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河:海盗,龙横的手下,因强奸被处斩『112』
齐阳:海盗,龙横的手下,因强奸被处斩『112』
约翰: 报纸宣传的帮孤寡老人挑水的洋鬼子『113』
王勤: 李富贵手下的营长『114』
赵婉儿:李富贵的夫人,户部尚书赵文翔之女『115』
张铁嘴:给李富贵讲道德经的算命先生『116』
朱箭:富贵军士兵,洪门兄弟『117』
曾国藩:字涤生,湘军首领『118』
曾国荃:湘军将领,曾国藩的弟弟『118』
冈萨雷斯:天主教中国教区新任主教『120』
马思北:富贵集团北美分部首领『121』
艾德:富贵海军外籍舰长,海莺的追求者『122』
赵连:富贵军秘密部队军官『123』
宋儒明:富贵军秘密部队军官『123』
卫飞:富贵军秘密部队军官『123』
齐福:比埃尔的中国仆人,后跟随冈萨雷斯『124』
张平:李富贵的门房『124』
刘铭传:山大王,后为富贵军军官,机敏过人,屡担重任『126』
赵夫人:李富贵的岳母『128』
柳子远:赵夫人的内侄,好象有些才能,但不愿出仕『128』
翠花:赵夫人送给李富贵的女仆『130』
桂良:清廷军机大臣『131』
阿里:黑奴,被李富贵当昆仑奴献给皇帝『131』
刘丽川:小刀会首领『131』
潘起亮:小刀会首领『131』
李池贤;小刀会首领『132』
刘仁甫:湘军低级军官,后改投李富贵,武林高手,女兵队长『132』
程心素:李富贵的文书师爷『132』
轮空:少林和尚,风文强的师弟,李富贵保镖『133』
亨利:英国作家,李富贵请的枪手『134』
周光卓:落第秀才,被李富贵任用,善农艺『138』
劳尔:英国工程师,海寿铁路总监『140』
哈姆:李富贵雇佣的捕鲸船长『141』
石达开:太平军将领,翼王『142』
翁同书:钦差大臣,因诽谤李富贵被流放『142』
刘谦钰:济宁知府『142』
张正雄:富贵军军官,张乐行的侄子『142』
司徒空:太平军旅帅,战死『145』
德兴阿:清军将领『148』
韦昌辉:太平军将领,北王,天京事变后投奔李富贵,封二品兵部侍郎『148』
梁蓉:孤女,富贵军医院护士,希望杀太平军复仇『150』
成闻海:太平军江浦守将『151』
陈玉成:太平军将领『152』
李秀成:太平军将领『152』
季献成:富贵军军官,好象是二军团的团长『152』
左勇:富贵军二军团一团团长『152』
王振云:富贵军二军团二团一营长『153』
郑连:富贵军二军团二团团长『153』
伯驾:新任美国公使『155』
洪仁轩:化名岳子达,洪秀全的堂弟,太平天国早期活动家,太平军附天侯,后为干王,天京事变后投奔李富贵,任教育副主管『155』
黄越:富贵集团首批海龟『155』
律岩丰:富贵集团首批海龟『155』
费伯儒:富贵集团首批海龟『155』
倪峰:富贵集团首批海龟『155』
包令:新任英国公使『156』
王懿德:浙闽总督『158』
何桂清:浙江巡抚『158』
吴妈:李富贵的厨娘,传销高手『160』
艾伯仁:落第秀才,被李富贵任用『161』
鲁明:徐州知府『161』
袁文杰:河南酷吏,被捻军处死『161』
石长封:宪兵队副队长『162』
冯子才:清军将领,向荣的部下『165』
王庆云:江苏巡抚,后因吴建彰案被调离『165』
夏柯赏:富贵军第四军团司令『165』
张国梁:清军将领,向荣的部下『165』
托明阿 清军将领,扬州守将『167』
赵瑞:太平军使节『167』
曾天养:太平军水军将领,战死『170』
赖汉英:洪秀全的舅子,太平军将领『170』
和春:江宁将军,清廷派来夺取富贵军的兵权『170』
曾天浩:太平军水军将领,战死『171』
独眼龙:海莺手下的水军小头目『171』
罗玉鸣:举人,曾国藩的幕僚『175』
刘云飞:安徽商人,鸦片贩子,后帮李富贵做产品开发『176』
王连庆:李富贵的幕僚,刘云飞的大舅子『177』
章乐:苏北农民,第一次铁路事故的受害者『177』
冯子铭:擅造假古董,后帮李富贵做产品开发『179』
吴建彰:上海道台,被李富贵处死『179』
叶名琛:两广总督『180』
赵兰启:河南藩台『180』
梅香:赵兰启的妾『180』
端华:军机大臣,调查吴建彰案的钦差,后被调离军机『180』
戴维斯:英国海军军官,台球高手『180』
李鸿藻:端华的副手『180』
约翰逊:美国人,李富贵的法律顾问『186』
范杰:赌场老板『186』
王一山:讼棍,李富贵的法律顾问『186』
连庆林:会计『186』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王有龄:杭州知府『续2』
胡雪岩:著名商人;与王有龄关系密切,后被李富贵招揽『续3』
汤姆逊:英国商人『续4』
贵良:军机大臣『续6』
叶伯仁:叶名琛的心腹『续7』
沈运华:叶名琛的心腹师爷『续7』
胡林翼:字润芝,湖北巡抚『续7』
陈皮:“我”的好友『续9』
胡老太爷:与捻军敌对的河南乡绅『续10』
王立:胡老太爷的家丁小头目,后娶了胡老太爷的小女儿『续10』
胡头:胡老太爷的家丁小头目『续10』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咸丰的爱妃,(后来的慈僖太后)『续11』
张玉庭:张乐行的同族子弟,富贵军军官,后被派去帮助张乐行『续11』
张裕阳;张乐行的同族子弟,富贵军军官,后被派去帮助张乐行『续11』
彭越:秀才,经李富贵选才成为手下,后被派去帮助张乐行做政经助手『续11』
威尔逊:东印度公司派到中国向李富贵求援的全权特使『续12』
郑齐文:洪仁轩的手下,被怀疑出卖天京事变计划给杨秀清『续13』
陈九爷:大买办,广东人,介绍容闳给李富贵,筹资兴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续14』
容闳:中国第一代海龟,耶鲁大学毕业生,在李富贵的手下做教育主管『续14』
额尔金:原加拿大总督,英国全权特使,侵略军总指挥『续16』
柏贵:广东巡抚『续17』
魏人杰:富贵军第十二兵团司令『续17』
葛罗:法国全权专使『续19』
高登:英军上尉,疑为历史上著名的洋枪队头目戈登『续19』
普提雅廷:俄国公使『续19』
王班头:海州知府衙门衙役班头『续20』
璞鼎查:英国驻香港领事『续20』
约翰·鲁道夫:英国皇家海军鲁道夫中将的恶少,被海云峰所杀『续20』
鲁道夫:英国皇家海军中将『续20』
小周:李富贵的勤务兵『续20』
左宗堂:字季高,湘军将领『续20』
奕山:咸丰的皇侄,黑龙江将军,鸦片战争中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后又签订
《中俄瑷珲条约》,出卖大片国土『续23』
霍恩明:天津著名的武林高手『续23』
黄宽:中国第一代海龟,医学博士,容闳的同学『续27』
凯瑟琳·劳厄:德国贵族出身的美女,曾在巴黎当演员,被李富贵找来提高其公众形像『续28』
多尔顿:英国人,帮助凯瑟琳寻找李富贵『续28』
夏尔:法国军官,凯瑟琳的追求者,为此与李富贵决斗『续28』
杨辅清:杨秀清的弟弟,太平天国辅王『续32』
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富贵军第十二军团炮团营长,后被派往广东协助叶名琛『续32』
张树珊:张树声的弟弟,富贵军第十二军团炮团连长,后被派往广东协助叶名琛『续32』
徐继畲(1795…1873,根据史实),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1846年10月升任广西巡抚,12月改授福建巡抚,1848年编著“瀛环志略”。1852年因被人诬告,回到山西教书为生。1858年秋至李富贵处『续35』。
索昭:李富贵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后宣讲共产主义『续35』。
索岚:索昭的同宗兄弟,李富贵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后宣讲共产主义,后被派会欧洲,继续进行共运『续35』。
弗里德里希.威廉.沃尔夫:索氏兄弟的老师,马克思的挚友『续36』。
戈尔:英军上校,联军奇袭武清县城的总指挥『续38』。
作品相关 无语中的创作历程
如果告诉任何一个教过无语的老师在下现在正在写小说,而且还出版了的话,只要他们没有忘记无语那就肯定会笑掉大牙,或者把脑袋摇下来。在下小时候很会讲故事,但是也仅止于此,毕竟我们那个时代说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无语又是背负着各位数理化老师无限希望的人,所以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写小说。
动笔写小说是出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其实那时无语只是想恶搞一下中华再起,二零零三年的时候中华再起还是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架空小说,也从来没有想到会写到这么长,现在回头还常常感叹世事的无常。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的最初构思是要被写成游记的,异时空的游记,因为那个时候我也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连续的交上大运是无法回到过去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现代知识对于一个古代的下层民众几乎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必须先做到出人头地然后才能真正的一展所长,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开头最难,甚至难到几乎无法完成。基于这种认识原构思中的主角会历尽坎坷来验证中国近代的黑暗。但是在动笔之前无语突然灵光一现发现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还是有一个职业可以让一个现代人一瞬间就出人头地,那就是二鬼子,这个职业虽然不能让人一步登天,但是的确可以让主角脱颖而出,依靠这个逻辑整部书的走向很快就被推导了出来。
因为是第一次动笔所以也没有什么写作计划,说得好听点是在用心写作,要是不好听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原以为最多也就写个五十万字,不过目前《二鬼子汉奸李富贵》已经写下了差不多有八十万字,看来一百万字以内结束已经是不可能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语的文字控制能力还是有很大的欠缺,仍然停留在很会讲故事的水平,虽然灵感一直在向外喷涌,但是自己却不会取舍,所以不管想到了什么都会把它揉到作品里面去。
写作的生活有苦有乐,仔细想一想创作带来的满足或许可以被称为幸福,我对幸福的定义是满足而不是快乐,否则岂不是看笑话也能看出幸福,写出一章让自己满意的文字那种混有骄傲、欣喜的奇妙心境总是让人回味良久。
写了差不多一百万字总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不过无语在这方面的经验却不多,要说有那就是自己的作品一定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文笔好不好很重要,同样想象力也为作品增光添彩,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那么我就无法得到创作的快感,这或许是无语写作两年来得到的最重要的经验。
熟悉这部作品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部书在明扬和幻剑曾经经历过一次风波,其中具体的细节连我也不甚明了,被搅在其中实在是很郁闷。现在选择起点正是看中这里有一个稳定的创作环境,这样我可以安心的完成自己这一部处女作,同时也希望这部书陪伴大家走下去。
作品相关 刘永福
(1837~1917) 晚清名将。本名义,字渊亭。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家贫,曾为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后,先后参加郑三、吴亚忠领导的反清义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故称“黑旗军”。1865年(同治四年),进入越南。1870年,率军进驻保胜。1873年,法军侵犯河内等地时,应越南政府之邀,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部大败法军,毙其头目安邺,收复河内,军威大振。次年,被越南政府授予三宣副提督。1883年5月19日(光绪九年四月十三日),率军又在河内城西纸桥大败法军,毙其司令李维业,晋升三宣提督。
1884年8月,清廷对法宣战,授刘永福记名提督,令与吏部主事唐景松共同抗法。刘永福派兵围困西路法军在越南的战略要地宣光城,并于1885年3月取得临洮大捷,收复大片失地。正当乘胜进攻宣光之际,清廷却下令停战,遂忍痛罢兵回国,所部被裁至一千人。次年,任广东南澳镇总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调台湾帮办军务,率黑旗军渡台。战后,清廷割让台湾。1895年6月,日军进攻台北,署理巡抚唐景松逃回大陆,台湾人民纷纷组织义军奋起反抗,刘永福留台领导抗战,亲驻台南,统筹全局。与台湾抗日义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相持近五个月,拒绝侵台日军司令桦山资纪的劝降。后因清廷断绝援台,乃于台南即将陷落时返回大陆,所部在台湾大部分血战牺牲。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后回籍养病。1911年11月(宣统三年九月),广东宣布独立后,应胡汉民之请为广东民团总长,旋辞职回籍。1915年,对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极为愤慨,请缨杀敌,未果。1917年,病逝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