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教训
他1889年11月12日出生于圣保罗市。起初,他在学校里总是第一名,并且跳了两班。随后他的兴趣转到了别的方面,多数是运动和恶作剧。朋友们和大学联谊会的兄弟们都叫他“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家中谈论贫穷最能使人想到发财。如果华莱士家的子女经常听说学业优良之可贵,他们也同样经常听见家中叫穷。
华莱士因家中穷困,要谋生路。1911年暑假,他在俄勒冈州乡村挨户兜售该州的地图。他第一天在梅德福镇一带,走了40公里,卖出12张。在这段奔波日子,他常和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在旅馆的大厅中聊天,学习他们的决窍。
卖东西使他入迷。晚上,他看杂志,做笔记,将促进生意的有用资料保存起来。他认识的人渐多,发现不论和谁交谈,都能获益。普通人未必有学位。但不可因此便低估他们的智慧。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好奇。渴望获得知识。
华莱士恰在适当的时刻登场,目击“资讯时代”的出现,古老的观念逐渐失势或消失时,变化就成了20世纪的中心新闻。通讯社和报纸为读者报道详情和推测,着重迅速。新闻太多,许多读者只觉得眼花缭乱,辨不清哪些是无关紧要,哪些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华莱士觉得报纸的处理方式是暂时性的,太浅薄,太草率。而杂志则介乎报纸与书籍之间,杂志的报道不失新鲜快速,但却容许读者慢慢分辨其重要性,并推敲其含义。
华莱士有一次在送交地图时,停了下来看法庭审案。律师的斗智争辩使他大感兴趣。他没有时间多去看几场审讯,不过也许他能找到些有关案件审讯的印刷品。一天晚上,他冒雨走了三公里到梅德福镇卡内基图书馆,借了一本威尔曼著的《盘问的艺术》。
华莱士看出,他不但可将盘问证人的技术应用于商业顾客,而且可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还有,这本书向他证明了到处都有极好的有深度和有见地的资料。这些资料只是被人疏忽了,未曾发现,但只要寻求,就可以得到。自从去过梅德福镇的图书馆后,他便充分利用图书馆了。
那年秋季,华莱士又回柏克莱加州大学读书,然后于春季退学,从此不再读大学了。他在圣保罗的韦伯出版公司担任内勤,处理有关旁人对韦伯出版社农业教科书的询问。夜晚,他继续阅读杂志,记下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他去见韦伯公司一位老板,将他的上司去年所犯的错误列出一表呈上。“这是一份有趣的文件,德惠特,”这位公司主管说,“对不起,你被解雇了。”年轻的华莱士仍未学到在办公室待人接物的道理。不过,这位主管却看得出华莱士有编辑才干,于临别时给了他一笔印刷贷款。作为他开办自己事业的经费。
华莱士即刻开始工作,几个月后,出版了一本128页的册子,题名为《取得耕种之最高利益》。然后他驾着一辆二手福特车,在五个州推销旅行。他在几个月内售出10万册,偿还了韦伯公司的贷款,并付清了一切开支。他没有赚到钱,却学会了如何出版书籍。
他终于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出版一本定期刊物,给那些有兴趣获得资讯、自求改进、并要在世界上力争上游的读者阅读。
不过在办这本杂志前,华莱士必须解决生活问题。他在一家日历厂那里找到了一份职业,那时是1916年下半年,在美国参加欧战之前几个月。不过办杂志的伟大构思始终在他心中盘桓。
在他所留下的大堆笔记中,有一条是:
印刷品:不用害怕,社会上有强烈的求知欲暗流。供应知识,你花于印刷的每一元都必有报答。
他的这一观点,于《读者文摘》第一期出版后得到了证实。
编辑寄出的信
第一期出版后没有人取消订阅,也没有人要求退钱。于是两位编辑忙着准备第二期。莉拉仍保留社会工作的职务,以所得报酬付房租。华莱士每天去上城区纽约公立图书馆搜集杂志中的资料,以免花钱去买那些杂志。如果最近一期的杂志中没有可以引起他兴趣的文章,他会到图书馆楼上书库里去找前几期的。见到合意的文章,就用笔在黄色稿纸上抄录,一边抄一边删去题外的或不相干的话,修剪繁冗,务使文章扼要而中肯。
1922年9月,华莱士夫妇迁至他们举行婚礼的小镇欢乐村,住在一间车房公寓里,月租25美元。他们带去大捆杂志和大叠订单。他们不断寄出推销信,订单不断增加,出版一周年时,销路已增至7000份。必须有较大的工作地点才行,于是他们另以10美元租得了与车房贴邻的小马棚,添置了打字机用以打油印蜡纸,又请邻居来相助。
华莱士仍自己写推销信和信件,他的直接通信办法使他得以在编者与读者间建立私人联系与友谊。在大约同一时期内创办的其他杂志销量也不少。但异军突起的《读者文摘》,更了解读者的需要,结果比其他同业者更为成功。
两位合作编辑觉得生活已相当富裕了,于是常离家他往,以逃避琐事的打扰,然后工作七至十天,将下一期杂志编好。他们在旅馆中租了相邻的两间客房。华莱士在一间房内工作,莉拉在另一间处理一批出版刊物。为了避免打扰分心,他们在门缝下面塞递便条保持联络。他将她的便条全都保存了起来。以下是一张潦草写在纽约市圣礼吉斯旅馆的拍纸簿上的字条:
这几种杂志,我每种都看完了12期。亲爱的,我疲倦极了!希望能找出有用的资料。过来吻我,晚安。
华莱士原来的目标是希望能有付款读者5000名。这样,每年可收入1。5万美元,在1922年,这已足够支付一切开销,并过舒适的生活。可是四年之后,《读者文摘》的销售量增加到了2万册。以后三年中,更直线上升,增加了10倍,达到21。6万册。
《读者文摘》的销量继续增长,华莱士夫妇便在欢乐村一座办公大楼租凭一整层作为办公地点。
一切编辑工作都在他们客厅里做。华莱士自己有一张办公桌,他经常在那里阅读40~50份杂志,挑选30多篇文章,并细心地将之浓缩。编辑的过程是:从用铅笔标出的杂志文章起,至付印的黄色草稿止,每一份都是他用手提打字机打出来的。
幸运在微笑
1934年整个编辑部共有12人,都挤在一座银行大厦的顶楼办公。下面是铁路:每隔一小时左右,平静的气氛便被穿镇而过的火车破坏一次。
1935年一个星期六下午,华莱士驾车外出,汽车冲出路面撞损。拖车司机讲了许多车祸故事给他听:汽车撞毁,尸体从破车残骸中拖出。华莱士回味这个司机所说的故事,决定根据可怕的详情,写一篇文章。
他派年轻的作家福纳斯到三个州去访问州警察与公路巡警,听取“最严重”车祸的目击者对现场的生动描述。可是几星期后,福纳斯交来的稿子令人失望。他写的是一篇论文;而华莱士所要的却是能吓坏读者的报道。经过五次改写,这篇登载于1935年8月号的文章非常出色。尽管它内容血污,却庄重不俗。美国各大城市的报纸以及许多其他刊物都刊出了这篇骇人的文章。许多无线电广播节目、学校、教堂和午餐会都读这篇文章并讨论这问题。以后20年还不断有人来索取此文的单行本。这是篇经典之作,无疑是历来读者最多的文章之一。
出版界大多数人认为华莱士不过是个剪贴编辑,出版一本转载别人文章的小杂志,销量无人知晓。可是这位沉静而默默无闻的人,却发起写了篇独家报道,而且震动了全国。大家羡慕之余,猜想他也许是个编辑天才。其后几年,专稿成了《读者文摘》的主要栏目之一。
华莱士夫妇从不透露经营的数字,以致谣言四起。为平息这些流言,华莱士终于同意由《财富》杂志在1936年11月号将有关的数字刊出。那时《读者文摘》的销量为180万册。除了赫斯特的《家政》外,是售价二角五分一册的杂志中销路最大的。这本“衣袋犬学”没有广告收入,但却为其东主华莱士夫妇于上一年赚得净利41。8万美元,这证明了华莱士不但是有创造力的编辑,而且是理财奇才。
莉拉的世界
谈到自己的专业,华莱士结婚两个月后,写信给家中谈到莉拉道:
我没见过别的女子有她那么完美的品德,能够做我幸福的妻子。我认为她永远不会烦躁不安。她对白天一人独处毫无怨言,爱读书,爱求心智的进步,喜爱音乐,喜爱远足,又真正爱料理家务。她品德高尚,用钱节俭,从来不生病,非常漂亮好看,富有思想,体贴周到,又柔情万千……
虽然华莱士在排列编辑名次时把莉拉的名字排在他自己的前面,但她对编辑工作却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她对于艺术与装饰方面的才华,却不亚于他在文字和思想上的能力。
1937年,他们的第二个住宅落成:是幢诺曼第式有22个房间的大厦,以本地的石头为建材,有一个圆形尖顶的塔楼。它坐落于欢乐村以北约20公里的一座小山顶上。
《读者文摘》在欢乐村一带租了14处地点办公,混乱到了近乎危机的程度,这必须有所行动才行。如果华莱士要的是一所新办公大楼,莉拉就必会设法让他得到。建筑师根据她的提示,设计了一些殖民地时代威廉斯堡风格的房屋图样。工程1937年开始,地点在欢乐村与高风园之间的郊野,地大32公顷半。身材娇小的莉拉每日监工。1939年建筑完成:是一座三层楼的红砖建筑物,有一个白的圆顶阁,实用面积8454平方米,庭园美化与室内装饰,完全由莉拉负责。家具陈设有真的古董和艺术品,大楼四周环绕着许多花园和树木。
财富的分享
1938年《读者文摘》开始发行英国版,其后又增添许多别的版本(中文版于1965开始发行)。今天,《读者文摘》共有15种文字39种版本。1950年,《读者文摘》节本书籍社成立。公司又发行一般书籍、唱片和卡式录音带。1955年,《读者文摘》杂志开始刊广告,以压低订阅费的增加,利润于是上升。1968年,德惠特·华莱士的名字列入“美国富中之富”名单。1980年,华莱士夫妇共有的财富,据估计有5亿美元。
他在有生之年,对属下始终慷慨与豪爽。例如1976年,在老资格职员一年一次的聚餐会结束时,他宣布给全体3300名员工以意外的加薪:年薪在4万美元以下加11%,年薪更高的人加8%。
华莱士夫妇无儿女,他们没有兴趣建立任何形式的王朝,只想做个传奇式的施赠者。麦凯莱斯特学院在华莱士有生之年得到他5000余万美元的捐赠。他未毕业就离开的赫门寄宿学校和它的姊妹学校北田女子专科学校,获得500万美元。他为新闻系学生设立旅行研究基金;并赠送将近180万美元给纽约市公立图书馆,整修期刊室,修补旧刊物,那是他当年初做编辑手抄文章的地方。图书馆为酬谢他的美意,将期刊室用他的名字命名。
不打搅了
1973年,华莱士和莉拉都已83岁,他们正式宣布退休,逐渐交卸编辑职责,但华莱士仍与公司保持全面接触。他很少到总公司的大办公室来了,可是他仍在高风园的塔楼中工作。
1978年的圣诞节,大家收到了一张普通圣诞卡,上面印着莉拉和德惠特·华莱士的签名。里面附有用大字排印的德惠特·华莱士的声明:
“最近几个月,我看近物的视力衰退了(幸好我远瞻的视力仍然好)。我看自己写的字颇感困难。因此,我只好抑制自己,不再做我过去喜欢做的事用私人的信打搅你们。”
这位认为一切问题皆可解决的编辑终于碰到了一件他无能为力的事。
1981年3月30日,华莱士逝世,享年91岁。莉拉在三年后逝世,享年94岁。
Number:2985
Title:三位钢琴家演奏《波兰舞曲》
作者:肖嘉
出处《读者》:总第76期
Provenance:音乐爱好者
Date:1987。2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著名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自从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便在巴黎定居。这天,在巴黎的波兰贵妇人伍定斯基家里,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也是伍定斯基家的常客。他们是德国的希勒、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音乐家相见,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音乐的内容,渐渐地谈到了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这时,他们之间就出现了分歧。原来,希勒是一个主张“绝对音乐”的作曲家,他不承认音乐有民族意识的存在;李斯特是近代标题音乐的鼻祖,他承认任何音乐必定有它的内容;肖邦则认为,他的音乐是绝对的民族音乐。三人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不已。于是伍定斯基出来说话了。她说:“肖邦刚好完成了一首《波兰舞曲》,争论是难有结果的,不如大家都到钢琴上来演奏一遍,以便证实一下乐曲中到底有没有民族意识这回事。”大家都同意她的建议。
于是,首先由希勒坐在钢琴前,他把《波兰舞曲》严谨地、以最纯熟的技巧,一丝不苟地弹奏了出来。因为他的理论是:如果音乐具有内容,必会破坏音乐的完美的意境,所以他的演奏,确实能令人惊叹他的准确和技巧,但除此之外,就只有茫然和空虚之感了。
李斯特接着坐到钢琴前,他知道,肖邦这首《波兰舞曲》是为被敌人瓜分了的波兰而作的,李斯特也为此感到同情和愤激。于是,在他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枪声和火焰,战斗和奔马,战斗结束之后,是被蹂躏的波兰女人和儿童在啼哭,最后是绝望的呼喊和急激的爱国志士们热血在沸腾。一曲既罢,希勒的脸庞已紧张地为不幸的音乐所感动。伍定斯基、李斯特和肖邦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肖邦坐到了钢琴前。他坐着沉默了很久。因为他觉得,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是错误的,他必须自己来给以正确的表现。当他的心已全部进入音乐境界的时候。只见他轻轻地、喃喃的说:
“波兰还没有灭亡!”
接着,音乐从钢琴中倾注出来,弥漫着、扩散着。这里出现的、不是波兰的恐怖、可怨的命运,也不是战争和死亡。这里出现的是波兰的阳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