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亮军刀-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团里的兄弟学精了,只留下少数观察哨,其余的兄弟全部撤入二线阵地。部队刚刚进入工事,就听到长城上面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腾起一道道巨大的烟柱。
  当晚团部开了个会,狄爱国非常奇怪,一个四百多人营,怎么在鬼子一轮猛攻下就垮了。他让王相勇把上午的战斗经过详细说了一遍。狄爱国听完之后仍然很是纳闷,又让王相勇把二营的布防画成草图。
  狄爱国看着草图听王相勇说布防和火力、兵力配置,越听越奇怪,他让其他人先走,然后看着浑身是血,脑袋上缠着绷带的王相勇。
  “小王,咱俩儿也是多少年的兄弟了,你跟我说句实话,二营为什么这么快就垮下来了。”
  “长官,我不是说了吗,鬼子的炮火实在是太猛了。”
  “不对,按照你的兵力配置,一次的齐射火力怎么着也能把鬼子的攻势压制住,别忘了,鬼子是仰攻。你肯定还有什么没说的。”
  王相勇脑门子开始冒汗。
  狄爱国是行伍多年的老兵油子,这些猫腻还看不明白吗,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兄弟能够坦白说出来。
  王相勇汗越出越多,“长官,真的不是不拼命啊,实在是鬼子的炮火太猛了。”
  狄爱国端起酒碗慢腾腾地喝下一口酒,热辣辣的烧锅子从嗓子烧到胃,再从胃里面冒出一团火,烧到脸上。狄爱国猛地把酒碗一摔,“操你姥姥的,死到临头你还在跟我磨叽,你说,你他娘的到底吃了多少空饷。”
  空饷两个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在王相勇脑袋上,王相勇脸都吓白了。
  “长官,饶命啊。长官,我再也不敢了。”
  其实狄爱国是在诈他,没想到不幸被他猜准了。二营之所以一轮猛攻就败了下来,是因为二营的兵力根本和实力簿上的不相符。狄爱国强压住自己的怒火,“你说,你吃了多少空饷。”
  “长官,二营编制五百一十二人,但,但是实额只有四百零七人。”王相勇面如死灰的说。
  狄爱国怒有胆边生,一个五百多人的营,居然吃出一百多人的空饷,而这样的部队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来人啊。”
  门外哗啦一下进来四个卫兵。
  “缴了他的枪,押下去。”狄爱国脑子里面一锅浆糊,作为自己多年的老部下,现在吃空饷,导致部队打了败仗。照理说不杀不足以正军纪,但人心毕竟都是肉长的,多年戎马,何况王相勇当年还有过救命之恩。 
 
 
 
  
三十三、胆大包天
 
  二营经过昨天的血战,战斗减员共计两百七十多人。等于全营折损了一大半的兵力。教导队伤亡也不小,战斗减员约一百多人。昨天整个战斗打下来,团里伤亡累计了近四百人,相当于大半个营了。狄爱国忧心忡忡,这还只是和鬼子打了个照面,一下子就伤亡了近四百人,那往后的仗可怎么打啊。
  但昨天的血战中,鬼子的伤亡也不小,通过清点,鬼子的伤亡至少在两百人以上。尤其是在长城缺口处的争夺战中,鬼子的伤亡尤其惨重,其中很多都是军官。
  狄爱国暂时让二营一连连长占其波代理营长职务。同时让一营暂时和二营换防,教导队抽调一部,配合一营防守二营昨天的防区。
  原来的一营是团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官兵都很野,军纪最差,但打起来最能玩命。后来上面因为要整军,所以各个营都被迫缩编。多出来的人都编入了教导队。而一营的骨干也大多进了教导队,所以此时的一营反而成了战斗力相对最弱的一个营。
  不过好在鬼子一连几天没有继续对团里的防区进行进攻。可能是两次和团里交手,都没有沾到什么光,所以鬼子也改变战术部署,集中突破古北口的友军阵地。
  团里也终于能从连续数天的恶战中喘上一口气,尤其是二营,成了团里伤亡最惨重的部队,士气极端低落。短短几天,二营逃亡士兵十七人,军官两名,而且逃亡的当中,有半数以上是带枪逃跑的。按照战场纪律,带枪逃跑,一律算投敌,可以立刻执行军法的。
  狄爱国也为逃亡的事情头疼,后面兵员补充不上来,前面还时不时地有逃跑的,再这么下去仗还咋打啊。也是病急乱投医,狄爱国将卫队组织起来,组成督战队,同时在防区外围的主要路口设上了岗哨。一经发现带枪逃跑的,可以直接击毙。
  督战队刚下去,第二天就抬回来一具排长的尸体。那排长样子很俊俏,眉清目秀的,排里的老兵都说,他绝对不是去投敌,他是个孝子,主要是想他在牡丹江的老娘了。不管怎么着,督战队还是有了点作用,此后几天团里逃亡事件直线下降,而且再也没有带枪逃亡的了。
  这段时间尽管鬼子没进攻,但炮击还是时不时地来上那么几发。主要是鬼子的山炮,只要表面阵地一有人走动,对面的山炮咣当一下就砸过来。常常是刚走出工事,就听“巨”的一个尖利的声音。赶紧就得往工事跑,有跑慢了的兄弟,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伤。
  一连几天,鬼子的冷炮打得特别准。学炮兵出身的陈锋就开始犯嘀咕了,这周围一定有个鬼子的观瞄哨所,甚至有可能有一门鬼子的山炮或者步兵炮在这附近。陈锋把这个想法和孙寒说了,他本来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孙寒却认真了起来。孙寒觉得这次是他好好表现,压他陈锋一头的好机会。
  当时我军的很多炮兵指挥员都是日系炮兵教育出身,他们在学校里的教员多数是留日的。所以陈锋对日军的炮兵观瞄方式和图板作业再熟悉不过了。孙寒缠着陈锋,让他把鬼子可能藏匿的地方指出来。
  最后两个人一一排除,把目光盯在三处地点上。
  这三处都有很好的观瞄条件,此外其中的两处都靠近道路,弹药补给非常方便。而且这三处距离团里的防区都有一定的距离,中间有鬼子的步兵布防,想要进行偷袭的话相当困难。
  但孙寒把武鸣、曹猛这几个凑在一起,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不敢干。
  正好狄爱国也因为日军冷炮的问题犯愁,他听了听孙寒的想法,觉得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是团里没有火炮,不然就可以拿炮火急袭,也不至于用步兵去冒险。当然孙寒这么干还有他的理由,现在只是打冷炮还无所谓,就怕鬼子再发起进攻的时候,用有利的地形位置对团里的阵地进行压制。
  当天夜里,孙寒孤身一人从团里的阵地出发,分别对那两处靠近道路,并且便于炮火部署的地点进行了侦察。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孙寒才回到团部。其中团里防区正面东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发现有一个小队规模的鬼子驻防,同时有两门没见过的低矮的步兵炮,另外还有整整两辆大车的弹药。孙寒说他也没见过这样的火炮,没准儿是鬼子的新式武器。
  狄爱国权衡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孙寒带一个排,另外从卫队调王卫华也带一个排配合。作战指挥以孙寒为主,但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要和鬼子纠缠,主要是打掉他们的火炮,只要一把火炮炸毁就立刻后撤。
  孙寒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整整准备了一天,王卫华也带着兄弟跑过来好几趟,两个人把行进中需要注意的东西认真琢磨了一遍。另外还有各自的作战分配,卫队都是快慢机,打起来瞬间火力压制能力很强。
  这天晚上狄爱国焦急万分地在团部里面等着消息,等到了后半夜,就听见远处传来了震天的爆炸声。大伙都出来看热闹,只见远处的夜色中,一大团橘红色的火球腾了起来。团里不知情的兄弟以为是鬼子那边遭到了友军的炮击。只有狄爱国和团部几个参谋知道是孙寒他们带人干的。
  直到天亮的时候孙寒和王卫华才带着兄弟们回来,其中王卫华是孙寒背回来的,走的时候共计五十二个兄弟,但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个。王卫华和其他七个人都不同程度的负了伤,王卫华伤较重,子弹从肩胛骨处打了进去,从右肋骨处钻出一个贯穿伤,整个背部被贯穿。团里的兄弟都说这么重的伤看来是没法救了,他哥王涣成眼睛都红了,派卫队的兄弟轮流抬担架把人送到后方不远的密云县城。
  尽管伤亡过半,但那一个小队的鬼子也基本上被全歼。两门步兵炮,数辆大车的弹药补给被炸毁。这一个小队的鬼子可不是普通的步兵,而是金贵的炮兵。步兵好训练,发把步枪练练就成,但炮兵比步兵难训练的多。
  所以这次偷袭团里应该是有收获,至少此后的日子里,鬼子再也无力组织起冷炮的偷袭战了。而且鬼子观瞄阵地被打掉之后,对团里阵地的观察也大大减少,整个战场态势也有利于我方。
  这次教导队打得相当不错,也就在狄爱国刚刚打算为教导队请功的时候,后面出了一档子事,差点没把狄爱国肺给气炸了。
  团里的粮草有些不足了,只能勉强够支撑十几天。团里派潘云飞调几个兄弟跟着团里的参谋到后方的密云县城筹粮。兵荒马乱的,密云县城里面一片慌乱,粮店都关了门。有粮的也不肯卖,但教导队的兄弟那里管那么多。他们在县城里面找了一圈,发现有几个粮店门锁着,但后门那里倒是停着几辆大车。
  等到了半夜,就见那几家粮店偷偷往外运粮。事情辗转让潘云飞知道了,这边部队在打仗,眼看着就要喝西北风了,可后方的粮食却不肯卖给团里。潘云飞也是发了火,带着一个排左右的兄弟分别砸开了那几家粮店的木头门,把里面的粮食抢劫一空。
  以前东北军在密云名声不是很好,早些年东北军驻扎密云的时候,密云的老百姓曾经编过一个顺口溜:“奉军一到,心惊肉跳,小孩遛马,大人铡草,首饰现钱,一律抢跑。”
  本来这次部队开过来的时候,曾经强调过不得扰民,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潘云飞居然敢纵兵抢粮。狄爱国想想脑袋都大了,但还是没法子,部队要吃饭,上头给养拨不下来,不抢又能怎么办呢。
  但这次潘云飞惹得事还是惊动了很多人,其中主要是友军六十七军的一百零七师。这个师在密云驻扎时间较长,这次他们感觉团里处理的太顾及地方上的面子,也让他们很难堪。不过好在都是东北军系统,狄爱国找人疏通了一下,友军那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事后狄爱国把潘云飞叫过去一通臭骂,差不多是劈头盖脸地骂得潘云飞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但最后还是交给了潘云飞另外一个任务,为团里赶制三百把大刀。
  赶制大刀的事情狄爱国早就在琢磨,鬼子火力猛,常常几轮炮击下来,我方伤亡就很惨重。但鬼子一旦陷到了近战中,他们的火力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而我方却没有系统的近战及白刃战经验,鬼子却普遍掌握很强的拼刺技术,所以即使在白刃战中我方也常常不占优势。
  不过东北军系统中,有不少会武术,会刀法的更是不在少数。所以狄爱国通过对这段时间攻防战的总结,他在琢磨着,如果给教导队全部配上大刀,并教授简单的劈砍技巧,那在和鬼子的白刃战中应该会很有利。
  这个潘云飞虽然办事有些鲁莽,但这次处理粮食的事情倒也雷厉风行,所以赶制大刀的事情也就着落到了潘云飞的身上。
  第二天潘云飞赶到了县城,找到了几家铁匠铺把事情一说。没想到进展的异常顺利。那几家铁匠铺听说这些大刀是为了打鬼子用的,二话不说,一分钱的工钱不要,而且愿意连夜赶制大刀。
  工匠落实了,但三百把大刀需要的材料倒是个不小的数字。每把大刀九斤重,三百把就是几千斤的熟铁啊。凭谁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拿出这么多的熟铁。尽管团里找到县城里面到处买熟铁,但一时半会哪里能搞到那么多的熟铁。
  没想到,团里刚刚招罗着买熟铁,密云县城边上就传开了。老百姓都把家里能拿来打铁的东西送到了团里。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铁器堆满了院子。有蜡烛台、生铁锅、火钳、锄头、旧菜刀等等,最离奇的是不知道哪家把酿酒用的大蒸锅也扛来了。
  狄爱国看着这一地的铁器,不由得感慨老百姓真的太好了。
  万事俱备,铁匠铺里连夜加班加点地打出了五百一十三把大刀。每把刀的握把上还有当地女学生帮着缠绕的麻绳,缠麻绳是为了刀把上沾了血之后打滑。每把刀的刀把上,都用朱砂写着八个字“卫我中华,诛灭丑类。”狄爱国一打听,这些字都是县城里面前朝举人朱嘉锡熬了一天一夜的工夫,一笔一划写上去的。 
 
 
 
  
三十四、支那七勇士
 
  几天后,中央军赶过来增援了。最先赶过来的是中央军的第二师。团里此时上上下下的都松了口气。中央军既然过来了,估计团里过段时间就会被换防下去休整。
  第二师的防区紧挨着团里,第二天第二师闹了个笑话,让团里的兄弟顿时心惊肉跳的。原来是第二师派人过来找团里借机枪,他们的机枪还留在原来的洛阳驻地呢。狄爱国找团里的参谋们碰了一下,大家都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怎么过来打仗,连机枪也不带啊。但也有的参谋说,是不是他们调防的太匆忙了,所以机枪没法带过来。
  最后议论了半天,团里决定把缴获过来的七挺鬼子的机枪送给第二师,反正子弹口径不一样,团里留着也没用。索性连同缴获的子弹一齐送了过去。
  这件事看上去不大,但在狄爱国的心里却长了记性,他觉得这次中央军调防过来可能只是凑个场面。真正要把这道防线守住,确保华北这片东北军最后的地盘无忧,恐怕最后还要靠咱么东北军自己了。
  想到这里,狄爱国立刻下发了两道命令,一是全团自即日起实行连坐制,班里面逃跑一个,全班一律正法,以此类推。二是选调卫队组成了阵地上的督战队,只要枪声一响,必须往前冲,不死于战场上,那也得死于军法。
  这两道命令下达之后,全团很受震动。好多老兵都在议论,咱东北军就这么点种子了,全打光了,将来可怎么办啊。
  第三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