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习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怎样培养习惯-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サ兀闼档幕懊挥腥讼嘈牛闶チ俗龈稣钡娜俗钇鹇氲淖矢瘢∮姓庋桓龉适拢�

一个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些都完美的人死去了,上帝安排他进地狱,他不服,要求进入天堂,于是他的鬼魂找到了上帝理论。

上帝笑一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这个极乐的天堂?”鬼魂于是把他在阳间所有的东西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进入天堂吗?”

“难道你不知道你缺少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吗?”上帝并不恼怒。

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

“你忘记了你曾经抛弃了一种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个恬不知耻的鬼魂,有了一点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的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魂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都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诚信”。但是鬼魂不服:“难道仅仅能够因为我没有‘诚信’,就被拒之光明的天堂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

上帝变得很严肃:“那么,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魂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自己在外面有了情人;母亲劝阻他,他对母亲却再也不闻不问,他不允许母亲破坏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的那一份……

上帝打断他,说:“你看到没有,由于没有诚信,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忍你这卑污的鬼魂?”

鬼魂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着诚信的失去而失去了。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诚信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遵守诺言、说话算数

诺言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做的承诺。这种承诺可能是以语言的形式外现出来,也可以是人在心里对自己所做的某种比较郑重的决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要说到做到。

如果一个人经常不遵守自己向别人许下的诺言,那么,他会渐渐在别人心中失去信誉,他说的话从此再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在人群中,他也会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他说的话、做的事再不会有人去关注。他会渐渐失去朋友,变成一个孤单而无助的人。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也不遵守向自己许下的诺言,那么他的人生也会是一种失败的人生,因为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常常会被他自己忽略掉,而且他还会不以为意。

总之,信守诺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没有它的人格是不健全的。我们常说那种不信守诺言的人是食言而肥: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就话不算话。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另一个重臣郑重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大人怎么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而是在暗中指责武伯不信守诺言。“食言而肥”的说法从此而来。

信守诺言的力量强大,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例子: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图霸业决定攻打原国。晋文公和士兵约定用七天时间攻打原国。晋国到了原国后,受到了顽强的抵抗,七天之后,原国仍然没有投降。于是晋文公下令撤军。

所有人都不理解,谋士和将军们都劝阻晋文公说,再坚持几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但是晋文公仍然坚持要撤军。他说:我已经和士兵们约好以七天为限,现在七天已过,我不能失去信用。信用是国家的珍宝,如果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国家的珍宝,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晋军撤离了原国。

第二年,晋文公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原国。这一次,他与士兵约定:一定要攻下原国才罢兵。原国人一听到晋文公和士兵的约定,马上就投降归顺晋国了。卫国人听到这件事以后,认为晋文公的信用已经达到了极点,也就归顺了晋国。

第16节:说话算数

不久,晋文公就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霸主。

我们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一个人一再地违背自己的诺言,就没有人会相信他,在别人眼中他也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小人。跟他打交道的时候,别人会一直在心里想:“我会不会让这小子给骗了?还是别搭理他吧!”如果是这样,他只会寸步难行。

②实事求是、不说谎话和瞎话

所谓实事求是?熏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如实的反映,谎言和欺骗是绝对不能存在的。我们做人做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仅可能使我们的自身形象受到损害,有时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46年7月4日,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了一年零两个月了。这一天,离华沙170公里远的凯尔采市的几百名群情激愤的市民冲向街头,见犹太人就打、就抓、就杀,有的犹太人被抓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幢房子里被活活打死。这场肆无忌惮的屠杀从早上10点持续到下午4点,有42人被杀害,其中2人是被误认为是犹太人而被打死的。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次屠杀竟是由于小孩子说谎而引起的。赫里安,波兰一个鞋匠的孩子,当时他和父母从20公里外的乡村搬到凯尔采市,住了才几个星期,对城里的生活很不习惯。7月1日,他偷偷搭车回到乡村小朋友之中,3天后他又溜回城里。见儿子回来,父亲不禁恼恨交加,拿起皮鞭就捧他,并大声责问:“你这顽皮鬼,这几天跑到哪儿去了?是不是给犹太人拐去了?”孩子见爸爸凶神恶煞一般,害怕了,于是顺水推舟地“承认”了这几天是被犹太人拐了去,还谎称犹太人把他拐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个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愤怒的父亲到警察局去报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问父子俩发生了什么事,父子俩绘声绘色地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拐去折腾了几天,当时,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了,但德国法西斯的排犹思潮阴云并未完全散去。几个群众听信了谎言,异常愤怒,扬言要对犹太人报复,而捏造的“事实”在几个小时内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甚至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杀害了)。于是酿成了这一天对犹太人的屠杀惨剧。

赫里安在他此后的生命里常常充满了负罪感。帕兰蒂大街7号如今已经重新修葺,改为纪念馆,让世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可以说,这是由于一句瞎话和谎话引起的悲剧,赫里安因为没有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而给犹太人带来了这一惨祸。

每个人都会有过错,百般掩饰只是自欺欺人,不说谎话、不编瞎话是每个人做到诚实面对自己的第一步。

说谎在不同的年龄意味着不同的问题,诚实的品质是逐渐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这一点:没有人天生就是个谎言家。事实上在生命的最初,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无比诚实的心。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努力使自己永远都保有这颗诚实而美好的心:

弗雷德捡到了一把精致的小刀,他一直梦想拥有一把这样的小刀。尽管这并不是他的,但这是他捡到的。因为实在太喜欢了,所以他尽管非常犹豫,还是决定不找失主了。

有一天,当他得意地给汤姆看那把精致的小刀时,汤姆若有所思地说:“这把小刀好像是佩里医生的。”

“你别瞎猜。”弗雷德马上反驳。

其实弗雷德自从捡到这把小刀后,并没有踏踏实实地高兴过,他总是提心吊胆的,害怕有一天失主会认出来。

在暑假结束前,弗雷德找到了佩里医生。当弗雷德到佩里医生家里的时候,他正要出去给病人看病。

“这是您的小刀吗,先生?芽”弗雷德紧张地问,并把手中拿着的那把小刀递给佩里医生看。

“是的,”佩里医生回答,“但是已经丢失了好多天了,我还以为找不到了呢,所以又买了一把。”

“是我捡到了它,先生。”弗雷德说,“我已经藏了好多天了,尽管我很喜欢它,也想留下它,但是它不是我的,现在必须把它还给你。好了,我要出去玩了,再见。”

“等等?选”医生叫住他,“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现在我已经有一把新的了,这把就送给你好了。”

“哦?真的吗?我这不是在做梦吧?谢谢你佩里医生,谢谢?选”

弗雷德高兴极了,因为小刀现在“名正言顺”地归了他,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③守时

守时也是一种诚信,是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这可能是与他人的约定,也可能是指某一种关于时间的制度,还可以指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作息时间。无论是哪一种,既然是遵守约定,那么这个“守”字,就一定要做到。

守时,即按时间进行,固然不能迟到,但也不要提前太多。有些人觉得任何约定早一点总是好的。其实不然,一方面,如果提前到达而对方并未给予相应的回应,这岂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对方知道你提前来了,不免给他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也许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总之,单方面太过将约定的时间提前,与迟到一样是不太礼貌的。最好是准时到达,这是最好的守时。

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曾经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的都不是24小时。”不管如何,尊重别人的24小时,也是尊重我们自己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守时是一个重要的习惯,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同时也遵守各种纪律规定的时间。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失去在同学和朋友之中的信誉,如果是关系到纪律,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17节:真诚待人接物

10岁的丽莎对穿衣特别挑剔。一天大家都穿好了礼服去参加一个宴会。丽莎对妈妈说:“我要再换一条裙子。”爸爸说:“我们没时间了。”妈妈也说:“这条裙子很好看,不需要再换。”可是丽莎坚持要换,要不然就不去了。妈妈说:“好,丽莎,你可以在家换衣服,但我们要走了。”“你们为什么不能等一等我?”“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说好了八点钟准时到的,如果我们再等下去,全家会去晚的,我们就失去了信用,对主人也很不礼貌。”妈妈说完就打开车门坐了进去?熏然后开车带着其他人走了?熏将丽莎留给了阿姨。

有了这一次经验后?熏丽莎就明白了:约好的时间就不应该迟到,说好的事情就不该失信。

④真诚待人接物

所谓真诚,是指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身边的谁谁谁挺虚伪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待人不真诚。要不就是常常摆出一副真诚的样子,但并没有诚心诚意去对待别人,要不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就会慢慢地被人疏远,如果还有人与他交往,也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对待。为什么呢?一个不以真诚待人的人,谁会对他付出真诚呢?所以,就算这样的人还有朋友,也不过是一些同样以虚伪来对待他的朋友罢了。

如果我们付出真诚,也一定会得到真诚的回报。

在生活中,竭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对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发自我们真诚的内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诚待人接物了。一切以内心的善为最高标准。

也许有人会说,的确,在生活中我就是以自己的真诚之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来做每一件事的。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我的真诚却得不到别人真诚的回报,而屡屡让我伤心失望。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我们要坚信的是,在这个社会中,像我们一样真诚待人接物的人一定是大多数,并且会越来越多。因为真诚是人存身于这个社会最宝贵的心灵之花。

2.培养要点

既然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养成呢?

第一,要有为做到诚信而付出的心理准备。

的确,有时候坚守诚信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付出。

有位作者这样回忆他曾经受到的关于诚信的教育:

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个老头,姓宋。据说解放前在美国人手下当过卫兵。

第一堂英语课,宋老师将一张偌大的字母表挂在黑板上,逐个逐个地教我们学,课堂纪律很糟,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下课时他告诉我们:“学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更难。”

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他说对此次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给予特别奖励。尔后,他若有所思地站在门边,望着门外出神。20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立即收上试卷,全班总共才五十几个人。他很快阅完了所有的试卷,然后拍拍手,轻轻地宣布:很好,除一个同学写错了3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后,我不得不警告这个学生……“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宋老师对他说道:“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唯独有你一个弄出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

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宋老师一反这之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近似残酷的威严,“惭愧,还是不惭愧?”

“我不惭愧。”张小哲轻声说。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