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瞅她,她很不习惯。她又不是摆在服装商店门口的塑料模特,让人家瞅来瞅去
算什么!姑姑说,我是对你好。有的人酒喝高了,就不讲规矩,我怕你上菜时受
不了那个委屈。建敏看看那些端盘子端碗的姑娘,她们果然穿的都是短裙,大腿
露得怪吓人的。过了一段时间建敏才知道了,当门迎是有条件的,对身材、长
相,说话的音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不是谁想当便能当的。比如一帮女孩子在台上

跳舞,其中必定有一个跳得最好,被称为领舞。建敏在这个酒家服务员中的地位
就相当于领舞。也有的服务员不是这样的说法,她们说建敏长得比较能吸引人的
眼球儿。建敏不喜欢这样的说法,要么说眼睛,要么说目光,什么眼球儿不眼球
儿的。
    建敏的活儿不算重,要的不过是个站功。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她都不能
坐,要一真站着。初开始,她觉得自己的腿都站硬了,脚脖子都站粗了,一天下
来,双脚沉得像是拖着两坨铁块子。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这点小苦不算什么,她
不声不响就吃下去了。把苦吃到一定时候,她的站功就练出来了,腿就不那么硬
了。于这个活儿还得长眼色。有些食客走到门Ll是犹疑的,进与不进像是处在两
可之间。建敏得看到这一点,得赶快迎出来,走下台阶,把食客的犹疑变成不再
犹疑。只要把食客迎进门,建敏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别的服务员会把食客像抓接
力棒一样接过去,食客或是坐散座,或是进雅间,都由穿短裙的服务员负责。至
于把“接力棒”带出多远,伺候到什么样的程度,就看各个服务员的本事了。
    饭菜好做客难请,这是流传在建敏老家的一句俗话。以前,建敏对这句话没
什么体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请客,客有什么难请的。自从在福来酒家当了门迎,
她才懂得这句话后面的苦辣酸甜了。这句话应该改一下,叫酒家好开客难迎。建
敏现在每天都担心来酒家吃饭的客人太少,担心酒家的客座坐不满。姑姑说的,
要是吃饭的客人太少,酒家就不赚钱,就交不起房费、电费、水费、卫生费、绿
化费,还有营业税等等。如果酒家赔了本,当老板的姑姑拿什么给她们发工资
呢!她们拿不到工资,岂不是等于白干了!在福来酒家的错对门儿,唱对台戏似
的开着另外一处酒家,透过一街两行的银杏树,建敏一探头就把对面的酒家看到
了,那个酒家规模大一些,档级也高一些,人家不是叫酒家,而是叫酒店。也是
听姑姑说的,北京的饭店酒店分七八十来个档级,高等人进高级饭店,普通人只
能进一般饭店。福来酒家大约能排到八级,撑死了能jt!EN七级。对面的楼上楼下
都有雅间并带卡拉0K的酒店恐怕能达到六级的标准。建敏注意到了,人家的门
迎不是一个,是两个,门两边一边站~个。人家穿的是粉红缎子的旗袍,上面花
是花,朵是朵,打眼得很。还有人家那种像是城里人才有的神气,都远非乡下来
的建敏所能比。建敏往对面酒店看几眼就不敢看了,每到用餐时间,出入那间酒
店的男男女女总是比较多,相比之下,来福来酒家吃饭的人恐怕还不及人家的半
数:这让建敏心里不大平衡,甚至有些懊恼。她意识到一个当门迎的责任,双倍
的责任。她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当门迎当得不好,来这边吃饭的人才这么少。一
天晚上,她趁姑姑给供在酒家的财神上完香,把她的想法跟姑姑说出来了。姑姑
说,好孩子,你当门迎当得很好。建敏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
    门前这条南北街道国庆节前刚翻修过,人行道加宽了,铺了彩砖,酒家门两
侧还砌了两个长方形的花池。花池是用釉里红的瓷砖砌成的,里面已填满了新

土,只是还没有种花。建敏一抬眼就把花池里的新土看到了.那些土不知从哪里
拉来的,黑油油的,绒乎乎的,土质相当不错,种花肯定不成问题。也许季节到
了秋天,不是种花的季节,好多天过去了,花池一直空着。须知农家闺女的眼里
是见不得空地的,花池空着,她心里好像也空着。娘病死后,他们家的地都是由
她和爹种,边边角角都种到。像这样两方子地,他们会种上小麦或是油菜。如果
不种小麦和油菜,也会种上大蒜和兰花豆,反正不会让地闲着。建敏问过姑姑,
花池里为啥不种花?姑姑说,她给街道办事处交过绿化费了,种花的事归街道上
管。建敏又问,街道上是不是等到明年春天才种花?姑姑说,可能吧,不管它。
    两边的花池里各有两棵保留下来的高杨树,秋风渐渐凉了,杨树叶子偶尔会
落下一片两片。杨树叶子手掌一样大,落在花池里的暄土上瓦楞着,像是轻轻呵
护着什么。建敏知道,土里什么都没种,杨树叶子自作多情而已。建敏把池子里
的细土用手攥过,土是湿润的,粘性也很好,一攥就春蚕一样在手心卧成一条。
建敏抓起一把土在鼻子前闻过,苦盈盈,甜丝丝,还有那么一点腥,是她所熟悉
的那种味道,一下子就吸进她肺腑里去了。建敏习惯按农时为土地着想,农时不
等人,这两方花池难道要空下一秋和一冬吗?花池闲着也是闲着,别人不种,她
来种点什么不行吗?这个念头一撞,建敏心里不由地腾腾跳起来,仿佛某样种子
已经种下了,并已在她心头发芽,开花。
    她打算种的是小麦。
    别人家的孩子到远方打工,父母都是为孩子包一把家乡的土,建敏的爹为建
敏包的却是小麦。爹包的小麦不是一把,而是两捧。爹找了一个塑料袋,把塑料
袋放在麦芙子上,往里装了一捧,又装了一捧。爹用麻绳把塑料袋扎了口,外面
又包了一块旧手绢。建敏没有阻拦爹,爹想包什么,就让他包什么;爹想包多
少,就让他包多少吧。爹给她准备的有一只帆布提包,提包里只装了几件换洗的
衣服,反正别的也没什么可装。爹一边把小麦往提包里放,一边对建敏说,这些
麦子都是你种出来的,啥时候想家了,你就闻闻这些麦子。建敏只点点头,没有
说话,也没有看爹。她眼里的泪不是一包,是两包,两包泪都包得满满的,她要
是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村里的男孩子女孩子早就开始外出打工了,建敏出来打工算是晚的。前两
年,爹说她年龄还小,舍不得放她出去。今年她超过了十八岁,爹说,你想出去
就出去吧,我不能把你老拴在家里。建敏对外出打工并不是很积极,她说,我要
是出去了,谁帮你种地呢?爹说,那点地我自己种得过来。她又说,那,谁给你
和我弟弟做饭呢?爹说,你放心,饿不着我和你弟弟,你一走,我自己就会做
了。不是爹撵你出去,爹也知道外面的钱不是好挣的。可你要不出去打工,不光
咱家的房子翻盖不成,恐怕连你弟弟上学的学费都成问题。那天一大早,爹送她
到镇上搭汽车,弟弟建根睡在床上还没醒。弟弟刚上小学三年级,正是贪玩贪睡

的时候。她来到床前,叫着建根,建根,我走了,你跟爹在家里好好的。她叫得
声音发颤,建根还是没醒。她把手伸进被窝里,摸了摸弟弟。弟弟的小身子瘦瘦
的,脖子里涩拉拉的,上面有不少泥皴儿。她的眼泪再也包不住,呼地流了出
来。娘死那年,弟弟才一岁多一点,是她把弟弟拉扯大的。她代替娘的职责,把
弟弟管得很严。有一次弟弟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打过弟弟,打得很厉害。
弟弟叫着,姐,姐,别打了!她说,你不好好学习,就得打你!她后悔不该那样
打弟弟,心疼得差点哭出声来。她对爹说,我走后,你别打我弟弟。爹说,我不
打他。好了,走吧。
    建敏和酒家的姐妹们没有别的地方住,下了班都是住在酒家,她们把酒家当
成了自己的家。有的睡折叠床,有的睡桌子,有的睡在拼起的椅子上。建敏更省
事,她在地上铺一张草席,睡在地上。有姐妹说,别睡在地上,地上凉。建敏
说,没事儿,这样省得翻身时掉在地上。姐妹们都笑了,人已经在地上了,再掉
还能往哪里掉呢!趁酒店打烊时,建敏把带来的麦子分出一半,悄悄地往花池的
土里撤。她把麦子装在口袋里,装作掏麦子时不小心,麦子自己就撒在土里了。
每撒下一小撮,她就马上用脚趋趋,踩踩,把麦子埋住。她的样子很胆怯,生怕
人家发现她在种麦子。时间差不多到了半夜,街上静了下来,只是偶尔有一辆小
车经过。每开过一辆车,建敏一l2'里就一惊,撒麦的动作就停了下来。当一个骑自
行车的人路过时,建敏吓得赶紧从花池里跳出来了,她好像在说,我什么都没
干,只是到花池里看看。一个服务员问:建敏,你在外面干什么呢?再不进来,
我们就锁门了!建敏说,我看看有没有月亮。这样说着,建敏想起,自从她来到
城里,一次也没看见过月亮。她抬头往天上瞅,天上灰蒙蒙的,哪有月亮的影子
呢!姐妹们又笑话她了,你当是在老家呢,城里这么多灯,早把月亮给遮住了。
    把麦子种在花池里,好像同时种在了建敏的心田里,这一下建敏有心可操
了。她明明知道麦子种下后要等五六天才能发芽,可麦子种下的第二天,她就禁
不住往麦地里看。这时花池的概念已经淡去,被麦地所代替。她站在左边,看右
边的麦地;站在右边,看左边的麦地。看着看着,她的目光就有些发虚,有些走
神儿。她走神儿走到老家去了,似乎看到大片大片的麦子已经出齐,并由鹅黄变
成了葱绿。回过神儿来她有了一点顾虑,不知道城里的土地适合不适合长麦子,
她从老家带来的麦子服不服北京的水土。午后,天下起了小雨,建敏十分欣喜,
她觉得老天爷真是顺她的心意呀,她刚把麦子种上,老天爷就下起雨来了。雨下
得不是很大,几乎看不见雨点儿。往银杏树上看,才能看见银杏的叶子乱点一
气。这让建敏想起一个儿时的游戏,一个孩子伸着手掌,另一个孩子用一根指头
往手掌心里点,一边点一边念,点点豆豆,开花一溜,小狗搬砖,握住老千,老
千开门,呼啦一群。念到呼啦一群时,伸着手掌的孩子方可以收拢指头,去握另
一个孩子的指头。如果把手指握到了,就算赢了。握不到就重新点点豆豆,再来

一遍。眼前的情况像是银杏叶子一直伸着手掌,而雨点伸着小指头纷纷往银杏叶
子上点,点点豆豆不知念了多少遍了,银杏叶子一次也握不住雨点的手指头。然
而麦子地里的土色儿变深了,由黄黑变成深黑,由深黑变成油黑。大片的杨树叶
子把细密的雨点收集起来,收集到足够大时,变成悬胆似的水珠,才从叶尖处坠
落下来。水珠在叶尖所指定的地点连续坠落,地上就砸出一个个小坑。小坑土变
细,泥变稀,呈现出灰白的水光。有了这场难得的好雨,小麦不发芽无论如何也
说不过去。
    小麦没让建敏失望,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建敏开门一看,小麦发芽了。小麦
像是听到了口令,说发芽,都发芽,说立正,都立正。小麦刚钻的芽是鹅黄的,
真嫩哪,嫩得让人舍不得碰。而那些芽又是针形的,颇具锋芒的样子,像是不许
人们碰,谁碰就扎谁一下子。建敏有些感动,她差点喊一声,快来看哪,小麦发
芽了!她没有喊,这还是她的秘密,已经发芽的秘密。一个服务员发现了麦芽,
哟了一声对建敏说,我看着花池子里发出来的怎么像麦芽子呢!建敏笑了笑,没
说是麦芽子,也没说不是麦芽子。姑姑…Itl曼就把麦芽子认准了,她问,这是谁种
的麦子?服务员们一时有些害怕,都不敢承认。姑姑看着建敏,问是不是她种
的。建敏的脸很红,不承认是不行了,她说,是我种的。她以为姑姑会炒她,不
料姑姑说,花池子空着也是空着,种点麦子挺好的。麦苗子不怕冻,一冬都是绿
的,我就喜欢看麦苗子。你种得有点稀,再种稠点就好了。
    针形的麦芽很快展开了,一个叶变成两个叶,两个叶变成四个叶。好比一卷
子画,一打开就漂亮了,一卷变成多幅,鹅黄变成葱绿。可在建敏看来,再好的
画也比不上她的麦苗,风一吹,麦苗的头发就飞扬起来,就会跳舞。画上的东西
会跳舞吗?她的麦苗还会长高,出穗,画上的东西会出穗吗?一对老人在街边散
步,他们看见麦苗停下了。老太太说,快看,麦苗儿!老太太高兴得像个孩子似
的。老爷子摘下眼镜低头一瞅,说不错,真是麦苗儿。老太太说,好玩儿,花池
里怎么会长出麦苗儿呢?老爷子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肯定有人在花池里种了麦
子。老太太说,依我看麦苗比花儿还好看呢!老爷子说,农民意识。两个老人的
对话建敏都听见了,她禁不住想乐。一个像是当爸爸的,看见麦苗也不走了,对
身边的女儿说。这是麦苗儿,可不是草,你要认准喽。女儿只看了一下,似乎对
麦苗儿不大感兴趣。爸爸说,咱们吃的面包面条,还有馒头,都是麦子做的。女
儿的问题来了,咱们吃的面条是白的,麦子怎么是绿的呢?爸爸笑了,说我的傻
闺女,这是麦苗,麦苗还要拔高,抽穗,扬花儿,结籽儿,把籽儿磨成面,才能
做成我们吃的东西。女儿长啊了一声,表示知道了。这父女俩说的话更好玩儿,
建敏再也绷不住嘴,粲然笑了出来。建敏的牙又细又白,闪着瓷光,平常不笑的
时候都像是在笑,一笑就显得光芒四射。此后,建敏发现每天都有人注意她的麦
子,有人对着麦苗能瞅好一会儿,还有人在麦苗前照相。建敏心说,这是我种的

麦子,你们看吧。她对每一个人都很欢迎,从中得到相当的乐趣和满足。
    姑姑说,建敏,你现在笑得比以前自然了。
    建敏说,是吗?我也不知道。
    也有人对麦子不喜欢。一天。街道上的一个干部把酒家门前的麦子看到了,
大声问,怎么搞的,这是谁种的麦子?
    建敏吓得不敢说话。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