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毕竟还是有实力,短时间内想消灭他不太现实。而刘虞现在正声名狼籍,一下就成为他的首选目标。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他先对付公孙瓒,很可能给刘虞以喘息之机。而他即便打败了公孙瓒,占领了公孙瓒的地盘,那么他将直接面临袁绍与刘虞的夹击。暂时留着公孙瓒,让他抵挡袁绍,还能给他很大的缓冲余地。
因而凌云在时机成熟之后,以刘虞勾结乌桓为借口,发布讨刘檄文。
而后,凌云派人送给刘虞一封书信,劝他交出幽州军政大权,如果不然,必将兴师征讨。
刘虞接到书信后,大为慌乱,召集诸位谋臣武将商议对策。结果他手下的人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降。
主降方为齐周、鲜于辅、鲜于银,他们力劝刘虞激流勇退或许得保平安,否则民心不附,军心动摇,迎战必败。
主战方为从事程绪、副将尾敦、东曹掾魏攸,他们主张联合公孙瓒一起对抗凌云。
双方人数相当,各有道理。如果直接交出大权,肯定可以平安无事,或许还能谋个官职,看起来比较稳妥。但刘虞并不甘心,权利这东西就像筷子一样,谁拿起来都不愿意放下。
如果与凌云对抗,胜了的话,他还可以做他的幽州牧,如果败了,那么他的命运就掌握在凌云的手中。人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经过一夜思量,刘虞依然是放不下,最终决定与凌云一战。
他一边让魏攸去联系公孙瓒,一边让鲜于银调兵遣将,准备开战。
一时间,幽州境内剑拔弩张、风云再起。
第一百零四章兵不厌诈
公孙瓒在蓟县接见了魏攸,双方一拍即合,约定联手对抗凌云。只要凌云出兵攻打刘虞,公孙瓒立刻攻其后方,以做策应。
这种联合方式对公孙瓒非常有利,他早知道凌云所占领的各个城池都粮草充足。尤其是渔阳城,刘虞从那里运走了大批的粮食。而他公孙瓒最缺的就是这东西,虽然他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凌云到底从哪弄的那么多粮食,但他知道那些粮食的确存在。如今与刘虞一联手,相当于刘虞为他扛活一样,他只须在背后下黑手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灭掉凌云后还不耽误对付刘虞。
送走魏攸之后,公孙瓒立刻令驻守在上谷郡、代郡一带的三万兵马全部秘密在居庸集结。如此一来,代郡和上谷郡的其余地方基本上没什么守军了,如果范阳郡一线兵力吃紧,他也将面临无兵可调的局面。
但他还是孤注一掷,想借凌云进攻刘虞之机,一举灭掉这个心头大患。
对此,凌云已有准备,早在他考虑攻打刘虞的时候便做了相应的部署。
这段时间,他花费二百万虚拟币从燕山大营的兵工厂中购买了四万张连弩,并且购买了海量的箭矢和箭镞。让董君装成运送粮食的样子悄悄运往治下各城。基本上达到军中人手一张连弩,而后进行紧急训练,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而且他还起用了一个人,那就是一直在燕山大营的耿忠。这家伙受伤之后,就没出过燕山,福享了不少,也该出来干活了。
凌云令他带一千军士混合在董君的队伍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留在了渔阳城。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军士基本掌握了连弩的使用方法,虽然其熟练程度和准头远远比不上专业的连弩兵,却能使各个城池的防御力量直线上升。
一切准备就绪,凌云起兵讨伐刘虞。
大军从渔阳、犷平、平谷、傂奚四县分头出发,向俊靡方向运动,每支大军三到四千人不等。
刘虞得报后,立即将右北平郡无终、土垠两县的大半兵力调往徐无防守。离俊靡最近的县城就是徐无城,凌云如此用兵,其意图明显之极。刘虞不用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右北平一线,刘虞共集结了四万兵马,另有两万兵马在辽西郡镇守,以防范辽东的公孙度。
四万兵马本来并不算少,但刘虞如此调动之后,无终和土垠的守军,都只剩五千人左右。
无终县城守军调往徐无城的当晚,平谷城东门大开,赵云、赵正率领六千人马星夜奔袭无终。
近天明时分,赵云和赵正的大军出现在无终城外。
刘虞的人马大多还在睡梦之中,赵云令弓箭手封锁住城头的守军,随后派人射落吊桥,去砸城门。
还没等他们砸破城门,无终的城门便被打开了。从里面拥出一队军士,押着一名五花大绑的将官。
这些人出来之后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跪地请降。
原来这名将官是守城的主将,名叫郑玄。赵云来时,他令军士拼死迎敌。众军不想再为刘虞卖命,对他的命令多有不从。郑玄一怒之下,杀了几名军士,结果引起众怒,激发兵变。
所以大伙把他绑了来,交给赵云作为归降之礼。了解完经过,赵云将郑玄当众斩杀,安抚降军。
随后赵云与赵正兵分两路,原来的人马一人一半,降军也一人一半。由赵正驻守无终城,赵云率领大军出了无终,直奔无终西南的土垠县而去。
而此时的刘虞对此事却毫不知情,他将三万人马集结在徐无县,准备对抗凌云的大军。
当令他奇怪的是,凌云的一万多大军进入俊靡县之后,却没立即展开攻势。一切看起来很平静,似乎凌云只是在这里驻扎的样子,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攻打徐无城的企图。
越是这样,刘虞越觉得不安,令军士连夜加固加高城墙,多多准备滚木擂石,以便坚守。
一夜过去了,俊靡的兵马依然没有动静。
刘虞把谋臣武将召集到一起商议对策,这一次众人的想法出乎意料地一致。那就是坚守徐无,不主动出击。前一段时间,乌桓一万大军偷袭毫无防范的犷平城几近全军覆没。谁知道这次是不是凌云耍什么诡计,想以守为攻消耗他们的兵力呢?
刘虞本身没什么大的军事才能,自然提不出来什么反对意见。他也觉得手下人的分析颇有些道理。反正他把凌云的大军吸引过来了,打不打是凌云的问题,公孙瓒如果还想继续联合的话,他就得进攻凌云。到时如有战机他刘虞再谋而后动。
如此一来,俊靡与徐无呈现出遥遥对峙的形势,谁都没有主动出击。
谁知刘虞却因此错失了一个良机。
其实凌云派往俊靡城的兵马根本不全是军士,军士在里面只占了一成左右,其余人全是平民。
凌云令各城主将召集平民,采用报酬的形式雇佣他们扮做幽州军,报酬是粮食,如果平民愿意可立即领取。
而且各主将把凌云的意思说了一遍,雇他们并不是让他们去打仗,只是让他们去充一下人数,糊弄刘虞,绝对没有任何危险。
这些平民平日里从凌云那都得到了许多好处,对凌云格外信服。而且在对待乌桓一事上,凌云在百姓中树起了极高的威望。听说是凌云的意思,那些百姓纷纷踊跃报名。
为此凌云拿出了大量的粮食,换来了上万人的假兵。当然,就是没有这事儿,百姓们如果没有粮食吃,他该周济还得周济。说起来这事并不算吃亏,只不过是从白拿粮食变成了有偿领取。
就是这帮人穿着军服,打着大量的军旗,再掺杂一些真正的军士,看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凌云的人把沿途的闲杂人等全都驱除,各路探马根本到不了近前。如此一来倒真把刘虞给糊弄住了。
他们不但糊住了刘虞,就连公孙瓒也没弄明白真实情况。
各城的平民大军开拔之后,公孙瓒并没立刻动手,他想等凌云与刘虞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再发动攻击。
等来等去,徐无南边没有动静,而凌云的另一路人马却占领了无终。
公孙瓒见凌云派出去两路人马,必定后方空虚,心知时机已到,立即下达攻击号令。
居庸城的三万大军由他亲自率领攻取渔阳城,潞县的两万五千人由单经率领攻取平谷。
大战一触即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是狂欢夜,狂欢的夜晚,祝福朋友们都开心~~~~
第一百零五章攻
公孙瓒率领的三万大军,只有三千余人是骑军,其余人都是一二一跑步前进。他军中战马被凌云弄去不少,直接导致他的骑军数直线下降。骑军快,步军慢,但骑军还得将就着步军。他可不敢让那三千骑军撒着欢去渔阳,一个弄不好,凌云能他把的骑军变成步军,再严重点或许就把他这的骑军直接弄没了。
因而他这边从居庸城刚一出发,渔阳的探马便已飞骑回去报信。当他们还在半路上的时候,渔阳城的烽火台都咕咚咕咚地冒老半天黑烟了。
自从占领平谷后,凌云把渔阳到平谷之间的烽火台完全控制在手中,刚好今天派上了用场。
他身在平谷城,接到军士禀告后立即通知杨昭带三千人在燕山南麓集结随时听候号令。又令陈前带三千骑军驰援渔阳,具体方式相机而动。
就在这之前,他先一步得到禀报,获悉单经率领大军正奔平谷而来。对此情况他已做好迎敌准备。
且说公孙瓒带领兵马一路急行军,上午出发,抵达渔阳城外时已近傍晚。有探马飞驰来报,说渔阳城的烽火台早已点燃。
公孙瓒料到渔阳守军会把敌情传递出去,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也没把这事看得有多严重,相反他的心里倒塌实了一些。对方点燃烽火台,肯定是对守住渔阳没有信心,恰恰暴露了对方兵力空虚的现状。
毕竟凌云攻打公孙瓒派出了近两万人马,公孙瓒可不相信他还有多少兵马可用,更别说仅仅一个渔阳城了。
大军远来,人马都很疲惫,公孙瓒令军士在城外五里处休整。而后派他的堂弟公孙范率一千骑军到渔阳城附近打探消息。
时间不长,公孙范回到公孙瓒身边,“禀主公,渔阳城四门紧闭,吊桥高高挂起。四面城墙均有人把守,军士只占少数,大半都是平民。”
公孙瓒听完哈哈大笑,“果然不出本公所料,渔阳城兵力空虚,居然让百姓帮助守城。来呀,传本公号令,立即进发,一举拿下渔阳,今天就在城中过夜。”
号令传下,大队人马稍加整顿便向渔阳城靠拢。
公孙范在城外所见并没有错,只是他的判断错了。的确有很多人穿着平民服饰,但那些人并不是百姓。其中一部分是凌云新招募的军士,因为没有统一服装,依然穿着原来的衣服。另一部分军士则把军服换给百姓去俊靡蒙刘虞了。
没想到这一情况倒让公孙瓒错把他们都当成了普通百姓,从而心存轻敌的想法。也算是误打误撞,给渔阳的守军帮了一次忙。
公孙瓒在渔阳城西门外止住军马,而后向城墙上眺望,目光所见与公孙范所说一般无二。果然城上军民参半,服装参差不齐。
他习惯性地用手摸了摸短须,哈哈笑了几声,对公孙范点了点头。
公孙范纵马奔到城外百步处,高声断喝,“城上的人听着,我家主公奋武将军亲率大军前来征讨,你等速速出城受降。”
在北门的主将正是展熊,他听到公孙范的叫喊,犹若未闻。只扶着墙垛向下观望。见公孙瓒的步军大都气喘吁吁,显然体力消耗很大。
如今城中有守军一万五千人,四千是新招募的军士,对方看起来能比他这边多一倍。但远道而来,属于疲惫之师,他这边是以逸待劳,又居守势,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现在城中的将领除他外,还有董君和耿忠,这两人分别镇守南门和北门。即便公孙瓒从四面攻城也没问题。
见城上没人搭话,公孙范继续喊道,“如若不降,便出城一战,难道尔等都是胆小之人?”
展熊嘿嘿笑了笑依然没有回话,这人也够有意思的,还把以前打仗那一套拿来用,真是多费口舌。
公孙范履行完程序,见这招屁用没有,便拍马回到阵前向公孙瓒请示了几句,而后频频下令。
随着他的号令,如雷的鼓声响起。上千名弓箭手应声出列,搭箭在弦朝城墙方向冲去,而后数百名军士抬着百余架云梯跟在后面。再往后是五千名呐喊着冲上来的军士。
展熊见对方如此攻势,立即命令弓箭手放箭,同时让人去调另三面城门的守军。很明显,公孙瓒是要集中力量突破一点,而没有从多面攻城。
公孙瓒看着潮水般的军士冲向城墙,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都道凌云的兵马厉害,今天倒要看看他们厉害到什么程度。
很快,他的微笑就凝固在了脸上。所见之处,城头上箭如雨下,专射他们的弓箭手。对方居于高处,射程要远许多,他的弓箭手还没冲到射程之内就纷纷中箭倒地。
有一些侥幸冲上去的弓箭手没等射出三两箭就被对方射杀掉。
公孙瓒还是第一次看到凌云的大军作战,以前只是听说,听来的事情一般都有夸张的成分,所以他也不会完全当真。今日一见,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对方弓箭手怎么会这么准?好象他们每个人都是神射手一般,这样准的弓箭手在他军中也挑不出几个。
公孙瓒先前只是惊讶于对方的箭法准,随后发生的事情更让他惊魂不定。因为这样的弓箭手不只他看到的那么多,随着其他各城门支援兵马的到来,弓箭手的数量大增。而且个个都有百步穿杨的箭法,公孙瓒如何还能镇静住心神?
而且他发现,那些弓箭手有很多是平民装扮,从他们抽箭拉弦,还有射中目标的准确程度看,他们哪里是平民啊,完全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的一千名弓箭手与人家一比,根本不堪一击,几轮箭雨下来全被射倒在地。
公孙瓒一见这样进攻不行,立即取消了公孙范的指挥权,亲自发号施令。
他命令仅有四千名弓箭手全部上阵,令一万军士加入攻城行列。起初公孙范是担心攻城人数太多,军士过于密集,很容易被对方乱箭射中。
而事实证明,他有点多虑了,即使他这边军士并不密集,人家照样一射一个准。公孙瓒正是看明了这一点,才采取了人海战术。
只是随着他的号令,军士冲上去后,又发生了一件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那些云梯手和随后冲上的军士也遭到了顽强的阻击。
城墙上除了弓箭手,有出现了许多传说中的连弩手,几乎除了使用弓箭的就是使用连弩的。
那些连弩手一阵发射之后立即撤退,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