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达命令前,他对作战计划进行了最后的修正。 

     沙兹利边看地图边问:“上校,你认为以色列人真会在今天全部去向上 

帝祈祷赎罪吗?我不敢相信。” 

      “将军,你该不会忘了宗教的戒规比军队的命令更残酷吧?”上校反问 

将军。 

      “是的,我只是担心偷渡过河后,我们还要等待10小时左右,这段时间 

太长了。”将军沉思片刻后又对上校说:“如果我们的士兵在运河的隐蔽处 

埋伏下来这不就行了?不过你必须亲自去检查他们的爆破装置和通讯器材是 

否绝对可靠。好吧,现在我们就去开会。”说完他们疾步走向会议室。 

     会议十分简短,中将把作战计划概括为8个字:“偷渡、奇袭、坚守、 

进攻。”最后,他手指地图用力一点:“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必须从敌人 

手里夺回来,我相信真主不会给我们降罪!” 

     他周密的计划,爱国的激情,深深感染了到会的将领们,他们情绪激动, 

一齐站立起来说:“为了埃及的荣誉,为了阿拉伯民族的利益,我们战斗!” 

会议结束了。 

     沙兹利的作战命令很快下达到各参战部队,埃及军队全部进入临战状 

态。 

     沉沉的夜幕紧紧笼罩着大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 

     在埃军的指挥部里,战斗开始前的暂短平静把人们压得透不过气来。沙 

兹利不时看看手腕上的表,此刻已是凌晨2点5分。“快了,神圣的一刻就 

要到来!”他默默地想着。 

      “将军,前沿部队的电话记录。”中将接过部下递过来的电文,轻微地 

抖动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说:“传我的命令,行动吧!” 

     5分钟后,埃及一支奇特的战斗分队出发了,他们六七人一组,兵分两 

路。每人身着水鬼服,除随身携带轻武器外,各带一个威力较大的炸药包。 

跃出战壕后迅速爬向河边,然后潜入运河的水底。这一支奇特的蛙人部队, 


… Page 388…

今晚的任务就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两个炸药包埋入以色列防御工事的沙堡 

中,为大部队的进攻炸开缺口。 

     当太阳升起,苏伊士城重又喧闹起来时,沙兹利中将迷惑了:“难道真 

主真在保佑我吗?那为什么上帝不保佑以色列入?”想到这里他为自己居然 

把人类的战争和神联系起来感到可笑。虽说他也是个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但 

毕竟是个军人,他更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判断:“赎罪日、斋戒月,这神圣的 

宗教节日,给自己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站起身来带着一种轻松的情 

绪来到参谋人员中,拍着一位中尉的肩头说:“中尉,你喜欢听音乐吗?” 

中尉答道:“将军,你要听?”将军幽默他说:“不,我现在听到了以色列 

入在向上帝忏悔。” 

     当海关钟楼敲完十二响后,沙兹利又回到了作战室。他思绪万千,六年 

前一场战争的阴影一直在他心中不能消散。那时,他是个师长,他带自己的 

部队完整地突破了敌军的重重包围,成为众将军中的姣姣者,然而,虽挽救 

了上万士兵的生命,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厄运,但毕竟还是败军将领,他心有 

不甘。今天,他要重树自己的形象,施展自己的才华,让所有的人包括他的 

对手以色列人在内都知道,他不仅是个可以转败为胜的将领,更是能攻善战 

的将军。想到这里,他急速叫来了阿利德上校。“东岸平静吗?”他急切地 

问。 

      “是的,将军,和平时没有两样。” 

      “那好,感谢真主!” 

      “不,将军,是你判断正确。”上校赞叹地说。 

     当对岸传来两声巨响,沙兹利中将的嘴角微微地向两旁咧了一下,自言 

自语地说:“好,太好了,完全在计划之中。” 

     他环顾了一下周围,参谋军官们都在按照他的计划和命令有条不紊地工 

作着。他对身旁的作战部长轻声说:“上校,你我在这里已经不合适了,还 

是去看看士兵吧,他们才是战争的真主啊!” 

     在前沿阵地的一个指挥所里,沙兹利身穿迷彩服,精力充沛,他首先命 

令阿里德上校:“让指挥部立即通知各指挥官,说我的指挥位置已移至这里。” 

然后他一面听一位少校营长的战情报告,一面举起望远镜从瞭望孔中观察前 

方的战况。他清晰地看到,一百名士兵乘坐装有发动机的小橡皮艇已经冲到 

东岸,士兵们跃上沙滩,一面射击压制以色列士兵的抵抗,一面挖掘掩体。 

他的士兵没有一个退后一步,他们顶住了。 

     战报雪片似的传递过来。而此时沿苏伊士运河172.5公里的两岸已经成 

为一条火练。 

     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在沙兹利中将的心中总觉得这不是自己原来所 

预想的情景。“以色列人为什么没有强烈的对抗?他们的大炮呢?他们的坦 

克呢?……”一连串的问号使他再也想不下去了,他必须尽快回到指挥部里, 

从总部那里了解以色列入的全面动向。 

     其实,在战争开始后的几分钟,设在特拉维夫的以军参谋部就收到了埃 

及突然进攻的报告,此时的总参谋长大卫·埃扎拉中将正苦干这天是赎罪日, 

政府首脑和阁员们以及一些高级将领正在家中过节,一时无法找人商讨出一 

个全面的对抗措施,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命令前线部队尽其所能全力抗击埃 

及的进攻,阻止埃军的进攻速度。 

     沙兹利中将回到指挥部后,很快从总部那里得到了以军的全面动向情 


… Page 389…

报,而前线部队也不断送来以色列军队顽强抵抗的消息,他的心沉重起来, 

他站在一张地图前凝视着,眉宇间透出几分焦虑。尽管指挥部里人声嗓杂, 

电波声和远处传来的大炮声、飞机声响成一片,但他似乎毫无觉察,他要作 

出新的决定:“阿利德上校,请你记下我的命令,迅速下达前线部队,命令 

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一切手段,部队必须在2时30分前全面突破运河防 

线。” 

     上校复诵完将军的命令后说:“将军,现在离开2时30分还不足15分 

钟,是否……”中将有些急躁地面对上校说:“上校,你该知道兵贵神速的 

道理,难道我们要让以色列人把我们的士兵赶下运河里吗?现在过不去,那 

么我们就永远也别想再过运河了。”中将在说完最后两句话时,声音里带着 

一丝悲愤。 

     沙兹利中将的命令,画出了一幅壮观的战争画卷。 

     数十架苏制直升飞机不断往返飞越运河水面,把一批批埃及士兵运过河 

去,士兵不等飞机着落就从3米高处跳下地面。 

     140人组成的化学部队携带着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投入了战斗。 

     1500门不同口径的大炮把上万吨的炮弹不断倾泻到运河东岸的狭长地 

带上。 

     成千上万的埃及士兵在爆炸声和喊叫杀声中突然出现在以色列的战壕边 

沿,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被火焰烧着的以色列士兵鬼哭狼嚎,他们带着满 

身的大火到处乱窜,有的在地下翻滚一阵便不动了。 

      “轰!轰”埃及雨点般的炮弹在运河东岸不断卷起沙土,黄色尘埃像云 

雾停留在空中,越积越厚,几分钟后,东岸形成了一道人造的烟幕。 

     以色列的炮兵再也看不见两岸埃及的阵地,也分辨不清埃及先头部队的 

登陆地点在哪里,大炮全不起作用了。躲在防线沙堡后的以色列步兵此时也 

找不准射击的目标。尽管以色列总部命令前沿部队要不惜代价收复滩头阵 

地,但是已为时过晚,埃及的炮火太猛烈了。惊慌失措的以色列士兵很快举 

手投降了。他们成了阿拉伯军队的第一批战俘。 

     在指挥部里,沙兹利依然站在作战地图前,用粗粗的彩笔沿着运河东岸 

的曲线,画上埃及军队前进的箭头。他的眼角闪出一点晶莹的光亮,回想起 

6年前的屈辱年代,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当埃及人欢呼着胜利的时刻,以色列入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他 

们失去了几十年来3次战胜阿拉伯人时的骄傲和威风,但以色列电台在战争 

进入第3天的中午时说:“战争决定性的阶段尚未开始……” 

     以后的战争确实又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但那已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史 

上的另外一页了。 

                                                                     (戎林) 


… Page 390…

                                贝卡大空战 



     黎巴嫩境内邻近叙利亚的一条山谷,名叫贝卡谷地,自从第四次中东战 

争以来,这里已经成为最新式的苏制防空导弹萨姆一6的重要基地。 

     萨姆一6是一种灵活的防空武器,射程为30公里,瞄准器自动搜索敌机, 

两个雷达向导弹发射系统的电子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定向波束,电子计算机在 

几分之一秒内就可以计算出飞机的高度、航向、速度,并操纵导弹发射,连 

超音速飞机也逃不脱它的打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萨姆一6曾经发挥巨 

大的威力,一度将以色列飞机赶出天空。那时阿拉伯国家的孩子都会唱:“苏 

联的萨姆升天,山姆叔导弹落地……”以色列不得不派出突击队,从地面摧 

毁萨姆一6导弹基地,才重新取得制主权。 

     1981年,叙利亚将大量萨姆一6导弹部署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因为这 

里是以色列飞机入侵阿拉伯国家的必经之地。以色列立即做出反应,杨言要 

摧毁这些导弹。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虽然没有去过贝卡谷地,可是他仔细研 

究过有关资料,并旦逐渐酝酿成熟了一个作战方案。为了这个方案的成功实 

施,以色列已经无数次模拟了对“贝卡谷地”进行的出击。 

     然而叙利亚人却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仍沉醉在萨姆一6曾经发挥出来的 

无比威力之中。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勒斯坦 

解放组织的人。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6月4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约见苏联大使,要求 

苏联在驻黎叙军受到攻击时,根据“叙苏友好条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苏 

方明确表示,“叙苏友好条约”只对叙利亚本土安全承担义务,在黎巴嫩发 

生的战争,不属于条约范围内处理的问题。 

     这一情况立刻被以色列所掌握。以色列当即玩弄外交手腕,多次向叙利 

亚传话,表示只要叙利亚不参战,以色列绝不会主动攻击叙军。美军也应以 

色列的要求通知叙利亚,不要干涉以色列在黎巴嫩的事情,以军不会伤害在 

黎的叙军。 

     叙利亚政府陷入了犹豫。 

     6月6日,以色列军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叙利亚虽然也向贝卡谷地增加 

了军队和导弹,但却没有认真做好参战的准备。因为政府并没有下定同以色 

列决一死战的决心,还在打患得患失的小算盘:参战吧,叙利亚并没有必胜 

的把握,弄不好反而惹火烧身;不参战呢,以军侵黎,确实威胁到叙利亚的 

安全,况且,那么多叙利亚正规军驻扎在黎巴嫩境内,仅仅是做摆设的吗? 

然而,就在叙利亚政府的犹豫之中,它已经丧失了现代化战争中最宝贵的因 

素——时间,失去了有利的战机。 

     以色列才不像叙利亚这样优柔寡断。摧毁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在它是蓄 

谋已久的,一旦时机成熟,它决不会为任何承诺所约束。尽管叙利亚并未干 

涉它的侵黎行动,6月9日,以色列还是背信弃义,向贝卡各地发起了突然 

袭击。 

     以色列投入战斗的是美制F—15、F—16战斗机。这两种战斗机是70年 

代美国为了争夺新的空中优势而研制出来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过阿拉伯各 

国配备的苏制米格一21、米格一23战斗机。一年以前,在震惊世界的炸毁 

伊拉克巴格达核反应堆的行动中,这两种飞机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优越性。而 


… Page 391…

驾驶这些飞机的以色列飞行员,号称以色列军队的“天之骄子”,无不具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一次,以色列又打破了战争史上突然袭击多在星期天和凌晨进行的惯 

例,它选择的既不是星期天,也不是早晨,而是星期三的下午。这个时间, 

往往是防守者戒备心理渐渐松懈的时刻。但是,贝卡各地萨姆…6导弹基地的 

警惕性并没有放松,整个阵地上像死一样的寂静,而这种寂静本身就充满了 

杀机。所有的导弹都威严地对着以色列飞机可能出现的方向,各种人员都在 

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一双双眼睛严密地监视着天空。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响声,由小变大,由远而近。凄厉的战 

斗警报拉响了,回音在山谷里激荡。位于谷地中央一座小山上的指令中心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终于,叙利亚军人都看见了,从白雪皑皑的山头上飞越而 

来的是以色列飞机。 

     指挥员冷静地下达了命令:“雷达开机!”雷达是萨姆…6的眼睛,只要 

眼睛捕捉住目标,敌机就休想跑道。 

     以色列飞机进入了导弹射程,萨姆…6导弹相继发射,山谷里红光闪闪, 

空中的飞机接二连三地被击中、坠毁,叙军阵地上一片欢腾:萨姆…6,你果 

然名不虚传!然而就在这时,有几个叙利亚士兵发现,坠落下来的飞机竟是 

用塑料制作的,而且既没有见到飞行员跳伞,也不见他们的尸体,士兵们忙 

将这个怪异现象报告指令中心。指挥官这才明白中了以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