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里面可是有寄生虫的,尤其是江南地区,血吸虫病在不少地区都是泛滥级别的。说难听点,从徐州广陵地区到偌大的南部地区,几乎所有的淡水鱼都有可能存在寄生虫。三国时代的广陵太守陈登,喜欢吃生鱼片,结果就因为寄生虫病挂掉了。
现在这些山民下山,还有谁敢说他们是蛮子。和他们比起来,那些生活在世家的压迫下,生活在知识的荒漠中的普通百姓,更像是蛮子。
他们粗俗,是因为是我放弃。他们愚昧,是因为无力反抗。他们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农民只考虑不断的种地,工人只知道不断的出卖劳动力,他们从来不会考虑自己为什么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
寒门崛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百姓就更不用说。在这个时代,寒门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世家子弟几乎占据了大汉全部是官职!
李煜看不过去,哪怕是改朝换代,世家依然是世家,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会继续压迫那些百姓,让他们继续麻木下去。农民只需要耕地就好,士卒只需要杀敌就好。人们麻木的生活下去,他们才有机会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改朝换代没有任何意义,得到好处的只是少数的存在,这种时代需要的是革命!
可惜的是,就算这样,李煜就算有一颗革命的心和革命的热情,却没办法展现出来。说到底,还是他现阶段掌握的力量,还太小了!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那些外家在别的村的村民,也会偶尔走走亲戚。村子的改变非常的明显,带来的便是其他村子的羡慕和向往。知道这里可以学到知识,知道李煜有门路可以弄到便宜的盐铁,就算他们对土地公有制有所抵触,也没办法掩盖他们对这里的向往。
如此,开春之后李煜要求合并,想来阻力会低上许多。
转眼,冬天也过去了,转眼除夕已经来到,到了这一天,李煜也累计了22755点声望。有986个村民都是他的崇拜者,还有阿奴这个虔信者,每月都有将近15000点声望进账。
除夕这天,东汉这年头还没有贴对联的习惯,毕竟纸张贵过头了。所以就算挂,也是挂桃符为主,上书神荼和郁垒二字,以压邪避鬼。
以前都是祖横负责书写,如今大家都能直接写。当然不可能用毛笔,用的是沾了墨汁的尖树枝。文雅姑且别指望了,毕竟才学习了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村民外出的时候,看到自己亲笔写下的这四个字,心里却也充满了喜悦。
新年到了,按说现在便是180年的2月份左右,距离黄巾起义还有4年的时间。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李煜才意识到,史书所言应该是农历,他却一直将其当成公历,难怪以前读到历史的时候,总有些不适应。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既然来了,那天下估计也不会再有公历了。从今往后,华夏的农历便是世界的公历,或许这也意味着华夏的真正崛起吧?想想现代,新一代越来越少人知道农历,会看农历,李煜觉得这是华夏的悲哀这才是我们华夏自己的历法啊!
新年和后世不太一样,在那些世家大族那边,真的是十几天都不出门的,直至元宵散年之后才开始出门。
百姓家过得苦,只能坚持到初三,初四就要出门打柴或者做别的,否则过完年铁定断炊。山民就更不必说,就算初一也没办法待在家里,山里那么多的豺狼虎豹,稍有不慎村子就要要遭灾了。
不过和普通百姓比起来,山民也有当山民的好处,那就是肉食倒是不缺。秋天储存下来的熏肉腌肉什么的多得是,甚至时不时还能猎杀到一些犀牛和大象之类的大型动物加餐。
象拔据说应该是象鼻鱼,后人更多以为是象鼻。真正的象鼻,李煜近期倒是吃过一次,许是肉质太老,或烹饪的办法太过单调,味道自然不怎么样,就算烤起来也不好吃。
也别指望有铁锅,铁料永远都是山民最大的痛。没有铁锅,炒菜什么的自然无从说起。
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好处,那就是没有什么自然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亚洲象在南方并不少见,甚至犀牛也是。不去猎杀它们,它们就会危害到山民的安全。故而只要遇到,基本上都是直接猎杀的。
别人忙成这样,李煜自然也是没办法幸免。不过他却是开了一个新的头,那就是发压岁钱。他的那些小学生们,都发了两文到五文不等作为压岁钱。
学生们得了好处,也是有样学样回去找父母要压岁钱,说是老师就给过,还把用红绳绑起来的压岁钱拿出来给他们看。
山民们以前不知道这个规矩,也不知道是李煜独创,于是翻了翻,却也找不出几个铜钱。毕竟他们要铜钱也没什么用处,所有的东西都是统一拿下山去交易,他们几乎不留铜钱在手里。
最后索性这几个铜板也收了起来,说是下次赶集再给他们带好吃的,这才忽悠了过去。
元宵节那天,李煜倒是想要吃点汤圆,只可惜手头没有糯米,也没有芝麻。声望超市里面倒是有出售,每包30声望点。似乎是包汤圆的技术这个时代没有的关系,这才提价了。
只是就算兑换出来,怎么解释这玩意的来源也是个麻烦,索性也跟着大家不吃了!
随着元宵节过去,他的声望值也累积到了30755点。不过他已经有了想法,打算给祖郎买一套嵌铁皮甲和一把好一点的朴刀,预算大概是2万点声望值。环首刀是近战用的玩意,若要玩马战到底还是要把朴刀玩溜才行。
却又花费了7000点声望,给欧阳行兑换了基础会计知识,后者总算可以适应管账的工作。以后随着陆续的强化,或许会变成萧何一样的存在吧?
在冬季,为了生活所需,李煜他们把一些不值钱的东西都拿到了市集卖掉。由于只是丹杨郡这里的小集,所以收购价钱很低。
这次是开春之后的大集,江北也会有不少商人过来收购,可以把东西卖出一个好价钱。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李煜他们这个冬天打猎到的好东西,几乎都留到了这个时候。
两根修长的象牙,是这次交易的重头戏。大象的皮革已经被硝制,然后制作成了皮甲,这玩意比普通的毛皮要厚实得多,防御力自然也高出不少。
另外还有两根虎鞭,虎牙项链和虎皮也是重要的交易商品。硬要说的话,几张狐狸皮也还算不错,早些时候入侵村子的那狼王皮更是精品!狼王可不是普通的狼,却是一只有白化病的白狼,放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作为祥瑞。
只可惜,这玩意不能出售,李煜打算用来送礼!是的,趁着这次赶集,他打算和陵阳县的县令接触一下!正事姑且不说,好歹先把关系搞好!
同时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那就是早些时候的那三支商队,到底有几支会按照契约把他的本钱和利润交还回来?说真的,他已经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
春节第一次市集,果然比平时要热闹得多。甚至有不少陵阳县的百姓,也会在这个时候在市集里面摆个摊子,做点吃食什么的。这个时候大家出售的都是好东西,换到的钱自然也多了不少,有了余钱吃点好的也不足为过。
甚至有一些江北的商人,把几十个女性带了过来,临时开了一家青楼。这些女性大多来自江北的难民,据说去年的时候蜀地巴郡有蛮夷造反,与此同时世家大族对宦官发动了攻势,打算彻底剪出刘宏的羽翼,将其架空。
太尉段颖因此下狱,不多时在狱中畏罪自杀。一般来说史书里面类似这样的情况,往往都是被自杀的。
世家的步步紧逼也让刘宏彻底发怒,名义上是宦官下了手,但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是刘宏对世家下了手。刘郃、阳球和陈球三人下狱,并死于狱中,显然又是被自杀。
不同的是段颖是世家下的手,这三人是刘宏下的命令。在很短的时间内,刘宏和世家的裂痕已经清晰可见。
这次动手,有不少人也牵扯在内,不少人被流配,不少人被杀。连同之前蜀地的受灾百姓,不少变成了流民迁徙,其中的女性被商人收罗了起来。很漂亮的自然待价而沽,姿色一般的却是直接拿出来接客。
其中就有一个对外宣称卖艺不卖身的,那才当真是艳丽夺目,婀娜多姿,吸引了不少色狼的围观。只是这商人的后台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大世家,就算是县令也不敢造次。
李煜他们入了场,却也是懵懵懂懂的进行交易。最多是路过的时候,偶然发现这里那么多人聚集,难免有点好奇而已。或许对于李煜这些人来说,那种高等级的存在,本来就不是他们可以沾染的。他却不知道,这是一段姻缘的开始
第24章 墨门徒杨浪
这次的交易还算顺利,所有货物扣除那保留下来的白狼皮,都以合适的价钱卖了出去。
和以往不同,这次的交易李煜带领的山民给了市集的百姓们既然不同的印象。与那些大大咧咧的普通山民不同,李煜麾下的村民彬彬有礼,非常懂得规矩。关键是在说到价格的时候,这些村民的不同完全表现了出来。
有些商人偷奸耍滑,报价的时候算数经常会出现三乘以七等于二十的情况。以前说不得就糊弄过去了,毕竟大部分的山民不识字也不懂数数。不过碰到李煜麾下的村民,那可不行,尤其这次李煜甚至把欧阳行给带了过来,若敢动歪脑筋则根本是自砸招牌。
一番交易下来,少说也卖出去了500多贯,比预期还要高出70贯左右。那些商人也不由得高呼见鬼,从来没有见过山民那么机灵的。都不由得怀疑,这山民是不是冒充的。
整齐的衣服,干净的外表。虽然依然是粗布麻衣,却有种坦然和自信。比起那些麻木或者木讷的山民,几乎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存在。
那些普通的山民,甚至邻村的山民见状,甚至都有点相形见绌的意味。本来熟络的都不敢上前打招呼,遇到他们主动打招呼的,也是中气不足,一点自信都没有的样子,完全没办法做到如同以前那样轻松。
“这次交易额是572贯,需要缴税229贯,另外分出100贯我另有用处,剩下243贯用于购买物资,清单交给我来处理,不管如何都不会让大家吃亏另取出13贯,今天大家都去乐呵乐呵!”李煜简单计算了一下,然后把钱都放到框子里面,转身就要离开。
“村长,需要我们陪你吗?”欧阳行突然问了句。
“安心好了,交易并不麻烦!”李煜笑了笑,表示很轻松,其实他不希望别人跟着他。
毕竟哪里有那么便宜的物资,说到底都是他用声望值兑换而来。但是总不能凭空把东西变出来吧?为了保密,他只能做到每次交易都尽量隐蔽。
当然,他也打算去看看那三家商人的情况。若是可以他打算逐渐培养一两个起来,成为御用商人。久而久之那些生活用品什么的,能直接在他们那里直接购买最好,总是通过声望兑换的话,会让后续的发展变得非常的困难。
欧阳行他们主要是担心李煜的安危,毕竟他武力不足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没有武力的人背着数百贯的钱币,怎么看都不是很安全。这里虽然都是山里人,但也有一些坏人的。
好在李煜不多时就找到了那三个商人,他们似乎为了方便李煜寻找,所以依然集中在一个地方。本来李煜以为他们都会卷款逃走,或者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实际上他小看了这个时代人民的淳朴。
其实深入想来也不难理解,这些小商人本来背后就没有后台,就靠诚信和相对划算的价钱来赚点辛苦钱。这种人自然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否则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敢卖东西给他们,哪怕同时会笑话李煜傻。
“三位果然是至诚至信之人,李某果然并未所托非人!”李煜顿时笑吟吟的迎了上去。
“哪里哪里,若非李兄的投资,我等这次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其中一个商人笑道。
李煜虽然只是投资了50贯,但已经比他们原本的30贯本钱要多出了一倍有余。用这些钱他们采购了更多甚至更值钱的货物,到了江北之后出售到的价钱自然也就更多。
这次的收获,远远比以前赚点辛苦钱要多得多。以前收购的东西主要面对的是底层的百姓,如今他们也能稍微面向那些二道贩子,甚至是寒门或者小世家。尤其是那些世家,那才是有钱的主,在他们身上赚到的钱才真的多!
最后扣除本钱的80贯,他们还有30贯的纯利润。按照之前的协议,其中15贯归李煜所有。他们这次相当于只赚了15贯,比起以前只能赚10贯左右来说,还是多了5成利润。
重要的是,这次打通了商人和世家的关系,以后生意做大了,说不得还能够找到某个世家大族作为后台,如此他们也能从小行脚商人,发展成商队,甚至一个大商会了!
“恩,这次我带来210贯,外加原本的65贯,每人可以拿135贯。本人希望入股,分两成的干股,不知道可否?”李煜郑重没有直接拿钱,直接把框子放在他们面前,拉开盖在上面的布,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铜钱。
三人不由得有点呼吸加速,要知道他们的本钱就那么40贯左右,这是他们能够拿出来的流动资金。一下子多了135贯作为本钱,他们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这是第一笔投资,以后还会陆续有更多的投资给三位。我比三位更希望大家能够做大做强,毕竟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相对而言,2成干股,不多吧?”李煜笑吟吟的问道。
“不多,真的不多只是李兄有所不知,若想要发展壮大,难免要投靠世家。由他们出面,我们在官面上活动起来才会容易许多。正因为这样,往往我们会让出5成利润给他们,再分两成利润给李兄,难免”其中一个商人为难的说道。
“为何需要分出那么多的利润!”李煜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按照股份来说这不是直接控股了吗?世家说不得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开个证明确认商会和他的关系,就能够坐享5成的利润,这几乎比抢银行还要快。
“我等没有靠山的小商人,想要得到世家的帮助,自然需要牺牲点。否则世家本身也有经营,他们如何会让他们做大?以前客人主要都是百姓,那些家伙买件东西都要犹豫半天,就算要买也是不断说价,到头来我们就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