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担心的是那些船工和炮手,只是此时他们一个个趴在甲板上完全不露头,根本不用担心。
果然杨潮看到留下了三匹死马,和两具尸体之后,率先冲过来的一群余丁退了,退回去跟另一拨刚刚杀到的披甲兵会和。
这批披甲兵人数七八个人,但是驱赶着上百的百姓。
披甲兵和余丁回合后有二十人左右,然后一起驱赶百姓,他们在百姓身后纵马来回飞奔,同时嘴里呼喊着古怪的声音吓唬他们,还是不是射箭杀死一两个跑的慢的百姓,让前面的百姓更加的恐惧,奋不顾身亡命一般的往前跑着。
杨潮看到百姓已经跑到自己船前,此时所有船上的士兵,都没有攻击这些百姓,任由百姓朝着他们的船冲过来。
最后百姓们到了河边,有的一头扎进了河里,有的想停下被后面的人推到河里,此时人群完全处在一种失控崩溃的境地,在恐惧的驱使下,他们只知道跑,似乎只有不停的跑,只有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跑,他们才知道自己还活着。
“预备!”
杨潮大喝一声站了起来,苍啷一声拔出腰刀,高高举起,冷冷的瞪着在后面驱逐百姓的虏兵。
十个鸟铳手也站了起来,端枪瞄准百姓后面一个个虏兵。
近了,近了。更近了,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
“放!”
杨潮大喝一声,自己的腰刀用力挥下。仿佛能够砍倒虏兵一般。
接着是一排枪响,这次整齐多了,其实真正的齐射,是火枪兵指挥火枪兵,只有大家都听到为首军官的枪响,其他人才能跟着开枪,可惜杨潮没练过鸟铳,鸟铳手中暂时也没有出现合适的军官。
十发齐放。在八十步的距离上,在瞄准了许久的基础上,顿时就有五个虏兵被击中滚落马下,还有三个虏兵被击中了战马,掉了下来。
十中七!
以戚大帅的标准来看,自己这几个鸟铳手算得上上等了,没有白费在淮安大量的实弹训练。
看到杨潮这边的齐射,突然其他几艘船开始消防起来,他们想到了训练中的情况,没有军官命令不得随意放枪。
而此时刚刚进入八十步。虏兵要开始反击了,在这个距离上,他们的弓箭才有足够的威力。但仍旧射不穿铁甲,要射穿铁甲,他们必须在四十步内满弓射击。
但是虏兵没想到,才刚刚进入八十步,他们正要张弓,突然对方就放铳了,而且一下子打掉他们七个人,这让虏兵顿时吓了一跳,其中一个披甲兵立刻喝令退后。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此时听到前面的十艘船上,左右都有开枪声。而且是非常整齐的齐射,啪啪啪、啪啪啪。
伴随鸟铳声响的是不断掉下战马。或者人被打死,或者马被打伤,或者人和马都被打死。
披甲兵不用拔什库命令,不约而同的调转马头,拼命逃走,可是在错落有致的火枪齐射下,最后逃出去的,只有三个人,有十七八个都躺在了码头上。
那些甲兵逃离马头,但是却没有离开海州,而是躲在被他们驱赶在仓库区的百姓中,似乎他们不死心,以为只要远离船,就没有了危险一样。
“靠岸!”
杨潮命令道,同时用令旗向其他船传令。
杨潮的船先动,其他船跟着缓慢动了起来,船工用撑杆捅在河底,慢慢将漕船推向岸边。
只有十步的距离,却用了一刻钟船才靠岸。
当船舷轻微撞在码头的青石发出轻微的震动时,杨潮一步跳下船舷,落在了码头上,身上穿着三十多斤的铁甲,这一下跳跃感觉到膝盖都发出微微的吃力。
“布鸳鸯阵!”
一个个士兵跳了下来,杨潮高声喊着布阵,给自己的兵听,也给其他船的士兵听,此时在用令旗传令就显得有些慢了。
一个个鸳鸯阵布置出来,那边的虏兵始终未动,反而微微有些骚动。
“传令,以我为中心,全体集合!”
平时严格的步伐训练此时显示了效果,所有的士兵只是一个转向,密集的阵型文丝不乱,接着朝杨潮这边齐步走来,等到了位置再次转向,立刻就将正面重新面向虏兵,过程中间没有给虏兵一丝偷袭的机会。
杨潮这边的情况,让对面的虏兵看的心惊胆战,因为刚才一交手,就让他们损失了十多个勇士,现在就只剩下了三个人,而且是三个惊慌失措的败兵,能鼓起勇气停留在这里就不错了,此时看到对方整齐的队列,以及变阵前进的景象,不由让他们目瞪口呆,心想就是百战的满洲巴牙喇精兵也没有如此整齐的队形,也不可能在行进中还不乱阵型吧。
杨潮不知道虏兵的想法,他看到自己这边所有士兵列阵完毕,立刻下令:“齐步前进!”
顿时所有士兵踩着点子,在各队队正的号子声下慢慢前进步伐整齐,每一行士兵都如同一堵墙,而整个阵列就如同一座小城,一座移动的小城。
在小城的移动下,近乎相同的步点踩踏出同一个节奏,汇聚在一起如同擂鼓,鼓槌是士兵的脚,而鼓面则是整个大地。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声音。
杨潮和自己的士兵听到这种整齐迈进的步点声,每个人又都身处阵列之中,感觉到心里很踏实,紧张之感一扫而空,只剩下昂扬的气势和刚刚打败过虏兵一阵的骄傲。
而那边的虏兵看到这阵势,听到这步点,顿时感觉到紧张起来,感觉到气氛压抑起来,那一步步不像是踩在大地上,而是踩在他们心头,每一次踏步都如同捶打他们心脏的般。
人的紧张情绪甚至都感染到了战马,随着杨潮的军阵越来越近,虏兵的战马不安的嘶鸣。
终于在双方还有百步距离的时候,虏兵和战马都坚持不住,三个虏兵一个调转马头打马跑了,另外两个根本不敢停留,也立刻就跑了。
只有一大群百姓留下,此时完全懵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知道是好是坏,紧张的看着军阵,看着如同一座小城一般立在他们百步外的军阵。
杨潮亲眼看到刚才的虏兵跑了,但是不敢保证有没有虏兵躲着。
“王璞,鸳鸯阵型,向右搜索前进!”
“许多男,向左搜索!”
“赵康,带人向前推进,小心偷袭!”
杨潮接连下令,王璞和许多男的指挥能力够强,关键是这两人手下的兵也不差,而赵康是自己的亲兵百总,手下的兵丁都是见过血的老兵,更没有问题。
三队士兵,立刻出发,以鸳鸯阵向前,前面都是盾牌大头,后面士兵排成纵队,武器面向两侧,如同一条浑身是刺的长蛇,向前不断的游动。
剩下的士兵继续稳定列阵,并且再次来了一次紧密集合,排成稳定的队形。
那些百姓紧张极了,看到有士兵前来,而且是打败了虏兵的士兵朝他们走来,不免慌乱,但是没有一个敢逃,他们都被残忍的虏兵吓怕了,都待在原地哆嗦,还有人低声的哭泣。
百姓和杨潮队伍之间,就隔着一排码头建筑,很快王璞绕过建筑往右,许多男往左,赵康直插向前,都越过了建筑区,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虏兵,只看到了百姓,没有理会百姓四处搜索了一番后,停了下来,列阵待命,并且大声喊着安全。
杨潮这才放心下来,确信自己将虏兵都击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节拒进
杨潮让军阵立定,自己带了几个亲兵,径直往前走向了人群。
此时王璞在右,许多男在左,赵康就列阵在人群前。
杨潮超越赵康,站在队伍最强方,看着一个个紧张的百姓。
高声喊起来:“诸位莫慌,吾等乃是淮安史督挥下兵马,特来救援海州!”
但是看到百姓依然紧张无比。
杨潮继续道:“我们的明军,大明的兵马!”
结果百姓依然紧张,杨潮这才想到,在百姓眼里,大概大明的军队跟满清的军队,跟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在作风上没有两样,杀人放火劫掠做的比敌人更狠,也更让老百姓怕。
杨潮不由沮丧,依然大声喊道:“吾等是来保护你们的,大家放心!”
这时候才有一个老者颤巍巍的走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军前,大着胆子道:“小可乃卞家浦盐户,家中薄有家资,小可愿意劳军。怎奈遭贼洗劫,小可随身不曾携带现银,若是各位兵爷信得过,可随小可回家,愿筹千金劳谢!万望各位兵爷不要伤害诸位乡亲。”
这老头竟然能够活下来,倒也不容易,他自称盐户,大明户籍主要有三种,民户、军户和匠户,但是在沿海制盐地区,还有盐户、灶户之分,但是盐户、灶户大项上是归属匠户的。
盐户和灶户都是指以制盐为业的人,其实是一个意思,不过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不同时期的黄册登记的名称区别而已,按照明初的制度,他们的赋税缴纳的是盐。
卞家浦紧靠海州城西侧。乃是一个大盐场,因此居住了许多盐户,这些盐户中又有的经营良好。自己也贩卖食盐,其实已经在朝着盐商蜕变了。
这个老头显然就是这样的一家盐户。
杨潮过去扶起老头。
和颜悦色道:“老丈。吾等本是新江口水营,勤王北上归漕督麾下,吾等乃是王师,不敢滋扰百姓,就不烦老丈劳军了!”
杨潮扶起了老头,同时表示自己的军队不会袭扰百姓,老头站起来了,其他百姓却三三两两跪下了。
杨潮大喊:“诸位都起来吧!”
但是没人起来。
杨潮也不愿一个一个去扶了。叫过亲兵李良去河边喊黄凤府等人来,同时让船工卸船,杨潮则跟老头说起话来。
从老头这里打听到,附近的东虏来了有二十多天的样子,一直没有攻城,只是在附近劫掠,有多少人说不清,但是绝不会只有区区二三十人。
这个情报证明,附近还有其他虏兵,自己杀了一二十个虏兵。虏兵不可能不来报复,此时城外还很不安全。
还是进城的好,靠着城墙。自己有六百多经历战阵的士兵,哪怕虏兵来个一千人,杨潮也有信心守住城池。
很快黄凤府就走了过来,杨潮让他去安抚一个个百姓。
杨潮自己则走向城门。
此时城墙上已经站满了海州城的军兵,但是他们刚才没有一个向虏兵发一矢,射一箭,就那么稳重的看着杨潮的军队和虏兵对战,当然对战的结果让他们傻眼了,虏兵在杨潮的精良鸟铳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海州知州大人可在?”
杨潮高声朝着城上大喊,他希望跟海州知州沟通。希望自己能够进城。
但是很快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爬在城垛上回话。
“知州大人在府衙,这位壮士有话可告知在下。在下是师爷!”
原来是知州的师爷,那么跟他讲是一样的。
杨潮喊道:“本官是史督麾下千总,奉命前来救援海州,有史大人书信、行文为证,请开城门,放我等进城!”
杨潮说着从怀中掏出书信,这时候李良也把海州百户姜阳带了过来。
海州城就在眼前,姜阳心情十分复杂,刚刚在船上目睹了一切,对杨潮的士兵已经完全折服。
到了杨潮跟前毕恭毕敬。
“你来的正好,姜百户,告诉城上,我们是援兵,让他们开城门!”
杨潮刚刚喊完话,城上没有人应答,杨潮以为对方不信。
姜阳鞠鞠躬,立刻上前喊话:“我是东海中所百户姜阳,快开城门!”
此时城上的士兵,大都都是东海中所的卫兵,因此不少人都认得姜阳,按理应该证明援军身份了,但是城上依然没开城门。
那个师爷此时却开始说话了:“大人,不是小人信不过您,只是虏兵狡诈不敢不妨。我们可以让姜百户上来,您把书信行文交给他,等知州大人看过后定夺!”
杨潮心想他们的担心也有道理,辽东很多坚城都是被努尔哈赤骗开的,都是用细作从里面打开城门,否则凭借只有弓箭单刀的虏兵,一开始是不可能贡献抚顺、辽阳那样的坚城的。
于是杨潮将书信行文都交给了姜阳,看着姜阳匆匆跑到了城墙下,而城上放下一条绳子,姜阳绑住自己的腰,被城上的士兵拉了上去。
杨潮就在城外等着,一边清点了一下战斗的结果。
刚刚杀了不少虏兵,手下亲兵正在一个个砍脑袋。
突然一个亲兵大喊起来:“这个还活着!”
亲兵颇为兴奋,他此前没有见过鞑子,这次倒是见了,可全都打死了,见到的都是死人,突然发现一个活的,难免兴奋。
杨潮也听到了消息。
“留个活口!”
很快那个活的虏兵就被带过来了,竟然是那个孩子,他中了一抢,给打昏过去,却没有死。
很奇怪那么近的距离被鸟铳打到怎么能不死。
检查过后才发现,这小子运气很好,鸟铳打死了他的马,然后打中了他的刀,刀反拍在他脸上,结果把他拍昏了,因此活了下去。
这些可不是审出来的,因为额尔赫乌拉乌拉大喊大叫,没人听得懂他说什么。
都是写在他脸上的,他脸上一道刀形印痕,鼻子都给拍扁了。
“真丑,放在后世肯定找不到媳妇!”
杨潮看到小虏兵的模样,心中竟然想到这个,随即就摆摆手让人押下去,这虏兵不懂汉语,自己这边也没人懂满语,根本无法交流。
经过清点,一共斩杀虏兵十七人,还俘虏了八匹马,死马、伤马倒有十匹,统统宰杀,煮了吃肉,白煮的马肉沾着仓库中的海盐,大口吃着别有滋味。
船上的物资都已经卸下,就堆在码头上。
很多物资都是打算要送进城的,尤其是那些火炮,也只有摆在城墙上,才能起到最后的作用。
但是城门一直没有打开,也没有消息传下来。
这时候那老头小心的询问杨潮,问他可不可以回家,到了此时,他还是放不下他的家业。
杨潮不放心,劝他就留在这里,万一在遇到虏兵,可没人救他。
老头却说他有家丁,果然喊过来五个壮汉,难怪一个老头能到这里,看来是有人护卫,才没有落后被虏兵射杀。
杨潮还是不建议他回去,不过如果他坚持,杨潮也不强留。
老头千恩万谢的走了。
一直等了一个时辰,城门依然没有打开,最后只看到城门上吊下来一个木框,里面一个人。
那人是姜阳,他苦着脸告诉杨潮,海州知州不同意开门。
海州知州引用祖制,客军不得入城,要求杨潮就在城外扎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