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亮军刀-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连的炊事班勉强给大伙做了南瓜稀饭,大伙一天都水米未进了,吃的那叫一个香啊。陈锋安排抓紧时间睡觉,这边赶紧想法子要通师里面,问清楚下一步的布防。
  也就在当天晚上,日军不计伤亡地突破了国军在桥北侧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时十几万百姓还尚未过河,一场屠杀悄悄逼近了,十几万无辜生灵危在旦夕。 
 
 
 
  
第十七章 百姓的血
 
  一个多月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陈锋在禁闭室里看着窗外柳条上的嫩芽,心里的烦躁稍稍解了点。没想到,屋漏偏逢梅雨天,那天在大堤上惹出的事,和闻天海栽的赃被搅和到了一起,自己估摸着,这次挨上的坎,不知道能不能过去呢。
  当天清晨,团里的兄弟们横七竖八的睡在大堤上,大伙是又累又乏,所以小鬼子打过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只听见对岸开始放枪,慢慢的枪声越来越密。这边大伙就都醒了,陈锋起身就拿着望远镜朝对面瞅,只见了河对岸几匹高头大马,上面的骑着的小鬼子正望这边张望。
  陈锋心说要坏菜,再看着桥面上,水泄不通的,国军好象过去了,但逃难的百姓都还在那儿挤着呢。这会也来不及联络师里了,陈锋眼睛一扫,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严大勇还在那儿卖呆。上去一把拉着,走到堤岸边上,手一指,“看见那几个骑马的小鬼子吗?马上找弟兄给他办了。”
  然后带着丁三,拽着孙寒就往桥上跑,只见的桥头有个军官带着人正扯着线呢,敢情是要炸桥。陈锋几步跑过去问,说是上峰的命令,见着小鬼子来了,就把桥炸了。陈锋听了,脸一拉,拽着丁三耳语几句。丁三扭头朝自己团就跑。
  这边,严大勇端着步枪在地上趴着,准星彪着表尺,照着对岸的小鬼子搂了一枪,一拉枪栓,弹壳滚着热烟弹出来,对岸的鬼子身子一软,从马上栽下来,其他几个鬼子吓的勒着缰绳撒丫子跑了。
  丁三几步跑到警卫连万耀那儿,把陈锋的话一传,万耀带着警卫连就冲到桥头,把准备炸桥的那几个工兵和军官就给围上了。
  “吆好,跟爷这耍横啊,你们这些个杂牌军,闪一边去,咋地了就是。”
  “你长眼睛了吗?桥上那么多老百姓,你是脑糨子掺面了吧,还是咋整的。”孙寒脾气暴,一嗓子就嚷上了。
  “我也是执行上峰的命令,有脾气你跟上峰说去。桥上的都是你家爷爷奶奶啊,那敢情好,接回家供着吧。”
  “别跟这扯淡,咱这当兵打仗,还不是为老百姓打,把老百姓性命不当个事,那还打个鸟啊。你听我的,不就是怕小鬼子把桥占了吗?我拉一个营上去,保证桥丢不了,你这边别忙着炸,咱们打个商量,中央军的,东北军的,都是国军弟兄,你看成不?” 陈锋觉得也不好为难这些工兵,人家也是按命令办事。
  “那桥丢了,谁担责任。”
  “我担,我好歹也是堂堂个国军团长。当兵打仗的,怕担个事,那哪成。”
  “好,你有种,今儿你人多,有胆子你把番号和名字报出来。”
  陈锋心想着,你个小破排长,我怕你个吊,就把番号报了,“我叫陈锋,有他妈天大的事,我担着。”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个事竟成了个把柄,险些让陈锋丢了性命。
  当下里,陈锋让警卫连留下一个排,把桥头的工兵都控制了,没他的命令,桥不许炸。三营的兄弟,由孙寒领着,在人流中开出条道来,到对岸去阻击日军。
  桥面上的百姓见着孙寒领着人,迎着小鬼子就上了,再想想沿途的国军,个个跑的跑,撤的撤,都在心里暗自赞着,这才是爷们啊。
  等到了对岸的桥头,三营的兵就地利用地形设伏击,几百枝步枪准备好了招呼小鬼子。陈锋让团里的炮连,用最快的速度助锄,把炮支好了,装定射击诸元。
  忙忙叨叨的,一眨眼的工夫,小鬼子就在公路上出现了,嗷嗷叫着往桥这边冲,陈章手一挥,五门山炮抖动着虎躯,将炮弹倾泻在公路上的日军中间。
  小鬼子被炸懵了,他也没想到,国军还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因为冲的急,小鬼子全都是轻装,辎重也在后面,眼睁睁地挨炮,一点辙都没有。日军指挥官也急赤白眼,前面就到桥上了,都嘴的肥肉不能给抢了,就下死命令,一定要把桥给夺下来。
  日军不顾伤亡地朝孙寒阵地上冲,等冲近了,就冲过了陈章的火力延伸地带。小鬼子喊着叫着,端着刺刀象条被打疼了的恶犬般,往阵地上扑。而此时的三营,缺兵少将,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桥头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工事,孙寒一急眼,领着人就和小鬼子拼上了刺刀。
  陈锋在望远镜里看的清楚,心急如焚,如果三营真的胶着上了,日军从对面源源不断地奔过来了,必要的时候就只能牺牲三营了。没法子,当兵的时刻都有这时候,就得想着横竖是个死。但老百姓不能死,这些热血男儿奋勇作战,不就是为了这些普通百姓吗。
  桥面上的百姓听着放枪,顿时大乱,都往这边挤,哭号声喊叫声,让人听着撕心裂肺。因为混乱,大家都慌了神,被践踏踩死了不少。陈锋看着着急,就让人到桥面上维持秩序。好不容易老百姓都过了河,那边孙寒枪声大做,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陈锋让警卫连的兄弟过去接应,这边其他的营也朝对面的日军开火,分散三营正面的压力。三营也杀红了眼,和警卫连一起,一个反冲锋,把鬼子生生给打回去了。这边几挺机枪架在桥头了,三营的兄弟互相扶着往桥面上撤,鬼子见有机可乘,就返过头来往这边打。
  这是个多么悲壮的画面,短短一百来米的石头桥面上,每隔几步就有兄弟倒下去,其他兄弟去扶,结果也有被打中,倒在自己弟兄的边上。
  负伤的、没负伤的,都朝着日军开枪,很多人明知道桥马上要炸,还是冒死回去背自己的兄弟。能救回来的,要背下去,不能救回来的,那怕是具尸体了,那也是自己的弟兄,舍了命,也要把兄弟们背回来。
  整个三营伤亡过半,但百姓都过来了,至少有几千百姓因为这群英勇的汉子,活了性命。他们当中肯定大部分都活过了抗战,活过了建国,他们的子孙活在自由的空气里,也许此刻在品着茶,和妻子和丈夫聊天,或者看着地毯上的孩子玩耍。
  请别忘记,那天清晨倒在桥上的国军兄弟,你也许会嘴一撇,心说,一群傻比,当了炮灰,自己还不知道。
  记住,你在侮辱谁,你在侮辱一群曾经誓死保护你的英魂。他们曾经保护着你的自由,甚至是侮辱他们的自由。
  在那个清晨,一个普通国军军官违抗命令,只是为了保护他拿心底热爱着的老百姓。几百将士浴血奋战,将生的希望留给了身后匆匆南撤的百姓。
  他们当中有人怯懦吗?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很清楚,血就是血。百姓的血是血,将士们的血也是血。他们不惜自己流血,而不愿看到百姓的血,甚至流干了最后一滴鲜血。
  陈锋咬牙看着桥面上中弹的兄弟,奄奄一息中,端着枪射击,日军喊叫着冲上了桥面,那些禽兽甚至认为它们已经征服了这座桥,征服了这个民族。
  它们把这个民族叫做东亚病夫,意思就是,中国人已经病入膏肓了,已经没法子治了,只能戴上那叫做大东亚的狗圈了。中国人上赶着买我们的汽车,买我们的洋布,中国人上赶着把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好造枪造炮来侵略中国。
  妈的比的,你他妈的想错了,只要爷们有口气在,就会跟你们这一帮禽兽血战到底!
  送你一个词,这个中国几千年被敬仰的词:玉碎!
  挥手间,陈锋眼中有泪,一声震天的巨响,这座桥连同桥上十几个重伤的国军弟兄和冲上桥面得意的小鬼子,玉碎了。
  请放下你的咖啡,放下你的香烟,放下你的茶杯,为曾经英勇护卫你的英魂在心底赞一句。任何语言来表达都不过分,或许,你的前生,就曾经是那个浑身是胆的英雄儿女。
  几十年后,陈锋总会做一个相同的梦,在梦里,一群稚气的年轻人穿着制服喊着操,从他身边列队走过去。军容严整,军刀雪亮,唱着大刀进行曲,嘹亮着往前走。陈锋把他们叫住,问道,这是去哪儿啊。
  “陈团长,是你啊,走,咱们打小日本去。”
  每次梦到这个地方,陈锋就醒了,坐起来,看着身边的妻子,听着那熟睡的温柔的鼾声,心底有一滴泪。
  战争,就是这样,往往会彻底改变你,或许那个瞬间,你横刀立马,从容着生命最后那一刻的从容。那个瞬间,你用那份尊严,书写出了一个大大的字:人。
  来吧,看看那天清晨的厮杀,日军两个大队压到了河边,双方都依托着堤坝压制射击。成群成群的日军着了魔一样,淌水过河向陈锋的阵地上冲击。炮声连着炮声,枪声连着枪声,空气中是刺鼻的硝烟,和弹壳迸出弹仓的声音。
  两个本应该和睦相处的民族在一片承载了太多血泪的土地上厮杀,这泪还不够多吗?这血厚厚的堵塞了汗牛之书。这片土地注定了浸透着血泪,几年后,两支不同信仰的中国军队在继续折腾着,继续泼着血泪。
  够了,够了,让这个国家休养生息一下吧,不要太多的战争,不要太多的运动,不要太多的无谓的鲜血和母亲得到噩耗时的眼泪了。
  有人喊着不够,不够啊,我们要话语权,我们要主张,我们要走,谁也别拦着。花上几千亿百姓的血汗钱,想用买来的军舰,把那个千百年来和我们血肉相连的岛屿拉到太平洋的另一侧。
  那个适合钓鱼的岛屿,被开上了军舰,有个小鬼试探着喊,我就他妈的贱,有本事你来打我啊,你敢吗?我还就常任了,我还就理事了,有我家美国大爷罩着我,你能怎么着了我?
  够了够了,一个巨人说,我不打你,是珍惜生灵,我若打你,寸草不生,这又何必呢?
  总有人挑战,几十年后是这样,几十年前也是这样,有些道理,你只有把他头颅砍下,把尸体踩在脚底,然后才能讲清楚。
  那个清晨,那个崇尚樱花的民族,把他的子孙训练成了禽兽。而禽兽在那条河里一个一个倒在猎枪的下面。
  当天上午,日军的坦克跟上来了,全团阵地一片火海,即使是这样,团里的兄弟们仍然在殊死的抵抗。日军组织了两次大队规模的涉渡,冒着河水的寒冷,朝对面冲。这边三个营基本打残了,炮连的炮弹打光了,炮兵变步兵,拾起阵亡兄弟的枪,继续血战在那条河边。
  这山是咱的,这水是咱的,咱爷们的好山好水的好地方,绝不能让你这禽兽污了。
  整个上午。一直没有师里的命令,或许,师里的老爷们早就顾不上下面的部队了,这时候子弹不长眼睛,撒丫子八百里滚蛋是正经事。
  清晨,闻天海就带着勤务兵走了,说是找师里汇报,一去就没了影子。
  直到下午,闻天海才回来,还带回来师里的命令。陈锋把命令展开一看,肺都气炸了。 
 
 
 
  
第十八章 男儿有泪
 
  师里面的一群猪脑子,居然放着河流这种自然天险不守,命令陈锋把团里的弟兄后撤到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庄子边上。陈锋想着这些趴在五万分之一地图边上的参谋们,真应该回军校回回炉了。打仗就是打仗,不是儿戏。这个命令陈锋最后想了想,没执行。
  这是陈锋军旅生涯中第一次没有执行上头的命令,但并不是最后一次。他最后一次拒绝执行国民政府的命令,是在几年之后,带头摘了帽徽,投了八路。
  但此时他还是脑袋上顶着青天白日的堂堂国军团长,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讽刺着每个人。
  他让丁三带着人去师部汇报,把这边的情况说清楚。然后安排团里的人,想法把伤员送走。其实半上午的,好多老百姓都帮着抬伤兵,现在既然能找到师里了,就赶紧把伤员往后头送。马上就要天黑了,等到了晚上,路就更难走,千头万绪的事情,陈锋忙前忙后的安排着人去办。
  这时路上有抬伤员的给带来个好消息,原来离着河堤不远的地方,有几台车陷到泥里面了。可能是兄弟部队忙着撤退,辎重就全扔了。结果这下便宜了陈锋,车后面拖着的山炮被拆解了,车上的炮弹都还在。陈锋听完了,心里面一乐,赶紧让人叫陈章过来,安排人把炮弹弄到阵地上。
  陈章一听着有炮弹,忙的屁颠的带人就去了。他前脚走,陈锋后脚就把三营的连长黄阳东叫了过来,因为他留过洋,对日军最熟悉。将让他挑几个兵,晚上乘夜摸过去,重点搞清楚日军的布防情况,特别是炮兵阵地的具体情况。
  黄阳东从自己连里挑了个山东兵张四,打算晚上一起过去。张四是个大块儿,膀阔腰圆,虽是个新兵,但也是个能玩命的主。
  半下午的,日军终于停止进攻了,团里的兄弟都忙着修工事,冬天天短,等擦着黑了,饭上来,大伙就围过去吃。
  陈锋凑过去看,还是红薯稀饭,这天天打仗的,吃这个可不行。就把团里管事的叫来问,结果也是一脸难色。这点破事都办不利落,陈锋在心里骂,但脸上不露出来。见着陈锋脸色,管事的军官忙带着几个兵去办了,走了几里地,好歹见着个庄院,里面一个人没有,估计是听着打仗早跑了。
  几个人翻着找,地窖里找到些粮食和红薯,就打发人回团里弄辆大车过来驮。临走打了条子,盖了团里的戳,摁上手印,写清楚借了大概多少斤稻米和玉米。几个人赶着大车往团里走。路上就遇见陈章手下的兄弟,推着几台车回团里呢,一问,居然在路边上白拣了一百多发炮弹。
  一帮人都回到团里,跟陈锋汇报,一看,自个的团长正坐着块石头边上睡着了。大伙心疼就都没叫,一直到天黑透了,电台终于要通,师里还是坚持原来的命令,但时间上打了商量,明天中午前布防完毕就成。
  机要的人知道事情紧急,就把陈锋推醒,把事情跟他汇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