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让敌人击破么。他指挥60个骑兵中队,像一股龙卷风一样向前袭去,奥军 

很快崩溃,800人被俘,罗兹提将军也束手就擒。 

     罗兹提很不服气,叫嚷着要见腓特烈,士兵们就将他押到腓特烈眼前。 

罗兹提挥着拳头说:“皇帝陛下,你违反了作战规则!”腓特烈说:“将军, 

你说具体点!”罗兹提说、“开战前,应敲战鼓,可你们战鼓也不敲,就呼 

啦冲过来了!”腓特烈说:“将军,打仗是没有什么规则的,一切以胜负为 

标准,为了胜利,可以不惜用一切手段。你不懂,所以你做了俘虏!” 

     天已大亮了,腓特烈带着士兵站在波尔尼高地上,放眼望去,只见一队 

队骑兵从鲁腾向南北两翼奔去。显然,道恩在调运他的部队。这倒好,腓特 

烈不用派人侦察,道恩的一举一动,他都可以了如指掌。 

     腓特烈命令1000骑兵向奥军北翼佯攻。奥军北翼统帅鲁齐兹将军,向道 

恩元帅紧急求援。道恩怕北翼像前卫部队一样被歼灭,立即调骑兵预备队和 

南翼骑兵中之一部弛援北翼。这些部队的动向,腓特烈看得一清二楚。 

     预定目的达到了,腓特烈决定实行下一步计划,全力击溃奥军南翼。他 

命令进攻北翼的骑兵和在波尔尼待命的主力部队,绕过小山和树林,向奥军 


… Page 259…

南翼迂回包抄。道恩见普军不向北翼进攻了,感到奇怪。转而一想,以为一 

定是腓特烈见奥军预备队和南翼骑兵增援北翼,自忖兵力不够,暂时撤军而 

去了。他对身边的将军们说:“谢天谢地,普军走了,不要去追击他们,再 

过几个月,春暖花开时,再一举歼灭他们!”道恩感到累了,就回指挥部休 

息了。 

     中午时分,普军主力到达奥军南翼阵地。奥军南翼指挥官纳达斯提惊恐 

万状。不是说普军退走了吗,怎么又突然冒出来了?他急忙向道恩元帅求救, 

但已经来不及了。道思手中的预备队全部派往北翼。而北翼到南翼距离远, 

山路崎岖,部队最快的速度也得一小时才能到达。而这一小时,足够腓特烈 

消灭南翼奥军了。 

     腓特烈指挥部队对奥军形成半月形进攻阵势。炮兵首先以猛烈的炮火轰 

击。趁着弥漫的硝烟,6个营的精锐步兵以快速密集的火力向奥军阵地冲击。 

奥军南翼全线溃败,漫山遍野都是溃逃的奥军官兵。普军骑兵在战场上纵横 

驰骋,追杀敌人。 

     下午,道恩带着北翼部队和预备队赶到南翼,和纳达斯提残部汇合,试 

图重新整队,稳住阵脚,但没成功。奥军失去了斗志,像炸群的鸭子,四散 

逃窜。傍晚,腓特烈指挥骑兵从三面冲杀,全歼三倍于己的敌人,奥军鲁齐 

兹将军死于刀下,道恩带着残部逃回奥地利。 

     通过这一战,普鲁士彻底瓦解了法、俄、瑞、奥联军的战略包围,拯救 

了危亡中的普鲁士,增强了日尔曼人的民族意识,从此,开始踏上建立统一 

德国的进程。鲁腾一战,使腓特烈名声大振。他所创造的荣誉,使德国人世 

世代代引以为自豪。 

                                                                  (于青南) 


… Page 260…

                                奇袭特伦顿 



     公元十八世纪后半叶,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将军领导美国人民, 

和英帝国殖民主义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当时,英军的一个旅驻扎在名叫特伦顿的地方,华盛顿决定对那里的英 

军发动一次奇袭、他决定分兵3路,他自己率一支大军在特伦顿以北9英里 

的地方渡过特拉华河,然后向南朝特伦顿进军,第二路是尤因将军率领的宾 

夕法尼亚民兵,在特伦顿以南1英里的一个渡口渡河,攻占特伦顿南侧一条 

溪流上的桥梁,切断敌人南逃的退路;第三路由普特南将军和卡德瓦拉德将 

军率领,袭击多诺普伯爵指挥的英军。这3支部队预定在夜间波过特拉华河, 

准备好早晨5点钟同时采取行动。 

     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偷袭战。12月25日傍晚,华盛顿那一支约2400人 

的部队,带着一队小炮,共20门,准备天一黑就渡河,希望在12点以前全 

部到达彼岸。船只早准备好了,但天气寒冷,风大流急,河里尽是浮冰。由 

于渡河困难而危险,到凌晨3点,大炮还没有运上河岸。距特伦顿还有9英 

里,天明以前是赶不到了。若撒退回去,可能在撤退过程中被敌军发现并遭 

到袭击。面对困境,华盛顿果断地下令继续前进,背水一战。 

     当华盛顿率队伍接近敌人前哨阵地时,天空又下起冰雹和大雪。暴风雪 

固然使得美军的行军异常艰苦,但也使得英军人人都躲在屋里。地上的积雪 

也使得军队行进的喳喳声和大炮滚动的辘辘声都减弱了。当他们逼近一个村 

庄时,走在前头的华盛顿来到一个正在路旁砍柴的人跟前,问他英军的哨兵 

小队在哪里?砍柴人回答说不知道。炮兵部队的一位上尉对砍柴人说:“你 

讲吧,这位就是华盛顿将军。”那人的表情立刻变了,热情他说:“愿上帝 

保佑你成功!哨兵小队在那所房子里,站岗的就在那棵树旁边。” 

     美军先锋队由威廉上尉率领,詹姆斯·门罗(后来当了美国总统)中尉 

任副手。先锋队快要摸近敌人哨所时,正巧英军指挥官拉尔上校前来巡哨。 

拉尔一边鸣枪一边喊叫道:“敌人来了!快出动!快出动!”部下这才仓促 

抵抗。拉尔以为只是美军一小股骚拢部队呢,岂料美军黑压压一片冲上来了! 

     两军接火的时候,美国大炮已经卸掉前车,准备投入作战了。华盛顿始 

终走在大炮旁边。他听到特伦顿城的另一端传来隆隆炮声,知道另外两路人 

马也到了。攻击按照原计划同时进行。 

     英军前哨据点被攻破。敌人向后撤退,从屋子后面射击。英军擂起战鼓, 

号召迎敌;轻骑兵吹起了报警的军号。整座特伦顿城喧声震天。有些英军从 

营防的窗口胡乱向外射击:还有些英军乱作一团地涌出来,想在大街上列成 

队形;英骑兵仓促上马,东奔西突,使局面更加混乱。 

     华盛顿将军随着他统率的部队挺进到国王大街的尽头,与炮兵部队福雷 

斯特上尉并肩骑在马上。当上尉的6门大炮开始射击时,华盛顿便下马和炮 

手一起作战。他处在暴露的位置,他的部下屡次恳求他退到后面去,都被他 

拒绝了。英军在大街上架起两门炮,组成一个炮阵。这个炮阵本来可以使美 

军严重受阻,但是咸廉上尉和詹姆斯中尉带了一部分先头部队冲了上去,把 

敌人炮手赶跑了。两位军官都受了伤。 

     在华盛顿向特伦顿北部市区挺进的时候,第二路人马已向市区南端逼 

近。英国的轻骑兵、步兵大约500名,负隅顽抗。当他们得知华盛顿的部队 

从正面逼近,害怕被美军包围,就越过阿森平克溪上的桥梁抱头逃窜,沿着 


… Page 261…

特拉华河河岸向博登镇的多诺普伯爵营地逃跑。要是华盛顿的计划完全实 

现,这股英军的退路就会被尤因将军截断。遗憾的是尤因将军的部队受到河 

上冰块的阻碍没有能渡过河来。 

     英军拉尔上校显然是个无能的指挥官。就在华盛顿的部队还没渡过特拉 

华河时,特伦顿的前哨阵地上,响起了报警的枪声和开火射击声。全体驻军 

立即奉命荷枪列队待命。拉尔上校赶往前哨阵地,发现那里一片混乱,有6 

人受伤。原来有一股人从树林里窜出来,向哨兵开火后又立即撤退了。拉尔 

带着两个连和一门野炮,穿过树林,巡视了各个前哨据点,但是他什么也没 

有看到,什么也没听到,发现一切平静无事,就回去了。他竟如此轻敌,错 

误地判断为美军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 

     眼下,面对美军排山倒海般的强大攻势,拉尔上校在奇袭造成的混乱中, 

又完全不知所措。这位上校骑在马上,努力集合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部下, 

但是他自己也十分迷惘。 

     拉尔上校费了好大的劲才勒住受了惊扬起前蹄嘘嘘叫着的坐骑,问身边 

一名上尉进攻的兵力有多少?尉官回答说,他看到树林里有四五个营,其中 

包括在他撤退以前向他的哨兵开火的三个营;但是左边和右边还有大股美 

军,市镇很快就要被四面包围了! 

     拉尔上校听罢报告举起指挥刀,喊道:“前进!冲啊!前进……”后面 

的英军跟随着他,像个无头的苍蝇似的,左冲右突,妄图突围。 

      “达达达、达达达、达达达达达……”美军的战鼓在英军的四周响起。 

英军如丧家之犬,仓惶举枪胡乱射击。有的战马中弹受惊,把骑在马上的英 

军抛落在地,那骑兵旋即又被别的战马踩死。步兵就更惨了,只恨爹娘少生 

了一条腿,紧跟在骑兵后面狂奔。 

     拉尔上校率部队终于冲出了重围,但队伍已死伤了不少,渍不成军。他 

在布郊的一个果园里集合残部,重整旗鼓,狂叫着说:“堂堂大英帝国的军 

队就这样败下降来了吗?作为一名皇家军队的上校,我觉得太丢脸啦!” 

     于是有的部下附和他说:“是呀,我们不能把城池丢给叛军(指美军), 

我们连行李也没来得及带出来呀……”但多数部下劝拉尔上校先撤退再作打 

算。拉尔哪里听得进去,咆哮道:“我的全体掷弹兵,前进!”他夹紧座骑, 

挥刀率领六七百名英军向特伦顿城反扑。 

     此刻,特伦顿城已被美军占据,3路大军胜利会师,合计有4000余人。 

华盛顿将军已命令炮兵把6门大炮架设在街口,步兵埋伏在墙壁和灌木丛后 

面,严阵以待。 

     英军快要冲上来了。站在大炮旁的华盛顿手一挥,喊道: 

      “开炮!”只听到“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弹在敌群里炸开了 

花。 

     拉尔上校不顾枪林弹雨,依然率领部下向前冲锋。待英军快要接近美军 

防守阵地时,突然响起了冲锋号。步兵们纷纷举起滑膛枪向敌人瞄准。冲在 

前面的英军纷纷中弹倒地。 

     拉尔上校一马当先向前冲着,突然他觉得胸口遭到重重一拳似的,双眼 

一黑跌下马来。英军失去了首领,顿时慌乱起来。他们不顾副指挥官的命令, 

从右侧沿阿森平克溪两岸向北撤退,打算逃往普林斯顿。 

     华盛顿看出了他们的意图,迅速派汉德上校率步兵团挡住他们的去路, 

同时又命另一支步枪团抄了他们的左翼,英军被追停顿下来,完全不知所措。 


… Page 262…

华盛顿以为他们是在列成战斗队形,因此命令发射霰弹。 

     福雷斯特上尉喊道:“将军阁下,他们投降了。”华盛顿应和着说:“投 

降了!”一面说着,一面策马向英军方向奔去。 

     英军无条件投降了。受了重伤的拉尔上校束手就擒。这次战役共击毙英 

军100余人,俘获英军近1000人,其中有32名军官。 

     华盛顿将军指挥的奇袭特伦顿战役,以大获全胜而结束。这场战役是美 

国人民为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许多战役中著名的一 

次。它大大鼓舞了美国人民的斗志,为最后取得独立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景文) 


… Page 263…

                                马伦哥激战 



     1800年5月的一天,在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支军队正在陡峭 

崎岖的小道上艰难地行进着。小路的一边是高耸的山崖,一边是万丈深渊, 

行进中稍不留意,就会落入深谷,摔个粉身碎骨。强劲的山风,裹挟着雪花, 

肆无忌惮地抽打在士兵的身上。他们一个个用手臂护着脸,勉强睁着眼睛, 

小心翼翼地辨认着道路,生怕一失足便做了阿尔卑斯山的孤魂野鬼。 

     走在这支队伍前面的,是一位矮个子将军。他骑着马,身穿一件灰色大 

衣,神情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灰色眼眼紧紧盯着前方,似乎要穿透这迷朦 

的风雪,看清远方的一切。他就是威名赫赫的拿破仑,此刻正带领他的远怔 

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赶赴意大利。 

     若问这支法国远征军开往意大利去干什么?这还得先从拿破仑谈起。 

     拿破仑是在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崛起的年轻将领。 

     1789年,法国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 

两年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被起义的人民逮捕,吊死在绞刑架上。 

从此,法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国也随之诞生了。 

     法国的大革命,引起了欧洲各国封建贵族的极度恐慌。他们生怕法国革 

命的影响会波及到自己的国家,威胁他们的统治。为了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 

资产阶级政权,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封建君主结成 

了反法联盟。他们用武力帮助法国的保皇势力占据了法国南部的军事要地土 

伦港和马赛等地,波旁王朝的白旗又在里昂城里高高挂起。在这内乱外患的 

紧要关头,拿破仑以他卓越的军事才干脱颖而出。迅速地平息了叛乱,粉碎 

了第一次反法同盟的阴谋。接着,他又果断地发动了“雾月政变”,登上了 

第一执政官的宝座。 

     拿破仑上台时,法国正处在第二次反法联军的包围中。拿破仑很快就看 

清了形势。他认为,反法联盟中对法国威胁最大的是奥地利。当时奥地利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