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事后就冷静下来,毕竟自家一大家子人呢,造反的风险太大。

因此不抢掠百姓,其实也是给他留一条后路,然后放出去被逼反的消息,等同于希望朝廷诏安。

得到这些消息,杨潮立刻就判断出许都或者说他背后家族的打算。

但如果说这个许都对朝廷忠心耿耿,完全是被冤枉的,杨潮却一点都不信,没事招纳上万的江湖人物,没有野心才是怪事。

金华城中送来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城中有人派人悄悄告诉杨潮,这个许都曾经派人偷偷参加过前几年的括苍山起义。

那么很明显了,这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有野心的家族,想趁着乱世掘取更大的权力,老实说农民军闹了这么多年,信仰天命的大明朝,这样的家族绝对不止一个,恐怕很多豪族都暗地里准备着呢。

许家的打算很明显,如果能成事,就参与一把,最后捞取权力,毕竟历史上这样的家族多了,比如曹操起家靠的是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宗族势力,项羽起兵也是江东八千子弟兵,李世民的唐王家族,一次次改朝换代都少不了这些家族在背后角力。

所以许家大概也抱着这种投机的心态,未必想做皇帝,因为带头风险实在太大,但是能提前参与进来。那意味着事后可以分到一杯羹,所以他们悄悄的参与起义,却不带头。这次被逼的没办法了,但是被打败之后。立刻就放出消息,想要讲和。

杨潮相信,如果天下不能很快平定,许家还会再一次的闹事,这是肯定的。

只是许家还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才一边打,一边抱着其他心态,甚至连攻陷了东阳县。都没有杀这个姚孙棐,只是把他关了起来,而且攻击金华失败后,军队更是撤出了占据了县城。

姚孙棐带来的最新消息,许都集结军队,部署在了东阳和义乌交界处的紫薇山,而这里正是许家的家宅所在地。

“怕是要诏安了啊?”

杨潮得到这些消息后,不由得感叹一声。

许家也是官宦世家,已经开始运作,大概不久就有人替他们出声。要求朝廷诏安了。

杨潮很可能都不需要动手。

果然就在得到消息,杨潮向金华府提出要向东阳进兵的时候,有人提出诏安许家的建议。

金华城这次打开了大门邀请杨潮商议。也没有阻挡杨潮所带的亲兵。

由金华府一个小吏提出,说许都坐守紫薇山,兵雄势大,钱粮众多,强行攻打只能是两败俱伤,不如受降,许家果然派人跟一些官员打通关系,希望投降了。

金华府兵备道王雄让大家商议一下。

许都造反的这个时机非常可疑,正是金华府知府回家守丧。新任知府尚未到任的情况下发动。

此时金华府中大权在握的,就是守备王雄和金华府同知。金华县县令,以及外来的司理陈子龙。

“受降如受敌!”

陈子龙说道。其实许都跟陈子龙关系极好,陈子龙做了司理后,多次举荐许都,可惜没有被上面采纳,大概是许家出的钱不够,运作不成功。

但陈子龙和许都的交情堪称莫逆,许都想要诏安,怕是第一个就会想到陈子龙,没想到陈子龙竟然说出了这番话。

杨潮对陈子龙的认识立刻加深了一些,感觉这是一个原则性强,而且能够大义灭亲的家伙,也就是说他对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历史上好像此人最后也是烈士,抗清牺牲的。

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各抒己见,有说受降的,又说剿灭的,但说受降的反而多了些,至于说剿灭的也就是姚孙棐一个最坚决。

王雄最后抚须笑了笑,看向杨潮道:“杨将军以为如何?”

杨潮知道这里面水很深,豪族许家跟当地官府之间的事情,恐怕早就达成了协议。

于是杨潮摇头笑道:“本官乃是客将,不太清楚金华之事,一切全凭守备大人差遣。”

作为客军客将,杨潮到了金华,理论上应该接受金华最高级的武官指挥,只是杨潮品级太高,名气太大,金华守备得给几分面子而已。

杨潮的意见显然让王雄很受用,他显然早就有了主意,唯一担心的就是杨潮这个外来的客将突然提出异议。

清了清嗓子后,王雄道:“许都一事自去年到今年,迁延日久,我军军粮实在不足,如果延宕下去,只会让百姓无法安居,本官倒是觉得,可以派人跟那许都谈一谈。”

姚孙棐丢失东阳在前,此时也不敢拂了王雄的意,皱眉道:“派谁去谈?”

王雄道:“陈司理与许都有些交情,不如陈司理走一趟如何?”

陈子龙眉头一皱:“如何谈?”

王雄叹道:“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天子一向宅心仁厚,曾许下诺言,若贼人愿降,依然是吾赤子,天子既然应许,我等做臣子的也当体谅圣上的爱民之心。若许都自缚来降,当待以不死。”

陈子龙叹了口气道:“既如此,下官就去一趟。”

杨潮此时又有了新的看法,这陈子龙看来也不简单啊,三言两语跟王雄相配合就免了许都死罪,而且还搬出了天子,崇祯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杨潮可不相信崇祯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他连首辅都杀了不止一个,兵部尚书杀了七八个。宅心仁厚?这些当官的都不信!

崇祯之所以提出招抚流寇,只要农民军肯投降,就依然是皇帝的赤子。是皇帝的子民,那是没有办法。谁让造反的人太多了呢,数百万人是杀不完的,但是这样也给了张献忠机会,这家伙投降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文官都答应,过不久他就有投降了。

而且文官接受张献忠投降的时候,往往都收很多贿赂帮他说好话,张献忠最后反叛的时候。将接受他金钱财务的大官都张贴出了告示,其中不乏几个京官,倒是狠狠恶心了一把大明文官集团,让这些胆子大到连造反的农民军的钱都敢收的家伙一个个很不舒服,但却逃过了一劫,因为涉案的文官太多了,皇帝竟然到了不敢杀的地步。

难怪许都敢造反,大概也是觉得只要手里有兵,杀人放火受招安是一条做官的捷径。

然后这个王雄,跟陈子龙一出双簧。立刻就将他的路定好了。

方才还觉得陈子龙是一个忠臣的杨潮,顿时又感觉这个忠臣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杨潮也不说破,他们能够诏安。那么更好,杨潮可以早点回去,杨潮但愿他们能早点诏安,只是自己这一趟被白白折腾,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你们浙江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官府和豪族讲和了,弄得不知底细的皇帝下旨传召杨潮来剿匪,最后却只是白白耽误了北上的准备时间。

想到这是一场早就编排好的戏码。杨潮就觉得自己是被耍的那个丑角,心里一动。觉得不应该然这些家伙这么顺心。

于是站了起来道:“陈大人此去危险重重,本官原护送陈大人前往。”

杨潮说的冠冕堂皇。让王雄等人也说不出什么,一时脸色古怪,表情极为精彩,仿佛吃下了一颗难以下咽的臭鸡蛋一样。

许久王雄才笑了下:“陈大人是去受降,哪里用得着杨大人这样的猛将,杨大人去了反而不好,荼蘼粮饷不说,若是那贼军见疑,反而对陈大人不利。”

杨潮却坚持道:“王大人所言诧异,若是陈大人孤身前往,身陷匪军,那该如何是好。有本官五千精兵护送,当能保得陈大人无碍。”

王雄继续道:“只是金华府实在缺粮,辛苦杨大人千里来援,都无法拨下军粮。大军调动,人吃马喂这可怎么承担的了啊。”

杨潮铁了心了:“大人不用在意,本官出征向来自带军粮,足可饱食仨月!”

王雄张了张嘴,也太夸张了吧,随军携带三月军粮,几万人的吃喝,这得多少钱?

但是他依然不死心:“可是那紫薇山是许家老宅,经营日久,又据险而守,怕是三个月是打不下来的。”

杨潮自信道:“大人放心。本官在海州不到一月,斩杀虏兵一万。自认那白头军虽强,本官也可三月破贼。”

王雄嗯了一声,露出不悦神色,这就是在暗示杨潮别搀和了,只是不能明说,未免落人口实,毕竟他从史可法的私信中也知道,杨潮其实是奉了皇帝的中旨来的,虽然这种圣旨文官可以驳回,但是证明皇上是知道此事的,皇上在盯着金华呢,所以没有合理的理由,他根本就阻挡不了杨潮,也不敢强行拦阻杨潮。

“就算三月内破贼,杨大人之后怎么办,回程也总得需要粮草吧。”

王雄刚刚说完,杨潮就哈哈大笑起来。

“本官听闻那许家是东阳豪族,在金华府也是一等一的人家,白头军据说有十万众,本官斩杀了白头军就吃他们的粮!”

杨潮说的凶悍十足,让这些人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什么玩意,你要杀光人家的人,还要吃人家的粮,那不用说了,许家的财产你肯定也不会放过。

但是杨潮说完这句话,突然王雄就明白了,原来杨潮早就看透了他们的幕后交易,故意这么说,意思很明显了。

那就是:你们不能吃独食!

而且杨潮胃口很大,开价很高,那就是:许家的财产。

或者说许家得拿出他们家产等同的东西才能买通杨潮。

王雄等人不由捏了一把汗,暗叹一声,这才是大鳄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节比想象的复杂的多

最后王雄等人是在无法阻拦住杨潮,只能答应让杨潮跟着保护,但是暗示杨潮一切得以陈子龙的意见为重,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再次逼反了许都,杨潮要担责任。

但也有人不这么想。

第二日出发的时候,立刻就有几个人找上杨潮。

其中之一是东阳知县姚孙棐。

姚孙棐是东阳知县,陈子龙前往东阳受降,杨潮随同保护,姚孙棐表示他身为东阳知县责无旁贷,死活要跟着带路。

大军尚未开拔,姚孙棐就悄悄找到杨潮,暗示了一下告诉杨潮许都曾经操纵支持过括苍山叛乱消息的,就是他的人。

接着姚孙棐跟杨潮说了很多许都的事情,大意就是说这个许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家里招纳了上万的亡命之徒,囤积了不知道多少兵器,向来不安分,就算招降了,以后肯定也要反,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希望杨潮立刻就绞杀了许都。

第二个找到杨潮的是一个叫做朱万华的,此人也有些来头,他是朱大典的儿子。

朱大典也是一个朝廷大员,而且颇为知兵,在福建做按察使的时候,因为抵御荷兰红毛的劫掠,立下过功劳升到了布政司参政,后来调到山东,结果遇到孔有德叛乱,他临危受命组织兵力,将叛乱镇压,因功升任山东巡抚。

后来调到淮安做漕运总督兼任凤阳巡抚,结果在任上先是被弹劾坐失州县,评贼逾期等罪名,被罢免了漕运总督职务,但依然坐镇凤阳抵御农民军,可是依然被弹劾。这次弹劾他不能持廉,竟然直接被革职候审。

在大明被弹劾不能持廉,说他贪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得罪人了。或者说是政治斗争,因为真的找不到一个清廉的官吏,被人安上这个罪名,只能说明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真的贪污**,因为谁都是一扒拉一坨屎,都不干净。

但是平心而论朱大典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带兵的水平老实说比史可法要高。带兵经验也更丰富,此时实在是不该把他调走,他走后继任的就是马士英。

大概是朱家有传统,朱大典的儿子朱万华竟然也颇为有种,许都带兵攻打金华的时候,朱万华以自家家丁为核心组织了三千义军,帮助金华城防守,这才在周围县城都被攻陷的情况下,守住了金华,应该说是有功的。

他来找杨潮。也是希望跟着杨潮一起去紫薇山。

杨潮很能理解朱万华的心思,他想立功,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希望通过立功解救父亲朱大典,此时朱大典还在北京的诏狱里呢,如果朱万华能立下一个功劳,那么皇帝一高兴也许就释放了他父亲。

杨潮安抚了一下朱万华,允许他跟着一起去,朱万华千恩万谢的组织他的义军去了。

跟这两人一番谈话,加上手下在城中悄悄打探来的一些情况,杨潮突然觉得,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此次许都造反。肯定是地方豪强跟官府角力无疑,许都自然是代表地方豪强。而他的对立方却有些模糊,姚孙棐肯定是对立方之一。但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怕是没有资格跟这样的豪族对抗的,背后肯定有人。

杨潮又打听到一个消息,许都造反的时机,除了是金华知府空缺的时候,而且还是在两浙巡按御史左光先刚刚调任离开的空当,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更让人怀疑的是,左光先已经调任,刚刚离开听到消息后,半路折返回来,立刻指挥起来对许都的剿灭工作中。

如果换一个文官,自己已经离任,遇到故地叛乱,怕是正该庆幸,才不会去管后继者的麻烦呢,可是这个左光先却立刻折返,看起来颇有责任。

但是弄清楚左光先的身份后,杨潮就感到其中有鬼,左光先是东林巨头左光斗的七弟,安徽桐城人,显然他的身份肯定是东林党人,而且是东林党中一个大员。

同时跟许都直接冲突的东阳县了姚孙棐也是安徽桐城人,左光先去职折返,谁敢说不是来给姚孙棐撑腰呢。

而且杨潮还联系到,也许正是左光先在浙江做巡按御史,所以姚孙棐才敢跟豪族叫板。

《明史》记载:“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显然巡按御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员,有左光先在上面压着,姚孙棐还真有足够的底气跟这些豪族对抗。

否则杨潮是不相信地方县令会得罪地方豪族的,护官符的道理曹雪芹都懂,没道理姚孙棐这个做了好几任县官的家伙不懂。

杨潮想到后世一部电影让子弹飞,葛优在里面说做县长的门道:“要拉拢豪绅,巧立名目,豪绅交了税百姓才会跟着交,最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二八分成,豪绅得八。”

许家是东阳豪族,家里有三世尚书的牌坊,御赐三代尚书,这样的地位,显然是那种有资格分到八成的豪族。

可是看看县令姚孙棐的所作所为,张献忠军队攻入江西,浙江人心惶惶,地方官员借机要练兵,到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