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诞节:漫无节制的意思。
⑤《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
太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壶为裁伯,陈留蔡谟为郎伯,阮孚为诞伯,高
平刘缓为委伯,而曼为濌伯,号兖州八伯。”
⑥嚃(tà踏)羹:谓饮羹不加咀嚼而连菜吞下。
⑦张缵:字伯绪。仕梁为湘州刺史,后被害。
⑧法盛:即著《晋中兴书》的何法盛,南朝宋人。
⑨耆(qí其)老:老年人。
⑩《玉篇》:字书。南朝梁顾野王撰。今本三十卷。黑傍沓:即黯字。
【译文】
字书没有收录的字,却在方言果得到了佐证,说明各地方言中有些词汇
仍足有生命力的,近年来,京腔粤语的风行即是证明。适当学习方言可丰富
自己的词汇,但应该适可而一六七、“丈”之与“大”易为误耳《古乐府》
歌词,先述三子,次及三妇,妇是对舅姑之称。其末章云:“丈人且安坐,
调弦未遽央①。”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故有此言。
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也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②。又疑“丈”当作“大”,
北间风俗,妇呼舅为大人公。“丈”之原“大”,易为误耳。近代文士,颇
作《三妇诗》,乃为匹嫡并耦已之群妻之意③,又加郑、卫之辞④,大雅君
子⑤,何其谬乎?
【译文】
《古乐府·相逢行》的歌词,先记述三个儿子,其次才述及三个媳妇。
媳妇是相对公婆而言的称呼。这首歌词的末章说:“丈人且安坐,调弦未遽
央。”古时候,媳妇供养侍奉公婆,早晚都在两老身旁,与儿女没有两样,
所以歌辞中有这些话,丈人也可作为长辈老人的称呼,现在的习惯仍然把某
人的已故祖、父称为先亡丈人。我又怀疑“丈”字应当写作“大”字,北方
的风俗。媳妇称呼公公为大人公。“丈”字与“大”字,容易误写。近代的
文士,有很多人写有《三妇诗》,内容却是描写自己与妻妾配对成双的事,
又加入一些淫邪的词句,这些道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为什么如此荒谬呢?
【注释】
①此为《乐府·清调曲·相逢行》。其词曰:“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
车。如何两少年,挟毅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诚难忘。黄金为君门,白
玉为君堂;堂上置尊酒,使作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兄弟两三
人,中子为侍郎。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黄金络马头,观者满路傍。入
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
厢。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作,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
弦未遽央。”颜氏谓“先述三子,次及三妇”,于诗中可见。舅姑、丈人:
均指公婆。未遽央:仓猝未尽的意思。
②祖考:指已故的祖辈、父辈。
③匹嫡:婚配。耦己:成双。
④郑、卫之辞:指春秋时郑国、卫国的歌辞。后用以代指淫荡的文学作
品。
⑤大雅君子:指道德才学俱佳者。
【评语】
人有人格,文有文品,诗歌文章除恰情悦目以外,还应给人以道德的教
化、淫词滥曲格调低下,决非正人君子所为。
一六八、百里穷困以键当薪
《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①:“百里奚,是羊皮,忆别时,烹傍伏雌,
吹扅扅:今日富贵忘我为②!”“吹”当作炊煮之“炊”③,案:祭岂《月
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然则当时贫困,并
以门牡木作薪炊耳。《声类》作扊,又或作扂。
【译文】
《古乐府》歌咏百里奚的歌词说:“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
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字应刍写作软煮的“炊”。案:蔡邕的
《月令章句》说;“键,就是关牡,是用它来栓门的,有人也称它做剡移。”
这样看来,百里奚夫妇当时很贫困,把门闩也当作薪柴烧了。这个字《声类》
写作“扊”,有的书也写作“扂”。
【注释】
①百里奚,春秋时秦穆公贤相。原为虞国大夫。虞国被灭后,他流落到
楚国。秦穆公闻其贤,用五张羊皮将他从楚国赎回。故被称为“五羖大夫”。
后辅佐秦穆公建成霸业。
②据《乐府解题》引《风俗通》:百里奚为秦相后,其妻为洗衣妇。在
相府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她演唱了这首歌词。
百里奚方知这位洗衣妇就是他过去的妻子,遂重新结为夫妇。
伏雌:母鸡。扊(yǎn 炎)扅(yí移):门闩。
③王吹:吹,炊古通。
【评语】
君子不患财富不积而患腹无诗书,昔日百里奚潦倒之际,以门为薪,其
妻洗衣为生,然而不坠青云之志,辅佐穆公,终成大业。这难道不给我们以
有益的启示吗?
一六九、《通俗》无主高才秩名
《通俗文》,世间题云“河南服虔字子慎造①”。虔既是汉人,其《叙》
乃引苏林、张揖②;苏、张皆是魏人。且郑玄以前,全不解反语③,《通俗》
反音,甚会近俗④。阮孝绪又云“李虔所造“⑤。河北此书,家藏一本,遂
无作李虔者。《晋中经簿》及《七志》⑥,并无其目,竟不得知谁制。然其
文义允惬,实是高才。殷仲堪《常用字训》,亦引服虔《俗说》,今复无此
书,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⑦?或更有服虔乎?不能明也。
【译文】
《通俗文》一书,世间的本子写作“河南服虔字子慎撰”。服虔既既是
汉代人,他的《叙》却引用了苏林、张揖的话;苏林、张揖都是三国时魏国
人。而且在郑玄以前,人们都不懂得反切,《通俗文》的反切注音,与现在
的习尚太相合。阮孝绪又说是“李虔所撰”。这本书在河北地区,家家收藏
有一本,就没有题作李虔的。《晋中经簿》及《七志》上,并没有它的条目,
最终不能知道是谁撰写的。但是它的文辞妥贴,确实是高才。殷仲堪的《常
用字训》,也引用了服虔的《俗说》,现在又没见到这本书,不知它就是《通
俗文》,还是别一种书?或者是另有一位服虔吗?不能知晓啊。
【注释】
①《通俗文》:训释经史用字之书。服虔:汉人。字子慎。《隋书·经
籍志》著录有服虔《通俗文》。
②苏林:三国魏人,字孝友。通文字训诂。张揖:魏人。
③反语:即反切。古代注音的一种方法,即用两个字注一个字的读音。
这两个字的前一个字取声母,后一个字取韵母和声调。如:“毛,莫袍反。”
④会:合。近俗:现在的习尚。
⑤阮孝绪:南朝梁人,字士宗。以德行显于世。撰有《七录削繁》。此
云《通俗文》李虔所造,当出其中。
⑥《晋中经簿:即《中经新簿》。三国魏荀勖撰。《七志》:南朝宋王
俭撰。二书均为书目。
⑦为:或者,还是。表选择。
【评语】
著述文章,托名他人,古已有之,如《黄帝内经》即是一例。淡泊名利,
造福社会,此类高人比之于那些无耻的追名逐利之徒。岂非天壤之别?
一七○、始皇焚书典籍错乱
或问:“《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如
此郡县不少,以为何也?”答曰:“史之阙文①,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
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达,而有豫章、朱崖、
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尔雅》周公
所作,而云‘张仲孝友;仲尼修《春秩》,而《经》书孔丘卒;《世本》左
丘明所书,而有燕王喜、汉高祖;《汲冢琐语》,乃载《秦望碑》;《苍颉
篇》李斯所造,而云‘汉兼天下,海内并厕,豨黥韩覆,畔讨灭残;《列仙
传》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四人出佛经;《列女传》亦向所造,其子歆
又作《颂》,终于赵悼后,而传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及梁夫人羼:皆由
后人所羼②,非本文也。”
【注释】
①阙文:缺疑不书。
②羼:搀杂。
【译文】
有人问:“《山海经》这本书,是由夏禹和伯益记述的,而里面有长沙、
桂阳如像《本草》这本书是神农所记述的,然而里面有豫章、朱崖、赵国、
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汉代的郡县名称;出产各种药物;《尔雅》
是周公撰写的,面书中却说出“张仲孝友’的话;孔子修订《春秋》,而《春
秋左氏传》却写着孔子死亡的语句;《世本》是左丘明撰写的,而里面却有
燕王喜、汉高祖之名;《汲冢琐语》发掘于战国时代,里面却记载有《秦望
碑》的文字。《苍颉篇》是秦丞相李斯所撰写,里面却说:汉朝兼并天下,
海内英雄竞相参与,陈豨被黥面,韩信遭败覆,叛臣被讨伐,残贼被消灭”;
《列仙传》是西汉人刘向所撰写,而书中的《赞》却说七十四人出自佛经;
《列女传》也是刘向所撰写,他的儿子刘歆又写了《列女传颂》,记事终止
于赵悼后,而传中却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及梁夫人嫨:以上所述都是同
后人搀杂进去,不是原文。
【评语】
由于历史原因,伪书叠出,由于现实的缘故劣书充斥。所以读书时要注
意鉴别,不加选择,盲从轻信,则害人不浅。
一七一、滥造生字情理难容
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①?”答曰:“张敞者,吴
人②,不甚稽古③,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吴人呼祠祀为鸱
祀,故以祠代鸱字;呼绀为禁,故以系傍作禁代绀字;呼盏为竹简反,故以
木傍作展代盏字;呼镬字为霍字,故以金傍作霍代镬字;
又金傍作患为镮字,木傍作鬼为魁字,火傍作庶为炙字,既下作毛为髻
字;金花则金傍作华,窗扇则本傍作扇④;诸如此类,专辄不少⑤。
【译文】
有人问道:“《东宫旧事》为什么称鸱尾为祠尾?”我回答说:“作者
张敞是吴地人,不太研习古事,随手记述注释,顺从了乡俗的错误,造作了
这类字体。吴地人称呼祠祀,所以用祠代鸱字:称呼绀为禁,所以用糸旁加
禁代替绀字;称呼盏为“竹简反”的音,所以用木旁加展代替盏字:称呼镬
字为霍字,所以用金旁加霍代替镬字;又用金旁加患代替镬字,木旁加鬼代
替魁字,火旁加庶代替炙字,既下加毛代替 髻字,金花就用金旁加华字表
示,窗扇就用木旁加扇字表示:诸如此类,任意乱写的字为数不少。
【注释】
①《东宫旧事》:书名。《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未著撰人,《旧
唐书·经籍志》题张敞撰,与颜氏同。鸱(chi 痴)尾:宫殿屋脊正脊两端
构件上的装饰。
②张敞:晋吴郡吴人,仕至侍中尚书,吴国内史,见《宋书·张茂度传》。
③稽古:研习古事。
④以上十二句,颜氏举“逐乡俗讹谬”而造作的俗字共九例,分别写作:
、榐、 、 、槐熫、 、铧、 。
⑤专辄:专断,专檀。
【评语】
汉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字体字形曾经过校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但字
形相对固定,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滥造生字,易造成混乱此种做
法实不可取,写字规范是书写的起码要求。
一七二、文人好事改隈为緭
又问:“《东宫旧事》:‘六色罽緭’①,是何等物?当作何音?”答
曰:“案:《说文》云:“莙,牛藻也,读若威②,’《音隐》③:‘坞瑰
反。’即陆机所谓‘聚藻,叶如蓬’者也④。又郭璞注《三苍》亦云:‘蕴,
藻之类也,细叶蓬茸生⑤。’然今水中有此物⑥,一节长数寸,细茸如丝,
圆绕可爱,长者二三十节,犹呼为莙;又寸断五色丝,横著线股间绳之,以
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为莙;于时当绀六色罽⑦,作此莙以饰绲带⑧,张
敞因造系旁畏耳,宜作隈⑨。”
【译文】
又有人问:“《东宫旧事》上面的‘六色罽緭’是什么东西?应当读作
什么音?”我回答说,“按:《说文解字》说:‘莙,就是牛藻,读作”威”
的音。’《说文音隐》注音为‘坞瑰反。’就是陆机所说的‘聚藻,叶子像
蓬草’的那种东西。另外,郭璞注释的《三苍》也说,‘蕴,属藻类,细叶
子像蓬草柔密地丛生着。’现在水中有这种东西,它的一节有几寸长,纤细
如丝,缠绕成圆形,十分可爱,长有二三十节,人们仍然称它为莙。此外,
把五色丝线剪断成一寸长,横放在几股线中间用绳子拴住,把它做得像莙草
一样,用来装饰物品,就把它叫做。当时一定是要捆缚六色莙。就制作了这
种莙来装饰绲带,张敞于是造了糸旁加畏的字,发音是隈。”
【注释】
①六色罽(jì计)緭(wēi 威):“罽”为毡类毛织品。“六色”乃状
其色彩斑斓。“緭”之义见下文。
②莙:水藻名。今读音作君(jūn)。王利器曰:“君、威二字,古声近
通用,如君姑亦作威姑,即其例证,故许慎读莙若威。”
③《音隐》:即《说文音隐》。
④陆机:字元恪。三国吴吴郡人。著有《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
⑤蕴:即蕴藻。蕴,通“蕴”。
⑥《太平御览》此句“然”字在上句”生”字上,译文。
⑦绀(gān 甘)呈红色的深青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