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看了两遍,黛玉叹了口气,把纸条仍在桌上。承影问道:“也是说没有下毒么?”
黛玉丧气的点点头,径自往床上去了。
想了一夜,黛玉没有想出任何头绪,关于前世里原著的记忆似乎已经起不到作用了,更何况原著本就没有结局,贾母到底是因何而逝,黛玉只要一想就觉心痛。
翌日黛玉从起床就觉得没有精神,郝嬷嬷见她蔫头耷脑的,拿手一探她额头,像是染了伤寒,有些发热似的,也不敢让她出去吹冷风了,就忙遣人去请太医来。
黛玉心情不佳,看过太医吃过药就又睡了一觉。黑甜一觉过去,身上松快许多,睁眼一看,林如海也已是下了衙,在自己床边守着。
黛玉不好意思的笑道:“我竟然一觉睡了这么久,父亲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如海一笑,郝嬷嬷插嘴道:“这会子还没到下衙的时候呢,老爷是得了信提前回来看你的。”
黛玉闻言更是不好意思了。
林如海见她恨不得把头埋进被子里,不由笑道:“不光是我,云恒他在外院呆了半日,方才等你退烧了才走。”
黛玉半张脸埋在被子里,只剩了一双大眼睛眨呀眨,奇怪的望着林如海。
林如海尴尬的咳了一声,道:“云恒他是我们家未来的女婿,我这个做岳父的叫他一声名字也算不得什么吧?”
黛玉见林如海白皙的脸上微微泛红,竟是极为窘迫,忽的笑道:“父亲心里一定早就承认他了对不对?”
林如海眼往另一边看,咳了一声,站起来道:“你午饭还没用,待父亲处理些公事再来陪你用晚饭。”又吩咐郝嬷嬷:“去厨房拿粥来,给姑娘垫垫肚子。”便忙走了。
第五十六回 叶可馨
黛玉看着门帘落下,林如海的身影消失,不由会心一笑。以往林如海提起苏云恒时总是诸多不满,黛玉曾担心以后他们会翁婿不和,不过时间久了就发现,林如海竟然只不过是寻常的岳父对未来女婿的不满,只不过似乎比一般做父亲的反应大了一些,便淡然处之了。今日忽闻林如海把“世子”“世侄”的称呼换成了亲切的“云恒”,真是一大惊人变化,看来苏云恒已经成功俘获未来岳父的心了。
不过是小病一场,但是惊动的人还当真不少,除了定国公府流水价送来的补品摆件儿等,还有一些巴结首辅大人的下官也来趁机送礼。
翌日上午,黛玉靠坐在床头抱着茯苓玩耍,眼角瞥见郝嬷嬷将一个水晶簪子往首饰匣子里面放,忙道:“那是什么?拿来我看看。”
郝嬷嬷听见,便把手里的水晶簪拿过去,笑道:“我也觉着奇怪呢,跟姑娘手上戴着的戒指倒有几分相像。”
那簪子也是切割打磨成多个棱面的,比黛玉手上的戒指还要精致一些,看起来长公主这段时间没少往这方面用心。黛玉想起宝琴送来的那颗裸钻,若是打造成这样的首饰,一定耀花人的眼。
说做就做,黛玉一声令下要写信,水晶珊瑚忙抬了小炕桌放在床上,又磨了墨,拿了纸笔来。黛玉便给长公主写了封信,托她将那裸钻也切磨成现代的钻石那样,留着以后做首饰用。便把那匣子和信一起打发人送去了定国公府。
送信的嬷嬷过了半天转回来,神秘兮兮的跟郝嬷嬷说道:“定国公府那个表小姐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等咱们姑娘嫁过去,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住她?”
郝嬷嬷皱眉道:“什么表小姐?他们表小姐比姑娘还大着些,等姑娘嫁过去的时候早就不知嫁去天南海北了,姑娘哪还用操心这些?”
那嬷嬷见郝嬷嬷有些动气,忙陪笑道:“嗐,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还不是今儿去定国公府,正好见着他们表小姐跪在正院前面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见我去了还说求咱们姑娘可怜可怜她,她只做小,不跟姑娘抢大房的位置……”说完直摇头啧啧做声,道:“被他们府里的婆子塞了嘴就拖走了。”
郝嬷嬷听了大怒。胸脯一起一伏,破口骂道:“这个不要脸的小贱人!哪有这样自荐枕席的烂货!我们姑娘可不跟这样的东西一起过日子!”
那嬷嬷见郝嬷嬷脸涨得通红,忙连声劝道:“快消消气,快消消气。跟这样的人生气真是不值当的。”
郝嬷嬷这一番气得不轻,原以为嫁去定国公府是黛玉最好的选择。定国公无姬妾和庶子女,跟长公主的感情也是出了名的好,且长公主早在自家姑娘小的时候就极为喜爱她。更不用说世子苏云恒三天两头找借口来送东送西的了。没想到这府里一直不吭不哈的表小姐竟是个这样的货色,若是真的让她做了小,自家姑娘嫁过去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黛玉换了大袄靠坐在熏笼旁看书,水晶珊瑚都在一旁围坐做针线,几人不时闲话几句。见郝嬷嬷进来,黛玉随口问道:“在外面说什么呢,是长公主有什么话要她传吗?”
郝嬷嬷勉强笑道:“不过是说些闲话罢了——长公主没有让她传什么话。”
黛玉听她语气不大对,奇道:“这是怎么了。出去说几句话怎么倒好像生了一场气似的?”
郝嬷嬷道:“真的没什么,姑娘你一定是看错了。”又匆匆道:“我去看看厨房的饭菜做得怎么样了。”便忙转身去出去了。
黛玉停了手,狐疑的看了看郝嬷嬷离去的背影。既然她不愿说,那干脆就不问了。
且说长公主又托人寻了一个世家公子,虽然不是嫡出。但也算的上是个青年俊才,配叶可馨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关键是人家看在定国公府和长公主的面上也愿意娶这个孤女,长公主这回先跟定国公通了气,定国公对这个人选也很满意,然后长公主才去跟叶可馨商量。
长公主早就对叶可馨纠缠苏云恒的事有所察觉,只是既然事情没闹出来,那也不用都摆明了讲,让外边的人知道了这事只怕对黛玉也不好。因此这日长公主软硬兼施的跟叶可馨商量了之后,叶可馨也含羞同意了。
长公主便略略放松了警惕。孰料叶可馨贼心不死,见这日苏云恒还未到下衙时间便回了府,进了慎如堂许久还没出来,索性便使了一出苦肉计,却刚巧碰上黛玉打发去送东西的嬷嬷。
这就有了林府派去送信的嬷嬷看见的那一幕,事实上那会儿叶可馨才刚刚跪在慎如堂大门前不久,否则的话长公主早就命人把她拖出去了,哪里还会让未来亲家的人看到?
这事儿真是不巧,居然就正好赶上亲家来人送信,这回去一学,指不定林如海和黛玉怎么想呢。
叶可馨被速度拖回去了,苏云恒却坐立难安,看看外面天色,想要再往林府走一趟。
长公主劝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况且黛玉也不是那么不理智的人,还是看看情况明儿再说罢。”
苏云恒满肚子担忧和怨气,跟长公主抱怨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表妹嫁出去,要是林妹妹生气了怎么办?”
长公主见苏云恒忧心忡忡的,不由好笑,这儿子从小到大也没见这样过,岂知到了思春的年纪竟然变得会跟母亲撒娇了,便道:“放心好了,现下还不能把她嫁出去,等到了时候一顶花轿一抬,不就嫁出去了?”
苏云恒心气略平,也暗自懊悔现在越来越控制不住情绪,看长公主不时偷笑,索性回松风轩写信去了。
林如海来涵碧楼陪黛玉用了晚饭便回松荫堂了,黛玉小病一场,困得早,吃过饭没多久就打瞌睡了。郝嬷嬷心疼她,便道:“姑娘既是困了就睡罢,索性晚饭也没用多少,不会停了食的。”
第五十七回 贾赦犯事
郝嬷嬷劝黛玉早些休息,黛玉强打精神笑道:“不要紧,睡得早了也不好,你陪我说说话儿我就去睡。”
郝嬷嬷正欲再说,赤霄见窗外有信鸽盘旋,忙跑去把窗子打开。时值隆冬,随着窗子打开,一阵冷风吹进来,郝嬷嬷骂道:“姑娘还生着病,你就这样毛手毛脚的,还不赶紧把窗子关上?”
赤霄吐了吐舌头,将信鸽递给承影,忙去将窗户关紧,郝嬷嬷又念叨着要添些银霜炭。
黛玉精神一震,忙伸了手道:“是不是有信?快给我看看。”
承影将信鸽腿上的信解下,递给黛玉。黛玉把信打开一看,却是一首诗,上面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竟是《诗经》里的《蒹葭》。
黛玉细细看了一遍,整首诗字迹刚劲有力,显是写得很用心,虽然不是原创,却也是自己收到的第一封情书,不由得心里甜蜜蜜的。
且说叶可馨被柳嬷嬷亲自带着人送回了小院,索性关了禁闭,不准她出来。
长公主怕她再生出什么坏点子,又多打发了几个婆子日夜看着她,防着上吊自杀之类的丑事发生。
定国公知道后虽然也责备叶可馨不懂事,不过既然叶可馨一意要嫁给苏云恒做小,似乎也无不可,便劝长公主道:“恒儿便是三妻四妾也没什么,再说了,他都快二十了还不通人事,满京城的人都说他是断袖,既然甥女不愿外嫁,索性便先让她开了脸做妾。”
定国公一语未完,长公主便自顾自扬声吩咐道:“去给国公爷收拾外书房,国公爷要去外书房修身养性一个月!”
定国公听见外面的丫鬟乖巧的应了是,顿时急了。忙道:“你不同意就算了,干嘛又把我赶出去?”
长公主闲闲的看着指甲,道:“恐怕你不是想给你儿子纳妾,是想给你自己纳妾罢?既然这样,我索性成全了你,你以后也别来见我了。我明日便搬回公主府去。”
定国公一时急得抓耳挠腮,长公主有的时候说到做到,哄都哄不回来,谁知道这次说的是真是假呢。定国公冒不起这个险,忙拱了手小声求饶道:“公主殿下就饶了我这一回罢。我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就算甥女她不愿嫁去外面,但是哪能她怎么想咱们就怎么做呢?你以后不管怎么做我都不反对了好不好?”
长公主许久没见定国公这样急得额头冒汗了,便故意把头转向另一边不言不语。
定国公忙又跑到另外一边。求道:“你要是真回了公主府才是大笑话呢,眼见着是要娶媳妇抱孙子的人了,让外边的人怎么说我们呢?”
长公主忍不住拍手笑道:“说得对,我就干脆把媳妇也接去公主府,以后生了孙子,我们祖孙三代和乐融融,你便在这国公府里,爱纳几个妾就纳几个妾!”
定国公见长公主笑了。知道她不生气了,才松了口气,抬手抹了把汗。抱怨道:“再过得几年,我也哄不动你了,看你还跟谁使小性儿去。”
一时外面的丫鬟回说外书房已经收拾好了。请国公爷移驾。长公主看定国公吹胡子瞪眼的,不由大笑,一边吩咐道:“国公爷不爱住外书房,不必移驾了!”
经过了深刻的教育和“爱”的洗礼,当次日一早又传来消息说表小姐绝食的时候,定国公没等长公主发话,便皱眉道:“既然她这般不知道好歹,就让她饿几天罢了,不必理会。”
长公主逗弄着奶娘刚抱来的两个女儿,听了定国公的话在后面直偷笑。
因年前一直忙着各家年礼的事,黛玉累得不轻,过完年了终于可以偷闲一回。林如海为了享受这为数不多的跟女儿相处的日子,推掉了许多家的年酒。
外书房一侧有一大片梅花林,黛玉和林如海时常在那里下棋饮茶。经常在两人下着棋的时候听下人回说世子爷来给老爷请安,如此黛玉便要避到屏风后面,偶尔还跟苏云恒隔着屏风见礼。
年假刚过,朝堂之上便散发出不同寻常的信号,皇帝在新年的第二道圣旨便是下令彻查贾雨村贪污舞弊一案。
薛蟠已死,贾雨村还道自己没事了,没想到大年还没过完晴天霹雳就下来了。
二皇子府的谋士纷纷建议二皇子弃车保帅。因二皇子放弃了贾雨村,且贾雨村之前就被调查了个底朝天,这会子自然是迅速定案。只是当今皇上圣明仁慈,且看在太上皇过世不久的份上,只是把贾雨村削职为民。
贾雨村逃过一死,真是侥幸,所幸那会子做官时搜刮有方,一辈子做个富家翁还是稳稳当当的。
不过因贾雨村的案子又牵涉到贾赦强抢石呆子的扇子一案,这便轻轻巧巧的把贾府牵连了进去。
朝中大臣但凡是长了眼睛的都知道,这一盘棋只怕皇上已经布局许久,只等着因太上皇过世带来的暗流汹涌稳定下来,就要对旧贵族动手了,从贾雨村开始就是最好的入手点。
这一下子把贾赦牵连进去,一时间贾赦和贾政都是焦头烂额。贾母于病榻之上得知了情况,把私房银子通通拿出来,命贾琏速去金陵祖茔附近置办田产房舍,要给贾家的子孙后代留一条后路。
贾赦这回顾不得自己的大老爷面子,亲自去上林府寻林如海求情。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处心积虑的要将早已腐朽不堪的四王八公全部清除出去,林如海除了支持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没几日就有公差来传贾赦过堂问话,贾赦见求了林如海完全没用,不由又恨又慌,好在贾赦还有爵位在身,问了话没有当堂定罪就又放他回来了。
贾赦整日心慌意乱,预感这次一定逃不掉了,至少也得定个流放边疆的罪,茶饭不思,只想着如何脱罪。
第五十八回 贾母病逝
虽然正月已经过完了,但是天气丝毫没有转暖,贾母病情也越发危重起来。
到了二月份会试如期举行,宝玉等三人俱都参加了。因他三人年纪都还甚小,因此倒颇为贾家赢得了一些美名。
会试之后没过几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黛玉就猛地从噩梦中惊醒,回过神来发觉浑身冷汗,刚刚做的噩梦却已是忘得没影了,不由得有些郁闷。因寝衣都被汗湿了,黛玉定了定神便喊了丫鬟去厨房叫水沐浴。
泡进撒了许多干花瓣的热水中,黛玉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点。茯苓也跟进了浴室,绕着大木桶跑来跑去,又竖直前爪扒着木桶跟黛玉献媚,黛玉被它逗得开心,便撩了水去泼它玩。
茯苓跑开来甩了甩身上的毛,刚刚卧在一旁,却突然又爬起来往门边跑去,对着门外汪汪汪叫得很凶,黛玉心里蓦然一惊。
茯苓平日里极少大叫,这是怎么了?一个念头还未转完,就透过素纱屏风看见门外匆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