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语言,揭露了建奴的险恶用心,同时下令山西方面,和宣大总兵杨国柱联络,大中国愿意通过杨国柱向关宁军诸部输粮两万石,以缓解关宁军粮食不足的问题,派人告知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中国愿意和他们这些关宁军共御外虏,一旦洪承畴和关宁军需要的话,大中国防军第一镇的兵马将会随时北上向他们驰援。
第二份诏书宣布了一项任命的诏书,擢升前大明兵部尚书卢象升为大中国监察院总监,暂时赴山西国防军第一镇兼任随军监军一职,总体负责第一镇和宣大、关宁军的联络以及监督各项军务执行,擢升大明前任陕西巡抚、保定总督孙传庭为大中国刑部侍郎,暂领刑部之事,启用大明前五省总督南京留守丁启睿为大中国修史馆大学士。
第三份诏书,宣布大明朝廷已经不具备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的资格,大明朝廷内不能安民、外不能御外虏,而且官吏贪、腐异常,令当今大明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立即退位,将权力移交给大中国,大中国将挥师北上,接替大明朝廷御外虏于关外,只要朱由检宣布退位,肖天健将封其为王,确保大明王室成员的安全。
第四份诏书不承认闯贼自封的大顺国皇帝,着令闯贼所部立即放弃使用武力,留在现如今他们占领的地盘上等候大中国的整编。
第五份诏书诏令天下尚未归顺大中国的各地大明官府的官员和官军,立即接受大中国的管理,同时诏令那些大明各地散布的旧官军,停止一切对大中国的敌对行动,集中精力解决辽东建奴这伙野蛮强盗。
这几份诏书的发布,无疑像是几颗重磅炸弹一般,如同石破天惊一般,令天下一片哗然,大中国辖地之中到处都有人四处宣传集中所有力量,与建奴决一死战,决不能让建奴像历史上辽国那样,染指燕云之地,否则的话大汉民族将永无宁日。
这几份诏书之中,对于大明朝野最为震撼的恐怕还是那份对大明前任诸官的任命,兵部尚书卢象升的任命,自从崇祯十一年末卢象升率领的宣大兵马在巨鹿和建奴军一战之后,卢象升便从此不知所踪,刑天军官方的消息一直都说卢象升那一战之后,身负重伤,虽然被刑天军救出建奴重围,但是事后还是重伤不治!而且当时还有不少宣大兵见到过卢象升的“遗体”,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卢象升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
当初大明朝廷也对卢象升的死持有怀疑态度,因为刑天军说卢象升已经死了,可是却始终没有人找到卢象升的墓地所在,后来虽然有人说见过卢象升的遗体,可是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再加上当时主政的杨嗣昌和卢象升有隙,所以朝廷始终没有正式承认卢象升战死,虽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和他的弟弟卢象晋、卢象观多次请朝廷抚恤,但是朝廷都推辞没有对其家人给予任何抚恤。
现如今突然间肖天健宣布拔擢卢象升为大中监察院总监,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卢象升其实当初却是没有死,而且肯定是早就投奔了肖天健,但是这些年来,却一直隐而不发,直至今日才昭告天下宣布了他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朝廷得知消息,虽然震怒异常,可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在去年刑天军攻占了常州府之后,卢象升的家乡也沦入到了肖天健的手中,这个时候卢象升的亲族也尽数已经都归入到了大中的地盘之中,朝廷想要报复都没有一点办法。
据说卢象升的几个弟弟在刑天军攻占他们家乡之后,也立即都投入了刑天军之中为官,现如今在大中各部之中任职,可以说满门都背叛了大明王朝。
但是虽然卢象升这种做法有点让一些所谓的忠臣不齿,但是大部分人却并未对卢象升有太多恶感,毕竟当初建奴南下入寇的时候,只有卢象升率兵与之死战,其余的官军大都畏敌如虎避战不出,而且高起潜这个总监军作为皇帝的亲信,坐视卢象升所部被建奴军包围却见死不救,幸好是肖天健率领刑天军才将其救出,还救出了数百宣大兵将的性命,这件事的始末,其实早已被刑天军宣扬的天下尽知,而且还有高起潜亲自作证,换做谁遇上这种事,如果不恨大明朝廷的话,那都是见鬼了,而且对于肖天健这活命之恩都是要报答的,所以虽然天下人知道了卢象升归降了肖天健,但是骂他的人却寥寥无几。
至于孙传庭投降刑天军,其实许多人也早有预感,因为阳谷县一战之后,孙传庭兵败被俘的消息便早已传开,可是却没有听说肖天健杀掉孙传庭,后来有人传言在河南一些地方见过孙传庭,而且孙传庭也没有被关押起来,而是孙传庭有充分的自由,在刑天军辖地之中行走,所以孙传庭投入大中的消息,并不算是太过震撼,不过让人觉得费解的是肖天健居然重用孙传庭为刑部侍郎,暂时主领大中刑部,这可谓是位高权重了,人们想不通肖天健为何如此看重孙传庭。
可是对于丁启睿投降肖天健,许多人就彻底傻眼了,要知道这些年来丁启睿接替了杨嗣昌之后,可是一直在跟肖天健为敌的,而且在肖天健攻略南直隶的时候,丁启睿还率军跟肖天健死磕了一场,可是没成想肖天健抓住丁启睿之后,也没有杀他,现如今丁启睿反倒是也投靠了肖天健,在大中国的朝中出任了修史馆大学士之职,这就实在是太让人大跌眼镜了!
这几个人对大明的背叛,可以说再一次给大明的那些官吏们心理上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极为彻底的打击了大明朝廷的威信,想想大明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官员,最终都选择了投降了肖天健,可见的当今大明皇帝是如何的不得人心了。
许多大明的官吏再想想这些年明思宗朱由检登基之后,对大臣薄情寡义的处置,动辄便杀掉手下的重臣,不少人都觉得心凉不已,于是乎在得知了卢象升、孙传庭、丁启睿都投了大中朝的消息之后,许多尚未遭刑天军兵锋所指的地方官员以及官军们,纷纷便开始宣布投顺大中朝,几乎不到半个月时间,临近大中国控制区的许多州府县城的官员们,都投降了大中国,转而开始接受大中国的管辖。
而肖天健在诏书中也名言,凡是投顺他的大明旧吏,全部暂时予以留用,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今后再根据其为官的绩效再对其决定任免升迁之事,最起码只要他们在投降之后,为官没有再做贪墨害民之事,便可确保他们家人财产的安全,他们的这条命和全家人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可怜身为新任吏部尚书李进德,在肖天健的诏书下发之后,光是忙于接收这些投诚官吏的事务,就让他和手下的吏部官员们忙了个四脚朝天,不但要重新为这些投诚官吏们更换大中朝办法的告身,而且还要为他们更换官印,同时还要派人前去监督,总之忙的是不可开交。
而李信主管的兵部方面也同样忙的是不可开交,他们除了要忙于调兵遣将之外,还要不断的接收周边投降官军,派军官去对这些降军进行接管,安排整编或者遣散事务,可谓是一个个都在通宵达旦的干活,几乎全部都住在了官衙之中。
至于其他几份诏书,同样也引起了轰动效应,大明朝廷之中的皇帝朱由检听闻之后再一次龙颜大怒,大骂肖天健是逆天之贼,并且当即宣称绝不会退位,将大明江山拱手相让给逆贼肖天健,他誓要于大明共存亡,和逆贼肖天健决一死战到底,同时诏令全国各地尚没有被大中军攻占的地方,起兵共讨逆贼肖天健,誓要将这逆天的大中朝给灭掉不可,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那些大明尚存的地盘的地方官和地方军们,眼下能自保就算是不错了,让他们集结兵力,发动攻势收复失地,要是他们有这本事的话,也不用等到现在了!而且崇祯的这纸讨贼诏书,时下已经没办法送到京辅之地以外的地方了,肖天健新建立的大中朝,已经拦腰将大明给从中间掐断,崇祯的诏令根本出不了京辅和山东,所以对于南方诸省,大明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能力。
不过时下最头疼的就是宣大总兵杨国柱和蓟辽总督洪承畴,眼下建奴已经是大军压境,关宁军总兵力只有建奴军四分之一稍强,而且还处于严重的缺粮少饷的情况下,军饷先且不说,银子也不能当饭吃,可是这粮秣问题他们却也没有办法解决,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再供应给他们粮秣了,关宁一带粮食现在奇缺,即便是刮地三尺也没地方寻去,他们总共的储粮不足以供大军吃半个月的时间,还要节省着吃,虽然洪承畴有心死守住宁远和山海关,可是没有粮食的话,这根本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第六卷终战第二章蓟辽粮荒
正在洪承畴为此焦头烂额不知所措的时候,杨国柱派人骑快马到宁远找到洪承畴,告知他说刑天军那边的贼酋肖天健下旨告知他们,愿意为关宁军从山西提供两万石粮食,供关宁军各部所用,而且这件事一经是传的关宁一带人尽皆知,兵将们也都很是期待。
而这个消息,在杨国柱派人赶到宁远之前,洪承畴便提前得知了,有人直接投书到洪承畴的府中,将肖天健的这个决定告知了洪承畴,洪承畴一听就头大如斗,这肖天健还真是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家伙,明明现在他们是敌对关系,可是他居然昭告天下说愿意为关宁军提供两万石粮食,而且还吵吵的无人不知!
他眼下缺粮是事实,可是这刑天军给他们的粮食他能要吗?要的话,无疑就会让朝廷之中的诸臣说他勾结贼军,图谋不轨,他这忠臣的名声可就坏掉了!所以接受刑天军给他们的粮食,显然对他来说并不合适。
可是不要的话,朝廷能给他两万石粮食吗?别说两万石粮食了,现如今京师的朝廷连两千石粮食也无力给他们提供,这几万兵马一个个都嗷嗷叫着等米下锅,没饭吃就没力气跟建奴军打仗,就无法守住山海关一线,现如今锦州割了,宁远现如今也危如累卵,京师北方仅剩下山海关这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山海关再丢的话,建奴大军便可以驰马直抵京师城下,十几万建奴大军,他不敢到那个时候,大明还能存在下去吗?
肖天健这么大鸣大放的宣称给他提供两万石粮食,摆明了是告诉他,大明朝廷他们关宁军是无法指望了,他们要么就接受刑天军成为他们的主宰,要么就放弃这个机会,在饥饿之中最终崩溃,成为建奴军的刀下之鬼。
如何决断?洪承畴顿时头大如斗了起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了!要的话就是对大明朝的不忠,不要的话就是自寻死路!总之没有第三条路可选!(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投降建奴一方,不过这个时候洪承畴却并未作出这样的考虑!)
不等洪承畴想明白该怎么办,府中亲兵便告知洪承畴,说关宁诸将在府外求见。
不多时以祖大寿为首的一众辽东诸将便被带入到了洪承畴府内大堂之中,诸将纷纷对洪承畴跪拜参见。
洪承畴坐在帅案之后缓缓的扫视了一下今日前来参见他的这些诸将,只见为首的正是锦州总兵祖大寿,祖大寿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坐镇锦州,可是去年却因为明清和议,将锦州割给了建奴,对此事祖大寿相当的愤懑,在退到宁远之后,好长时间都托病不出。
要知道祖大寿这个人是个很矛盾的人,但是在对大明的忠诚上,最起码这时候没有话说,虽然当初崇祯四年皇太极领兵包围大凌河,祖大寿曾经投降过建奴,但是他后来还是骗过皇太极,跑回了锦州城随即便再次反水,领兵大战建奴军,所以那次投降,他完全就是诈降,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投降建奴。
而他驻守锦州近十年时间,大大小小和建奴打了不止几十仗,辛辛苦苦的守住了锦州城,可是没成想朝廷一纸和议,便将锦州拱手相让给了建奴,让他这十几年的辛苦和付出的代价都付之东流了,任谁都不会心中舒服的。
现如今建奴军再一次大军压境,直逼宁远城,宁远的百姓只好再一次大批放弃了他们的土地向关内逃亡,在宁远和山海关之间的道路上,大批难民推搡挤踏死伤陈籍,不知多少百姓魂断关外的逃亡道路上,这种情况更是让祖大寿很是愤懑,整日间都在他的军营之中,托病不出,根本不和洪承畴相见。
但是今天洪承畴没想到祖大寿却亲自带着诸将来找他洪承畴了,虽然还没有问他们的目的,但是洪承畴也猜出了几分他们的来意。
除了祖大寿之外,同来的还有东协总兵官曹变蛟,辽东总兵王廷臣,山西副将李辅明,锦州副将祖大乐,甚至连宁前兵备道邱民仰也跟着诸将一起过来了,每个人脸上都显得粗粝,这段时间他们连番调动,而且军中不断出事,使得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疲惫,而且各个脸上都带着一种焦虑的神色。
洪承畴清了清嗓子之后,对诸将问道:“诸位不在军中督军布防,忽然相携来本督这里,又有何要事?”
诸将相互之间看了一下之后,还是由这里身份最高而且资格最老的祖大寿出面答道:“启禀督抚大人!现如今各部都已经撤至到了关内外,已经开始布防,可是朝中却迟迟未见拨下一粮一草,更是没有分毫军饷拨下,末将们要统兵,眼下军中逃卒现象日多,如果再没有粮饷拨下来的话,末将等便真是无力控兵了!所以才一起来找督抚大人问一下,朝廷何时才能拨下粮秣?自古便有皇帝不差饿兵之说,现如今建奴军就要攻过来了,而我等无粮无饷,又如何率兵与之相抗呢?今日还请督抚大人给末将等一个交代!”
洪承畴听罢之后,心道果不其然,这帮军将这是来逼宫了!这些辽东兵将们各个都是骄兵悍将,历来对朝廷并不是那么听话的,以前朝廷将绝大多数财政收入可以说都大半投入到了辽东一带,这么多年来,更是助长了这帮军将们的气焰,觉得这大明离开他们不成,逐渐的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军阀集团,虽然朝中早有人为此开始担忧,但是何奈关外有建奴这支威胁,却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而这个祖大寿恐怕算是辽东诸将之中最为难以控制的一个人了,当初他是袁崇焕一手带出来的大将,甚至于在大凌河一战之中,投降过建奴,后来虽然跑了回来,可是朝廷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