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亮军刀-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零九章 袭破长江防线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锋团一路向南,一口气打到长江北岸,此时下来命令,暂停进攻。
  一月下旬,蒋介石宣布引退,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两党重新和谈。陈锋团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和国民党军隔江相望。而此时的长江防线,国民党军集中了一百多个师约七十万大军,由上百艘水面舰艇和几百架飞机提供支援,沿长江从宜昌至上海,设置了长约一千八百公里的坚固防线。
  长江,一条千百年来养育我们的母亲河,此时呜咽着泪水看着儿女在自己秀美的身躯上捉对厮杀。
  为了避免巨大的伤亡,我军开始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四月十五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商定于二十日签字生效。但和平的曙光最终被国民党政府的阴云笼罩了,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我军为了结束战争,预订于二十日晚发动渡江战役。
  战役打响前的十二日,上级首长找到陈锋团,让团里组织精干力量,对江对岸的国民党军防区进行侦查。
  陈锋接到命令后,由团直属警卫连楚建明负责带队,团警卫连一排排长丁三为副队长,从警卫连抽调骨干组成侦查分队,于十二日夜渡长江进行侦查。
  之所以选择警卫连来组成侦查分队,主要原因由这么几个,警卫连基本上由以前团里起义前的老底子组成,比较熟悉国民党军的布防、岗哨设置方式。此外,警卫连配属的为汤姆逊冲锋枪,和国民党军美械部队装备一致,容易蒙混过关。而丁三是老兵了,熟悉装备情况,而且通过这么多年的认字学习,也基本上能写能画。
  十三日晚,楚建明和丁三带着一个排趁夜坐两艘小船顺利渡过江。他们身上穿的是从国民党军俘虏身上扒下来的军服,楚建明和丁三身着少尉军衔,其他兄弟都是士兵军衔,乍一看上去,和国民党军的一个排级规模的巡逻队差不多。到达对岸之后,兄弟们把船在江边上藏了起来,七手八脚地拿树枝树叶挡上。然后沿着江防沿线像模像样地开始巡逻。
  这次侦查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实际地形侦查,要根据地图把部队登陆后抢滩的滩头阵地的地形进行详细的侦查。包括江防工事数量、火力、兵力、武器装备、射角射界等等。
  另一个是要想办法抓获一到两名俘虏,最好是军官,这样通过审讯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情况。
  侦查分队白天从小路分别对宽约十公里的预订抢滩阵地进行了侦查。在这段江防防线上,共有炮台三座,分别部署了七门105口径榴弹炮。此外还部署了机枪火力点二十七座,表面工事分为递次三排纵深,分别用坑道、战壕连接。每隔一百多米就是一个大型工事,江边还埋设了防止抢滩的木桩工事和钢梁支架。整个工事耗资巨大,国民政府在民不聊生的今日,还在负隅顽抗,整个工事堆的都是民脂民膏啊。
  晚上,侦查分队悄无声息地撬开江防工事的一个观察哨,俘虏少尉军官并哨兵五名。通过审讯得知,在坚固工事的后面,布防着国民党军约一个师并炮兵约一个团。兵力使用上,主要是一线布防少量部队,主力集中在二线阵地,随时准备通过反冲锋对滩头阵地进行反扑。
  侦查分队通过步谈机将情况报告给团部,陈锋接到情报后,立刻上报了上级首长。这个情报在整个战役中挽救了多少兄弟的生命,可能直到今天都无法估量。
  上级首长首先充分肯定了侦查分队的成绩,同时要求侦查分队暂不回到江北,而是留在对岸,待机破坏国民党军江防工事的通讯、指挥,以配合主力部队渡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晚,渡江战役打响。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这是饱经战火的中国人心中的呐喊。
  结束战争吧,我们需要自由,我们需要和平。
  任何和平都是以将士的鲜血为代价的。
  杨棋的一营是团里攻击的第一梯队,在隆隆的炮声中,向着对岸进发。与此同时,敌后的楚建明和丁三带着人连续炸倒了长达五百多米的野战电话电线杆,敌方通讯顿时一片混乱。
  举目望去,百舸争流,千帆向前。对岸的岸防火炮不断在江面上炸出冲天的水柱。有些帆船被炮火打中,船身炸成碎片。即使是掉进江里的将士,就算是游,也要游到对岸去。
  为了和平,为了自由,陈锋团的兄弟们,无数英勇的兄弟们不屈的战斗着。
  杨棋站在船头,整个身子几乎都被水花溅湿了。等到快要抵达对岸的时候,船身已经被好几发弹片击中,船舱严重进水。杨棋指挥船上的兄弟冒险跳进水中。子弹嗖嗖地飞过,有些兄弟刚刚游了几米远就被打中了,无力地被江水带走,奔腾着流向远方,流向大海的怀抱。
  为了兄弟作战,为了全中国的兄弟姐妹作战,活着的人跌跌撞撞地扑向江岸。
  当他们浑身是水从江边的淤泥中站起来的时候,对岸的国民党军似乎被这种顽强惊呆了。有些兄弟步枪进了泥沙无法射击,那就冒着弹雨冲过去投弹。
  从工事密集扫过机枪子弹,杨棋拉着一个负伤的兄弟,一发重机枪子弹打过来,把那个兄弟拦腰打成两截。紧跟着巨大的爆炸气浪把杨棋掀翻在地。等他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看着兄弟的遗体,顿时泪如雨下。他集合起冲上滩头的兄弟,重点用轻重火力压制敌方火力点,然后组织爆破队冲上去。子弹纷飞,打得地面的泥土四溅,团里的兄弟们在毫无遮蔽的滩头阵地上冒死拚杀。
  爆破队靠着掩护从两侧包抄到滩头的工事前面,五个炸药包,整整五十多斤的炸药被放在敌方工事下面。担任爆破组长的周正,刚刚点燃了导火索,炸药包的木制丁字架就被侧面的机枪打断了,周正冒着子弹扑过去想找根木棍重新把支架绑好。这时几发子弹打在他的身上,身体顿时开始脱力,胸口的血呼呼地喷射出来。他用残留的最后一点力气抱着炸药站了起来,紧紧地用身体将炸药包抵在工事的混凝土外壁上。
  远处的兄弟们看到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巨大的爆炸中,敌方工事被炸开一个宽约四米的缺口。
  周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之师中的一条汉子,在全国解放的前夕,用自己的身躯,为兄弟们打开了进攻的缺口。
  焚心似火。
  兄弟们踩着周正的鲜血冲了上去,兄弟,你拿命给大家铺了条通向生的道路啊。
  兄弟,打完了仗,我一定来看你。等打完了仗,等我娶了媳妇,生个大胖小子,一定抱到长江边上让兄弟看看。
  兄弟,来生我们还是兄弟。
  一营从缺口冲了上去,利用表面阵地顽强阻击住了国民党军后继部队的反冲锋。
  一场恶战。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杨棋疲惫地看着自己的部下,好多人呆呆地坐在地上,有些人呜呜地哭。
  没有人会说那些留下眼泪的不是汉子,为了自己阵亡的兄弟而哭,不丢脸!
  长江边上,倒着一具又一具兄弟的遗体。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被不屈的百万铁血男儿撕成了碎片。
  二十二日下午,国民党军开始整体撤退。
  二十三日,南京被解放。古都回到了百姓的怀抱。
  至此,国民党对中国长达二十二年的腐朽统治被陈锋、丁三这样的铁血男儿推翻。
  五月三日,三野解放杭州,五月七日,二野占领贵溪、上饶、金华等城,控制住浙赣线。
  五月十二日,血战上海。二十七日攻占上海全境,汤恩伯集团大部被歼。
  六月二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我军以伤亡六万多人的代价,共计歼灭国民党军约四十余万人,一举打垮长江防线,解放了京、沪、杭广大地区。
  胜利即将到了。 
 
 
 
  
第一百一十章 横扫西南
 
  渡江战役结束后不久,陈锋团配属给了四野。同时配属四野的兄弟部队对四野的作战方式非常不习惯。四野强调大机动大兵团作战,三点一面的打法非常普遍,尤其是行军速度快。所以兄弟部队天天都在不断行军,从一个地方狂奔到另一个地方,刚刚驻扎下来,新的命令就来了,接着又得跑。
  但陈锋团历来强调部队的高度机动性,所以训练上也始终朝着强化急行军方面倾斜。所以配属四野之后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
  配属到四野之后,由于陈锋团一直是独立团建制,所以算不上是什么主力,团里没有打什么大仗,基本上作为战斗预备队和掩护部队来使用。
  四野系统打仗比较凶,用东北话讲,那枪声一响,个个打仗嗷嗷的猛。渡江之后,国民党军主力基本上被完全击溃,所以部队一路狂飙,刀劈雄关,席卷向大西南。
  陈锋团一直跟随着主力后头,除了行军速度太快之外,其他都没什么。而且这段时间吃的特别好,部队到哪儿,后方的支前民工就跟到哪儿。吃的都是大白米饭,猪肉、牛肉什么的,顿顿管够。
  到了五月底,陈锋团一路高歌,打进了湖南境内。
  这天下午,上级首长指示陈锋团,要求十二个小时内,强行军三十五公里,切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退路。全团前队变后队,传下命令,立刻全团开始强行军。
  一路狂奔,在南方的田野上,空气又热又闷,身体在大量的脱水。天黑着也看不清楚,好多人渴的喝路边田埂里的脏水。人的意志真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那脏水平常人喝了准得场大病,但当时谁喝了事后也没听说能咋地。
  团部发动了团里的党团员,帮着其他兄弟背枪背背包。那年月党员都不占人便宜,打仗冲在前面,吃饭最后吃,行军的时候多背一条枪,多背子弹、机枪零件的现象很普遍。
  兄弟们疲劳到了极限,只要队伍稍稍停下了哪怕几分钟,路边上都会睡到一片,片刻就是鼾声如雷。还有的新兵实在跑不动了,身上的背包、弹药、枪支都被班长和党员背着了,就那样也跑不动。那也要跑,爬都要爬到。跑不动的就拉着马尾巴,拉着大车车辕后头跟着跑。
  陈锋一边跑一边喘着粗气,他毕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体能已经明显比以前差了很多,加上连续跑了一个晚上,此时的陈锋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想当年和日军血战长城的时候,自己也就和团里的兄弟差不多岁数,那时候,一口气打上几天几夜根本不在话下。
  杨棋跑过来,两个人并排跑,互相看着,呼呼地跟个风箱一样喘粗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最后陈锋停了下来,无力地弯下腰,朝队伍做了个停止前进的手势。口令立刻向前后两头传,个个嗓子都是嘶哑的,那也得喊出来,“停止前进!”“停止前进……”
  “怎么着?”陈锋看着杨棋,呼呼的嘴上往外出气,但怎么也说不出话。
  “首长,前面,前面,嗯……呵……”杨棋眼睛瞪得老大,深呼吸好几下,才回过劲来继续说。“前面还有两公里就到地方了,请首长指示。”
  “你亲自带一个连,在公路上设防,其他两个连抓紧时间在公路边上构筑工事。我让二营保护你的侧翼,赶紧去吧。”
  “是,首长。不过我们营迫击炮都在后头,他们跑不了这么快。”
  “别管迫击炮了,人到了就成,立刻出发。”
  杨棋呼哧呼哧地往自己的营跑,陈锋做了个手势,部队起身继续前进。班长们从地上把疲惫不堪的兄弟拽起来,“起来,起来,都起来,赶紧跟上,同志们,现在多流汗,打起来少流血啊。”
  “首长,军部来的新命令。”团部年轻的勤务兵跑过来找他,脸色已经跑得惨白了。
  陈锋一边走一边看,刚刚停下来,脚掌酸疼的要命,感觉好像刚刚被一块烧红的大铁锤砸过一样。命令上写着,情报有误,原来判定敌方为一个师,实际上为一个加强团。该团是改编自抗战胜利后缴械的伪军,所以要求你团务必将其牢牢困住,等待兄弟部队配合你将其全歼。
  陈锋看完了,气顿时就上来了,他一直非常反感国民党改编前伪军的行为。这种伪军部队就应该取消番号,就地解散,也就是国民党还当个宝贝似的。
  但陈锋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把这支部队困住,想要全歼他们就更没把握了。团里强行军的时候好多兄弟没跟上来,而且即使是跟上来了,体力也消耗极大。更加麻烦的是,团里的辎重都被部队远远地甩在后头,能投入战斗的基本上只有轻武器。
  那也管不了太多了,先想办法堵住再说。陈锋没有下令加快前进,因为此时部队经过一整夜的行军,体力上已经不行了,就算强行命令,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
  陈锋把命令塞进牛皮的公文包,“怎么样,还跑得动吗?要不把枪给我。”他冲这过来送命令的勤务兵说。
  “谢谢首长,我还成,不会拖部队的后腿的。”
  两个人又并排跑了十几米,前面咣当一下倒下去一个人。
  陈锋气喘吁吁地站住,“你去看看,他是怎么回事?”
  勤务兵跑过去蹲在地上,把倒下的兄弟扶起来,“首长,他好像是跑晕过去了。”
  陈锋刚刚停住脚步,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嗓子一阵发甜,哇的一下,吐出一口血。
  “首长,你没事吧,别吓唬咱啊。”勤务兵比较年轻,不知道长途行军中肺部或者气管长时间缺水,造成出血的现象很正常。
  “我没事,你给他喝点水,把他的枪和弹药摘下来,他看来跑不动了,让他留在这儿休息,等后头的收容队吧。”陈锋喝了口水,然后把水壶带子从身上解下来,递给勤务兵。
  勤务兵抬着倒下去的兄弟想要喂水,但晃了几下,那个兄弟都没动弹。陈锋心里一紧,走过去翻开那个兄弟的眼皮,瞳孔已经散开了。
  这个年轻的兄弟,年轻的还没娶媳妇的兄弟,就这么奔跑着将生命最后一点能量献给了奔向和平奔向自由的路上。陈锋顿时觉得眼眶中有点什么东西像是针扎的一样,他冷静了一下,摘下那个兄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