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先宜敬
羊跪乳,乌反哺,物犹知本,何况于人?祭先之道,不惟物之致丰,尤
贵心之致敬。即力有所绌,不能备物,诚意勿渝,先人亦格享之。不然,能
邀福佑者,未之有也。
祭产宜豫
贤孝子孙,原不倚产承祭。但子姓繁多,不能尽属有力。万一力不副心,
必致奉祀不虔。古人先备祭器,所以敦水源、木本之思也。且祀产不定,则
祭之规模皆难豫立。丰俭无常,亦乖礼制。吾族迁萧始祖传世二十有余,计
年六百余岁,而历代墓祭至今勿替,祀产之益彰彰矣。
值祭不宜论产
亦有支下子孙以他事废弃祭产。废产者固为不孝,若以产废之故,即诿
祭于废产之人,应轮祭而不值祭,坐视先灵之馁,此则视废产者不孝尤甚。
盖子孙不致山穷水尽、贫极无聊,必不敢废弃祭产。祭产既废,其不能料理
祭祀,大概可知。我尚饔飧足给,而忍俎豆不供,尤而效之,罪莫大焉。是
必有善处之方,所当随时斟酌。
宾宴宜洁
自奉不可不俭,以俭待宾,则断断不可。且不必主于丰也。不速之客,
家常餐茗亦当以洁为敬。即一顿客饭,而中馈之勤惰可见。
勿淹葬
人有恒言曰:“死者入土为安。”圣人复起斯言不易。顾吾越淹葬之习,
恬不为怪。贫者犹曰:“无力。”素封之家,妄求吉壤,月宕岁延,有一再
传而停柩于堂、厝棺于野者,甚或改卜佳城,屡屡迁掘,没者不宁,生者不
顺,不知古来发祥大地,其子孙未尝人人富贵。大率获福之人,类能守身敬
祖。亦如子孙孝事祖父母、父母者,见爱于祖父母、父母;不孝者不爱也。
为人子孙,不自求多福,而借祖父母、父母遗魄为祈福之具,其不获罪于天
… 7…
者,鲜矣。
疾病宜速治
疾起即药,易于见效;因循不治,医师束手。俭啬之人靳于医药,猥曰:
“死生有命。”夫疾即不死,而抱疾以生,何累如之。治家以勤,勤非康宁
不可。故疾病以速治为贵。
婚嫁宜量力
嫁娶之事,动曰颜面攸关。千方百计,典借饰观。无本之流,涸可立待。
成婚后,稍不周到,徒费口舌,有因而龃龉者。订姻之初,宜从朴实,勿以
媒妁所诳,作重聘厚奁之想,庶无后悔。
相子择妇
相女配夫,古人言之。不知聘妇尤当相子。若子不才而徒希门阀,女子
甚贤,自安义命。非然者,天壤之间,乃有王郎。必将薄视其夫,酿为家门
之祸。礼聘之始,何可不慎?
攀高亲无益
嫁女胜吾家,娶妇不如吾家,则女子能执妇道。前贤虑事极周。世俗多
援系之见,无论嫁娶,总惟胜己者是求。夫富与富接,贵与贵比,人情也。
两家地位相当,自尔往来稠密。稍分高下,渐判亲疏,势实使然,贤者不免。
故五伦之内,不缀姻亲,气谊浃洽,即为朋友。如不相孚,虽姻何益。
缔姻宜取厚德之家
子孙繁昌,类皆先世积善所致。择婿聘妇,俱望其裕后兴宗。残刻之家,
富不可保,贵亦难恃。目前荣盛,转睫雕零。惟恭俭孝友,家风醇谨者,其
子女目濡耳染,无浇薄习气,可以为婿,可以为妇。虽境地平常,余庆所钟,
必有承其流泽者。
奴婢宜督约
幸有奴婢,足供使令,逸矣。然凡为奴婢,知识多愚,筋骨多懈,非主
人董率,鲜能尽分,随才器使。因时督约,须处处精神周到,方可收指臂之
助,其劳有过于无奴婢者。若稍耽安逸,听奴婢之自为,弊将错出矣。 《袁
氏世范》于待婢仆之道,言重词复有以夫。
奴婢不中用宜速遣
奴婢之长,以能护主为上。既不遵约束,或意在他图,急宜邀中遣去。
… 8…
如以身价、雇价未清,勉强容留,愚者爱惜气力,遇事因循;黠者勾串外人,
乘机偷盗。家贼难防,闭门养虎,自贻伊戚,悔之晚矣。
奴婢疾病宜善遣
风寒小疾,必无他虑者无论。若病势稍觉可虑,即当邀同中保,交还亲
属,量予药资,听其调治。既见待人之厚,兼无意外之虞。一切所用之人,
皆当如是。
婢女当养其廉耻
婢亦室女,特其父母贫窭,及幼失所亲,不得自居于室耳。他日或为人
妾,或为人妇,总望其有所成就。当于驱使之中,教以闺房之义。事之近于
亵者,语之近于狎者,无使见闻。俾知爱惜廉耻,自无荡检逾闲之虑,亦惜
福之一端也。
乳媪不宜轻雇
“教儿婴孩”,古训也。富贵之家较贫贱者,尤须加谨。其受害之源,
全在乳媪。盖乳媪一流,多单门下户,贪吃懒做者为之。恣儿所欲,固其欢
心,至势不可离,辄挟儿为奇货,百方求全,以逞其私。主母以儿故,不得
不委曲贪忍,害有不可更仆数者。其恣儿之法:儿有知识,则导之索玩好,
求衣食,争好丑,竞多寡。小不如意,教以诟詈泼赖之方。仆从莫之敢忤,
日以骄纵,少成习惯。故大家子弟一坏而不可检制。古人养子,原皆自乳,
或雇乳则择端良之妇。顾妇之端良者,何可多得?且又安肯为人乳哺?苟非
产母缺乳,万不得已,断断不宜雇媪乳儿。不惟可以省气,可以省费,实关
于婴儿之成败者不细。
保全节操
妇人嫠居而能矢志不贰,或抚孤,或立后,其遇可矜,其行可敬,虽有
遗资,总当善遇。若遭贫窭,更为无告,房族不幸而有是人,必须曲意保全,
俾成完行。吾母两太宜人,艰难植节,吾所身亲。具官宁远,习俗不重贞节,
会有茂才孀妻,贫难自立,谆谕族长于祭祀中,节赢资膳,坚其壹志。其后
他族闻风式法,守节遂多。因知妇人立节,不可不思所以曲全之道。
无志秉节者不可强
秉节之妇,固当求所以保全之矣。其或性非坚定,不愿守贞,或势逼饥
寒,万难终志,则孀妇改适,功令亦所不禁,不妨听其自便,以通人纪之穷;
强为之制,必有出于常理外者,转非美事。
酒最偾事
… 9…
酒以成礼合欢,原不可少,耽之必至偾事。且好饮者,多在晚夕,一人
衔杯未止,举家停镫以俟。奴仆则伺隙滋弊,厨灶则遗火可虞。故饮酒不可
无节,而居家为最。
戏具不宜蓄
赌博之事万不可犯,犯必破家。即一切赌具,亦不可蓄。尝有新年无事,
偶尔消闲,子弟相习成风,因之废时荡产。即笙、萧、鼓、板之类,虽非骰、
牌可比,然亦足荒正务,总以勿蓄为宜。
架上不可有淫书
淫词艳语,最足坏人心术。子弟成童,天性未漓,尚不至为物欲所诱。
日见淫书,必至目摇神荡,不能自制。间或蹈于匪僻,关系甚大。故书架之
上,断不可存此等书籍。
田宅交易须分明
典买田产,须确查户贯、字号、段落、四至、界址、佃人、租额,有无
典买他处?一一分明。然后凭中立契。屋宅则间数、椽瓦、墙壁、门窗、正
路、旁径,以及花木、砖石,凡宅中所有一切,均须注载清白。售主当面交
割,然后受产,自无后患。如或爱得些小便宜,必有余累。弱者累在及身;
强者累贻后嗣。十常居其八、九矣。
便宜产业不宜受
产业各有时价,正项交关无所谓便宜者。且得业者亏亦不当。妄想便宜,
无端而价值比大众较廉,其中必有欺隐、影射、重卖、盗卖等弊。贪小承受,
必致讼费不訾。或乘人窘急,多方准折,自谓得计,此则巧取昧心,甚非诒
榖之道。前室王宜人尝诵“吃亏时节便宜在;贵买家私受用多”二语,不知
所本,义明理足。吾子孙能世世书为座右箴,必有食其报者。
契税不可漏
田产税契,例限一年,漏匿不税,当罚契价一半入官。故不税之契,刁
劣卖主得以藉词找贴,即为讹诈之由。遇多事地方官、书役,更得借端滋扰,
按例议罚,所伤实大。
勿欠额赋
国课早完,民之职也。黯者、疲者,率属户书捺搁,不即依限完纳。究
之延欠,不过半年,终须全完。先费贿托之资,后受差追之扰,是谓至愚。
官项不宜借
… 页面 20…
官中出借,如生息银两、出陈仓谷之类。初时经承传语,未必无些须利
益,息价或轻于民间。一经具领,则银有扣折,谷有搀合。领既入官,不得
不受,及于邀还官款,加平色,加斛面,层层吃亏。其或稍逾时日,则追呼
随之,至有典鬻应比,祸及子孙者。既累且辱,不可不绝之于初。
勿受来历不明之物
此种物事,大概皆过路人赍售。亦有三姑六婆中转鬻者。急于脱变,价
直视寻常稍轻,来历多不可问。草率成交,必贻后患。昔有人以数十文钱买
一铜壶,已而官捕查起强盗正脏,辗转根讯,事幸得白,家已全破。故物良
价贱,率系来历不明,断断不可贪小承受。
勿贪重息出贷
以本生息,治家者不能不为。然借户奸良不一,最须审察。经纪诚实之
人掂斤簸两,子母相权,必不肯借重息作本。其不较息钱,急于告贷者,原
无必偿之志。谚所云“口渴吃咸菜卤也”,利上加利,亦所不较。而终归于
一无所偿。故甘出重息之户,不宜出贷。
勿因息轻举债
缓急相通,举债亦不能免。要必不得已,而后为之。须先权应借之故,
得已即已。或因借主息轻,以为不妨多借,不知多借则多用,已为失算。若
出轻息以博重息,从而牟利,则人负我,而我不能负人,尤速贫之道也。
债宜速偿
假债济急,即当先筹偿之之术。与人期约,不可失信。谚云“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真格言也。因循不果,至子大于母,则偿之愈难,索之愈急。
不惟交谊终亏,势且负累日重。
子孙多产宜分析
累世同居,岂非美事?然众口难调,强之转为不美。盖子多则妇多。妇
人之性最难齐一,至孙妇更难矣。产业赀财不为分析,不肖之妇各私所私,
费用浩繁。有家长所不能检者,致贫之道即基于此。一朝撒手,兄弟、妯娌
疑少争多,必酿家门之祸。礼有之:“六十曰老。”而传年力就衰,即当手
定分书,按股折授,以杜身后衅端。
析产宜酌留公项
呜呼!是言也。余固有为言之也,使为子者皆能以事亲为心。为之亲者
何必过虑及此?顾余尝见衰老之人,尽将产业分授诸男。遇有所需,向诸男
… 页面 21…
索一文钱不可得。仰屋咨嗟,束手饮泣。而不肖子孙且曰:“老人已日受膳
奉,何有用钱之处?”茹苦莫诉。故既分产,必须自留公项。生则为膳,死
则为祭,庶可不致看儿孙眉眼。呜呼!后世受产子孙,读是语而不恻然生孝
亲之念者,其能邀福于祖宗乎?
有室有家之男女宜为曲谅
父母之爱其子,岂有穷期?男虽有室,犹若孩提;女虽有家,犹若在室。
顾有室即有儿女之事,有家即有舅姑之奉,爱则维均。孝如有别,为父母者,
须当曲为体谅,善自譬解,方可无失其慈。不然,鲜不郁而成愤,怒征辞色
矣。然女生外向,服且从降,义有专重,分不得齐父母于舅姑;男则何可厚
儿女而薄父母哉。
嫁女亦须体恤
习俗务为奁送,吾意不以为然。然生女虽不如男,而鞠抚无异。且女子
适人,舅姑娣姒间有不能不曲尽其意者,不专恃以顺为正,仪文不至,多为
获咎之端。且女子既嫁,止能受庇于父母尔。至兄弟而迹疏矣,至内侄而迹
愈疏矣。可以庇而不庇之,使其无可告诉,亦属亏慈。特义须量力。妇人无
识,损男以益女,则于情不惬也。
爱怜少子长孙之故
成立之子日与亲远,少子常依膝下,爱所由钟也。父母于子,皆望见其
成立。子尚少而身渐老,势恐不及庇之有成,怜所由起也。以怜生爱,以爱
增怜,情也,亦理也。成立者以为父母偏爱,忌而疏之,则爱怜愈甚矣。至
祖爱长孙, 《袁氏世范》以为由少子而推之,此则未然。盖人之性情,大衰
老而渐宽,祖之见孙,多在中年以后。孙畏父严,而乐祖宽,常与祖近;祖
亦藉以自娱。此其所以爱欤?
勿营多藏
力求储积为子孙计,非不善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