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儿流浪记 作者:埃克多·马洛 译者:殷立信、陈伯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苦儿流浪记 作者:埃克多·马洛 译者:殷立信、陈伯祥-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住了我的手。


  “把你的汤留着吧,”他说,“这汤再坏,待一会儿你就会觉得好喝了。”


  这当然不是一句使人宽心的预言,但我们都没有在意,只是不久之后,当这些话又在我的脑子里重新出现的时候,它们才向我证实老夫子在那个时候就早已知道我们的处境。如果他没有估计到我们将要承受的全部痛苦的话,那么他至少并没有把我们的得救想象得轻而易举。


  “再没有人有面包了吗?”他问。


  谁也没有回答。


  “真糟糕。”他继续说。


  “你饿了吗?”贡贝鲁问。


  “不是为了我,而是为雷米和卡洛利,有了面包应该给他们。”


  “为什么不在我们中间平分呢?”贝关乌说,“这是不公道的,在饥饿面前人人平等。”


  “看起来,要是有着面包的话,我们就得大吵一场了。可是你们答应过要听从我的。我看你们只能在争吵不下的时候,或者在你们认为我是有道理的时候才肯听从我。”


  “马上就会听从你的。”


  “那就是说,还得要先经过一番争吵之后才行。可是,不该争吵。好吧,我现在就给你们解释为什么面包要给雷米和卡洛利。这不是我定出的规矩,是法律。法律说,当几个人同时遇难都濒临死亡的时候,在六十岁以下的人当中,年岁最大的最能幸存;换句话说,雷米和卡洛利,由于年轻,就不如巴契和贡贝鲁能抵抗死神的袭击。”


  “老夫子,你呢?你可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


  “喔,我嘛,我不算数。再说,我是习惯于不大吃东西的。”


  “这样的话,”卡洛利思索了片刻后说,“我要有面包就归我自己啰?”


  “归你和雷米。”


  “如果我不愿意给呢?”


  “那就要没收你的面包了。你不也发了誓要服从我的吗?”


  他沉思了好久,然后突然从他的软帽中拿出一块圆面包,说:


  “给,拿去吧!这儿有一小块。”


  “卡洛利的软帽还真是件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的宝物哩!”


  “把他的帽子拿过来。”老夫子说。


  卡洛利不想交出他的帽子,有人用力把它抢了过去,交给了老夫子。


  老夫子要过了那盏灯,看了看藏在软帽卷边中的东西。尽管现在不是逗笑取乐的时候,但我们毕竟有了短暂的一分钟的轻松。


  藏在软帽里的东西有:一个烟斗、一包烟丝和一把钥匙、一段香肠、一只核桃做的哨子、羊骨骰子、三个鲜核桃和一个洋葱头。软帽简直是他的食品柜和家具贮藏室。


  “面包和香肠今晚就分给你和雷米。”


  “但是我饿。”卡洛利用痛苦的声音分辨着,“我这会儿就饿了呀!”


  “到了晚上你会更饿。”


  “倒霉!这小子的储藏室里没有块表,要不我们就知道钟点了,我的表停了。”


  “我的表也不走了,叫水泡了。”


  一想到表,也就想到了活生生的现实。现在几点钟了?我们在这个上山眼里待了多少个钟头了?大家议论了起来,但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人说是中午,有人猜是晚上六点。就是说,有些人认为我们被困在工作面里已达十多个小时,另外的人则认为还不到五个钟头。我们之间所产生的这种不同的估计,不断被修正后的新的不同估计所代替,最后出现的差距竟大得惊人。


  但是我们实在没有把空话、废话长时间地说下去的心情,关于时间的讨论结束后,大家便不再说话,各自陷入了沉思。我的同伴们在想些什么?我一无所知,但根据我自己所想的去判断,他们想的不见得是什么高兴的事情。


  尽管老夫子神色坚定,我却对我们的得救一点也不抱希望。我怕水,怕黑暗,怕死;沉寂使我颓丧,工作面里的看去不牢靠的巷道壁使我感到惴惴不安,好象它的全部重量都已经压在我的身上似的。我难道再也看不见丽丝、艾蒂奈特,再也看不见亚历克西和邦雅曼了吗?以后,谁来把他们一个个联系在一起呢?我难道再也看不见阿瑟、米利根夫人,再也看不见马西亚了吗?人们难道永远也不会让丽丝明白,我是为她死的吗?还有巴伯兰妈妈,可怜的巴伯兰妈妈啊!我的思想接连不断地想着一件比一件更伤心的事情。我瞧瞧我的伙伴们,本想借以排解我的心事,但我看见他们也在同样受着痛苦的折磨,都和我一样的颓丧,这就使我只好重又回到更加忧郁、更加凄楚的沉思之中。他们,他们都是习惯于矿井生活的,我本来以为他们是不会因缺少空气、阳光和自由而感到痛苦的,地层压在他们身上也不会象压在我身上那样沉重。


  突然,寂静中响起了加斯巴尔大叔的声音:


  “我看哪,别人并没来营救我们。”


  “你为什么这样想呢?”


  “我们什么也听不到啊!”


  “整个城市都被摧毁了,这是一场地震。”


  “也可能城里的人以为我们都死了,因而犯不上再来为我们自操心。”


  “那么,我们算是被抛弃了。”


  “为什么要把你们的同伴看成是这样的一些人呢?”老夫子打断他们的话说,“指责他们是不公道的。你们明明知道,发生了事故,矿工们是从来也不会互相抛弃的;他们,二十个人也好,一百个人也罢,宁肯自己都死掉也决不会撂下一个受难的同伴不管的。你们懂不懂,唔?”


  “这倒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你们为什么想到别人会抛弃我们呢?”


  “可我们什么响动也听不见!”


  “我们确实什么也没听见,但这里能听得见声音吗?谁能回答这个?我反正不知道。还有,即使今后我们会听到一点儿声音,但当我们发现这声音并不能救我们的命,难道就能因此证明别人是把我们抛弃了呢?我们知道这场灾难是怎么来的吗?如果是地震,那么为了那些幸免的人,城里的人有着一大堆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如果象我所设想的那样,这不过是场水灾,那么怎样援救,也要看井口的情况。井口可能塌陷了?矿灯室旁边的巷道也可能毁坏了,这样,组织救援就更需要时间了。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会得救,但我肯定,人们已经在救我们了。”


  他说得那样坚定有力,总该说服疑虑最多、最胆怯的人了。


  但贝关乌反驳说:


  “如果他们认为我们都死了呢?”


  “人们还是会来救我们的,你如果不放心,那就使劲敲打这里的巷道壁,告诉他们我们还活着。你们知道,地层是可以传音的。如果上面的人听见了敲打声,他们就知道应当加紧干了;再说我们的响声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


  贝关乌穿的是笨重的大皮靴,他开始用力踢工作面上的巷道壁。这种声音,尤其是这种想法,提醒了我们,使我们从无所作为的麻木状态中醒了过来。


  人们会听到我们的声音吗?他们会回答我们吗?


  “暖,老夫子,”加斯巴尔大叔说,“如果人们听到我们的声音,他们用什么办法来救我们?”


  “只有两种办法,我相信这两种办法都会用上的,那就是:在这个工作面的上面挖通道,一直通到我们这儿;再就是排水。”


  “噢!挖通道。”


  “啊!排水。”


  这两句插话都没有使老夫子离开话题。


  “我们是在四十米深的地方,是吧?一天挖六至八米的话,要七、八天才能挖到我们这里。”


  “一天挖不到六米。”


  “照通常那样干是这样。但为了救伙伴,有许多事情是能做到的。”


  “我们绝对活不到第八天的!想想看,老夫子,八天哪!”


  “还有水呢,水怎么办?怎样把水排出去呢?”


  “怎么把水排出去,我不清楚。应该先知道灌进矿井的水有多少,二十万立方?三十万立方?我心里没有数。但是,要到我们这里来,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灌进的水都排掉。我们是在第一水平,人们可以同时在三个井口排水,每个井口配备两个吊桶,这就有了六个了;每个的容量是二千五百升,三个井口的吊桶同时开动,一次就能排出一万五千升。你现在明白了吧。依我看,其实事情可以进行得比这还要快。”


  一场关于什么才是该采用的最佳方案的七嘴八舌的争论开始了。但是争论的结果使我明白:假定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的话,我们居然能奇迹般地同上面来的人相会合,即使是这样,大家至少还得在这个坟墓里再蹲上八天。


  八天哪!老夫子曾对我们说过,有的工人曾被埋在矿井底下长达二十四天,但这毕竟是故事,可现在这是现实!当我的脑子里盘旋着这一念头时,耳朵里听到的只是别人嘴里也在说着的同一个词儿:八天!


  我不知道在这一想法的重压下,大家一共争论了多少时间,反正争论最后是停止了。


  “你们听听!”卡洛利叫了起来。我的这个伙伴,他在听觉上确实非常接近于野兽,他有着比我们所有的人发达得多的动物的官能。


  “听什么?”


  “水里有什么东西在响。”


  “你把什么石头滚到水里去了吧?”


  “不。这是一种发闷的声音。”


  我们都侧耳细听。


  我的听觉只是在听地面上的和听正常生活中的声音时才十分灵敏,现在我却什么也没听到。我的伙伴们呢,他们听惯了矿井中的声音,所以我看到他们的神色都显得很高兴。


  “是的。”老夫子说,“水里是发生了点什么。”


  “是什么,老夫子?”


  “我不知道。”


  “水在退。”


  “不,声音不是连续的。响声是一阵一阵的,它很有规律。”


  “响声是一阵一阵的,它很有规律!啊,伙计们,我们得救啦!这是吊桶排水的声音。”


  “吊桶排水啦!”


  我们几乎是在同时用同一个声调喊出了这句同样的活;我们象遭了电击一下,猛地都站了起来。


  这一下,我们已感觉不到是在四十米深的地下,空气也不再使我们窒息,巷道壁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有压迫感了;耳朵再也不嗡嗡作响,呼吸也变得舒畅了;我们的心啊,在每个人的胸膛里怦怦直跳。


  卡洛利抓住我的手,用力握着。


  “你是个好小伙子。”他说。


  “不,你才是好样的。”


  “我说的是你。”


  “你是第一个听到吊桶声音的。”


  他象一个醉汉一样,非要把我说成是个好样的不可。事实上,我们难道不都同他一样,沉醉于绝处逢生的希望之中了吗?


  唉!这希望对他来说是不会立即实现的,对我们所有的人也是一样。


  在重见温暖的阳光以前,在听见风吹树叶的飒飒声以前,我们还要度过许多漫长、艰险的日子,我们还须要忍受着各种痛苦,我们还须要焦急地一天天地盼望下去;啊,这个使人想望得如醉似痴的阳光,这个柔和的风吹树叶的音乐般的声音!


  但是,为了向你们叙述特鲁耶尔矿井这次可怕的惨剧,现在我应该给你们讲讲它是怎样发生的,工程师们又是用什么办法来救我们的。


  星期一早上我们下井的时候,天空已经布满了乌云,它已经预示着将有一场暴风雨。七点钟的时候,暴风雨发作了,随之而来的是真正的洪水。开始,乌云慢慢地压下来,在弯弯曲曲的蒂汶纳山谷中翻卷,它凝聚在山峰的罅隙中不再升高;接着,这些铺天盖地的沉重的云块,将它们饱含着的大雨向山谷中倾泻,这不是骤雨,是瀑布,是倒悬的飞湍,是洪水。几分钟之内,蒂汶纳河和它的支流的河水便暴涨了。道理很简单,石块地不渗水,雨水只好顺着山坡向河里冲去。只是顷刻间的功夫,蒂汶纳河河水便漫出了陡峭的河床;圣昂多尔和特鲁耶尔这两条原来是小小的沟溪,现在突然成了激流,而且也都漫出了它们的河床。由于蒂汶纳河河水正在疯狂地推涌,特鲁耶尔沟内已经漫开的激流便再也找不到去路,它便漫向矿井所在的地面。河水泛滥虽说是瞬息间的事,但在井外干活的洗煤工,一下暴雨就躲开了,他们没有遭到任何危险。在特鲁耶尔.发生水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里的三个矿井的井口又都在水漫不到的高处,所以人们着急的只是怎样去保护那一堆堆做巷道支架用的木料。


  煤矿工程师关心的也同样是这些木头。但他突然看到洪水打着漩涡,在向刚冲开的一个洞穴猛灌下去,这个洞穴是在露出地面的一片煤层上。


  毋须细想便会明白刚刚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什么;洪水正在向井下倾泻,地下的开采水平的底板无疑等于给洪水提供了一个河床,地面的水会退下去,矿井却会很快被淹没、被灌满,井下的工人会被淹死。


  工程师奔跑到圣于连井井口,命令人们放他下井。但是刚要跨进吊桶,他又突然停住了。人们听见井下响着可怕的嘭嘭声,这是激流在井下震荡的响声。


  “别下去!”围住他的人想阻止他。


  但他挣脱了别人的阻拦,从背心里掏出他的表。


  “拿着!”他把表交给了其中的一个人,说道,“如果我回不来,你把表交给我的女儿。”


  然后,他向操作吊桶的人说:


  “下井!”


  吊桶在下降,他又仰起头来,对拿着他的表的人说:


  “对我的女儿说,她爸爸亲她。”


  吊桶到了下面。工程师开始呼叫,有五个矿工向他奔过来。他让他们上了吊桶,自己留下。这五个人被吊上去之后,他重又大声呼叫,但已经毫无用处,他的喊叫声被水声和矿井的塌陷声盖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