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派在克里木。 

     1942年2月27日,苏军向截断与包围塞瓦斯托波尔的德军发起猛攻, 

经6天激战,战役告终。此后,3月13日、3月20日、3月26日、4月9 

日,苏军又连续在克里木半岛向德军进攻,以打击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 

击力量。此时,德方曼施泰因的坦克几乎全被苏军摧毁。 

     1942年5月8日到5月15日,德军空军与陆军同时大举向塞瓦斯托波 

尔的刻赤进攻,苏军抵挡不住,弃城而逃,被俘17万人,损失火炮1.1万 

门,坦克250辆,摩托车3800辆,飞机300架。这样,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军 

陷入不利境地。德军后来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来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而苏军的 


… Page 343…

领导人科兹洛夫、契尔亚尼克与麦赫利斯等,均因此次失败而被贬职。 

     到1942年6月,苏军在南线的力量已大为减弱。而此时,德国第11集 

团军按希特勒的意图,准备拿下塞瓦斯托波尔以便东进。 

     此时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共有7个步兵师、3个海军陆战军和其他 

部队,后来又有两个步兵旅前来支援,总计70个营。该地区的百姓,凡能使 

用武器的皆征召入伍,这些守卫军兵,计有火炮600门,坦克40辆。 

     德军分三路进攻塞瓦斯托波尔。北路是埃·汉森指挥的第54军,南路是 

弗雷特尔·皮科指挥的第30军,中路是罗马尼亚山地旅。总共有7个德国师, 

2个罗马尼亚师,支援的有700门火炮和一批重型迫击炮。而其空中支援则 

有里希特霍芬指挥的第8航空军,该航空军有7个轰炸机大队,3个斯图卡 

轰炸机大队,4个战斗机大队及17个高射炮兵连。此外,德军还有一些巨人 

式遥控装甲履带输送车,此车能将烈性炸药运入对方防御工事。 

     1942年6月7日,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攻击,许多 

大口径与中口径的火炮把炮弹倾泻到苏军阵地上,德军空军也对苏军阵地进 

行轮番轰炸。苏军在各防御阵地顽强阻击。 

     北路苏军与德军在别尔别克峡谷激战。德军用巨人式遥控装甲履带输送 

车装着烈性炸药向苏军开来,苏军用大炮轰击,但那“巨人”车却左拐右折 

地隆隆开来,一到苏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便“轰”地一声爆得烈焰硝烟腾入 

半空,顿时把那工事与守卫苏军炸成齑粉。苏军无法对付此种“巨人”,在 

北线边战边退。后来,北线的重要设防点斯大林堡,被德军肖尔蒂克的第16 

步兵团夺去。 

     在南路,苏军凭借险要的山势、坚固的工事与不易通过的密密灌木丛与 

德军鏖战。到处是地雷、炮弹、炸弹的巨大爆裂声,子弹如同不断呼啸的骤 

雨。德军伤亡惨重,有的步兵团只剩了几百人。不少步兵连就剩了几个人。 

但苏军也难于坚守,终于被德军攻占了萨莲山一带的前沿阵地。 

     在中路,苏军成功地阻击了敌军进攻部队,坚守住那拉高地。 

     德军的攻势总的看来虽有所进展,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而此时,德军 

第8航空军团因其他战场的需要·可能要撤出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因此, 

德军集中兵力攻击苏军守卫相对薄弱的北部防线。德军埃·汉森的第54军的 

第50步兵师,越过超尔纳亚河,攻占苏军沿萨蓬山筑就的防御阵地后方的英 

克尔曼。6月28日,德军两个步兵师(第22、第24师)又趁夜强渡宽只一 

公里左右的北湾,直扑塞瓦斯托波尔城的东部,绕到苏军防线的后方,苏军 

防线至此失去了作用。 

     苏军的防线虽己不复存在,但某些地段的战斗依然激烈,尤其是悬崖峭 

壁的洞穴与炮兵陈地的坑道中的苏军,都在作最后的抵抗。 

     由于德军的空中优势,苏联里海舰队水面船只此时已无法进入塞瓦斯托 

波尔,不像以前那样还可运送援兵和补给品。只有潜艇尚可进入塞瓦斯托波 

尔,但此时潜艇的任务却是把苏军所有的高级军官及其他高级官员们撤出此 

地,以免被俘。 

     塞瓦斯托波尔的零散守军中的政治委员们,仍在基层组织残兵与德军作 

殊死战,决不投降,这使德军遭到惨重的伤亡,伤亡约二万四千亲人。 

     这些基层政治委员们在枪弹用尽、退无可退时,就与残剩的兵士,成群 

的老百姓,其中包括妇女与年轻姑娘们一起,手挽着手向德军冲去,悲壮地 

在阵地上倒下。苏联普通军人的血与老百姓的血流在一起,渗入岩缝,凝固 


… Page 344…

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土地上。 

     苏联独立滨海集团军残部退至塞瓦斯托波尔西侧的赫尔松涅斯角,打算 

从海上撤退,但遭到围歼,三万余人于1942年7月4日投降。 

     到1942年7月3日结束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经历了250天。苏军击 

毁德军几百辆坦克,几百门大炮,歼敌30万。最后,德军俘虏苏军9万人, 

缴获大炮460门。战斗期间,德军消耗了4.6万吨弹药、2万吨炸弹。 

                                                                     (林泉) 


… Page 345…

                                北极护航战 



     1941年,空前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正浓。在战火还未燃烧到的北 

冰洋海区,频繁地航行着一队队由战舰护航的英国商船,商船内装满着战斗 

飞机、大炮、坦克和各种不同型号的枪支弹药。 

     这一支支船队从冰岛的港口出发,航行在面积为 1301平方公里的北冰 

洋,在一座座迎面而来的冰山中,艰难地跋涉着。商船队的目的地是苏联的 

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商船队运去的武器弹药等,给苏联 

的反法西斯战场以很大的支持,仅北极航线的货运物资就超出了整个同盟国 

援苏物资的四分之一。 

     这是一条极为艰险的航程,在全长约2200海里的航行中,不光要避开不 

时流过的冰山、暗礁,还要时时提防着以挪威为基地的德国空军,水面舰艇 

和潜艇部队的威胁。为此,1941年8月,英国海军组织了代号为“德文郡” 

的一支特遣护航队,这支护航队由航空母舰: ‘胜利”号、“阿格斯”号, 

重巡洋舰“德文郡”、“萨福克”和6艘驱逐舰组成。英国海军把从冰岛出 

发的载货护航船队命名为PQ,把从苏联返回的空船队称为QP船队。 

     在最初的几次航行中,英国特遣护航队并未引起挪戚德国驻军的注意, 

德国海军将领邓尼茨把眼睛死死地盯在活动在大西洋的盟国商船队上,因 

此,当大西洋上不断传来德国潜艇击沉盟国商船的噩耗时,英国的特遣护航 

队却紧张地护卫着它的船队,到1941年底,共有7支护航队从挪威的德国占 

领军鼻子底下溜过,只有一艘货船被流冰撞沉。7支船队共运送了750辆坦 

克,800架战斗机,1400辆卡车和10万吨军火,给正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苦 

战的苏联红军以极大的支持。 

     漫长的冬季来临了,给特遣护航队的航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来已是 

十分艰险的航程又增加了危险,北极一带到了冬天,阳光难以照射到这个地 

球的尽头。在漫长的黑夜中,只有北极星在苍穹里闪烁着暗淡的光芒,呼啸 

不停的狂风夹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使整个北冰洋海区终日灰蒙蒙的一片。水 

手们在这昏暗的航线上航行真可谓在死亡线上挣扎。 

     1942年春天,漫长的北极夜终于熬过去了,太阳的光辉在北极洋照耀的 

时间越来越长了,冰雪融化,漂浮在北冰洋上一座座冰山和一块块流冰渐渐 

地化成了雪水,和那清澈的海水融化成一体。挪威的德国海军部队在例行的 

巡逻中终于发现了英国的特遣护航队,而纳粹德国大本营也为苏联不断得到 

同盟国的战争物资而大为恼火。希特勒决心切断北极海上航线,指示邓尼茨 

把正在北大西洋作战的德国潜艇和重型水页潜艇调到挪威海湾港口,奉命在 

北极一带巡逻,拦截和消灭英国的特遣护航队。 

     1942年1月2日,德国U一134、U一454、U一584等3艘潜艇在马伦 

支海熊岛南方搜索特遣护航队。中午时分,U—134潜艇找到了属于 PQ—7A 

船队的英国货船“活兹利斯坦”号。只听轰隆一声,“活兹利斯坦”号中鱼 

雷爆炸,大火渐渐引着了货舱内的弹药,引发了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活 

兹利斯坦”号便在大西洋中消失了。 

     这是英国特遣护航队第一位牺牲者,从此北极护航战揭开了序幕。 

     1月17日,德国潜艇又发现了PQ—8A船队中的8艘商船。交火中,护 

航队指挥员乘坐的“哈默特里斯”号商船被击中,英国驱逐舰“玛塔比尔” 

号被击沉。 


… Page 346…

     特遣护航队在北极受挫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托维海 

军上将立即委托马罗海军中将赶乘巡洋舰“尼日利亚”号火速前往苏联港口 

摩尔曼斯克,要求苏联红军北方舰队也担任护肮,在双方海军的童兵护航下 

PQ—9、PQ—10和PQ—7船队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 

     1942年初,战争狂人希特勒的情报机构得悉盟军将攻占挪威。这一并不 

确切的情报却使希特勒穷凶极恶地加强了北冰洋一带的军事力量。在卑尔根 

和特隆霍姆基地集中了21艘潜艇,同时又调集了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 

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4.2万吨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提尔 

皮茨”号也派到了挪威。2月,德国第五航空队如黄蜂般地飞到了挪威。在 

白雪皑皑的挪威机场上。停落了不同类型的德国飞机,在不时漂浮着流冰的 

北冰洋面上,游弋着德国不同类型的舰艇。这一切,给特遣护航队的行动构 

成了极大威胁。 

     1942年3月1日,冰岛附近海面上大雾弥漫,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戒备森 

严,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封锁了通在港口的一切通道。为了防止德国间谍刺 

探情报,军事物资的装载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同样,船队起航的日子 

也严守秘密。在这样森严的气氛下,PQ—12船队悄悄起锚了。同日,QP—8 

船队从苏联摩尔曼斯克港返航。 

     担任PQ—12船队护航任务的有英国战列舰“约克公爵”号、“声望”号、 

重巡洋舰“伯威克”号、航空母舰“胜利”号和旗舰“英王乔洽五世”号以 

及6艘轻型水面舰艇。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托维海军上将亲自指挥这场艰难的 

护航任务。 

     船队在强大的武装舰挺护卫下安全航行了4天。 

     3月5日,一队德国侦察机在杨马延岛南方70海里上空,透过重重的云 

层发现了庞大的PQ—12,飞行员立即报告了地面指挥员。游弋在附近海域的 

4艘潜艇奉命追踪PQ—12。次日,德国海军“提尔皮茨”号和3艘驱逐舰前 

去截击PQ—12。当“提尔皮茨”号开足马力航行前去截击的路上,一艘英国 

侦察潜艇发现了它,并立即报告了托维上将,一场不可避免的冰海之战即将 

开始了。 

     初春的北极白昼,寒暖交汇,冰块和雪原飞腾起来的层层雾气,使整个 

北冰洋雾气腾腾,白茫茫一片。3月7日,PQ—12船队和QP—8船队在这样 

恶劣的气候下,在熊岛西南200海里处会合了。此时,德舰“提尔皮茨”号 

仅离它80海里左右,由于甲板上都结了冰,飞机不能起飞,所以没有发现这 

两支庞大船队,直到下午,德国驱逐舰才找到了返航的QP—8船队。这支共 

有15艘空货船的船队发现德舰后,立即采取了分散的战术,经过一番周旋, 

德舰总算击沉了一艘仅2.8吨的苏联小货船“火花”号。英舰“胜利”号闻 

讯立即紧急出发,和“提尔皮茨”号以及从挪威起飞的德国飞机展开了激战, 

双方在一天周旋作战中互有胜负,其结果是 PQ—12船队全部到达了苏联港 

口。 

     PQ—13船队由3月20日按原计划出发。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5 

艘措潜艘护航。3月28日,这支船队遇到了强大的德国舰队,6艘德国潜艇, 

3艘德国驱逐舰和德国空军轰炸机轮番对这支船队进行穷凶极恶的袭击。4 

月1日,PQ—13船队伤痕累累地挣扎到了目的地。一路上,护航的英国舰队 

进行了殊死的抵抗,轻巡洋舰“特立尼达”号干掉了德国驱逐舰“Z—26”, 

不幸自己也被鱼雷击中,途中终因进水过多沉没。 


… Page 347…

     苏联反法西斯战场的战斗规模空前,东方战线急需军事物资的补给,北 

极航线逐渐成为反法西斯战线中的给养生命线,护航战也越来越激烈。 

     4月初,代号为PQ—14船队的24艘商船,在一支十分强大的舰队掩护 

下,前往苏联港口。由于气候骤变,16艘商船被迫撤回,另外8艘商船在极 

其危险的航行中,被德国潜艇击沉1艘。 

     此时,美国海军也编入北极特遣护航队,使护航舰队力量大增。为了对 

付出入无常的德国海空袭击,同盟国还组织了一支配有2艘战列舰,1艘航 

空母舰,3艘巡洋舰,8船驱逐舰的机动打击舰队。 

     4月26日,北冰洋海面气候和往常一样,灰蒙蒙一片,海流和狂风,夹 

着冰块到处横冲直撞,PQ—15船队摸索着在航线上跋涉,同时对开的有QP 

—11船队。这两支对开的船队共有38艘商船。英、美、苏的51艘各种舰艇 

直接或间接参加保护。 

     第4天,这支对开的船队会合后不久,就与德国舰队遭遇了,双方在北 

冰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