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出,评论铺天而来,网络上更是争得面红耳赤,有人将作者称为“行业败类”;但也有赞同其观点的人,将他奉为“英雄”。
功过暂且不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早已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此朝阳产业如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又如何才能解决?
“惊爆价”水分有多少?
这位导游名叫邬敬民。他1994年开始做导游,从广东清新县做到深圳市,从地接服务做到国际领队,一做就是12年;因为这本书,今年初,他被所在的深圳某旅行社炒了鱿鱼。
“你说有些旅行社黑不黑?”电话那头,邬敬民一上来就反问。他把自己所在的旅行社如何宰人的过程大致总结了一下:先以低价团费作诱饵抢拉游客,在旅途中再逼游客参加自费项目、购物等。“道理很简单,但屡试不爽。”
低价到底有多低?邬敬民说,1990年,中国刚开放出境游时,泰新马三国的费用是12000多元,而如今报名费只要2000元出头,“这还不算货币贬值因素。你要说这是市场竞争产生的物美价廉?那我们就算算账。”
一个2380元泰新马十日游,就算旅行社本事能通天,来回机票也需要1500元左右,剩下不到1000元,还要吃住行全包,“这样的报价怎么可能赚钱?”
邬敬民说,最常见的是通过购物和自费项目中的回扣赚钱。按行规,游客每天至少进一家购物店,而其商品大多是次、假、虚。“我以前带一个台湾旅行团到一家玉器店,营业员将一个玉镯开价十万港币,一名游客随口开玩笑说一千就买,竟成交了,这可是折呀!而且其中购物店还要给旅行社四成回扣,你说这玉镯能是什么?”
“也别太相信旅游合同。”邬敬民说,有些黑心旅行社,从吃、住、游览时间,方方面面都能宰你一刀。比如吃,合同上写是八菜一汤,可那是什么菜和汤啊,大鱼能换小,荤菜有油就不错了;再说住,同样的三星酒店,在市中心和市郊的价钱能差一倍;合同上的景点是参观了,但再大的也不过一两小时就出来,能体验到多少风情?购物时间倒是分分不少。
不相信吗?邬敬民说:“去看看市场上那些所谓‘惊爆价’、‘跳楼价’,表面上看旅游产品供大于求,旅行社互相竞争让消费者得利,但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少?”
这是“潜规则”?
邬敬民所讲的是他在当地旅行社做导游时的经历,是否有普遍性呢?
记者询问了十多名市民,对于有些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大家都知道一些。
一家旅行社门前,正在看宣传单的宋先生说:“前几年我在黄果树瀑布花了700多元买了一副水晶眼镜,回来鉴定才知道是假的,就再也没戴过。还有本来说游三个景点,到达后却说没时间只好参观了两个。这次呢?我也考虑过自己去,但年龄大了,买车票、住宿都不方便,还是找家大旅行社比较放心吧。”
说起旅游中的不尽如人意,市民沈小姐告诉记者:“年前我参加了一个1888元香港游,我跟导游说想放弃一天的行程,自己去玩。导游竟说那就一天交1200元,当时真是意外至极。”
对情况更清楚的是业内人士。小王、小金都是某著名旅行社专职导游,对邬敬民所讲的“黑幕”,他们直言“有一些”,“导游一般分为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比例基本是1:2,专职导游除了带团,也做文秘,有基本工资,但绝大多数的兼职导游,收入就只能从旅客的人头费、购物回扣中出了。”
复旦大学旅游系教师吴本以前也做过一段时间导游。她说,邬敬民提到的,早已是全行业公开的秘密,也可以称作“潜规则”,的确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到底谁之“过”?
那么,“潜规则”又是怎么产生的?
社会舆论的矛头首先指向导游,因为他们是大部分行为的直接执行者。但邬敬民说,其实导游是这个游戏圈中最弱的群体,就像《叫我如何不宰你》的封面那样,导游手持一把菜刀,眼泪却哗哗流下。
导游小王说得很实在。为什么身不由己?“收入没保障、待遇低啊。你见过没有底薪、还要付给公司保证金的职工吗?导游正常带团每天补贴最多不过两百块,团还不是每天都有。”
游客心里更冤。宋先生说:“我们能怎么办?现在的旅游价格不透明。你看价钱是低,但旅行社能拿到多低的飞机票,多低价的旅社?我们都不知道。谁知道他们的成本是多少?”
但对于价格,旅行社同样有苦说不出。王老板两年前开办了自己的小旅行社,他对记者直截了当:“我们怎么和大旅行社竞争?现在大家提供的旅游服务都差不多,关键就是价钱。你不做,别人也会,都为了生存啊。”
皮球又踢回到市场。市场的三个主体,都说自己是“被逼无奈”,却无一不在纵容着这一市场向更畸形的方向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说:“这就是一个不成熟市场产生的过度竞争。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逐渐成熟的过程。而目前市场参与的各方,包括相关管理部门都不够成熟。”
旅行社黑幕(2)
导游自揭旅行社黑幕 ;旅游者就像是肥猪肉
邬敬民,有着12年的导游生涯。1994年开始接触旅*业,1997年正式从事导游工作。2003年成为国际导游,带团出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2005年12月,他用真名实姓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叫我如何不宰你》,向旅游业的潜规则挑战,揭露旅行社、定点商场、导游、司机等联手宰客的种种黑幕。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他本人也因此被迫辞职。5月7日晚,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与邬敬民面对面对话播出后,邬敬民再度成为热点人物。
以下是他的自述。
“负团费”背后的负心旅行社
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旅*业有!那是挂着宰人“刀”的免费午餐。
比如说港澳游,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港澳游四天,四天三晚,港澳本地的接团价是负300元。就是说不管内地的旅行社收游客多少钱,不用付一分钱给香港旅行社。相反香港旅行社倒贴给内地旅行社300元。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游客备受香港旅行社青睐呢?原因是,那些地方的人离香港远,去一趟不容易,多是“子弹”充足,有备而来,又弄不懂行情,可以被大宰特宰。香港旅行社绝对不会白白请你免费游港澳的,他们的钱从哪里赚呢?他们会在香港安排三到四站购物,在澳门安排两站,到珠海还有两站。四天三晚的时间,七八站购物,再去掉进出关的时间,你能有多少时间去玩景点,体验旅游的真正乐趣?
购物又怎么能伤害游客呢?香港不是人称购物天堂吗?殊不知旅行社带你去的地方,是他能拿高额回扣的地方。媒体报道的一位香港珠宝大王因涉嫌向旅行社及职工提供非法回扣,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的事件,就证实了这个问题。他们提供的回扣高达30%,然后还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等,再加上他们自己所谓合理利润,可以想象他卖你的东西值多少钱?同样的一个行程,港澳四天,广东人去要交800元给香港旅行社。如果是厦门、海南人,花600元就可以了,因为他们还能在购物时上一点儿当。
曾引起轰动的广州199元泰国五日游,连起码的泰国签证费(泰币1000铢,相当于港币200元)都不到,更不用说一路上吃喝住行了,谈何利润?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一个陷阱。上海2380元泰新马十日游、北京1880元香港四日游、重庆800元张家界双飞四日游,江苏660元海南岛六日游,四川500元泰国六日游。这些报价能有利润吗?扪心自问,机票任你打折,车还得坐吧?饭还得吃吧?觉还得睡吧?很多游客对旅游市场所提供产品的价值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很多旅游者在经历了多次的变质旅游之后,依然不思悔改,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关门打狗”:将游客关在房内,不买东西不让出去
客人就像是猪肉,我买过来爱怎么宰就怎么宰。榨得干干净净的,不把你榨干他誓不罢休,这是高手。旅行社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从游客的身上榨出来,而且还要获得高额利润。最主要的方法是安排购物,一站接一站,马不停蹄。我带的“新马泰”团,10天进了13家购物店。
这背后是旅行社和购物商店的勾结。购物商店靠旅行社拉客,靠导游推销商品,导游靠司机配合,司机、导游、商店、旅行社靠购物生存,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向旅游者高额出售一些“次、假、虚”的产品,从中谋取高额利润。有些时候,地陪导游和商场会逼着你买东西,不买不让上车。一些商场采取“关门打狗”方式,将游客关在房内,不买东西不让出去。
我曾经带过一个团,客人来自台湾,购物店的营业员把他拉到贵宾室里边去,打开保险柜,拿一个玉镯出来。开价多少?10万港币。这人随便开了一个句玩笑,哪里要那么贵?1000元啦。好了,这个购物店的人就觉得这个人有发掘潜力,组长、班长、部长、经理、总经理,一路出面缠着他,后来这个客人就以1000元买了这个玉镯。开价10万元,1000元就成交了,这只是0.1折啊!这1000元,购物店还要大概四成左右的回扣给旅行社,还有讲解员、售货员,他们都要提成的,他们拿的效益工资啊,这又去掉一部分,他剩下到多少?大概不到一半,这一半老板还得有利润,要不然卖它干什么?购物店的商品如果不是假的就是价格特别虚。
旅行社黑幕(3)
深圳导游自揭旅行社黑幕 ;旅游者就像是肥猪肉
购物店支出成本=回扣+人头费+停车费
定点购物商店,原本是为了加强对旅游购物的管理,方便游客购物、维护游客的利益而设,现在却成了宰客最厉害的地方。每一条旅游线路上都有这种购物店,而且购物店有很多家,要吸引旅游团把客人送到这里来必然进行恶性竞争,必须提供高额回扣。一般的行规是回扣10%,但很多旅游购物店提供的是40%到50%,而且购物店除了提供回扣以外,还要付人头费、停车费。
我带一个人到你这个店里来,买不买东西都得给钱,这就叫人头费。我把车开过来了,你就得给停车费。停车费一般在50元至200元之间,以车辆的大小及人数多少来定。人头费付多少得看购物店卖的是什么产品,珠宝、玉器、珍珠、水晶这种购物店就会给5~20元/人不等的人头费,医疗咨询卖药的人头费高达30~50元/人。
游客来自不同地方也会有不同的人头费。如果是外宾的话,人头费会有进一步的上调,甚至高达50~200元/人。也不是每个进店的游客都可以签到人头费。一般来讲18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签不到人头的。有些地方是12岁以下不能签人头,12岁~18岁签半个人头,所以导游在跟购物店报人数的时候,不是以全团的总人数来报,而是报可以签到的人头数,如八个半人,或十五个半人。就本人所知,日本人的平均人头费为最高,多的达到了200元,所以在人头数上会严格把关。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单凭导游一句话就可以签到人头的,要拿名单来对,没名单就得看护照。有的导游为了多签人头费造假名单,16岁、17岁改18岁、19岁,反正现在小孩子发育的比较早熟,十来岁就长得跟大人一般高了,从外表看不出来。
我曾带过一个残疾人团,进购物店的时候,我打电话跟旅行社讲,残疾人行动不方便,他们也没有什么购物能力,能不能不让他们下车。结果旅行社说不行,一个人100元钱人头费哩,你要不让他们进店的话,人头费你来出。没办法,我只好把这些残疾人抬下车,推进购物店。当时心里那个愧疚啊。
旅行社赚钱又一武器:自费项目
除了鼓动游客参加购物之外,设置自费项目甚至强迫游客参加自费项目是旅行社赚钱的又一武器。游客往往被引诱来价高质次的自费景点,正常的游览时间被压缩挤占,实际支出往往大大超出所报的团费。
我曾带团去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芭蕾舞那是一定要看的,那可是国粹啊。但600卢布的表演,导游会收你2000卢布,差不多是700元人民币啊,一场表演就赚你个500元人民币。再来看看国内遍地开花的战场吧!在海南,底价1元的兴隆热带花园,卖到30元;底价为50元的西岛,转卖到100元;南山文化苑,卖到120元,比门市价高出55元;猴岛,自费销售价为100元,旅行社实际支付的费用为34元;玉带滩加博鳌会址,70元的门票,旅行社底价是23元;大小洞天景区门票,16元的底价,卖给游客80元。底价5元的黎村苗寨,卖到了50元,差价高达10倍;潜水380元,潜水公司却只能拿到50元;人妖表演收你150元,底价也不过50元。
至于一些正规的著名的景点,回扣比较低,就会遭到冷落,而偏偏这些景点却是最值得一看的。如苏州著名的景点像拙政园、狮子林、虎丘、留园、西园等,他们的回扣只有10%左右,导游当然不会去自找辛苦了。按当地人的说法,到了苏州不去拙政园、留园,就等于到北京不去看故宫和长城。这不是坑人吗?
在自费项目的推荐方面,旅行社会给予导游非常密切的配合。首先在行程上大做文章,缩减景点,降低了成本,也挤出了时间。因为导游卖了自费项目还得上交一部分,这是自费景点在某些线路越来越盛行的原因!导游是提供了热情的服务,但目的却是骗你消费。如今的旅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没有几个旅行社和导游能让游客真正享受旅游。
旅行社黑幕(4)
深圳导游自揭旅行社黑幕 ;旅游者就像是肥猪肉
“不养导游”的经营路数把导游逼“黑”
导游被戏称为“三无”人员:无基本工资、无福利、无最低保障。听听导游的自嘲吧,“被媒体骂得比猪狗不如,被旅行社宰得比兔子还惨,被客人投诉得比绵羊还乖,被旅游局罚得比蚂蚁还多”。
我在某旅行社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