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称后+番外 作者:袖橘(起点2013-11-2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魁称后+番外 作者:袖橘(起点2013-11-24完结)-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斜。
  长孙无忌,就是看准了这个时候找上李治的。一番交谈之后,还是个孩子的李治自然斗不过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很快的,长孙无忌便判断出,在三个外甥之中,最像自己和妹妹的,就是这个小外甥了。李治并非是没有野心之人,但是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很巧妙的不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永远表现得平和淡然,使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皇后最小的嫡子,也是有机会问鼎皇位的。
  而且李治的这些优点,恰恰也都是长孙无忌自身引以为傲的优势。这使他更加坚定,要将李治送上皇位。于是关于李承乾和李泰的情况,长孙无忌都一五一十,细心的分析给李治听,为他出谋划策,教导他不可太过显眼,对于兄长的举动务必要视而不见,对兄长的态度也要亲切恭敬,绝不因任何原因有所变化。
  然后,李治便可以静待这局棋风云变幻,自己的两位兄长鹬蚌相争、螳螂捕蝉,而自己便能成为最后的渔翁与黄雀。
  果然,今日在朝上李世民公开说起,退朝时李泰话中带刺绵里藏针的威胁了一番自己的弟弟,然后趾高气扬的离开时,被长孙无忌故意引来的李世民看了个正着。而李治那被欺负得十分可怜却依然谨守礼仪,对兄长的态度不以为忤的样子,也深深印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治犹有些不安:“……大哥的事情应该不碍吧?”
  “王爷放心,太子的事情,陛下必定不舍重罚,定会保全他的性命。”
  “那三哥……”
  “原本,老臣还担心李恪横插一脚,破坏王爷的大事。难得有这份巧合的机缘,叫李恪眼下生死难料,有口难辩,可以借着李承乾之事将其扳倒。”长孙无忌想起这件事,便觉十分得意,自己作为主审之一,凑巧有机会悄无声息的将李恪牵连进去,真是天赐良机。
  “唉,三哥待我不薄,三嫂又与我有师徒之谊,如今陷她于囹圄,实在是叫我于心不忍。”想起莫迟,李治略有不忍。莫迟不像其他人那样喜欢把他当成小孩子对待,所以对这个曾经教导过自己的三嫂,李治还是有些感情的。
  “王爷何必妇人之仁?那萧氏当初闹这么大的动静,也不见得安了什么好心。”想起莫迟,长孙无忌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他还记得袁天罡的话,那个所谓成就自己的女星,想来是指妹妹无虞,但是那个败坏自己的女星会是谁呢……为此,他曾对李世民宫中诸女小心提防,唯恐倒在他人枕头风下,却不料后来影响李世民最多的,竟是这个萧氏。不,那个萧氏已经入狱,能威胁到自己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区区萧氏的!

一一二 谁度风波露峥嵘
更新时间2013…8…19 3:41:39  字数:3051

 李治皱了皱眉,他感觉得出长孙无忌对莫迟态度的不善,可是在他看来,这个三嫂虽然素有才名,但实在不值得长孙无忌如此在意。一个口没遮拦性格率直的人,永远没有一个城府深沉的人可怕。自家三嫂平日谈吐做事向来都光明磊落,他不明白自己这位舅父到底忌惮莫迟什么。
  不过不管内心有多少的不赞同和怀疑,李治的个性却使他绝不会在此时此地对长孙无忌的话当面出言反驳,因此他恭谨依旧的点了点头:“治受教了。”
  “嗯……晋王殿下啊,若为帝王,须得有一份狠心,如若不然的话,便难以成就大业。大丈夫当断则断!”长孙无忌很欣赏李治这种谦卑的态度,手捻长髯,微笑道:“之后,若陛下问起太子之位应如何解决,王爷只需谦卑应对,听从陛下安排,并为太子求情即可,老臣当在陛下面前为王爷美言,如此大事可成。”
  被当小孩子般教训了一番的李治心中有些不舒服,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完美的恭谨笑脸:“多谢舅父大人。”
  看着李治的神色,长孙无忌感到格外欣慰。他对李治说的并不全都是实话,早在他今日与李治见面之前,就已经回答过关于皇位究竟传给何人才最合适的问题了。
  当时,李世民颇为李承乾的事情痛心,面对其他大臣浮于表面的劝慰,李世民觉得,唯有和自己这嫡长子有着血脉至亲关系的长孙无忌才能体会自己内心中的悲伤,因此特意在早朝后将他留在两仪殿叙话。
  李承乾谋逆之事已是落实,如今朝堂之中正是人心浮动。人人都知道这次太子必定会被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最有可能获得储位的,莫过于魏王李泰。但是长孙无忌却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毫不犹豫的点破了李世民心中的打算,说出了李治的名字。
  长孙无忌招待李治过府议事的功夫,李泰也亲自拜访了在家养病的王珪。现在这个时机,简直是李泰期待已久的。他没想到自己还未动手,自己的兄长就已经计划着要除掉自己,反而给他制造了争夺储位最好的机会。单就这件事来说,就足以让李泰自傲了。
  自从贞观十六年开始,王珪便因年老多病,极少再到李泰府中。因王珪极少与李泰谈及政事,李泰便不似过去那般特别热络,可是这次,李泰也顾不得许多,急切的想得到他的支持。
  只可惜,王珪的态度依旧让李泰失望,即使李泰明确的问及此事,王珪依旧将这件事的决策权都推到了李世民身上:“立储之事自有陛下圣裁,老臣恐怕无权干涉。”
  非但如此,王珪还拐着弯的责备李泰的不安本分,虽然并未明言,可话中的意思却非常明确——陛下如此的疼爱王爷,王爷你却因此竟生不臣之心,迫兄长造反,惹父亲烦恼,实在有失孝悌,纵然博览百家,文采华美,又有什么意义?
  李泰碍着面子无法发作,憋了一肚子火气回府。他虽然拉拢了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又和柴令武、房遗爱等皇亲贵胄走的极近,但始终缺乏一位能与当初李承乾的班底相抗衡的支持者。原本舅舅长孙无忌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多年试探,长孙无忌都对他敬而远之,最近更是对李治关照有加,气不过之下,昨天他与那个乖巧的九弟也起了摩擦。
  遭到王珪拒绝之后,李泰正琢磨着要不要聚集韦挺、杜楚客等人,商议明日由他们联名奏请封自己为太子,没想到他人还没到王府,就有宫中太监跑来传旨,说皇帝要见他。
  这突然而来的召见,着实让李泰大喜过望——自从李承乾谋逆之后,李世民便极少与旁人见面,就连后/宫嫔妃也多日不见天颜,如今父亲居然叫他前去,莫非……是某种暗示么?
  事实上,李世民的情况,和李泰所知并不相同。至少嫔妃们并非是所有人都见不到皇帝,有些特别受到李世民宠爱的,比如武才人,此刻就正陪在李世民的身边。
  “媚娘,你把这些奏折帮朕分别整理一下。”
  “是,陛下。”武媚娘乖巧的点了点头。之前有一段时间,她被皇帝冷遇了好一阵,因此如今的她已经没有了入宫刚承宠时的张扬,变得内敛许多。利用莫迟的拼音字母,她成功在李世民的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敏好学,又借莫迟议论政事的机会,大胆的在国事上向李世民谏言,表示决不能姑息薛延陀的狂妄野心,不宜以和亲安对方之心。
  如此一来,武媚娘终于再次占据了李世民身边的一席之地,得以陪在李世民身边。她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侍奉李世民的时候更是加倍小心。
  李世民神色有些疲倦,看着书案前小山似的奏折堆,实在是厌倦极了。“先整理到架子上,等会儿再陪朕看。”
  自从李佑和李承乾先后谋反以来,李世民收到的奏折数量,就以几何倍数增长着,内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着这两件谋反案的。
  按照大唐律例,这两人所犯的都是死罪,李佑胡作非为多年,又亲近舅舅阴弘智,李世民早就对他不满之极,如今他闹出这种弑师未遂的丑行,李世民更是对其恨之欲其死。然而如果重罚了李佑,那同罪的李承乾便难以网开一面,如此一来,李世民便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看到李世民一脸心事重重,武媚娘不敢出声,只静静的按着李世民的吩咐继续着手中的工作。
  “启禀陛下,魏王已经奉旨前来。”殿外侍奉的雷远书突然出声禀道。
  “叫他进来吧!”李世民似乎毫不在意武媚娘就在一旁,大手一挥道。
  武媚娘识趣的转入屏风后面,一边继续整理着手中的奏折,分门别类的放在架子上,一边暗暗思忖李世民留下自己在这两仪殿中的用意。她不明白皇帝为何自己私下宣召魏王,却让她留在这里,难道是为了让自己做一个什么见证?
  “儿臣见过父亲。”
  “青雀快快起来吧!”
  父子俩亲热的寒暄了两句之后,心照不宣的迅速进入了正题。
  “你兄长犯下如此过错,已经无法再为储君。朕对青雀你宠爱有加,反而使你大哥对你心生恶念……”李世民叹息道。
  “大哥也是一时糊涂。”李泰道:“怕是东宫有奸邪之徒暗中教唆,大哥才会走岔了路。幸好大错还未铸成,父亲尚可网开一面。”
  “哦?”似乎没想到李泰会为李承乾说情一般,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
  “大哥同五弟不同……”李泰提起李佑,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五弟造反之事,先以弑师为引子,而后又光天化日之下行凶、起兵,闹得齐州百姓不安生计,比起大哥,为祸更大。”
  “你说的很有道理。”李世民点了点头:“吾儿心存善念,能明是非,甚好,甚好!朕一直盼着你们兄弟亲睦友爱,如你大哥那般,实在令朕失望。但愿这次青雀不要叫朕失望才是……”
  “父亲大可放心,若儿得继大统,宁可杀子传弟。”李世民暗示性的话,听得李泰的眼前一亮。语气大义凛然,铿锵有力的拍着胸脯保证。“为保全兄弟,便是牺牲我那几个愚钝孩儿又有何妨!”
  “好,很好!”听了李泰的话,李世民爆发出了愉悦爽朗的笑声。“青雀之心,朕已明了,朕还有些政务处理,你先回府去吧!”
  李泰离开之后,武媚娘才从屏风后走出来。
  “媚娘。”李世民伸出手,将武媚娘拉入怀中,抚摩着她娇柔的小手,心情似乎好了很多。“为人父母,着实不那么容易啊!只不知道朕这父亲,做的对也不对……”
  武媚娘谨慎的想了一下,才轻声道:“陛下虽贵为九五之尊,可疼爱子女之心,和平常父母无异,诸般烦恼,也皆因疼爱而起,有什么对错之分呢?”
  “你这丫头倒是越发善解人意了……”李世民虽然并没有把武媚娘的话认真放在心上,但却仍亲昵的吻了吻她的脸颊。
  武媚娘娇媚的脸颊绯红一片,主动走到李世民身后,为他按摩肩膀。“在陛下身边久了,见陛下操劳国事如此辛苦,怎么还能在陛下面前闹什么小孩子脾气呢?”
  君妃二人正在甜腻,李世民贴身的太监雷远书忽然再次跑到殿门外禀告,不过这次,他的语气却显得有些气喘吁吁。“陛下!陛下!”
  “什么事?”
  “启禀陛下,吴王殿下……他、他回来了!他要面见陛下!”雷远书暗叹事情真是巧合到了极点,这位下落不明的吴王,偏偏在家中妻妾入狱的时候现身了,如此一来,他倒也可以向莫迟交差了。
  从刚刚不论心情低沉还是愉悦,始终镇定自若的李世民,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大吃一惊:“你说什么?恪儿回来了?!”

一一三 明冤屈世民怀疚
更新时间2013…8…20 23:19:19  字数:3393

 “儿臣见过父亲。”
  时隔一年,李恪再度站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神色镇定,举止坦然。虽然他的动作和和刚刚曾经站在同样位置的李泰一模一样,但两人散发出的气质却截然不同。李恪的不卑不亢,和李泰的有意讨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
  李世民端坐正中,仔细打量着这个儿子。他比之前瘦多了,脸色不好,人也黑了,风尘仆仆,没有昔日的锦衣华服,只穿着一身毫不起眼的布袍,但整个人却散发着勃勃生气,带着一股强烈的桀骜与不屈的气息。李世民年轻之时久经战阵,没少经历生死之险,自然看得出李恪身上的这种蜕变缘何而来——那是真正经历过生死危机的人,才能拥有的特殊蜕变。这种气质,是其他的皇子身上绝对没有的。
  “恪儿能安然回来就好。”李世民叹道:“你母亲担心得日夜不宁,朕心中也……若非朕下旨派你前往薛延陀部,何至于发生这种事!快来与朕说说你在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他发现李恪的表现,实在有些超出他的预料了。他没接到李恪回王府的消息,看李恪这身打扮也可以看得出他是直接来见自己的,可见他的迫切。李世民本以为李恪必然知道了吴王府被禁军看守,府中女眷都被下狱的事情,才急着来洗清罪名。可李恪见到李世民之后,却表现得非常平静和镇定,根本没有急于给自己的两桩罪名辩驳,因此反而故意问起他前往薛延陀的事情,反而不提莫迟等人入狱之事。
  “回父亲。”李恪仍不见半分急躁,不疾不徐的说:“儿臣到并州之后,与李绩李大人确认过薛延陀已答应同突厥互不相扰之后,就由李大人的副将陪同,带了一队兵丁前往薛延陀部,之后便开始与薛延陀部大可汗夷男商讨公主和亲之事。”
  李恪虽然不动声色,心中却暗嘲自己当时思虑不周,竟然没注意到自己当时只凭并州兵将证明身份,未持使节,以至于后来险些送命。
  李世民点了点头。算算时间,李恪去的时机非常不巧。原来之前,李世民的爱将契苾何力正巧被他的契苾部族挟持到了薛延陀。薛延陀部一向对大唐有不臣之心,拉拢了本已投奔大唐的契苾部,还利用契苾部族挟持了忠于大唐的勇将,也是契苾族的族长契苾何力。李恪这时候到薛延陀,夷男恐怕更多的是笑里藏刀。
  “虽说夷男有心求娶公主,但态度却诚恳的有些夸张,薛延陀部众更是有些古怪。直到后来我发现,他们的牙帐中,出入着一些穿着打扮和薛延陀部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