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小说 2007年第12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章回小说 2007年第12期-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半路上让母亲拉住了。母子一起上了茶馆。男人说,怎么又来了,这么快烧到了上屋?女人说,上屋也烧没了,全都烧没了。男人奇怪地说,这么快?还不到半壶茶工夫? 
  陈家民领表姐去了一家,一看,满员。又去了另一家,一看,还是满员。找到第三家,才看到了空座位。陈家民问表姐喝什么茶,这是坐下来以后表姐听到的第一句话。到茶馆就非得喝茶吗?表姐心里虽然有些好笑,一想,他可能就是这样憨直,就说,随便吧。表姐把话说得很轻,她不想给他压力,她看出他很紧张,他的神气是一副非常在乎表姐的神气。表姐猜陈家民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女人,或者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关系接触女人,所以才显得这样紧张,这样在乎。事前,孙小丽早就给表姐介绍过了,她说陈家民是个没处过女朋友的男人。表姐说,他已经三十好几了,为什么没有女朋友呢?孙小丽说,李娅你不觉得这话问得没水平吗?这个世界啥样的事情没有?你李娅也二十好几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男朋友啊?人家要是这样问你,你怎样回答呀?表姐说我——把话刚开了个头就说不下去了。表姐知道跟孙小丽不会说出什么结果来。好在孙小丽是最好的朋友,比较了解自己。正因为这样,表姐就更加无话可说。 
  据孙小丽介绍,陈家民是唐山地震的孤儿,他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院供他上了小学,中学,最后上了一所电气专科学校。毕业就分在了孙小丽的那一间工厂,那是镇上效益最好的一间国营工厂。从技术员做起,陈家民现在已经是工程师了。孙小丽说,你说我还不了解他吗?我和他是脚前脚后进的工厂,我和陈家民一直在一个车间干活,现在也在一个车间干活。她说李娅你说我能不了解他吗?这时候舅妈插话说,哎呀,好你个小丽呀,放着这样好的你怎么——舅妈话还没说完,小丽叫起了委屈:好婶哎,那时候李娅还——舅妈见表姐跟她翻白眼,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就给小丽道不是,小丽呀,是婶糊涂啦。舅妈说对呀,李娅就该找个老实厚道的男人,男人老实厚道是女人的福气。 
  在表姐看来,陈家民正是一个很老实很厚道的男人。从他的紧张和不敢看她的表情,表姐就知道他对自己一定是非常满意了。当初舅妈还在担心时,孙小丽就尖声叫起来,李娅这么好看的胚子哪个男人会不满意?躲到被窝里乐吧。小丽说话就好这样省略主语,舅妈一头雾水地问,哪个躲到被窝里乐?小丽就喜鹊一样呱呱笑起来。表姐知道小丽和陈家民眼光都不错,不管在男人和女人眼里,自己都是一个漂亮的女人,都是一个性感的女人。很早很早孙小丽就曾经说过,她说李娅你说连咱们女人都夸你,男人哪个不想吞吃了你?她说李娅真是怪了,你腰那么细,乳房怎么还那么大啊?小丽说的不是假话。很小的时候,表姐就知道自己是个好看的女人,是个像孙小丽说的腰很细乳房又很大的女人。表姐和小丽是从小的邻居,一起上了小学和中学。中学以后孙小丽上了现在这家车衣的工厂,表姐考上了幼儿师范,那是镇上的最高学府。小学还没毕业,孙小丽就不止一次地跟表姐说过,她说你知道吗李娅?表姐说知道什么?孙小丽说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大的不幸你知道吗?表姐明知故问说为什么。孙小丽说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的不知道啊?表姐说我是真的不知道啊。孙小丽说我告诉你吧傻丫头,不管你在哪儿,不管你是在学校还是在路上,镇上的人们都在看你,不光是男的看你,女孩子也在看你。跟你在一起,我都让你比没了。孙小丽说的是真话。表姐明白她是在说真话。上了中学,上了幼师以后,表姐就知道自己比以前更好看了。以前虽然很好看,因为年龄的原因,还没有长开,就像花骨朵一样,还没有完全打开。到了中学,特别是上了中专,就像吹气一样,表姐突然就长开了,变得又鲜艳又丰满。走在街上,已经是人看人爱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陈家民也是个挺不错的男人。想想吧,三十二岁,没结过婚,还是个搞技术的工程师,长得也不赖。人们不是常说吗?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工程师都当上了,数理化能差得了吗?所以,从哪方面看,陈家民都是个不错的男人,都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这样的人,一看就能够预知他的以后。表姐和陈家民就这么处上了。 
  陈家民没有房子。所以舅妈打算结婚以后,让表姐和他在家里住。舅妈和舅舅都是工人,生了一大堆孩子,活下来的就表姐一个。他们的房子是两居室,也不是很宽敞。表姐有点犹豫。表姐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表姐觉得不管怎么说,她和陈家民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过法,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过法,就是亲妈,她也觉得受拘束。舅妈却说,那么大的屋子还不够住?原来一家人七米半屋子不也活了过来?出去租房,吃饱了撑的?舅舅自言自语说,现在,生活可是越来越好了。表姐明白,舅舅的话是舅妈的另一个说法。现在她是一比二。表姐问陈家民,你看呢?陈家民说,暂时单位分不到房子,租房又不划算。自己的亲爹亲妈,有什么放不开的?他没把话说完,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同意在舅妈家住。表姐知道,她现在成了一比三了。陈家民这样表了态,表姐也就不好说什么了。于是那一段,陈家民差不多天天呆在舅妈家里,收拾两居室的房子,当然重点是收拾表姐和他的新房。陈家民是个很会干活的人,什么活儿一捅咕就会,既是知识分子,又是劳动人民。舅妈和舅舅总夸他,有时候也帮着他干点这个,干点那个,而且时不时就交换着眼色说,一看就踏实,李娅跟了他不会有错。 
  陈家民的确是个踏实的人,人人都这么看他,包括表姐自己也这么看。直到表姐快和他结婚了,他也没有抱抱表姐或是亲亲表姐,更不要说别的。不过,陈家民在舅妈家收拾房子时,总让舅舅和舅妈出去遛弯,说省得叮叮当当听着心烦。表姐知道,他是愿意和她单独呆在一起。但是舅妈和舅舅出去了,陈家民还是一门心思干活,表姐一走到他跟前,他就紧张得不敢喘气。看着他那个样子,表姐哈哈地笑起来——人和人怎么这么不一样啊。看表姐笑,陈家民明知故问地说,你笑什么呀?表姐说当然是笑你。你干吗把我妈我爸撵走哇?表姐以为这么逗陈家民,一定能让他勇敢起来,可是陈家民却咬着腮帮骨,不说话了。终于有一天下午,看他干活累得淌汗,表姐就递给了他一条毛巾。陈家民不接毛巾,忽然把表姐抱住了。那一天,离他们结婚只有一星期了,当陈家民抱着表姐,把嘴凑到她的嘴边时,突然呻吟了一声,身子颤抖起来,贴着表姐身体的他的下面变得湿漉漉的。表姐问他,你怎么啦?陈家民一把推开表姐,跑进了卫生间。 
  表姐正和陈家民筹办婚事的时候,有一天,他俩碰上了肖非。那一天是个星期天,表姐和陈家民去了镇上最大的国贸商都,这之前她看中了一条红色的裙子又有些犹豫。陈家民自告奋勇陪她去买。表姐说你去不去都行。表姐所以这样说是还没有拿定主意,她知道陈家民自告奋勇陪她去,就是要果断地买下那条裙子。他不明白这样做表姐其实并不高兴。表姐喜欢女人买衣服时看上了又犹豫不决那种感觉,在商店,指哪买哪儿,在她看就失去了女人的味道。所以陈家民要陪她去,表姐并不怎么高兴。但是最后,陈家民还是陪她去了。女人就这样,做事总是又矛盾又犹豫。结果那一天,表姐和陈家民刚刚逛到三楼,就碰上了肖非。当时表姐正在试穿一件夏天的短裙,她刚从换衣间出来,好歹得让陈家民看看,人家毕竟是男朋友。表姐还没有抬眼,就感觉对面有个人在看自己,不是偷偷地,而是明目张胆地甚至是肆无忌惮地在看。凭感觉表姐觉得那是一个男人,表姐知道,那不是陈家民。陈家民不那样看她,陈家民总是躲着她的眼睛。表姐抬起头——那家伙是肖非。他还是那个老样子。肖非不会没看到等在一边的陈家民,他不管不顾地对表姐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李娅?想不到你还是这么漂亮。 
  表姐的心咚咚跳起来。这个不要脸的家伙,还敢说我跑哪里去了?他也有脸说。表姐把手伸进陈家民的臂弯,说,走。陈家民不解地看着她,说,人家跟你说话呢。肖非装出一副才看到陈家民的样子,话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说,介绍一下吧,这位是——表姐说,他是我男朋友。又对陈家民说他是——肖非突然打断表姐的话,说,我是她的前任男朋友。陈家民很吃惊地看着表姐。表姐对肖非说,你说的对,但是现在,我和你没有关系了。肖非说,那可要看我了。他打了个响指,走了。 
  此后表姐毫不犹豫地看着陈家民掏钱买下了那条红色的裙子。 
  有一天表姐说,陈家民,你是不是想听听我和肖非的故事?陈家民看着表姐发愣。表姐说,陈家民你不用回答我,我知道你想听。表姐说我这就从头到尾地告诉你。肖非的确是我的男朋友。但是你可能也看出来了,我们早就分手了。 
  表姐认识肖非的时候已经从师范毕业了,已经在学校当了两年老师。本来她可以留校,可是幼儿师范在另一个镇上,到家里一次来来往往要好几个小时。而且学生都是女的,老师也没几个不是女的,呆在学校就好像关了禁闭一样,所以她就自愿到镇一小当了老师,在一小教音乐。小学音乐课是个很轻闲的工作,在镇上,一个年轻女人做这样的工作应该算比较体面了。再加上表姐长得很好,所以在她当小学老师这几年里,追求表姐和给她介绍男朋友的特别多。一点不夸大,真的,差不多天天都有。每天表姐下了班,就有男孩子堵在学校门前,让她非常骄傲又哭笑不得。有时候那些男孩子手里还拿着挺好看的鲜花或者什么好吃的东西。这样的情形差不多持续了五年。五年了,男人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表姐没有看中一个。后来,不光舅妈,连表姐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像话了。想想也是,不就是一个小学的老师吗?不就是长得还算过得去吗?现在街上好看的女人还少吗?闭着眼睛抓两把,就能抓住一个美女,有什么了不起呢?可是那时候她就那么固执,谁的话也不听,直到有一天她碰上了那个坏家伙——肖非。 
  表姐是在镇一小认识肖非的,也不能说认识,是碰上了这个家伙。因为表姐是教唱歌的,六一儿童节前,校长就让表姐排一个儿童的小节目,表姐就在一二年级选了五十名小学生,在《五十年金曲大家唱》里选了三支歌,搞了一个儿歌联唱。三支歌是《丢手绢》、《找朋友》和《让我们荡起双桨》,表姐知道孩子们都爱唱这三支歌,表姐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最爱唱这三支歌。因为是课余时间排练,所以表姐每天放学后就多留五十名小学生一个小时。这样,你看吧,每到放晚学后,练歌的那间教室就被人围个水泄不通。校长和副校长怎么赶也赶不走。家长们纷纷说,我们都是学生的家长,我们看看自己孩子唱歌,能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接孩子,顺便听他们唱歌,他们会更来劲儿。还能让我们回到家再赶回来接孩子吗?家长们这样一说,校长和副校长也没了办法。征求表姐的意见,表姐说,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就让他们看吧。家长们确实说的有道理,小学生们一看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围在门口看,唱得更起劲了,所以表姐教得就非常顺利。最后那一天,也是快要结束的时候,表姐为了调动气氛,一边打拍子,一边对家长们说,大家和孩子们一起唱吧。可是一开始,却没有一个家长跟着唱。表姐知道这三支儿歌家长们没几个不会唱,又说,如果会唱,大家一起唱吧。再一次重新开始的时候,五十个童声里多了一个男声。表姐顺着声音看过去,那是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男人,或者比自己稍大些,表姐看见那个男人很认真的唱着,甚至自己给自己打着拍子,表姐听出来,他的声音非常好。当唱第二支歌的时候,就有一些家长参加进来,到第三支《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所有家长差不多都唱了起来。那一天的排练不仅异常顺利,而且效果也出奇的好。家长们把孩子接走了,表姐发现第一个唱歌的男人没走。表姐说,你不是来接孩子的吗?那人说,我不是来接孩子的,我是被歌声吸引过来的,这三支歌选得真好。表姐很感谢地说,你唱得也很好。表姐和肖非就这么认识了。 
  第二次碰上这个家伙。是在客车站。那一天,表姐去看孙小丽。小丽已经结婚了,而且刚刚生了女儿。在回来的车上,表姐一直在想小丽。在小丽家那几个小时,她们谈的主要是小丽的女儿和表姐的事情。小丽非常惊奇表姐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男人出去倒脏水时,小丽悄悄跟表姐耳语,李娅结婚吧结婚吧,你真是不知道结婚有多好。她脸上泛出幸福的波光。表姐说我知道我知道,就凭这个小家伙,你能不好吗?结婚能不好吗?小丽说不光是小家伙,还有大家伙呢。表姐问哪个大家伙?小丽说出去倒水那个大家伙。表姐说,明白了明白了,不就是男人吗?不就是性吗?小丽说,对呀,是性。她说李娅你不知道,那事儿真好。小丽一边说一边把眼睛迷起来,完全是一副陶醉的样子,为她女儿,老公,还有那个——她说的性。表姐在车上一直在想小丽的样子,想着她说性时那种陶醉的样子。表姐觉得小丽有点夸张了,她说的那些,表姐不是很了解,也不是一点不了解,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表姐没想到这样一胡思乱想把车坐过了头,直到下了车,她才发现坐到了终点。表姐一下车,就有一个人对她说,看看,坐过头了吧?表姐惊奇地说,哎呀,是你!肖非说,不认识我啦?我在车上就看见了你。表姐说,怎么会不认识呢?肖非说,走,吃饭去…… 
  表姐对陈家民说,我这么讲下去连自己都有点不耐烦了。你可能也听不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