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道:“润芝言之有理,我请你来重庆,不就是为了和平建国嘛。”
陈立夫听不太懂毛泽东的湖南话,但对“和为贵”三个字,却记得一清二楚。
他内心有一种危机感,他知道,毛泽东打出“和为贵”的招牌,从舆论上已经在全
国人民心中争取了主动,占据了位置。
眼观毛泽东的言谈举止,除让陈立夫从内心感到一种震慑外,他还希望能想出
一个办法,说服毛泽东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三民主义。
同时,陈立夫还在背地里策划了一些破坏和谈的活动,他暗中指挥特务密切注
意各方面的情况,只要有人与中共代表接触,当时不便逮捕,也要进行登记。
陈立夫还指使国民党各报纸对和谈进行少量报道,以降低中共的影响。他还派
一个叫卜锐新的中统特务到《中央日报》任记者,专门刺探中共方面的情报,直接
交陈训愈或陶希圣,再由他们面呈陈立夫。
陈立夫为破坏国共和谈可谓费尽了心机,他利用控制舆论工具的权力,对和谈
的消息进行多方面的封锁。
3.不是冤家不聚头
陈立夫曾想说服毛泽东放弃共产主义,却被毛泽东驳得无言以对。毛泽东拜访
陈果夫,陈果夫以病为由推辞。在反共问题上,二陈的口径完全一致:对共产党,
只有消灭!”
陈果夫、陈立夫积极反共,且为国民党千方百计置共产党于死地立下了汗马功
劳,这一点,毛泽东心里十分清楚,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提出要拜访陈立夫。
毛泽东的访陈计划,令中共代表团的成员们深为不解。
毛泽东认为:“不错,这些人是反共的。但我到重庆来,还不是为了跟反共头
子蒋介石进行谈判吗?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不行,他们
是赞成同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解决问题,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
接触。”
周恩来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
毛泽东坦然一笑:“不人虎穴,焉得虎子嘛,我毛泽东既然敢来重庆,就已经
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了。再说,我相信他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最危险的地方就是
最安全的地方嘛。”
周恩来、王若飞说不服毛泽东,只好执行这一计划。
9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前往陈公馆,去拜访陈立夫,不巧,陈
立夫正好外出了。
拜访陈立夫未成,9月18日,毛泽东又去拜见陈果夫。
此时,陈果夫正在病床上呻吟,听到毛泽东来重庆的消息后,他就一直耿耿于
怀,后来,听陈立夫说看见毛泽东的感受,不知为什么,他从心眼里对毛泽东产生
了一种敬畏心理。此时,毛泽东却来拜访,来得那样突然,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陈果夫有些不知所措,尽管他对毛泽东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但他还是想见毛泽
东一面的,但绝对不是现在。一来自己没心理准备,说些什么呢,如果说错了,自
己担当不起责任;二来自己这副病态,恐遭共产党人耻笑,想来想去,干脆以体弱
身衰为由,婉言谢绝了。
又一次吃了闭门羹,毛泽东当然有些扫兴。
回到住所,毛泽东仍不甘心,他说:“刘备拜访诸葛亮不是三顾茅庐吗,我毛
泽东莫非还不如刘玄德,去!”
9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又一次光临陈公馆,拜访陈立夫。
陈立夫对毛泽东的再次拜访已经有心理准备,后来又听陈果夫说,毛泽东也曾
去拜访而被谢绝,他想,毛泽东一定还会来。
陈立夫起身相迎,握住毛泽东的手热情地说:“有劳毛先生大驾,有失远迎,
有失远迎!”
毛泽东风趣地道:“上次来访未遇,很扫我兴呐,怎么?陈先生,你不介意润
芝的痴心不改吧?”
陈立夫忙说:“哪里哪里,您是共产党的领袖,能光临寒舍,是立夫的造化。”
一阵寒暄过后,毛泽东纳人正题:“立夫先生,还记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景
吧?那可是令润芝终生难忘啊。”
陈立夫一直找机会想说服毛泽东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前几次都是在
公共场合会面,没机会多谈,况且也轮不到他,今天是在自己家里,他终于找到机
会了。
陈立夫迫不及待地说:“毛先生,立夫早就有句话想跟你说,我认为,中国人
应信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目前,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列
主义是外来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毛泽东一听,笑了起来,说道:“陈先生,我正想就这个问题求教于你呢。孙
中山先生提倡三民主义,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所以,我们才取得了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胜利。而你们的三民主义呢,却是反共、‘剿’共、压制工农,千方百
计置共产党于死地而后快,这难道是拯救中国吗?”
陈立夫听了毛泽东的话,额上渗出冷汗,他没想到毛泽东会这么尖锐,忙说:
“毛先生,言重了吧?”
毛泽东立刻收住了笑容,脸色变得十分严肃,他有力地挥动着大手厉声道:
“陈先生,恐怕言不为重吧,十年内战,你们对共产党进行了五次‘围剿’,迫使
红军北上长征。但是,你们不知想过没有,为什么共产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
展壮大了,在抗日战争中,被你们‘围剿’剩下的红军,重整旗鼓,改编成八路军、
新四军,成为对日作战的劲旅……”
陈立夫接过来说:“毛先生,抗日战争爆发,我们不还是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
作嘛?”
毛泽东站了起来,表情更加严肃,义正辞严,凛然不可侵犯:“别忘了,是国
民党的积极‘剿’共,才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险些招致亡国灭族之祸,
难道这一教训还不发人深省吗?”
陈立夫被毛泽东说得满脸通红,语无论次不知所措。
毛泽东见陈立夫有些尴尬,便改变了语气,诙谐地说:“陈先生,看来,你们
的三民主义,还是不行啊。”
此时,周恩来插话:“国民党‘围剿’了我们十几年,但抗日战争爆发,国难
当头,我党还是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与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
陈立夫见说不过毛泽东、周恩来,便从另一个方面人手:“现在抗战胜利了,
你们应该放弃共产党的武力政权。一国之中,怎能有多种政权存在?”
毛泽东摇摇头,反驳道:“怎么,陈先生又逼我们上山打游击,当山大王?过
去我们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那叫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
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语空不服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连弼马温
也不给我们做,我们没办法,只好上山打游击。”
周恩来接过来说:“陈先生,上山打游击可不是共产党人的专利啊。现在抗战
胜利了,人心思定,人心思安,国共两党应该再一次携起手来,本着平等、和平、
民主、团结的原则,共同建设国家,使民族兴旺,人民富强,而不是谁迫使谁放下
武力,俯首称臣。”
毛泽东又说:“还是那句老话,和为贵,和为安啊。”
陈立夫从心里认为毛泽东、周恩来说的都是事实,也颇有道理,他没有更充分
的理由来驳倒他们,尽管他长期在国民党内部掌管党务和宣传工作。
毛泽东说:“怎么样,陈先生,对我们的来意不会曲解吧?”
陈立夫忙道:“哪里哪里。你们这次来重庆,是以证明共产党主张和平建国的
诚意,这正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啊。”
手泽东道:“陈先生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还希望你能为国共两党的会谈多效
力哟。”
陈立夫也说:“那当然,那当然,我一定尽力。”
毛泽东起身告辞。
陈立夫恭敬相送。
送走毛泽东等人,陈立夫陷入沉思之中,说实话,对于共产党领袖的胸怀、度
量、才华以及高风亮节,陈立夫深感佩服,这使他劝说毛泽东放弃共产主义,信仰
三民主义的想法逐渐淡化。相反,有些方面他几乎被毛泽东、周恩来给说服了,所
以,他显得十分被动。在毛泽东来访之前,他曾有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准备好好和
毛泽东展开一场辩论,没承想,自己的理论竟不堪一击,甚至都没来得及把自己的
理论全盘托出,就被完全驳倒了。
陈立夫想了一夜。
陈立夫找到陈果夫,把同毛泽东、周恩来的谈话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陈果夫在病床上认真听着,等陈立夫说完,他无可奈何地说:“这正是我怕见
到毛泽东的一个主要原因。”
陈立夫道:“我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的有些主张,是颇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赢
得民心的。”
陈果夫道:“这么多年来,共产党一直消灭不掉,恐怕这就是重要的原因。”
陈立夫道:“不管共产党如何赢得民心,也不管它怎么正义,但国民党是大党,
有枪,有政权,有钱,有地盘,有美国人的支持,这一点恐怕是共产党所望尘莫及
的。”
陈果夫道:“你我都是从政的,搞党务内行,但搞武装斗争就是门外汉了。包
括蒋介石在内,未必是毛泽东的对手,不然,剿了十几年,共产党还活得那么自在。”
陈立夫道:“那是日本人救了共产党,不然,他跑到陕北又怎么样,只要在中
国地盘上,早晚要剿死他。”
陈果夫道:“共产党枪少,人少,又偏于穷山沟一隅,虽然民心所向,又怎能
与国民党分庭抗礼呢?”
陈立夫道:“所以,我们不能改变立场,态度一定要强硬,绝对不能跟他们搞
什么和谈,要和谈怎么会等到现在?”
陈果夫道:“我们要提醒委座,对共产党绝对不能手软。”
陈立夫道:“你听委座的口气,还是有和谈的成分。”
陈果夫打断陈立夫的话:“这点你放心,论反共,委座比我们积极,他不会与
共产党平分秋色的。和谈,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内战还是要打。”
陈立夫沉思了一下,说:“听我们党内有人说,与共产党谈判,我党所提得条
件有些苛刻,这样会失去民心。这一点,你怎么认为广
陈果夫道:“我认为这种担心根本没必要。”
陈立夫道:“对!我们有多少人,共产党有多少人?我们好宽的地盘,共产党
多少地盘?政治斗争靠实力,不要看共产党吹得凶!”
4.正义难敌
政协会议上,蒋介石被迫实行“宪政”,陈立夫与周恩来等展开唇枪舌剑的辩
论,企图让共产党交出军队,交出地盘,结果却让周恩来说服了。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代表在重庆经过多天的谈判,终于签署了《政府与
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
承认民主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
的某些民主权利等。
但是,国民党却顽固地拒绝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并妄
图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取消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
权,以至未能达成协议。
10月11日,毛泽东返延安,周恩来则仍留在重庆。
《双十协定》签定以后,中国共产党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诺言,着手将长江以南
——苏南、皖南、浙东、浙西的新四军撤往江北,再次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
和平建国的诚意。
可是,签字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在10月13日向全国各战区将领下达“剿匪”
手令。
面对内战阴云密布的险恶形势,中共代表为维护国内和平,于12月27日提出了
关于无条件停止内战的三条建议,国民党也提出三项办法作为对中共提议的答复。
这时,美国政府采取了调解国共两党争端的政策。11月27日,杜鲁门批准赫尔
利辞去驻华大使职务,并派陆军上将马歇尔为特使,来到中国,参加国共停战谈判。
经过商议,1946年1月5日达成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
1月10日,又由张群、周恩来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
明》,由双方所属部队发布停战令,并规定于1946年1月10日午夜12时停火。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早在会议开幕之前,蒋介石就为会议定了基调:
“至于对共方针,若准其成立地方政权,不如准其参加中央政府,只要其共军
受编与恢复交通,至其政治上之要求,决尽量容纳之。”
他准备在政协会议上,不惜一切手段,以达其目的。退一步讲,即使会议不按
他的意见去办,共产党拒不交出政权和军队,他认为也没什么了不起,国民党大权
在握,不会受共产党的制约的。
对于召开政协会议,陈果夫、陈立夫一直有抵触情绪,甚至坚决反对。陈立夫
多次提醒蒋介石别上了共产党的当。
陈果夫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亲自到蒋介石那里,就写了一封信,以表明自己
的态度,信中道:
“政治协商会议必无好结果,且无论如何,共党已得到好处,本党已受害……
中国如行多党政治,照现在党、政、军均未健全之际,颇有蹈覆辙之可能。请临崖
勒马,另行途径。并劝美国勿误中国并以自误为重。”
陈果夫在病榻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犹豫再三才写的这封信,面对政协会议即
将开幕,他忧心仲忡,坐卧不宁。
蒋介石间完陈果夫的信,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无疑,陈果夫的话对他对党而
言,确是忠臣之言,然而,蒋介石明白“整天在病床上呻吟不止的陈果夫,又怎能
了解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8人,国民党有8个名额,这8位成员是陈立夫、孙科、张群、
吴铁城、王世杰、陈布雷、张厉生、邵力子。
中共方面有7个名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