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他天性恶劣吗?
显然不是。之前笔者已经说过,孩子天生并不具备天使的特征,当然也不会天生就是魔鬼。
要怪,只能责怪成年人为在为其树立的榜样方面,做得实在差劲。
〃个人〃≠〃我〃
萌芽论坛上的这次事件,之所以闹到如此地步,孩子们表现出〃双重标准〃也好,对自己过度宽容也好,其实质全都是:独以自我为中心,和他人缺乏协调。
在〃论坛论战〃中萌芽作者夜X曾写过这样的话给郭敬明:
小郭,你既然也提到,你知道出版界的规矩道理。那么我问你,你知不知道老大是什么
人,刘嘉俊是什么人?他们一个是编辑,一个是写文章的。谁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大家不过是出来混口饭吃。你自己一个人捞得满钵满盆了,就不许人说你两句?
且不论观点如何,这实际上是做了一种提醒,一种有关〃换位思考〃的提醒。
一本杂志是一个公共媒体,不是某个人的私人后花园。在连续刊登一位作者的作品和有关他的好评之后,刊登一些批评的文字,指出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十分正常合理的事如果在这次论战中咒骂《萌芽》的那些孩子,能够设身处地地想像一下自己是《萌芽》的编辑,就绝不至于闹成这样。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应该说人与人之间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于没有换位思考造成的。我们经常会简单地以〃比较自私〃来形容这种倾向。然而〃没有〃和〃不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独一代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种对于换位思考的临时忘却,而是根本对于〃体谅他人〃这一能力的先天缺失。
一个人在自己和他人身上不自觉地、习惯性地运用双重标准,比自觉的、出于某种目的去运用它更为可怕。原因在于后者仅仅是一种趋利避害,而前者包含着这样一种信息:他潜意识里没有把自己当作和他人是平等的,对周围的同类不具备一种群体意识。
阅读郭敬明的小说和散文,可以看到一个被反复强调的词〃孤独〃。这种孤独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它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因为孩子一个人住在高楼大厦的独立单元里造成的,而是孩子在心理上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群体中的一员。即使他们因为共同喜欢某个作者被吸引到了一起,这种〃孤独〃的状态也没有好转,他们惟一相似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别人很不相似。
固然,〃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开始,追求个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这种过去被斥之为〃个人主义〃的倾向在当下的时代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说是自由精神的基础。我们的确看到过许多悲剧是因为不尊重个人而产生的。
然而〃个人〃≠〃我〃。
尊重〃个人〃和尊重〃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一种经过训练的素质,而后者仅仅来自动物本能。
之所以没有用〃个人主义〃而是用〃自我主义〃去形容独一代,就因为他们在为自己的权利和立场呼吁时,漠视了他人的权利和立场。这和成年人之间达成契约式的共识,互相尊重其个人意愿和权益,是有着本质上不同的。
而除了〃双重标准〃以外,我们还看到了〃拒绝长大〃的倾向,这说明他们不仅在权益协调方面,还在价值判断方面体现出一种〃自我主义〃。
那些时刻把〃纯洁〃挂在嘴上的独一代,与其说他们真持有一种形成系统的想法:孩子是最纯洁的,还不如说他们仅仅相信:〃我〃是最纯洁的。因而所有与〃我〃意见不符,所有指出〃我〃缺点不足的,全都是居心叵测,全都是畸形怪物。
我们很容易可以设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上数年,甚至十数年数十年,当他们再也无法把自己和〃纯洁的孩子〃之类的字眼联系起来时,他们会轻而易举地改旗易帜,提出诸如〃纯洁的大龄青年〃、〃纯洁的中年人〃、〃纯洁的老头老太〃……口号千变万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惟一不变的以〃我〃为价值判断的标尺。
说了那么多难免让人灰心丧气的事实,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独一代在处理与他人关系和思考问题方面极端自我。然而重要的不是这结论,而是探究结论背后的原因。
独一代是怎样〃独〃起来的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很〃独〃,只要你缺乏与他人的接触。
当独一代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曾经常用〃小皇帝〃这样的字眼去形容他们。这样的比喻不是没有道理的。〃双重标准〃也好,〃以自我为中心〃也好,这些品质如果搁到皇帝身上,则一点问题都没有。
提到〃小皇帝〃,我们无需再去讲什么〃不要宠坏孩子〃云云,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说过太多太多。事实是谁也不可能不去疼爱孩子,而把握尺度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倒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真正皇帝的生活,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独一代的处境。
真正的皇帝生活当然不像现在铺天盖地的清宫剧里那样悠闲自在,可以下江南可以上漠北,可以和大学士小太监们没大没小地开玩笑……真正的皇帝生活,是不是乏味孤独,我们没有人当过皇帝对此不好说得太死,但是有三点是肯定的。第一:皇帝是极端缺乏朋友,或者说玩伴的。正因为此,无数文艺作品(以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为代表)才拼命地给他们找朋友,找玩伴,而且情节中这些人个个都很吃得开。第二: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极其单一。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只有一个身份:皇帝,即使偶尔可以〃给母后请安〃,那感觉也绝对和尘世普通的母子关系有很大差距。第三:皇帝高于任何法律之上,没有任何人与他订立后天的契约。尽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喊了许多年,但终帝王制之世,〃君主立宪〃还是没有成为现实。
我们的独一代所面临的处境,也有着两个类似的重大缺憾:一、缺乏玩伴,二、缺乏角色扮演,三、缺乏契约精神。
有趣的是这三点综合起来,都透露出一个信息:缺乏游戏。
也许很多人都从来没有意识到儿时的玩伴是多么重要。我们与玩伴相互吸引,结为伙伴,因为某件小事发生争执、吵闹甚至大打出手,继而和好,又为了一件小事继续争执……在与玩伴之间发生的这几个简单行为中,我们几乎预演了人际关系中的各个方面,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处。
而在和玩伴的游戏中,最重要的一类,就是〃角色扮演〃了。无论是女生抱着布娃娃扮演妈妈和医生,还是男生端着玩具枪扮演士兵或警察,都让我们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种种〃身份〃的职责和权力的最初认识。可以说,我们在这类游戏中演习着自己今后的人生岗位。固然不可能人人都当医生和警察,但无论是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其对于权责的要求都是相近的,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演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就不会在未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或者对他人提出过分的要求。
而无论什么游戏,其核心都是〃遵循一个规则〃。我们很小就懂得,由着自己的性子胡闹,根本〃玩不起来〃,要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得开心,就必须遵守规则。捉迷藏有捉迷藏的规则,打弹子有打弹子的规则,跳皮筋有跳皮筋的规则……我们偶尔会耍点小赖皮,从手帕后面偷看或者输了弹子不还,但规则马上给我们惩罚:其他人不愿意和我们玩了。这种惩罚往往会让我们懂得规则的重要并且永远记住遵守它。
而独一代的孩子再也没有这种和同龄的孩子面对面游戏的机会了。即使现在的都市里还存在让孩子们肆意玩耍的场地,孩子们还是很难玩到一起太多的父母们不是一个个神经过敏地时刻提防着自己的子女被〃野孩子〃带坏,就是走火入魔的指望自己的孩子很小的年纪就展现出神童的天赋,把玩耍的时间全投入到钢琴、舞蹈、演艺、外语……或者近年来出现的写作中去。
独一代的孩子至多只能在电脑屏幕前玩玩网络游戏。网络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把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近;网络游戏绝大多数也属于〃角色扮演〃。如果由于一般游戏的缺乏造成的损失可以在这里补回来,那么我要为网络游戏的发明着大唱赞歌。然而事实是网络游戏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往往在其上暴露出自己的另一面,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内向的人可以在某个服务器里热情如火人尽皆知;一个羞涩的人可以是某个聊天室的调情圣手;一个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人也可以在某个论坛上满口污言秽语……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个网络游戏里一呼百应威风八面,而到了现实中还是个遭人欺负的受气包,千万不要觉得奇怪:他已经在虚拟的世界中把性格里积极刚毅的一面发泄掉了网络游戏中孩子们练习的往往和他们现实中运用的不是一回事,这就使得游戏在培养人格方面的效果大打了折扣。
其次就是网络游戏与太多的技术手段挂钩。外挂、黑客软件的大量涌现,使得在网络游戏中作弊比在现实游戏中作弊更容易也更安全。当〃破坏规则〃变得轻而易举且难以受到惩罚时,游戏本身的积极意义就会完全丧失了。往严重里说,这个时候参与游戏的孩子正在演习的不是协调人际,遵守职责;而是伤害他人,破坏法律。更不用说,某些网络游戏宣扬的就是〃规则最小化〃,〃彻底的自由〃。而这〃彻底的自由〃到最后往往演变成彻底的弱肉强食,色情暴力……诸如此类。
因此,面对面地与他人交流,与他人游戏,对防止独一代〃自我主义〃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父母来说,应该珍惜孩子们的每一个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并且尽可能地去创造这种机会。否则,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满口〃孤独〃、太过〃自我〃、拒绝成长、对如何给自己定位毫无概念、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显得缺乏经验甚至不可理喻……你可千万不要惊讶。
独一代之自我主义
一个自我主义的典型独一代应该具备一种基本品质,叫做〃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
他说话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我〃,特别偏好一些极端或表达情绪强烈的词,诸如〃不许〃、〃去死〃、〃切~~〃
常用的句子是〃XXXX算什么?〃〃我就XXXX怎么着?〃〃你看不顺眼就不要XXX好了〃
他可能听说过〃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之类的许多道理,但是没有一条他能正确理解和解释。
谈恋爱时是他最让人觉得其〃独〃的特征不那么明显的时刻,但往往由于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感受跟重要,他们的平均恋爱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从他嘴里你很少能听到〃你怎么了?〃除非是带着责难的口吻。
对于他来说,一切问题都只有两个面目〃我对〃,〃我不对〃(后者出现的概率很低很低)。要说服他接受某个观点千难万难,你往往不得不给他们上课,而他们又先天反感一切给他们上课的人,不管他讲的对不对。
更让人困扰的是,也许三分钟后,他就会倒过来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而你再想说服他恢复原先立场也一样困难。事实上他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改变过立场,因为对他而言,不过是一贯在坚持〃我对〃而已。
给他看非洲难民儿童的照片他可能会落几滴眼泪,但事实上他从来不会认同自己和他们在任何层面上是一样的,实际上他根本不认为自己和任何其他人会一样。
如果你假称自己会算命,很容易从他身上赚到钱,只要你能够把〃你天赋异秉,如何如何……〃说得煞有介事悦耳动听。即使你让他知道你对每个人都这么说也无所谓,因为他只是需要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而已。
每次接到他打来的电话,你都要做好至少一个小时无法挂电话的准备,好在这一个小时里你只用说三个字:〃嗯〃,〃呵呵〃前者用在他心情不好来找你抱怨时,后者用在他心情好来讲给你听他那些狗屁笑话时。
如果你想挂电话,暗示他你很忙一定要到五次以上才会有效果,这还得取决于运气。事实上对你来说最明智的方法是:〃喂~~喂~~怎么一下子没声音了?〃然后挂上听筒把电话线拔掉。
和他一起参加活动,如果是〃未成年人不得参与〃,他就会表现得很成熟;如果是〃孩子赢了奖品加倍〃,他就会立刻变成小孩子。
他的记性时好时坏,取决于他欠你钱还是放过债给你。
总体来说他是个讨人喜欢的可人儿,与众不同、品位独特;有着也许还未被发现的非凡才华;敏感善良;但是经常被孤独折磨,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饱经忧患,值得每个人同情……而且基本上如果你不这么说,就会被他用任何想得出来的词汇大骂一番。
第五章 全民模仿
穿过郭敬明
谁也没有料到,类似的官绯会来得如此迅速,甚至连郭敬明本人也未必觉悟的如此之快。其实,早在郭的第一本小说《幻城》销量突破20万之际,就有众多对日本漫画极其精通的读者跳出来指责他严重抄袭了日本漫画《圣传》,因此网上关于〃日本漫画公司可能起诉郭敬明抄袭〃的传言很是沸沸扬扬了一阵,但事情真的就出在众FANS最终查明真相粉碎谣传之后,一个名叫庄羽的北京女记者,平地一声断喝,指责郭敬明严重抄袭了她于2003年8月在全国最有名的文学网〃天涯〃上开始连载的小说《圈里圈外》。
其实虽然都是靠文字家伙吃饭的,但郭敬明与庄羽本来应该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尽管郭靠着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和长篇小说《幻城》在青少年读者群里树立起了几乎与当年韩寒一样的〃超级偶像〃地位,但在成人读者的圈子里,他的知名度却极其有限。而庄羽则是新华社下属的《嘹望》东方周刊的记者,驻扎北京,作为一个在文化圈子混迹多年的〃老记〃,她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体验,产出了小说《圈里圈外》,在天涯的连载更是获得了几乎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一样居高不下的点击率。惟一有点遗憾的是,虽然庄之前也曾出版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