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抵抗更使得希特勒异常疯狂,随后调集了2669架轰作机和战斗机来
参加对英作战。8月13日,他们出动了1500架飞机,主要袭击目标是英军
的战斗机机场和雷达站,连续两天轰炸,德国空军损失飞机47架,英国空军
损失13架。机场损坏并不严重。
8月15日,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战,德方把三个航空队中的大
部分飞机都投了进去。出动战斗机1149架次,轰炸机801架次,对英国南部
海岸进行大规模空袭。同时,从斯堪的纳维亚出动的第五航空队134架飞机
袭击东北沿海,这支航空队飞临太恩河畔时,意外地碰上了英国7个中队的
飓风式和喷火式机群,遭受严重打击,30架配备4名飞行员的重型轰炸机被
击落,而英方只有两名飞行员受伤。
德军在南部沿海的袭击比较成功,炸坏了5个战斗机机场,4个飞机工
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英军的22个战斗机中队全部投入战斗,击毁德机
76架,自己也损失34架。
空战的激烈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德国人开始时还不知道为什么每次
空战英军的损失都比他们小得多,那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雷达的作用和重要
性,德国人在发展和运用电子装置方面远远落在英国后面。后来他们当然知
道了。德国著名战斗机驾驶员阿道夫·加兰说:“我们意识到皇家空军战斗
机中队一定受到地面某种新装置的控制,因为我们听到指挥喷火式和飓风式
飞机作战的命令是非常熟练和准确的。”“这种雷达对战斗机的控制使我们
感到意外,而且是非常惨痛的意外。”
英国空军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扇形站,这是个地下神经中心,这个中
心根据雷达、地面观察和空中驾驶员获得的最新情报,用无线电话指导“飓
风”和“喷火”式飞机作战。当德国人意识到这些之后,便把攻击的主要目
标对准备机场的扇形站。从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出动一千多架飞
机。而英国空军数量上处于劣势,每架飞机的起飞次数多,飞行员感到疲劳,
… Page 330…
虽然他们英勇作战,德军的优势却开始发挥效力。英国南部的5个飞机场均
遭严重损坏:更糟的是7个关键的扇形站有6个遭到猛烈的轰炸,整个通讯
系统已处于被摧毁的边缘,皇家空军的战斗力大大地削弱了。两个星期内损
失飞机446架,飞行员死亡103名,受重伤128人,这意味着英国失去了四
分之一优秀飞行员。丘吉尔对此十分焦虑不安。
这种情况如果再持续几个星期,英国在空中就会失去有组织的防御力
量。但是,德国人这时却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空军元帅戈林忽然放弃对
英国防御空军力量的进一步摧毁,从9月7日转为大规模夜袭伦敦。这样,
皇家空军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这在后来,给德国入侵者带来了严重的后
果。
当然,戈林这样做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自从8月24日他们第一次轰炸伦
敦,次日丘吉尔便命令轰炸德国首都柏林。3月28日又派了更多飞机袭击柏
林,并撤下传单,向德国人民宣传:希特勒是给他们带来这场灾难的罪魁祸
首。戈林把炸毁伦敦作为这一行动的报复,恰恰是拯救了被打得晕头转向的
英国空军。
希特勒对他的人民说:“我们要用夜袭来回答夜袭。当英国空军扔下两
干、三千或四千公斤炸弹时,我们将回报他们十倍的、一百倍的炸弹!”希
特勒发誓要把伦敦和其它一些英国城市夷为平地。
在纳粹头子的指令下,德国空军开始了对伦敦大规模的轮番轰炸,9月7
日投入了625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飞到泰晤士河上空,开始向瓦尔维
治兵工厂、煤气厂、发电厂、仓库以及几英里的码头投下大量炸弹,这片地
区立刻成了一片火海。锡佛尔镇的居民被大火包围,不得不从水路逃出来。
第一批飞机扔完炸弹飞回去后,第二批、第三批接着起飞,每一批是200架
飞机。轰作持续整夜。在最初的两天夜间轰炸中,约有近三千人受伤或死亡。
连续一个星期没有一天间断,这个大城市遭到巨大破坏。
戈林元帅杀得兴头起来,不满足于夜间轰炸,决定白天也不停止轰炸。
这便导致了又一场空中大战。9月15日中午,200架重型轰作机在600架陇
斗机的掩护下飞临英吉利海峡上空,飞向伦敦。他们没想到英国皇家空军在
一个星期的休整之后已经缓过气来,战斗机司令部在雷达的荧光屏上注视着
进攻者的聚集,并作好迎头截击的准备。这场空战之激烈难以描述,一天下
来统计战果,德国飞机被击落185架,英国皇家空军仅丧失26架。
9月15日的这场空战是不列颠战役的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对于德军方
面来说,轰炸伦敦而放弃有利的战机是最大的失误,德国海军参谋部旱就隐
约意识到这一点,但因为希特勒听信了戈林的话,主意已定,他们不敢申诉
自己的意见,一直感到不安。直到9月12日才吞吞吐吐地表述了他们的优虑:
“这种空战是作为一种‘绝对空战’进行的,没有考虑到目前海上作战
的需要,并且超出了 ‘海狮,作战计划的范围。它无助于主要由海军掌握的
‘海狮’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我们未曾看见德国空军对英国舰队的
舰只进行任何袭击,它们现在在海峡中几乎可以畅行无阻,不受干扰,这对
于渡海运输是极端危险的。……事实上,迄今为止,猛烈的空战并未对登陆
行动有所裨益;因此,从作战方面和军事方面看·目前还不能考虑登陆计划
的执行。”
戈林过于自信了,他以为仅靠他强大的空军就可以征服、打垮英国,唯
恐功劳被海军夺去,所以出此下策。而希特勒居然头脑很不冷静地采纳了他
… Page 331…
的建议,这导致了“海狮”作战计划的全面破产。
伦敦尽管遭到了巨大破坏,但英国军民的士气并没有瓦解,军火生产也
没有下降,恰恰相反,作为德国轰炸主要目标之一的英国飞机工厂的产量仍
比德国多,1940年这一年,英国飞机产量为9224架,足以补充战场上的损
失。希特勒在英国上空损失了大量的轰炸机,一直没有能恢复原来的数目。
德国海军承认,自从初春在揶威海面遭到严重损失以来,便不能为入侵
英国提供海上力量,再失去空中优势,德国陆军要想横渡这狭窄的海峡是无
能为力的。
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希特勒的疯狂军事行动第一次被扼制住了。
(华炳)
… Page 332…
非洲大战
1940年6月,意大利殖民主义者在北部非洲大肆扩张其疆土,利比亚、
厄立特里亚、阿比西尼亚和索马里都归入意大利版图,有将近25万殖民者和
40万以上军队活动在这片土地上。尽管如此,意大利的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
却并不满足,准备一举并吞埃及、英属索马里和英属东非,在他们看来,英
帝国正在衰落、崩溃,在他们强大的军队面前将是不堪一击。认为这是“五
千年难逢的机会”。当时英国在非洲的驻兵只有一个装甲师和两个半步兵师,
总兵力不超过5万人。飞机的数量也远远少于意军。
墨索里尼的第一个目标是埃及。实际上,在发动战争以前他就有了这样
的打算,从黎波里的主要基地起,沿海岸修筑了一条宽阔的公路,通过黎波
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直到埃及边境。现在,这条运输线发挥作用了,连续几
个月,大批具有现代化装备的兵员和物资向埃及边境集结,准备到秋天增加
到30万人,一举歼灭英军在非洲的主力。一场争夺埃及和北非的规模巨大的
角逐就要开始了。
但是,在非洲的意军统帅格拉齐亚尼元帅却按兵不动,这个曾经征服阿
比西尼亚的法西斯老将见英军不战自退,疑心其中有诈,恐怕是个陷阱,所
以耐心观望,寻找机会。就在意军踌躇不前时,英军却按照丘吉尔首相的指
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罗盘”战役的准备工作。
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亲自检查了战备,作了肽前动员,给英国士兵鼓
气。1940年12月6日,行动开始了,一支经过沙漠锻炼的完全机械化装备
的陆军约二万五千人挺进40多英里,隐蔽在沙漠荒野之中。过了一天,又继
续前进。12月9日拂跷,揭开了西迪巴拉尼之战的序幕。
在一阵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仅几分钟意军的25辆坦克就陷入瘫痪状态。
意大利在西迪巴拉尼南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斗非常激烈。经过一个多小
时的激战,英军攻克该城。下午1点30分英军开始进攻图马尔兵营,到傍晚
几乎占领了整个兵营地区,俘虏大部守兵。同时,英军第七装甲师在西面切
断了沿地中海的公路,从而孤立了西迪巴拉尼。英军驻防马特鲁港的部队也
于10日拂晓,在军舰火力的掩护下,猛攻正面意军阵地,战斗持续了一整天。
到晚上10点,科尔斯特里姆警卫队向指挥部报告:俘虏太多,已无法清点。
被俘的意军官兵黑压压地占了约有二百多英亩的一大片地方。
自从12月10日起,英军第七装甲师和第十六摩托化旋以及澳大利亚第
六师继续乘胜追击。几天以后,布克·布克和西迪巴拉尼周围的全部海滨地
区便落入盟军之手。12月12日,韦维尔将军把刚替换下来的第四英印师调
往厄立特尼亚,与第五英印师一起参加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阿比西尼亚战
役。该师一部分由海道前往苏丹港,另一部分则乘火车再换轮船溯尼罗河而
上,他们到达700英里以外的战场后,立即投入战斗。如果没有韦维尔将军
的先见之明的决策,不但阿比西尼亚要塞克伦之战的胜利难床,就是阿比西
尼亚的解放也会遥遥无期。
北非前线的胜利,使丘吉尔首相欢欣鼓舞,他在12且13日发给韦维尔
将军的电报中说:
“我衷心祝贺你获得的光辉胜利,它实现了我们最高的希望。当我在下
院讲述这一艰巨任务时,大厅里欢声雷动……”他要求他们乘胜追击,直到
遇到真正的抵抗为止。
… Page 333…
到12月15日,英联邦军队已从埃及境内扫荡了所有的意大利军队;昔
兰尼加的意军大部分撤到已彼孤立的巴迪亚防御阵地以内。这样便结束了西
迪巴尼亚之战的第一阶段,至此,墨索里尼的5个师大部彼歼,俘虏敌军3.8
万人,英军自己阵亡133人,受伤387人,失踪8人。
英军辉煌的胜利使得意大利法西斯头目胆颤心惊,一方面,他故作镇静
地说战争中遇到苦难的日子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他给总参谋长卡瓦莱
罗一封语气严厉的信,命令部队必须与阵地共存亡,“这不是我个人的命令,
而是我们国家的命令!”他希望这一鞭能够使他的军队奋力挣脱出那个失败
的泥坑。
就在这之后不久,英军发动了对巴亚迪的进攻。这个城市四周意军挖掘
无数的反坦克壕,修筑了混凝土防御工事·另外还有四个步兵师在城外担任
防御任务。英军的攻击从1941年1月3日清晨开始,战事进展十分神速,英
军士气高昂,他们在战斗中唱着一支英国电影插曲《我们去看那位巫师》,
勇敢地向前挺进。到4日下午,英国“马蒂尔达”坦克在步兵的支援下攻入
巴迪亚;意大利守军并没有按照他们领袖的命令与阵地共存亡,而是全部投
降了,英军共俘敌4。5万人,缴获大炮462门。
1月7日,英军又向第二座港口城市托卜鲁克发动进攻,第七装甲师先
切断了这个城市的交通,围困了近两个星期,1月20日攻占这座城,俘虏意
军3万人,缴获大炮236门。
英国军队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与空军、海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陆军进攻城市时,舰队在海上万炮齐发,给予守城之敌以沉重的打击。空
军虽然数量逊于意军,俱他们勇于进攻,士气上压倒敌人,共击毁敌机数百
架。
巴迪亚和托卜鲁克的失守,在意大利国内引起更大的震动,统治集团内
部争吵埋怨更加激烈,墨索里尼则认为现在的意大利人不如1914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的意大利人。丘吉尔向意大利人发表广播讲话,声明英国人民无意
与意大利人民为敌,只因为墨索里尼这个独裁者疯狂地将这个国家投入战
火,这都是他一个人的罪过。丘吉尔呼吁意大利人民再次创造自己的命运。
第二天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墨索里尼望着窗外沮丧地说:“这场雪和
寒冷的天气多好!这样,我们这个劣等的民族将会有所改进。”失败的情绪
折磨着这个法西斯魔王。
英军继续以凌厉的攻势挺进,2月6日占领班加西,比预定时间提旱三
个星期,与此同时,由普拉特将军率领的另一支英联邦部队开始了肃清苏丹
的战役,两个意大利师在遭受沉重打击后,主动撤出卡萨拉。不久又放弃加
拉巴特,退出苏丹。也在这个期间,桑福德准将率领的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
在阿比西尼亚境年发动起义的工作也取得进展,海尔·塞拉西皇帝于 1月20
日重返他的王国。戈贾姆西面大部分地区内的敌人也罩步被肃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