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十五章 收获

    第一次送去五十斤之后,赚回三两银子。莲子本来以为这时节,买一斤炒货送一两蜜饯,这五十斤该用不少时候的,少说十多天就够了。谁料只过了五天,张掌柜就派了小厮,让尽快再送一些过去。

    这下销量不再担心了,但是去何处购买草莓鲜果又成了问题。

    因为草莓不容易存放,目前一般人家还没有大批量地种植,顶多种上一亩半亩的。莲子本打算这次做上个一百来斤,但是上次买过草莓的那家农户,已经提供不出如此多的草莓果。曹家湾子那边倒是多,只是莲子又不想去。

    后来不知怎么的,那曹家湾子种草莓的人竟然找上了门,问他们还要不要草莓。

    这不来的正好吗,当然要了,正好解决了眼前的困难。

    如今莲子家做这些果脯拿去卖钱的事情,在刘家庄早已不是秘密。前段日子隔几天就赶着牛车,拉着一大筐一大筐的货进进出出的,哪里还能瞒得住。

    村里人眼瞅着他们家赚了不少钱,也有不少人家想学着试上一试,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的,试了几次也没成功,去问人家的话,人家肯定也不会说,因此便也就放弃了。

    一直到六月草莓下市,莲子家断断续续地去镇上交了好几次货,每次都有一二百斤。

    这段日子确实是把一家人累的够呛,但是后来将赚来的钱细细数了数,竟有十几两银子,加上原来家里余下的,买一头牛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趁着这伏天里,地少活儿也少,刘景仁喊上周通礼,去了镇上将牛买了,又自己在家忙活了几日,在西屋垒了一张新的土炕。

    莲子开心极了,等到炕干好了,便和姐姐们搬到西屋睡去了。和爹娘睡在一起,有些时候总归是十分不方便的。

    这才分家不到半年,家里从当初的啥都没有,变成如今这模样,各种家什用具都齐全,吃的东西也不缺乏,真是倍儿得舒心。虽然购置物品几乎花光了钱,家里没什么积蓄了,但是好在夏季各种果子也多,能做成果脯的种类也多,所以并不愁赚不到钱。

    时间过得很快,仿佛眨眼间,秋天就来临了。这几日莲子几乎日日去地里查看一番,看花生的长势。她们家就这二亩地,虽然如今可以靠做些果脯赚钱,但是一来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二来莲子的所长也不在此,因此还是将大部分心思放在这地上。

    花生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属于经济作物,靠它榨油、卖钱。两亩地实在太少,全种了花生就不能再种粮食。莲子决定,等到花生收了之后,一亩地种上小麦,一亩地撂荒。等到次年种上两茬花生,这样既能保证高产,又不至于浪费了地。

    收花生虽然也麻烦,但是比起种花生来,要简单得多。只需要用锄头将土刨松了,再抓住花生秧拔起,甩一甩土,整齐地排在垄上,然后将掉下的花生果捡起来,放进篮子里,最后再把一排排的花生连带秧一起放到牛车上,带回家去。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一大家子共用一个晒粮食的场地,现在分了家,杨氏自然不愿意再到那边去。反正她家独门独院的,门前就有一大块空地,索性早早地就让刘景仁用轱辘压平了,如今正好把收来的花生放在上面。

    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二亩花生便已全部收完运回了家。如果地里不再放着花生,那就代表收完了,其他人是可以拿着锄头再来刨刨地,找找没捡净的花生。

    杨氏怕到了明日,地里会被别人刨了去,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扛了锄头挎着个篮子就又下地了。莲子和栗子跟着她下了地,谷子和豆子则和刘景仁一起,在场上摔花生,将果子从秧上摔下来。

    杨氏带着两个孩子刨完地回到家的时候,收回的花生也摔了有一大半。她喊住了忙碌的丈夫和孩子,让她们去休息,自己则进了灶间做饭。

    次日一早,趁着凉快,一家人又起来干活,将剩下的花生摔完了,秧子摊到场的一边晒着,又等到有风的时候扬了摔下来的果子,放到场的另一边晒着。

    谷子和豆子拿着扫把在扫场,栗子则赤着脚,在场地上跳来跳去。

    莲子最喜欢这个时候,尤其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的时候,脱了鞋子在场上跑来跑去。脚踩着丝丝凉凉,软软绵绵的土地,那种滋味,别提有多舒服。三三两两的叫上几个小伙伴,或是玩捉迷藏或是玩其他游戏。这种久违的感觉,莲子真的难以想象自己还能再体验一次,再经历一次童年。

    正和栗子偷偷地采了别人家地里的几根地瓜秧,掐断了茎叶要做项链和耳坠,莲子忽然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见竟是苏可言。

    他身上穿着天青色的交领单衫,发上垂着代表着学子的同色飘带,脚上是白色小靴,与这周围乱糟糟的环境,和她们家人身上,因为摔花生而沾上一层厚厚尘土的人格格不入。

    他看似并未在意这些,微笑着向莲子走来。

    这好几个月以来,莲子整日家不是忙着看着地里的花生就是做果脯,根本没多少时间,因此见苏可言的机会也少。今日见了,这才想起来,学堂里放了秋收假,看来他这次又没回去。

    “快过来,这边凉快。”莲子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喊他。

    莲子往旁边挪了挪,空了半块石头出来,伸手招呼苏可言来这边坐。

    苏可言几步走了过去,在莲子身边坐了,说道:“娘让人送来些东西,我让卢坤装了一盒子给你们放家里去了。”

    因为就在家门口,莲子家并没有锁门,苏可言便先让小厮将东西放到了家里,自己来了这边。

    莲子往自己家门口那边看过去,果然见卢坤站在门槛上和苏可言打了个手势,随即离开了。

    “啥东西啊?”栗子听说苏可言又给他们带东西来了,忙迫不急待地问道。

    苏可言笑道:“只是一些吃食。”

    “要是能有些花儿就好了。”栗子指的自然是头上戴的绒花,但是有好东西吃,她也已经很满足了。

    莲子有时候真的对栗子感到很无语,看起来皮实得明明跟个假小子似的,偏又十分爱俏。如若不是栗子有时又跟个男孩子似的,她真的要怀疑是被麦子附身了。

    她穿越都穿了,还能有啥不可思议的?

    苏可言只是一笑,并未答话,他娘自然不可能让人给他捎上几朵花儿来的。

    “苏少爷,喝口水吧,大热天的。”杨氏将又涮过一遍,倒了凉开水的杯子递给他。

    苏可言接过来,向杨氏微微笑道:“谢谢大娘,叫我可言就行了。”

    “哎,哎。”杨氏连声答应着。这孩子就是好,有礼貌又不拿架子。

    苏可言的父亲苏慕安,是这一县的县令,在庄稼人眼里,村长就是个不小的官了,那县令可不得了不得了。因此苏可言每次来的时候,杨氏都十分用心地对待。刚开始还比较拘束,后来熟了之后,渐渐地也就放开了,当成自家孩子待,只是仍然客客气气的。

    杨氏自去忙活去了,留苏可言和两个孩子说话,临走时候让他中午在家吃饭,苏可言也高兴地应下了。

    “学堂里还有人留下吗?”莲子问道。

    苏可言摇了摇头:“没了,都回去了。”

    跟着刘先生进学的孩子,虽也有出身富户的,但大多数还是像虎子这样的农家的孩子,每逢春种秋收的时候,刘先生都会放假让他们回去帮着家里干些活儿。苏可言的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再加上他自己又是个上进的,所以很少回家。

    “我爹说等过段日子,把我弟也送过来。”苏可言又道。

    “啊?你还有个弟弟?”莲子惊问道,以前还真是从没听他说起过,还以为家里只他一个孩子。

    苏可言笑着点点头:“嗯,比我小两岁,今年六岁了”,接着又道,“我还有个妹妹呢,叫可心,今年才三岁。”

    孩子还真不少,莲子心中想着。

    “你弟也要来啊?”栗子探头问道,见苏可言点头,忽然笑道:“那可真是好极了。哎,你弟会捉小蝌蚪吗?”栗子一副兴趣极大的样子。

    苏可言摇摇头:“不会。”

    栗子微微有些失望,又问道:“那会扑蜻蜓吗?”

    苏可言仍是摇头。

    “啊?啥都不会啊。”真是够笨的。栗子很失望,但是很快又拍拍小胸脯,冲苏可言笑道:“没事儿的,包在我身上,肯定教会他。”

    莲子白了她一眼,道:“人家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捉蝌蚪扑蜻蜓的。”

    栗子哼了一声,没理会她,又低头开始掐地瓜秧子做手链项链。

    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场上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花生果子和秧子在太阳底下晒。

    杨氏让孩子们都回家凉快去,自己用围裙兜了一兜花生果子回去了,打算切碎了放上辣椒炒一炒,也算是个新鲜的菜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十六章 中秋节

    这几日天气一直不错,太阳高高的,没几日就把场上的花生果子晒好了。

    “今年咋恁多呢?”刘景仁忍不住惊道,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花生果子摊在地上晒,看不出比往年多出多少来,这一装进麻袋里,足足比往年多了好几麻袋,一点也不比一级地的产量低。

    “我就说嘛,今年咱一定能丰收,也不白费了咱莲子日日跑地里看去。”杨氏笑道,她也没想到今年的产量竟然这么高。

    莲子在一边抿嘴儿笑。

    这也并不全是她的功劳,主要还是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的,下种也及时,肥料施的合适,再加上田间管理丝毫不放松,时时刻刻防着地上的小飞虫和地下的蚜虫,这才保证了今年的丰收。

    “咱当初要这二亩三级地还真是没要错,要是要那一级地二级地啊,你娘肯定不会给。”杨氏冲刘景仁道。

    刘景仁只是呵呵笑了几声,并没多说话。

    收了花生,把晒干的花生秧也垛成草垛,这秋收就算忙过去了。虽然累了点,辛苦了一点,但是全家人都是十分高兴的。还是自家人干活自在,比以前一大家子人一起干还要快。分家真是分对了,杨氏很后悔没早一点分开。

    再过上几日,等到大家都忙完了秋收,就拿出些花生送到村后的油坊去打油,留下一些自己吃,剩下的就等到村里有人来收花生的时候卖掉。

    刘景仁正要用手推车将几麻袋花生果子推回家里去,只听得有人喊道:“刘家大哥”。

    听得人喊,一家人忙看过去。

    这来的人莲子认识,正是张掌柜铺子里的一个管事儿的。

    “伯伯。”莲子见他来了,远远地喊了一声。

    刘景仁和杨氏自然也认得这人,知道肯定是有重要事儿了,忙往家里让。

    “不了不了”,那人忙摆手道,“我只是顺路过来一趟儿,掌柜的让我来知会你们一声,中秋节快到了,多做些果脯和蜜饯。”

    “哎”,杨氏答应着,“知道了,我们会赶紧儿做的。”

    那人又嘱咐了几句,便赶紧上了来时的马车,走远了。

    “咋就忘了这事儿呢?”莲子一拍自己脑门,口中嘟囔道。这段时间心都扑在秋收上了,竟忘了还有半月不到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可是个大节啊,正好这时候各种果品都收获了,铺子里能上的种类也多,也新鲜。加上节日,销量肯定会很好。每年也就是从中秋节,张掌柜的铺子开始进入销售的旺季。

    花生都收好放进了家里,花生秧也垛好了,用一块大油布盖着,等到得了闲的时候轧碎了,喂给牛当草料。

    都收拾好了之后,杨氏和刘景仁便又开始四处购买鲜果。

    夏天的时候果子种类多,桃子杏子什么的,莲子都做过,张掌柜也都收了,打算秋冬的时候卖。现今看来,张掌柜应该是觉得存货不够,这才让莲子他们再趁中秋之前赶着做一些。

    现在的水果差不多只剩苹果了,吸收了前次的经验,这回刘景仁在夏天的时候就在自家西屋边上挖了个地窖,用来储藏东西还是十分好用的。

    如今家里也有了积蓄,夫妻俩便直接赶着牛车去了果园,买了一车的苹果回来,全都整理好放进了地窖。

    从第二日开始,莲子家又开始了艰辛的历程,整日忙得人仰马翻的,饭都来不及好好地吃。这才赶在中秋之前,做出了二百来斤果脯和蜜饯。

    与此同时,刘景林编的小篮子之类的手艺活儿,张掌柜也让他们再接着送货。

    这半年的时间,铺子那边虽然因为淡季没有订货,但是刘景林一直没有闲着,有空没空地都在忙活着。他眼睛看不见,十足得不方便,又不能下地,所以闲暇时候多,做的活儿也差不多都快堆满了屋子。

    要送的东西比较多,一车肯定是装不下,但是离中秋仅仅还有两天了,杨氏想明天回娘家送礼去,所以只能赶在今日,一天就把东西全部送过去。因此上午先把果品送去了,中午又回来装了刘景林的东西送过去。

    全部送完之后,已经快天黑了,杨氏和刘景仁火急火燎地又去集上买了些月饼、鱼、肉和酒,打算明天去娘家送礼。一年到头也就中秋的时候和过年的时候正儿八经地回去两趟,所以自然要好好准备。

    往年的时候,杨氏都是用自家新收的花生自己做月饼。今年实在是忙得丁点儿空没有,因此直接狠了狠心,从镇上的点心铺子里买了现成的。回家之后先把一包小的给孩子们尝了尝,比起自家做的,还要好上几分。

    次日正好是八月十四,一家人早早地起来,杨氏去灶间做了早饭,吃完之后,刘景仁套上牛车,带着一大家子人去了杨氏的娘家。

    这日无非就是和过年的时候送礼差不多,去到那里吃了顿饭,说了会子话,便回来了。莲子的姥娘还是像上次一样,将带去的东西又给回了一半,另外还将杨氏埋怨了一通,嫌她竟买了那么贵的月饼,一点也不知道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