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兵在1917- 第6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学会走,就想着大踏步的去跑了。

其实,从根本上说,列宁和托洛茨基之间的分歧,不在于做还是不做,而是在于什么时候做。在时机的把握上,托洛茨基激进,而列宁保守,这就是两位导师的根本区别。

列宁是不赞成操之过急的,所以在托洛茨基有想法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的时候,他选择了搁置:“安德烈同志有一点说得很对,对于我们来说,保证俄国革命的胜利在现阶段才是最根本的。至于芬兰的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主权国家,我们应该尊重芬兰人民的选择,他们才是芬兰革命的主体。我也相信芬兰人民有能力捍卫革命的胜利,毕竟芬兰的反革命势力远远不如我国强大,他们没道理比我们做得更差!”

托洛茨基却不服气,他还是想谈输出革命的伟大意义,哪怕是暂时不能输出革命,多少定个路线方针也是好的,可是他还没张嘴,列宁就把他堵会去了:“而且我们也必须重视德国的警告,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我们不能再次跟德国发生冲突,否则,这将是灾难性的!”

之前李晓峰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他说和导师大人说,意义完全不一样。至少他说的时候,托洛茨基可以当他放屁,但是列宁说的时候,老托必须重视。

哪怕是托洛茨基觉得德国根本就是虚张声势,据他的了解德国人近期将要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重新两线开战。

不过,这也只是托洛茨基自己的想法,他无法代表德国政府,谁知道德国人会不会脑子抽风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出现了这种糟糕的局面,那就麻烦大了。

那么列宁只是用这个由头吓唬托洛茨基,堵他的嘴吗?应该说不是,托洛茨基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列宁自己也判断德国人不会重新跟他们开战,但是这不等于德国人就没办法找茬。

在波罗的海三国、在芬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德国人的势力都隐隐存在,想要给苏维埃政权找麻烦,德国人完全不需要亲自出面,扶植代理人,或者直接支援白军就可以了。

列宁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一点,没有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支援,不客气地说,俄国的那些反革命势力和所谓的白军都是笑话。只要给托洛茨基和伏龙芝一定的时间,在1918年内解决白军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在1918年结束内战,或者说能够在同盟国集团崩溃之前结束内战,对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十分有利的。

而一旦德国人插手内战,暗中支援苏维埃政权的反对者,那么麻烦就相当大了,很有可能这场内战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而一旦拖到帝国主义流氓们分出了胜负,那么下一步,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局势将更加危急。

基于这种担忧,列宁一点儿都不想刺激德国人,哪怕德国人的照会很不客气、很有侮辱性,而且一旦他们干涉芬兰革命成功,可能意味着这些豺狼虎豹将直指俄国最核心的区域。跟这些潜在的危机相比,列宁更愿意先安内,解决内部问题之后,再考虑外部矛盾。

当然,这不意味着导师大人就完全不担心,他不过是觉得芬兰的内战恐怕不会很快的分出胜负,就算德国人直接出兵干涉,想要摆平库西宁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一段时间足够给他缓冲的了。

更何况,导师大人也一点儿都不看好德国人的前景,就算他们能在芬兰取得胜利,但是输掉了这场世界大战,一样的是白搭。说不定德国人一崩盘,芬兰的革命又会重新迎来转机呢!

基于这些理由,列宁是坚定了一点,那就是暂时接受德国人的警告,不管插手芬兰内战。赶紧的解决国内的反革命和白军,然后再视情况而定的插手国际事务,至于要不要输出革命,嗯,到时候再说吧!

不过,这不等于列宁就完全不打算管芬兰的事儿了,散会之后,他特意留下了李晓峰,特别嘱咐他:“安德烈,芬兰的革命问题虽然对大局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不管芬兰革命的最终走向是怎么样的,你必须在今年之内保证好粮食进口渠道的安全,这一点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我已经跟雅科夫同志和约瑟夫同志达成了一致,可以授权你动用武力保护这条渠道的安全!”(未完待续。)

267意外发现

李晓峰等的就是这句话,有了导师大人的许诺,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必要的时候干涉芬兰问题,应该说导师大人这句话等于是给他松了绑!

当然李晓峰也注意到了一点奇怪的地方,刚才导师大人说的是:他已经和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达成了一致,决定在这个问题给某仙人极大的支持和自由度。可是这个主体有些不对劲,只是列宁派的三个大佬,而不是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

按道理说,这个问题至少要在政治局达成一致,如果问题严重的话甚至有必要征求中央委员们的意见。只有当党中央形成了统一的认知和意见,然后才能谈给什么支持。

而现在,明显的李晓峰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必要在芬兰动武,至少以当前的芬兰局势看,暂时没有任何人和势力能威胁到进口粮食的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政治局还是中央委员会都不可能贸贸然的给某仙人这么大的特权。因为这不合理,正确的程序是,芬兰的局势发生变化,出现了威胁粮食进口渠道的危险因素,然后经过某仙人申请,经过中央研究讨论,最后才能给这个权力。

很显然,现在并不是这样的,从导师大人刚才的发言也能看出,做出这份许诺的时候,他没有征求过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意见。只是单方面的说:他、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已经达成了共识。

似乎这有背地里搞小动作的嫌疑,好像导师大人是串通好了他的左膀右臂,私下里给了某人这么一个承诺。按照常规来说,这么搞是犯忌讳的。很肯定地说,至少托洛茨基和捷尔任斯基肯定是有意见的。

不过李晓峰却能明白导师大人这一片苦心,芬兰的问题确实很复杂,如果像历史上一样,粮食问题没有跟芬兰挂钩,估计导师大人也不会开这个后门。历史上迫于形势,导师大人所领导的政治局和党中央是放弃了芬兰的!

现在看也一样,如果不是有粮食问题,在面对德国警告的前提下,列宁真心是不想参合芬兰这个烂摊子的。可偏偏的就赶上了,导致了他老人家不能完全对芬兰放手,但同时又不好正大光明的去插手芬兰的事儿,只能拐弯抹角的说了。

确实,在芬兰有动作,不光要顾忌德国人的态度,党内的不和谐因素更是大麻烦。比如托洛茨基,之前会议上老托就因为不断革命论的问题跟某仙人打了半天嘴仗。

虽然最后在列宁的干预下,不了了之了,但是,谁都能看出,在这个问题托洛茨基是动真格的。如果不是列宁现在的权威能压住他,否则情况会变成什么样,还真的很难说。

而暂时就俄国国内的形势来看,确实没有太多的余力能够插手芬兰的事儿,列宁之前当着大家伙也基本上摆明了这种态度。可是,真的能够不管吗?就算不管库西宁和他的芬兰社会民主党,导师大人总要管粮食问题吧?

这就很矛盾,也很要命了。现实情况是导师大人想拔腿走人,可是这个烂泥潭还偏偏吸住了他的腿。不走,留下来大干一场吧,列宁又不愿意过于的刺激德国人,而且以托洛茨基的尿性,绝对要搞出点花花来的。

思来想去,列宁只能再次搞一个折中了,不参合库西宁和芬兰的革命斗争,一门心思的只管好粮食进口的渠道,做好了就是闷声发大财。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而所谓的最理想的状态一般而言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列宁很清楚,只要在芬兰留下了一条小尾巴,很有可能就会被人踩的。

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比如德国人、芬兰临时政府,或者脑子抽筋的库西宁坏事,为了保证进口粮食的安全,必须要给某人一个临机处置权。否则,按照正常的程序,那一套讨论开会下来,粮食都装别人家仓库里去了。

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局面出现,他就必须给了李晓峰临机处置的权力,但是,这个许诺只能是背地里的,能做不能说。否则一旦让托洛茨基知道了,又要炸刺,会满世界嚷嚷:“你看看列宁搞的都是什么飞机,一方面公然宣布不管芬兰阶级兄弟的死活,否定我的革命路线。另一面房却背地里上下其手的搞小动作,这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是表里不一啊!”

这样的闲话列宁不想听,更不愿意被这种屁话牵扯精力,自然而然的就不可能打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名头给某人许诺了。之所以特别点出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的名字,就是他老人家担心某仙人的政治智慧不够,听不懂其中的深意。

李晓峰懂吗?应该说懂了,导师大人无非是说他在政治局占三票,你小子放手去做,出了问题他给兜着。当然,更重要的是暗示他不要满世界的张扬,以免引起非议。

当然,列宁也不是把所有的权力都大包大揽的交给了某仙人,授权某人动用武力必然是有前提条件的,他不允许某人在芬兰主动惹事,只准自卫还击:

“动用自卫权你必须要特别的谨慎,更不能主动的挑衅!我的要求是,不管芬兰发生了什么,哪怕是库西宁和赤卫军一败涂地,你也不准插手芬兰内战,更不能借此向德国人开火!”

李晓峰点点头,这个要求他完全能答应,反正他也没想管库西宁的死活,只要德国人不往维堡靠近,他也不会吃撑了去挑衅人家。

如果是以前,李晓峰这么不懂不痒的点头答应,列宁多少会犯嘀咕的。因为某仙人有很恶劣的前科,这厮做事一向不管什么纪律性,总是率性而为。不多教训某人几句,列宁还真不放心。

但是今天却不一样,李晓峰在之前会议上的表态让列宁十分满意,某人对于芬兰问题的态度总体上跟他是高度一致的。似乎这小子真的不关心库西宁的死活,既然如此,耳提面命就没有必要了。

甚至列宁还担心某仙人太老实,如果他真像嘴上说的一样不重视芬兰,那么,很有可能在面对敌人的挑衅时,也会选择不作为,会随手放弃芬兰。

所以,散会之后,列宁二话不说就给先给这厮一个保证,其实也是在暗示他——本导师对粮食问题非常重视,你不管芬兰其他的破事是对的,但是有人打粮食的主意,你小子得坚持立场,得强硬,必须保护好粮食!

这一层意思李晓峰恐怕是没有听出来的,因为这货根本是一点儿都不老实,正打算坐山观虎斗,然后在恰当的时候确立他在芬兰的长远利益。这样的人怎么会随手放弃芬兰呢?

总而言之,导师大人是多虑了也想岔了,从本质上说李晓峰就是一个惹祸精,他怎么可能骂不还嘴打不还手。不过被导师大人误会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老人家的保证免掉了某仙人不少麻烦。

对于这个结果,李晓峰非常满意,这厮甚至有些洋洋得意了,他觉得自己的运气最近变好了,都有些心想事成的感觉了。可不是嘛!之前在大会上批判托洛茨基的时候,别看表面上某仙人义正言辞,但实际上这货心里也有些犯嘀咕的。

李晓峰跟导师大人的担心差不多,都是担心今后在维护在芬兰利益时如果发生武力冲突,会不会被老托大肆攻击。托洛茨基的战斗力可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他觉得自己占着理的时候,老托可是会穷追猛打的。

李晓峰可不想被托洛茨基追着屁股打,更不想被托洛茨基坏了他的好事,所以在这方面多少有些忐忑。而现在导师大人大包大揽的将最棘手的问题抗下了,这让某仙人可是轻松了不少。

李晓峰可不是那种喜笑不形于色的老妖怪,他高兴的时候周边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瓦西里,作为某仙人的通信员,一旦看到自家老板的这种表情,他就知道老板是遇上好事儿了。

当然,瓦西里也没有傻乎乎地去问,虽然参加革命的时间不长,但是瓦西里也渐渐地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能让你知道的,老板会让你知道。但是千万别主动去问,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肯定这件事是不是你该知道的。

反正瓦西里算是学了一招——千言万语不如一默,斯大林的绝技沉默是金他也算是悟出了十之一二。总而言之,李晓峰高兴的时候,他就陪着高兴,李晓峰不高兴的时候,他就陪着不高兴,也算是活得简单。

不得不说,有时候简单点好。就比如今天的事儿,瓦西里确实不能瞎打听,因为某仙人高兴的原因是需要保密的,列宁同志的保证,泄露不光就无效了,甚至还会反噬其主。

不过今天还有些不一样,李晓峰心情太好了,破天荒的打趣了瓦西里一句:“你傻笑什么?”

瓦西里憨憨地回答道:“您高兴,我当然也高兴。”

“哦?”李晓峰故意收起了笑容,板起脸反问道:“谁告诉你我高兴来着?”

瓦西里还是那么憨厚,他笑道:“您跟其他的首长不一样,哪怕就是您板着脸,我也知道您现在很高兴!”

李晓峰也知道自己的城府和控制力确实还差点,尤其是在近亲的人身边,他一般不会故意装腔作势,那活得也太累了。不过今天瓦西里的话让他有了兴趣,他很想知道瓦西里说得其他首长是谁——是导师大人,还是斯大林,嗯,应该就是斯大林,那是个面瘫嘛!

不过瓦西里的回答却让李晓峰有些惊讶,因为瓦西里说得竟然是捷尔任斯基!

捷尔任斯基城府深吗?李晓峰抓了抓脑袋,似乎在他认知中,铁面人这个人不过是太严肃了,但是城府这玩意儿似乎跟他没太大的关系,他应该算是党内最直的人了。伪装情绪刻意的给自己戴上假面具,这种事儿铁面人确实没做过。简单的说,铁面人高兴激动的时候依然会笑依然会兴奋,悲伤哀痛的时候一样会流泪。他从来是不会装的!

但是斯大林不同,钢铁真是人如其名,不知道是反应迟钝还是刻意训练出来的,这货的情绪一直就是那样,哪怕就是勃然大怒的时候,也不见他有什么大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