鳎杩钍裁吹摹�
话说去年向德华银行借的五百万英镑,现在就已经不了了之了。
借款借款,借来的钱,最后总是要还的,而且还要算上利息。
既然是要还,而且也是要利息的,那宋鼎寒为何不向严光直接要?
现在整个国家都是严光的,就算有人叫严光一声“皇上”,也不会出什么问题。而如今的战事,也和严光有着很大的关系,到了这个地步,让严光出点血不过分吧?
这就好像古代一样,朝廷有钱的时候,皇帝也是要使劲的往内库里搂钱的,等到朝廷没钱的时候,皇帝就要从内库里拿钱出来支撑朝廷。
虽说严光的钱都是他自己赚的,但现在新政fu不也是严光的?
到了这个时候,让严光出点钱不过分吧?
而且让严光出钱的话,利息肯定是面谈的,说不定…
还会像在四川时那样,无论四川军政fu需要多少钱,都可以到严光这里来取,而且事后严光绝对不会要求还钱…
事实上,严光也的确有点把现在的中国当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了虽然坚决不肯做皇帝,哪怕曾经有人在一旁劝谏过,不过严光也没有那么伟大,打下了这么一个国家,还一心一意的做人品公仆…
所以听了宋鼎寒的话后,严光开口道。
“还差多少?”
听严光这么说,知道他是准备自己拿钱的宋鼎寒心头一喜。
“先期经费,至少需要三千万,后续的话………那就要看这场战争会打多久了,如果打的很久的话,恐怕还需要追加一下。眼下唯一让卑职为难的就是,战后的抚恤金…”
虽然国防军内从来就没有过什么战时补贴(不过远征国外就未必了),但是十万大军在山东,每个月光是军饷就需要一百万。而像山东这样的战事,总不可能一两个月就结束吧?
闹不好的话,打他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蔡锷一次就向财政部申请了五个月的军饷,然后一次发放给全军将士。
五个月的军饷,也就是每人能够分到50块大洋。
这么多钱,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了。
同样,有了这么一笔钱,在山东的将士们也就能安心的,毫无顾虑的去打仗了。
然而除了军饷外,还有其他需要钱的地方,或者应该说,军饷只是耗费资金最少的一项,还有许多地方比军饷更加耗费金钱。
比如说…
“武器、弹药以及后勤的一切一切…”
别的不提,光是炮群所用的炮弹,哪怕只是小口径的,随便一枚就至少需要几十块钱,而那些,如280mm重型榴弹炮所用的炮弹呢…
前线的那些将领,北洋军的到还好说,过去已经穷惯了。忽然间有了这么好的装备,怎么也会省着一些用的。可那些国防军的将领,省着用?
节省这个词,恐怕从来都没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过。
到了战场上之后,炮弹什么的就好象不要钱一样,就算没什么事,那些个步军将领也会让炮群去爽一爽,弄的对面的日军苦不堪言虽然日本的中央政fu在财政收入上要高于中国,但人家家大业大,而且也属于负债国家,自然不可能像蔡锷手下的那群人一样那么潇洒。
山东的那些将领们是潇洒了,可是后勤什么的…
步军的那些将领,打炮的速度也不知道比造炮弹的速度高了多少倍,如果不是早先严光已经在山东境内囤积了足够的炮弹,不然就算是加上四川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恐怕也是供不应求啊…
而且…
每颗炮弹都是钱,再加上诸如轻重机枪、手榴弹、榴弹发射器等装备的耗费国防军能压着日军打,可都是靠着这些装备。
现如今,在山东的莱阳战场上,几乎每天国防军都要消耗掉几十到一百万的资金。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几乎需要三千万…
如果这场战事在打上个一年半载的话,恐怕严光就只能把自己的老本也给贴上才足够了…
“三千万吗…”
三千万银元,认真的讲已经能够买一艘无畏级战列舰了,而且还是最新式的那一种。顺带一提,买完以后还能在剩下个五百万。
(抱歉,有一项数据弄错了,在民国时期,嗯嗯,就是民国初年的时候,当时的英镑和银元的兑换比应该是10:1,也就是说,10块银元才能兑换到1英镑。智利的“拉托雷海军上将”无畏级战列舰,是以英国海军的铁公爵级战列舰为设计蓝本(火力布局与铁公爵级类似)装备了凌驾英国超级无畏舰之上的14英寸口径主炮,但消减了防御装甲。1911年开工,1913年下水,1915年竣工。标准排水量28600吨,满载排水量32120吨,造价250万英镑,相当于2500万银元…)
三千万银元,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再加上一艘巡洋舰的价格了…
不过…
“三千万吗?行,你等一下啊,一会我就给你弄一下,然后你到美国人那边去取吧…”
三千万的确不少,不过对严光来说…
现在的严光,每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五千万美元,全部的财产究竟有多少就连严光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似乎已经开始向十亿银元这个数字迈进了。
到了这个地步,三千万什么的,在严光的眼里真心是个小数字。
而且不要说三千万了,就是这个数字在多一些,哪怕是让严光全部负担下整场战争的费用,严光也是负担的起的…
“那么,卑职就多谢大总统了…”
听到严光准备应下来这次的全部款项,宋鼎寒心中也是一喜。如此一来,财政部的压力也是大大降低了。
事后的话…
咳咳,事先声明,宋鼎寒可从来都没想过,让严光独立支撑此次战争的事情。
然而就在宋鼎寒在为自己刚刚心里的一些想法脸红的时候,一旁的严光突然开口道。
“对了,松坡那里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说他好像是准备动用一下燃烧弹,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
“燃烧弹?”
这个武器宋鼎寒也是闻名已久,当年在四川的时候,甚至还曾经亲眼见识过这种武器的威力,对这种武器,就是宋鼎寒这样淡漠刻板的人,也有些心惊胆颤的感觉。
“大总统,真的要使用这种武器吗?”
宋鼎寒有些犹豫,到不是在犹豫对付日本人。
宋鼎寒还没有那么迂腐,对宋鼎寒而言,日本人就是敌人,而且还是侵略中国的敌人。而且当年在上海的时候,宋鼎寒也没少被洋人欺负,这其中份额最大的就是日本人。
所以用燃烧弹对付日本人的话,宋鼎寒是绝对没有意见的。
可是…
“万一要是其他人学过了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怎么办?”
燃烧弹的威力宋鼎寒了解,用这种武器对付敌人也的确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可是,要是敌人将这门技术给学会去了,然后用来对付自己?那这件事情可就一点都不爽了。
而且燃烧弹菲比其他武器,其他武器不管在怎么厉害,也不会太过折磨到敌人,可是燃烧弹的话,就有点是专门用来折磨其他人而制造的意思了。
让这种武器上战场,宋鼎寒真的担心有一天,日本人会学去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
“你所忧虑的也对啊…”
听了宋鼎寒的话,严光也点了点头。
“没错,的确要担心其他国家也学起了燃烧弹的制作方法,尤其是这种武器的制作要求还不是很高…”
既然中国都能制造,那么其他国家也没理由不能制造,区别只在于一点小小的启发和一点小小的敲门罢了。
本来如果按照历史继续发展的话,过个十几二十年,这种武器也就自己出来了。可现在有了严光的干预,这种武器却提前面世…
真要是被其他国家给学去了,可真的是一场灾难啊…
不过…
“放心吧,我已经想到了这件事,所以在一些关键的东西上,我已经派了军防局的人去保护,以免设计图纸落入了敌国的手中…”
在四川兵工厂,和后来一起生产燃烧弹的汉阳兵工厂那里,军防局的人已经每家工厂都驻派了一百多个军防局的成员。
而且这些还都只是在明面上的,暗中混入两家工厂的军防局成员还不知道有多少,绝对的万无一失。
“既然这样,那我也赞同使用燃烧弹去对付日本人。”
“好。”
严光拍了一下手。
“既然你也赞同了,那我马上发电报给松坡,让他立即行动。”
“行动的目标?”
“黄县,龙口湾…”
黄县是座有年头的城镇,在这个时代有年头的城镇里的建筑,一般都是土木结构的。
这样的一个场所…
就好象当年的美军轰炸东京一样,用炸弹的效果,绝对不如燃烧弹…
而用燃烧弹的话,凭黄县的那些土木结构建筑…
最妙的是,在黄县,居然还有一个多师团的日军在那里…
只要到时候轰炸机载着的燃烧弹扔下去,那么这些日军,呵呵呵呵…
……
第二百九十九章国难财
第二百九十九章国难财
在欧洲战场上,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而在莱阳,虽然规模还比不上欧洲,但激烈程度上却绝不逊于欧洲。
如果说欧洲那边是打的头破血流的话,那么莱阳这里,就是肝脑涂地…
简单点讲的话,在莱阳这里,每天至少都要躺倒近千人,这个水平在欧洲的一些次要战场,也不过如此罢了。
而自寺内正毅坐镇莱阳前线后,眼见着战场上每天至少要死个千八百人,也深觉战局的残酷。不是他不想在开辟另外一个战场,以突破眼前的困境,实在是远征军的兵力已经被国防军给拖在了莱阳。
真要是想分兵,然后攻取潍坊或济南等地的话,分出来的兵力少的,那么事情就肯定是办不成,可要是分出来的太多了…
很明显,莱阳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方你肯定是不想要了。
而且到了战场上后,寺内正毅也发现国防军的实力和事前军部情报里描述的大不一样。
在军部的情报当中,国防军只不过是一群有着精良武器,但没有斗志、毫无训练的乌合之众罢了,只是一群新的“清国军队”。
然而在上了战场上,甚至是冒险在前线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寺内正毅却发现对面的这些“国防军”,或许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日军,但也称得上训练有素,再加上精良的武器,很多时候在战场上居然能将日军压着打。
要不是双方在训练上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单凭国防军的装备,就足以将当面的日军从莱阳一路推下大海了…
“还好,陆战不比海战,就算装备上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训练精良,就依然有获胜的希望…”
这么想着,寺内正毅用望远镜看向了对面的国防军阵地。
对这场战争,其实寺内正毅并不是很担心当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不过寺内正毅也看的出来,眼下在山东的这些国防军,很可能是国防军中的精锐部队,说不定是将国防军中的全部精锐都给调了过来。如果说中国的精锐部队就只有面前的十多万,那么只要将面前的这些军队打垮,那么中国自然也就无力在抵抗了。
不得不说,寺内正毅看的不错。
没错,现在在莱阳战场国防军打的的确很好,不过在整个国防军内,能打的部队也就只有二十多万。而现在在莱阳,就已经聚集了几近一半。
何况能打也是好分等级的,在北洋的话,自然就是最核心的北洋六镇,在国社军的话,则是头十个师。剩下的部队,如前清遗留的新军,张勋的武卫前军和谭延辏У南婢鹊龋淙徽蕉妨σ捕己芮浚侵站亢蜕厦娴恼馐喔鍪Σ盍艘幌摺�
也就是说,中国能打的部队其实也就这么多。
而日本则和中国不同,在日本有着相当完善的兵役制度,这种制度是现在的中国无法相比的。同时日本也有相当多的退役老兵,只要稍微动员一下,便可征集几十万可堪一用的军队。
就如日本的十九个常备师团(近卫师团+第一至第十八师团),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师团在平时都只维持着一万多人的编制,可到了战时,在经过动员后就会增强到两万多人。
这些增强的兵力都是哪来的?自然就是经过动员而来。
在一战前,日本陆军的全部兵力一共才多少?但是到了一战爆发后,经过动员日本的陆军数量居然达到了五十多万…
这五十多万可不比国防军,国防军能打的部队的确不少,零零总总的差不多也有二十多万。
可是剩下的呢?
剩下的那些欺压百姓,或者是镇压一下罢工运动什么的到是一把好手,可是要让他们上了战场?恐怕也只能喊喊“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这样的经典台词了。
真要喊出这样的台词来,战败事小,丢人事大…
不过虽然这样但也不需要担心,因为以日本现在的国力,在山东打个三两个月也就算了,再长点,一年半载的话,日本的国力还支撑不了这么久。
毕竟日本现在还是一个负债国,转变成债务国,是要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而且日本和中国在财政上也不同,日本是收入多支出多,毕竟陆军海军的摊子太大了。就和那个第二代八八舰队一样,那可都是钱啊…
而且战争所需要的资金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如甲午战争一样,日本其实也有点倾家荡产的意思了,只不过随后满清奉上了不少的银子,让日本挺过去,而且还有了不小的赚头。
只不过这个赚头,随后就在日俄战争中给花了个精光。
而且在日俄战争后,虽然日本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最后却背负了不少的债务,也由此彻底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到最后唯一获得胜利的,就只有英国人自己。
在他的谋划下,俄国失败了,不但丢了不少东西,声望也大大的降低。而日本,也因此不得不依赖英国,真是双赢啊…
而中国,虽然在收入上没有日本那么多,但是支出同样也不像日本一样多。再加上现在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商人正在满世界挥舞着支票,采购着协约国所需的重要物资。
物资…
这个可是中国的强项,地大物博虽然多少已经成了笑话,但也不是完全那么可笑。何况严光在四川经营多年,各种各样的工厂也不知道兴办了多少,许多的工厂就是放到欧美去,也能排的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