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七五年中俄之间相对平静,即便有冲突规模也都不大,可是七六年富贵军再一次变得咄咄逼人,刘铭传主西石达开主东,刘铭传迫使蒙古多个旗退出了满蒙联军。并且吸引了很多蒙古人加入到他们这一边来打击那些万恶的俄国鬼子,到了七六年后期俄国人基本上无法再进入科尔沁草原,而且满蒙之间也因为俄军的存在裂痕也越来越大。
  石达开在这一年里与俄满联军交过两次手,俄国人发现敌军非常喜欢使用堑壕进行野战,实际上石达开快速构筑野战工事的手段让俄军吃了很大的苦头,这个时代大部分地欧洲国家还没有能够从南北战争中学到足够的东西,而石达开的野战技巧则可以说是师从与罗伯特·李,和富贵军那些进入学堂深造的将领不同,石达开进入军校是抱着全盘接受的态度去的,他的学习方法是先把军校里教的一切完全掌握。在自己对于这一切没有完全理解之前就彻底的依照学校里教的做,只有当他认为在某一点上自己已经完全领悟了学到地精髓他才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一定的变化。这种学习方法使得石达开的战法体现了太多的美式风格,在与俄军地对抗中他可以说颇占上风。
  李富贵对于土耳其希望能够结盟对付俄国的提议很感兴趣,就他所知每次俄土发生冲突西方的那些列强都站在土耳其一边,这一次虽然英法因为要拉拢俄国所以都表示不会直接干涉两国间的战争。但是私下里都准备给土耳其以援助,甚至德国也有帮助土耳其的意思,李富贵真地不明白俄国人在欧洲的人缘为什么这么差。
  阿里帕夏带来了苏丹哈米德二世的具体计划,根据土耳其人地估计俄国这一次大概会出动三十万大军,土耳其面对这样的敌人只能勉力招架。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在远东大打出手俄军必然不是对手,但是这样规模的失败并不能给俄国造成多大的伤口,也无法影响到俄土战争的胜负。等到俄国击败土耳其之后他们仍然会把大军掉回头来对付中国,这样中土的联盟就毫无意义。因此哈米德二世希望中国能够甩开远东,集结兵力直插中亚,土耳其在伊斯兰世界仍有一定的影响,在它的号召下中亚的各民族群众必然闻风响应,中国军队只要击破俄军地第一道防线后面的广袤土地就如同一个剥了壳的鸡蛋一样毫无防护。当然这样一来中国就必须动员更多的部队,甚至需要全国动员,土耳其可以为此支付中国一大笔军费。
  李富贵不得不承认这个哈米德二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这个计划真的很毒。如果俄国人在中亚被捅上一刀一下子可要放上不少血,不过这样一来这场战争很可能会陷入到不死不休的结果,俄土之间仇深似海经历了这种变化并无什么不同,可是中国与俄国应该还没有到这样一个地步,李富贵在考虑这一步是不是迈的太大了一些,中国有没有做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与俄国全面争夺中亚的准备?
  “我们在中亚的行动同样还受到英国人的制约,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的态度。”
  “这一点皇帝陛下尽可放心,土耳其与英国的邦交相当亲密,这一次英国虽然不便亲自出手但是对中土联合对抗俄国绝对是乐见其成的。英国目前对中亚的野心只到阿富汗和波斯,陛下您向北进军,等于帮助他们击退了俄国的威胁,我相信他们是不会干涉陛下的行动的。”
  李富贵想了一会,“中土联合起来对抗俄国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至于是否从新疆进军中亚我还需要和我的将军们商量一下,毕竟西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软肋,这样大的军事行动需要经过周密的计算。”
  “陛下的谨慎令我敬佩,那我们可不可以现将同盟条约签订下来,至于具体如何作战我们以后再说。”
  李富贵点了点头,实际上他心中已经有了另外一个计划,李富贵准备尽快结束在远东的战争,在此之后趁着俄土交战正酣的时候摆出一幅要全力出兵西北的架势逼迫俄国放弃在远东的利益,这样做虽然所得要小上很多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以现在中国上升的势头俄国人绝不可能再将这些土地夺走,至于中亚就当作是一次大战的目标了。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九十七章 海参崴
 
  阿里帕夏在会谈的时候感到了李富贵的犹豫,土耳其人也知道中国未必有决心与俄国决一死战,因为说到底中俄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这一战虽然可以夺取中亚大片的领土,但是中国必须全国动员所冒的风险也同样巨大。因此土耳其人还有第二手准备,于是阿里来到英国大使馆希望英国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劝说中国。向英国人托出这个计划使得中国出兵中亚的突然性大大降低,但是这并不是土耳其人关心的,他们并不在乎中亚的归属,对土耳其人来说这把抵在俄国肚子上的尖刀足以牵制十万沙皇的军队,对于土耳其来说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英国政府并不知道土耳其人打的如意算盘,当他们接到东方传回来的请示也被那个计划吓了一跳,如果一切真的按照这个计划行事俄国很可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再一次栽一个大跟头,说不定比上次摔的还要重。不过问题是英国是否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就如土耳其人设想的那样英国人对这个计划里中国在中亚的行动并不十分介意,中国在中亚的克制还是让英国人比较放心的,相对而言俄国则是在步步进逼,最近阿富汗当局越来越亲俄,这已经让印度总督难以再继续容忍下去了。
  但是中亚只占英国全球战略的很小一部分,就目前的欧洲形势来看英国不愿意俄国元气大伤。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看到俄国人在巴尔干进一步扩张,这个矛盾让英国政府很是头疼,最终英国人同意中国在中亚对俄国进行中等规模地军事行动,但是决不能容忍以全国动员的规模来对付俄国。对阿里来说这样的保证就已经够了,于是他再次求见李富贵,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中国在中亚对俄国开战。但是限制战争规模同时不谋求大片的俄国领土,作为补偿土耳其仍然支付中国一笔军费,因为这个计划已经经过了英国政府的同意所以中国不必再有任何后顾之忧。
  李富贵觉得这个提议更有实际价值,在确保东线胜利地同时李富贵当然也愿意在西边夺取一些利益,这段时间在总参谋部里其他的工作都被放到了一边,整天就在推演中俄土战争的种种可能,不过不管哪种情况尽快解决东北都是必经之路,而解决东北首要任务就是掐断俄国物资的海上来源。总参根据汇聚起来的情报分析得出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对中国的支持不足以抵消他们保证海参威的航道畅通给中国带来的麻烦,所以必须掐断俄国的海上补给。这个结论虽然与李富贵的感觉有些出入,因为英国在这场冲突中给中国地帮助还是很大的。不过他还是愿意采纳总参的意见。因为事先已有约定,所以李富贵并不想对英国人施加压力,毕竟接下来在中亚的行动也需要他们的谅解,如果不能在海上想办法拿攻克海参崴就是最好地方法了。
  朝鲜的清津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已经能够停泊中国最大吨位的舰船了,而从附近就近征发的民夫也给中国军队提供了有力地支援。相对来说海参崴的俄军尚不足五千,远东舰队更是老旧残破,虽然城防建得十分坚固但是这应当不足以抵挡水陆两面的猛烈进攻,于是一八七七年地第一仗就从海参崴开始。
  为了麻痹俄军,刘铭传再一次率军出现在长春和吉林的附近。但是当俄军出动之后他又迅速的撤回到辽宁,这使得俄国人认为今年中国人的战术仍然是袭扰。而与此同时。南京放出了烟幕弹,称北方的战事旷日不绝。以至于师老兵疲,所以必需调派新鲜血液来接替那些经年苦战的将士。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换防之后东北战区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两个师,连国防部的一些官员都弄不清楚这些部队是怎么多出来地,因为根据他们的计算出关和入关的部队应当是大体持平的。
  对海参崴的进攻是在一八七七年的四月开始的,面对中国齐集而来的舰队俄国的远东舰队毫无招架之力,刚一接战就损失惨重,只好退回港口躲避对手,不过在港口里也并不代表安全,海参崴大约是在一八六零年开始真正的建设。这十几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它成为一座水陆并重的防御要塞,岸上的炮台能够给俄国海军提供的支援仍然有限,如果不是水雷中国战舰很可能就会直接冲进来。水雷能够保护海参崴入海的航道,但是其他的方向就无能为力了,将俄国远东舰队困住以后中国海军在周围往来驰骋,炮击、运兵、登陆忙得不亦乐乎,而这场惨烈的攻城战也拉开了序幕。
  石达开指挥两个师的陆军和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进行这一次围攻,战事一开英国的商船就离开了海参崴,所以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络算是彻底断了。在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后石达开就命令炮兵对着海参崴反复的轰击,这一次清津作为物资补给的中转站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军火,而从清津到海参崴的海运畅通无阻,所以石达开的后勤补给可以说是无限的,这使得他的攻城手段相当的华丽。
  刘铭传现在正在吉林城附近拖住俄军使他们无法及时回援海参崴,四月的东北不是一个行军的好时候,雪水融化后使得土壤富含水分,道路泥泞,而吉林的大部分地区也没有什么道路,这让刘铭传的行军很费力,而且后勤也有些跟不上,所以他一直和俄军若即若离。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军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一般来说他们没有一个月很难到得了海参崴。
  通往海参崴地道路几乎由鲜血铺就。守城俄军人数虽然少但是他们火炮的数量并不处于下风,尤其是大口径的重炮比唐军还要多一些,而海参崴同样也是俄军在远东的后勤基地,各种物资非常充足,他们开起火来同样没有节省的概念。在经过三天猛烈的对射之后唐军只好在没有摧毁俄军炮兵地情况下展开了地面进攻,因为石达开觉得这样对轰下去不是办法。为了加强火力他甚至将一些舰炮拆卸运到了陆地上,可是仍然无法压制住俄军。在富贵军以前的战斗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不过在石打开的军旅生涯里这种局面则是常常碰到,所以他在这三天里在俄军几座主要炮台的正面弯弯曲曲的挖出了好几条堑壕。
  疏松的土壤使得堑壕非常好挖,石达开命令部队日夜赶工,当他们开始使用步兵进攻的时候这些工事已经到了据俄军炮台两三百米的地方。由于后膛枪的普及唐军在进攻地时候开始使用疏散的阵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军火炮造成的伤害,但是当唐军越过了火炮的威胁进入到短兵相接的阶段后俄国地步兵的疯狂让他们印象深刻,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海参崴西北角的落日炮台是唐军实际的主攻方向,唐军在冲到炮台下之后立刻用炸药包把炮台地外墙给炸塌。然后就是和反扑上来的俄军一场混战,在这一天里这座炮台几度易手,虽然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因为无法完全控制这一区域而撤了回来,但是这座炮台却在这一番激战之后被彻底地报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一片阵地都经历了激烈的争夺,当最终将城外的俄军全部肃清已经是战事打响的第十天了。看到那满目的疮痍石达开不得不承认面前对手的顽强是他平生所未见的,幸好这场战事已经快要结束了,丧失了外围空间的海参崴已经彻底地暴露在唐军的炮火之下,而城内的火炮也只能时而撕吼几声然后就要立刻转移,海参崴的城防在这些天的战斗中变得残破不堪。
  “玉成。今天我才知道当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那个时候我们一直以为富贵军是世上最强的,现在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现在还认为李富贵赢我们只是因为两江火药产量大吗?说实话这场战役虽然是我指挥,可是我们双方所展现的炮火之猛、枪弹之密、军士之悍是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要是天国来打这一仗一百万人恐怕都不管用。”自从开战以来石达开到今天才算把一颗心放回到肚里,在此之前俄军的抵抗一直在猛烈的冲击着他,而现在俄军已经丧失了所有可以凭持的东西,远东舰队也已经降旗投降。
  “翼王殿下,您说天国的一切真的都是假的吗?”陈玉成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海参崴,没有回答石达开的问题。
  石达开苦笑着摇了摇头,“难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你为什么会在今天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
  陈玉成用手指了指海参崴。“正如翼王所说这样的打法我连做梦都想不到,可是这个世界上具有这样战力的军队不在少数,如果我们真是上帝的选民那天主为什么不赐我们一些这样的武装呢,要知道以我们的军队遇上这样的敌人那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要是真有天主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啊。”石达开也感慨的点了点头,“上帝让他的信徒做这些送死的事的确说不通,若是只差一点点还可以用道消魔长来解释,可是现在看来差距实在太远了。”
  “难道说天王、东王一直在骗我们?”
  “这也没什么,自古以来起义都喜欢假托神鬼,天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是当今的天子居然只顶一个武曲的头衔算是非常的低调了。”
  陈玉成哼了一声,“就算天王在骗我们,可是那千千万万同袍的死我也不会忘记,现在我在军中供职说到底是降汉不降曹,我效忠的是中华而不是李富贵。”
  石达开苦笑了一声,他知道这是陈玉成嘴上不肯服输,当今的大唐本是李家地天下。汉和曹是一回事。“这也随你,反正万岁也不在乎,实际上陛下最折服我的地方不是他打仗的本事,而是他的度量,就冲这份气度天下就该姓李。”
  陈玉成又哼了一声,不过他却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因为天国诸王除了面前的这位石达开还算有些气度之外其他的恐怕都只能算是小肚鸡肠。
  “您看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海参崴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