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诘难,古比雪夫毫不畏惧,他很清楚自己的作用,无非是充当某仙人的敲门砖,只要让某仙人满意,明年这个时候他必然是******委员和人民委员会二把手。这种风险是值得的!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就算明年小斯上台要接手人民委员会,那也轮不到古比雪夫去当人民委员会的副主席吧?怎么说某仙人都很有必要兼任这个职务吧?
但是李晓峰真没有这个意思,人民委员会实际上就相当于国。务院,这是主管苏联经济发展的核心部门。人民委员会主席其实就是总理,其主要职责就是搞经济。但李晓峰认为自己搞经济的水平也就是那么回事,基本可以说是外行,让他想几个新点子,他能做到,但是主管好苏联的经济,他觉得这超出了他的能力。
作为一个有水平的领导人,最重要的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将所有的权力都抓在一个人手里。先不说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恐怕精力都是大问题吧?
李晓峰认为核心领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人傻乎乎的亲力亲为,诸葛亮不就是这么傻逼的给自己累死了?
哪怕是人民委员会在苏联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意味,从列宁时代开始,似乎是坐上了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宝座才是苏联的第一号领导核心。所以大家伙是拼命的向这个位置靠拢,但是这真的有意义吗?斯大林整垮托洛茨基一干反对派的时候,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吗?赫鲁晓夫坐在部长会议主席(人民委员会前身)的位置上挡住了勃列日涅夫这个苏维埃养老团主席的逆袭吗?
人民委员会主席不是万能的,不是人民委员会主席也不意味着指挥不动人民委员会。既然如此为啥非占着那个茅坑不可呢?
李晓峰认为在后二战时代,要想稳稳的掌握苏联的政权,第一要务是抓住军队、第二要务是抓牢人事大权,这两项握在手里,人民委员会也翻不了天!
所以李晓峰是没兴趣去当这个人民委员会主席的,等小斯退下去了,他也不会去当。今后的苏联,这个位置就留给纯粹的“总理”留给主管经济的人坐吧!像他这种掌控全局主管未来发展的人,有********和党的总。书记在手就足够了。
再说,在政治上吃独食容易搞成孤家寡人。如今李晓峰是形势不错,但小斯那边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不管是拉拢朋友还是稳定人心,李晓峰都不适合一个人独霸所有的位置。适当的给朋友们一点甜头,团结大家伙才是正道。
比如说古比雪夫,如果不是李晓峰许诺明年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是他的,这货肯按照李晓峰的要求冲在前面?恐怕打死他都不会干吧!
言归正传,当古比雪夫面对一堆堆质疑的时候,是毫不紧张,说出了反对的理由:“我不是反对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搞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也不仅有一种模式,社会主义也是分阶段的。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实际情况,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公有制可以占据主体地位,国家应该掌控国计民生的要害产业,但同时也必须给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工商业者留出生存的空间……一口气就过渡到我国当前的阶段,很有可能会引爆社会矛盾,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人民也难以立刻适应,应该循序渐进的在这些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如果操之过急很可能会引发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恶毒攻击和干涉,甚至是新一轮的封锁,这就得不尝失了!”
不得不说,李晓峰和古比雪夫想出来的这一套说辞还是有说服力的,至少刚才那些气势汹汹的反对者立刻就陷入了沉思。对他们来说,只要古比雪夫不是公然搞资本主义,不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那么就是可以商量也可以探讨的。
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也陷入了深思,他必须思考这个突如其来的新提法所代表的政治意义。他绝不相信这仅仅是古比雪夫一个人的不成熟建议,这背后一定有李晓峰在活动。而他必须搞清楚某人的这种活动究竟有什么目的。谁知道这是不是某人在给他挖陷阱呢?
一时间斯维尔德洛夫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道是该接受李晓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还是断然坚持之前的想法,将东欧和中欧彻底的苏联化。不得不说小斯差就差在这个上面了,一直以来他就缺了这么点霸气,所以他的核心地位跟列宁和托洛茨基相比是相差甚远。如果这次他强硬的表示一定要全盘苏联化,恐怕李晓峰也没有太多办法,毕竟******的主流意见是这样的,某仙人实在属于非主流,这也是他要让古比雪夫出来抛砖引玉的重要原因。
说白了,某仙人这就是在试探小斯的底线在哪里?小斯让得越多他自然是越开心,所以一旦这个口子打开了,未来小斯恐怕是很难挺住的。
就比如这一次,在面对某仙人的试探时,小斯就决定妥协,他觉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社会主义,某人又没有全盘否定苏联模式,与其跟某仙人硬碰硬的火星撞地球,还不如让半步,这样大家都开心。而且他认为这次我斯维尔德洛夫给了你李晓峰面子,那下次你就必须给我点面子吧?
不得不说,带着小斯这种想法去搞政治,真心是叫死得快。真正的政治家必须坚持原则性,为什么当年列宁很欣赏李晓峰,还不是导师大人认为这个孩子很有原则性么!
果然,当小斯决定让半步之后,托洛茨基露出了一丝异样的表情,很显然他对斯维尔德洛夫的这个决定是不认同的。老托太了解某仙人了,这个家伙无风都能掀起三尺浪,跟他搞妥协那会被吃得骨头渣渣都不剩。老托已经预见到了在未来五年内小斯的日子恐怕是不会好过,恐怕会被某仙人逼得很惨。
不过托洛茨基也没有提醒斯维尔德洛夫的意思,因为这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你们列宁派内部的斗争关我毛事?最好是你们狗咬狗才好,这样我们托派才能休养生息发展壮大。
小斯默认了让步,托洛茨基又是一副看戏的心态,自然的古比雪夫的提议很快就被通过了。******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认为未来中欧、东欧的国家全都处于这个阶段。还认为在这个阶段,并不能完全否定市场的作用,国家的经济形势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相辅相成的局面。
对于这个结果李晓峰实在是太高兴了,对他来说这一次试探时取得了圆满成功。很简单嘛,中欧东欧的那一票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苏联是哪个阶段呢?
类比一下很容易就可以得出苏联也是在这个阶段嘛!既然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可不可以有市场经济?可不可以允许“小范围”存在私有制?
李晓峰扔出去的哪里是敲门砖,简直就是攻城锤,不知不觉之间就给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震松了,哪怕这种松弛暂时还不是很显眼,但可以想象未来五年内只要某仙人持之以恒的继续敲,迟早能积量变为质变……(未完待续。)
496一切都太少了
保留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李晓峰立刻就像当年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那样立刻开展新经济政策,因为,嘿嘿,因为那是作死!
现在的欧洲已经完全没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了,当国家信用被破坏殆尽、当所有的物资够高度缺乏的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无疑无限的接近于零。看看1945年的欧洲,哪怕是你有黄金白银也别想在正规市场上买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实际上当年黑市上的物资都十分紧张,有钱(特指贵重金属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满意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切都交给市场,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这样的统治者,分分钟也会被暴怒的国民掀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那么当年的欧洲是怎么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是美国的援助!是马歇尔计划!历史课本上确实是这么教的,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援助也相当的关键,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撑欧洲国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无法想象的计划经济!是的,同志们,你们没有看错,就是计划经济,甚至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那几年中,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荷兰、意大利或者比利时、丹麦、挪威,实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克莱门特。艾德礼大家伙都熟悉吧,其传记记者是怎么评论这位工党首相那几年的工作的?
“国家计划和国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时间,是工党实施社会主义原则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组织战时动员的结果。”
这么说吧,控制工业、社会服务与经纪服务,然后进行国有化(主要是矿藏、铁路、商品运输和公共事业)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规定是1945年之后工党的施政纲领。简而言之,自由经济被高度的管制起来。
不光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国来说,航空运输、银行、32家保险公司、公共事业、矿产、军火企业、飞机制造业包括汽车巨头雷诺统统收归国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让。莫奈向戴高乐总统提交了他的《工业设施现代化计划》。一个月后,便成立了以莫奈为首的“计划总署”。之后,莫奈为各门工业(采矿、电力、运输、建筑材料、钢铁、农业机械、石油、化工、化肥、船运和合成纤维)设立了现代化委员会,实际上这些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计划。在“计划总署”成立一年后,其提交的第一份国家计划就由法国内阁毫无异议的通过了。
当然,莫奈的“计划总署”比苏联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还是高明不少。其指导方针不是那么机械,比如不像苏联同行制定计划的时候会具体量化,会规定一个生产配额。莫奈的计划都是指示标,只设定目标不规定具体产量。而苏联的计划主要缺点就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量数字。“莫奈计划”只限于向政府提供战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积极地培养某些经过批准的目标。
这么说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整个欧洲都采取大体上类似的方案——计划经济。因为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必须让国家掌握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然后比较合理的分配下去,这样才能生存。而市场经济,说实话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弱,更何况欧洲这个市场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老百姓几乎都丧失了购买能力,这时候商品经济就玩不起来了。
当然,计划经济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大部分实施计划的国度都倾向于增大公共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占据了绝大头。但是这样一来,留给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资就相当的少了,而留给医药、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至于非关键性消费就是零。
这种经费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会让任何老百姓高兴,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长期遭受物质紧缺的国家里,老百姓的意见自然是更加的大。问题是如果不这么花钱,没有公路、铁路、工厂就无法让商品和物资很好的流动起来,也无法换取宝贵的外汇,从长远看,国民经济依然只能在低层次挣扎,未来一样是灰暗无比。
这简直就是个悖论,搞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投资,社会福利就没钱,老百姓就要叫苦造反。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就无法带动就业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未来一样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老百姓依然是怨声载道,一样要造反。
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就这么干吧!我估计欧洲当时的领导人基本就是这么个想法。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大家伙的选择出奇的一致,英国人“节衣缩食”等待经济复苏,法国和意大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资本市场,一切主要的投资都由公共资金投入,比如第一个莫奈计划就偏向于投资工业牺牲国内消费、住房和公共服务。
而这么做的后果就相当的有意思了,抗议、罢工、游行在那几年风靡欧洲,一瞬间欧洲就集体向左转向,****思潮空前泛滥。这真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奇特例子。
当权者用****的计划经济试图挽救国家,而这造成了民众的反抗,而反抗中的民众认为****的共产主义才是能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办法。话说,这是一个死胡同欸!
反正那些年欧洲的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唯一让李晓峰感到郁闷的是,当年面对这种大好形势钢铁同志竟然无动于衷,丝毫没有鼓动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共产党发动革命的意思,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似乎也对形势非常满意,就这么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反正李晓峰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1946年共产主义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意大利共产党获得了接近20%的选票,在法国则获得了接近30%的选票,如果再算上共产党的近亲其他社会党,选票可以在50%以上,这在战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上去无产阶级是彻底的觉醒了,似乎一次空前高潮的无产阶级革命就要爆发了。但为什么后来的事情没有照这个剧本来呢?嘿嘿,这个话题以后再说,还是回归本章的话题——计划经济。
按照传统思维,欧洲战后的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毁灭,是生产力被战争毁灭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就拿德国举例子,按照一般的说法,英美的战略轰炸摧毁了德国的生产能力,这个国家被“炸平了”。实际上德国的损失有那么大吗?截止到1944年5月,德国被摧毁的工厂只有20%的样子,甚至在鲁尔区这个盟军轰炸最集中的区域,工厂和机械仍有三分之二是完好无损。在其他国家,比如捷克,工业和农业在德国占领期间依然繁茂。
甚至有些国家在战争中还空前的繁荣起来,比如说瑞典和瑞士,别看这一对瑞字辈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但他们真心是为虎作伥的混蛋。德国40%的生铁是由瑞典提供的,为了防止英美对其制裁,瑞典拉上瑞士,这这笔款子走瑞士过境。说白了瑞士就是帮德国洗钱,而德国的钱是从哪来呢?自然是其掠夺而来的。
甚至瑞士不仅仅替德国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