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他指的是赵二姑娘。建奴说大人在觉华战场上的时候,自以为必胜,所以把聘妻带上了战场。结果战事危机的时候就把她抛下跑了。”
  黄石彻底被后金方面幽默感击败了,他一不小心呛了口茶,手忙脚乱地把茶杯放回到了桌面上,咳嗽了半天才把这口气理顺:“建奴还真敢说啊,真敢说。我从军六年,这期间迭遇血战,怎么可能把女眷带上战场,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确实很可笑。”话虽这么说,但赵慢熊脸上连一丝笑意都没有。
  黄石也牧故了笑容。下意识地伸手拍打起自己放在桌子上的头盔,他嘴角残存的那一丝笑意里,也染上了越来越多的讽刺意味:“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建奴只要坐实我没救人就可以了。哼,如果有人为我辩护一番,把这事情再加工上一遍,把我说成是为了将士性命而大义灭亲,那就彻底完美了。”
  “大人说得是,属下也担心这个,嗯,我们这边还有一个现成的。”
  “哼,不必说袁狗官了,那使者还说什么了?”
  “大人明鉴,那使者还说建奴决意投降,情愿把赵二姑娘送还,只是大人一心要边功,所以狠心拒绝了建奴的和谈请求。”
  黄石听得连连摇头,脸上尽是不以为然的神色:“我一贯坚决反对议和,这个主张皇上和朝廷早就知道,任建奴使者舌灿莲花,也不能动摇我分毫。再者,这个使者在吴公公面前说得话和在天津卫说得话明显不符,就算他强辩说是我威胁他了,但有吴公公作证,朝廷总会更相信我一些。”
  “大人说得不错,属下也觉得奇怪,所以才深感不安,想来建奴必定还有后手。”赵慢熊停顿了一下,鼓足勇气又说道:“大人,京师还有传言。”
  “什么传言?”
  “据说皇上有意把大人和长生岛的营伍兵都调回京营听用。”
  黄石听过之后只是沉吟了一下,脸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这许多年的历练下来,他也变得越发喜怒不形于色了。赵慢熊说完后也就安静了下来,等着长官开口问话,过了一会儿他总算是等到了。
  “什么时候?皇上态度坚决么?”根据长生岛的条例,那些完全没有根据的谣言是不会呈报给黄石的,既然赵慢熊这么郑重地向他提出这个问题,那黄石就清楚此事绝不会是捕风捉影了。现在他心里已经感到一阵冰凉,虽然有些委屈和愤怒,但更多地却是无奈。黄石最大的靠山就是天启,如果皇帝不支持他了,阉党那批没担待阁老肯定不用指望了。
  “还在考虑,不过似乎最近的谣言对大人的名声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这个消息经过了长生岛内卫的核实,赵慢熊认为有七成的可信度,所以就通报给了黄石:“大人,皇上还在犹豫不决,属下以为,只要大人不给别人落下把柄,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嗯。”黄石又点了点头,现在他越来越感觉自己把那个使者绑去京师是明智之举了。如果自己不这么干,那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谣言来呢。黄石主动把后金使者绑去北京。至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心里没有鬼,这总比等后金方面开始造谣后再开始辨解强一些。
  “如果大人没什么吩咐的话,属下就先告退了。”
  黄石挠了挠头,军情司的工作现在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把内卫落在了后面。黄石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分身乏术的他也没有时间去仔细审查内卫的条例。而其他的部门负责人第一也都很忙,其次让他们去整顿内卫这样的要害部门也不太好:“慢熊老弟,军情司你就不用再管了,从明天开始你先帮我看看内卫吧。小洪做事还是有些让人不放心。”
  赵慢熊折腾军情司已经有快半年了,一听黄石又把内卫这一大摊子活推给他,赵慢熊脸上也露出些难色。
  黄石见赵慢熊有些怵头,就连忙给这个心腹打气:“不用着急。内卫就由着你慢慢地整顿好了,几个月,半年,我都听你的,不要有丝毫的压力和负担。”
  “好,我就靠你了。”黄石很满意地亲自把赵慢熊送出了门外。赵慢熊帮着黄石把参谋部打好了基础,有一段时间还管过造钱的工作,眼下刚搞出来的“长生岛的狼人”这个组织也让黄石很满意。黄石原本的计划是让赵慢熊仔细审查一遍张再弟的工作,不过赵慢熊和张再弟刚刚有过矛盾,还是等他把内卫这个部门的条例理清以后再说吧。
  在长生岛这个小社会里,黄石一直稳稳地处于权利的中心,他知道一切、掌握一切。而其他的人即使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也受到了各种条例的束缚。此外,黄石偶尔也会派赵慢熊闯入那些高级军官的管界里闹腾一番,让军官们没有机会竖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
  对此,黄石的自我感觉一向很好。
  ……
  两天后,李云睿和赵慢熊在长生岛军情司的办公室里一起享用了午餐,两个高级军官享用着长生岛的鲜鱼,切成小块,就着蒜吃,非常可口。事后李云睿又拿出了他配额下的茶叶招待这位同僚。
  “多谢李兄弟的款待,这茶、还有鱼,真是令人赞不绝口。”赵慢熊大声地称赞了起来,不过他想李云睿肯定不会认为他是来混吃混喝地。
  “赵大人有话请讲,兄弟一定尽力协助。”看起来李云睿也确实不这么认为。几年来两个人之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更何况这半年来赵慢熊一直是他的临时上司。
  “我昨天刚刚看了军情司发给内卫的备忘录,你要求把‘长生岛的狼人’这一体系置于军情司的直接领导下、还要内卫把相关人员拔给军情司,我不能同意这种请求。”
  李云睿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直愣愣地看着赵慢熊,似乎是在等待后者脸红。
  不过,李云睿很显然要失望了,因为当赵慢熊说:“好吧,我知道这个备忘录是我起草的。”的时候,赵慢熊的语气仍然是那么的慷慨激昂。
  “好吧,我必须承认,当时我主要是站在军情司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赵慢熊的语气抑扬顿挫,希望不会让李云睿产生:“这家伙现在是站在内卫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这种印象。
  在李云睿反应过来之前,赵慢熊又把声调提高了八度:“后来,我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就是曾经的长生岛加衔参将的位置上,重新申视过了这个问题。”
  好歹也做过黄石出门时代理老大的赵慢熊,在众人眼里的形象一直也接近于长生岛二把手,他击打着桌子上的备忘录说道,“无可否认的是,内卫队的安全保密工作一直做的不错,而军情司并没有经过类似的考验,如果‘长生岛的狼人’处于内卫控制下的话,最重要的保密工作就已经得到了保证。”
  李云睿没有说话而是低头望向了桌面,赵慢熊只好继续喷洒着他的口水:“如果内卫真的发现有什么军情需要通报军情司的话,内卫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有内卫的参与,无疑还能大大他降低军情司的压力,从而提高我长生岛的军情判读能力。”
  听完了赵慢熊的话以后,李云睿低头沉思了很久,吞吞吐吐地说道:“五年前,是赵大人向大人举荐的我,这个我是不会忘记的。”
  “过去那么多年的事情了,还提它做什么?”
  赵慢熊心满意足地出了—口长气,虽然他知道自己欠下了一个很大的人情。不过自己这半年来的成果也算是保住了。在军队中完全没有根基的话,哪怕是坐到二把手的位置也让人没有一点儿安全感。
  天启六年八月初三。
  今天洪安通报告黄石了一个很有趣的消息,那就是王小娘子又回长生岛来了。
  上次从觉华回来的路上,黄石就自感根本无法解释怎么会多出来一个聘妻,此外他在觉华的时候也确实打算向赵家求婚,所以他也根本不打算为自己辨解。
  其后不久,王家兄妹就搬去山东了。据说他们找到了舅家,所以打算把户籍迁到山东去,这个黄石自然不会阻拦。
  今天听说王小娘子他们又回来了以后,黄石皱眉问道:“回来干啥?如果王家兄妹想销军籍的话,那我可是绝对做不到的,除非他能做到尚书一级。”
  黄石的玩笑话让洪安通也笑了起来:“大人,那您还打算见见王小娘子么?”
  “不见。”黄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眼着又迟疑了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回来?”
  “据说是山东的军户挣得军饷还没有我们长生岛军户多,所以就又回来了。看来他们的舅家也帮不上什么忙。”
  “看来是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现在随着长生岛的收入增加,东江左协官兵军饷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了。当然,根据黄石的一贯原则,长生岛和选锋营官兵的福利还是会高于其他的东江左协将士的。
  如果自己人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那谁还会来投奔黄石呢?
  “听说那王家兄弟还说,不到外面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还是长生岛好。只要能找机会学好门手艺,日子过得比种田要好多了。”
  “嗯,我也希望如此。”
  长生岛已经部分实现了社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