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秦-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场地中央,一眼扫过便认出了中央踞案而坐的包括了孟、西、白、由余、楚芈、子车六家,还有秦中的王氏、赵氏,秦西的胡戎与红狄,以及新近崛起的乌氏和吴氏。再算上甘龙所代表的甘氏,基本上秦国可以算得上名号的氏族今夜算是到齐了。
  当即老甘龙当仁不让的走到了唯一空缺的席位上坐下,等着看看今夜这次世族公议到底是怎个说法。
  孟西白等六大世族自然不必再费口舌解说。秦中王氏乃是军功勋贵,属于大秦栋梁,族中男丁除残疾外,皆尽入军旅效力。至于秦中赵氏也是大家权贵,赵氏子弟多习文属于秦国本土文人,在中上层的官吏中占据着一定的席位。至于秦西的胡戎与红狄,实际上也就是化入秦国的两个戎狄部族,无官、无权,凭借的就是对秦西地区的实际控制和与陇西戎狄部族的支持。
  至于新加入的乌氏与吴氏,其来历众所周知:吴氏便是当今秦王的本家,无敌风生水起,吴氏家族自然是近水楼台。而乌氏从龙最早,又是打通西域的最大功臣,理所当然两家都是有资格列席此会。此次,乌家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家主乌逢,而吴氏来人却是一个面生的中年人,此人若论辈分还是无敌的族伯,当今吴氏族长的长子吴非。
  老甘龙就坐之后,孟族族长孟怛首先起身开宗明义道:“今日老秦世族公议,所到老秦氏族。共计一百四十三家,可都到齐了?”
  自打上次秦国氏族选在一品轩开会,却被无敌突然袭击杀了个措手不及,并且被大鼎烹活人的娱乐节目给震慑后,各家都是老实安分的夹着尾巴做人。时至今日,要不是国君即将在秦中秦西推广新田亩制度并极有可能收回各家封地的传言越演越烈,其中有不少人极有可能打死也不会来。
  俗话说的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旦事情不但关系自己,甚至还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便是土人也会生出几分豪气。也就是孟怛按照惯例介绍了各大氏族,以及本次公议主要针对就是关于田亩制度的传言后,便有小贵族挑头问道:“敢问孟族长、白族长、西乞族长三位,若是君上当真要在秦中、秦西实施新制,收回各家封地,孟西白三家如何处之?”
  “这个……”孟怛被呛得一呆,暗自斜眼看了看白、西两人,这才出声答道:“国君曾言大秦有国法、有祖制,按理当不会……”
  “孟族长,别说会不会,就说国君若当真收回封地,孟族当如何处之?”
  “对对对,孟族长就说说如何处之。”
  一旦实行新制,对于家大业大,树大根深的孟西白等老世族而言固然有所损害,却不如这些小贵族小封主们迫切,因此作为铁定受害的群体,他们的向心力自然强大。不过,随着哄声四起,一些偏激的封主们固然喊出了交农、交地的口号。但却没有人又向上次那样搞出某某人是奸细,祸国殃民的攻讦来。
  那道油烹活人的大餐,可是叫人不敢轻易淡忘的。
  “咚!咚!”两声,一直没发话的老甘龙突然用木杖杵了两下地面,厚实的青砖嗡嗡有声,终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甘龙未曾起身,却是扬声道:“诸位!容老夫说两句!”
  孟怛等人见老太师竟然主动挑头来接下着烂挑子,自然大喜过望,代安抚了全场后,孟怛起身向老甘龙拱手为礼道:“还请老太师不吝直言。”
  “呵!”老甘龙轻笑一声,这才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沉声问道:“诸位,老夫敢问一句,今日之秦国,与十载之前的秦国,比之如何?”
  众人没想到老甘龙一开口竟然说的是这个,都是齐齐一愣,不知作何回答。
  老甘龙冷眼扫视全场,自然知道无人敢答此问,旋即有道:“若……取消新制,老秦重回献公之治。又如何?”
  “不可!”这一次老甘龙话才出口,便听一把熟悉的声音呼道,见杜挚从人群中走出,扬声道:“岂有重蹈覆辙之理。”
  老甘龙伸手抚须,笑问:“嗯!为何不可重蹈覆辙?便说昔日吴起,仕鲁强鲁、仕魏强魏、仕楚而强楚,鲁、魏、楚三国纵是重蹈覆辙,国之尤存,如今我老秦效之,又有何不可?”
  这师徒俩也不知是不是事先告好了点子,但见杜挚当仁不让的走到场中。拱手向全场行了一礼,这才扬声道:“老师此言差矣!我秦国本不同山东诸国,且前车之鉴尤在,更是应当自励审慎,不复失之。今新制大利于国,老秦得新制之利,富民强国,且百姓日渐小康,衣丰食足,各家交农倒是不怕,只怕倒时交农这举国的老秦人都交了农,届时还有老秦么?”
  老甘龙嘿嘿冷笑,却是问道:“举国之民,与在场诸位,孰大?”
  杜挚一脸正义,斩钉截铁道:“民大!”
  “鸟!贵贱不分!”
  随着杜挚的回答,也不知是谁起的哄,整个会场立时哗然四起。杜挚与老甘龙分别代表了秦国的贵族和百姓一般,一时间整个会场舆论好似一般倒的倒向了老甘龙,全都对杜挚群起攻之。也是在老世族的眼中,这大秦当然是老世族的大秦,怎么可能是那些泥腿子贱民的?
  不过,倒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支持杜挚的看法,虽然谣传有可能收回封地,可毕竟这些年秦国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中,若行新制能让秦国更加富强,小小损失也是可以接受。抱着这种想法的其实还不占少数,多是一些家中只有数千亩或是数百户封地的小封主,这几年由于新制的逼迫,他们也学习了孟西白的制度,放松和放宽了对自家农奴的压迫和剥削,自然也从中获取了一定的好处,有了这些看得见的实惠打头,自然也就知达理。
  当即,整个会场顿时乱了起来,相互攻讦只见竟也分成了三派,一派拥立老甘龙。主张新制可行,反对收回封地。一派自然是杜挚主导,完全支持国府令法,收回封地之事应可商榷。至于最后一派自然是墙头草,不表态看热闹。
  数个时辰后,一份此次公议的详细记录被送到了秦王宫的公房,嬴虔、嬴渠梁、景监等人看了都是愁眉不展,唯有卫鞅一人面露笑容,直道天助大秦。


  而数天后,当记录送达陈仓河谷,无敌看了却是苦笑:“老太师啊老太师,你到真是打好了如意算盘。”
  一旁的白雪、嬴玉两人看了对视一笑,由嬴玉开口道:“甘龙与杜挚合伙演得一场如此好戏,怎会叫夫君为难?”
  无敌苦笑道:“为难?夫君有何为难之处,想必此时卫鞅要是在侧,定然会喊世俗名利,山川不移,当真是天助大秦。却不知,不破不立,我苦等十年的天赐良机,却是叫老甘龙给借力打力,给他甘氏子孙谋了个好后路。”
  还是白雪体贴,柔声笑道:“看来,夫君的功爵制又得改上一改了。”
  第319章 军功爵制
  七月二十九。一个大胖小子终于众人的期盼中呱呱落地。
  自然,无敌回咸阳主持国政的日子也是近了,刚刚做上母亲的玄倒也终于成熟起来,孩子落地之后便一个劲的催促无敌要以国事为重,早日返回咸阳。
  不过此时显然还没到时候,无敌正等着一个启动的好消息。
  嬴无敌七年的八月初六,十余骑秦军信使策马从临晋关狂奔而入,朝着咸阳方向绝尘而去。也就在昨日,子岸领军六千偷袭了魏军设立在盐氏领(今山西运城)的辎重大营,并摆出了如往常一般扰袭战假象,在龙门山大营坐镇以待的魏军恼怒之下还是不得不派遣仅有的一支近万骑兵的部队前往盐氏领增援和善后,却没想到竟是被秦军包围在了辎重大营中,待中军得知前往增援之时,只剩下两千不到还在坚守。
  这数月来,秦军基本上都是以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扰袭魏国,分成近百股部队的秦军,肆意的纵横在魏国的土地上,专门袭击和劫掠中小型的村寨,一旦发现魏军的小股部队便使用狼群战术在短时间内集结数支或十数支小队予以偷袭,若是魏军大部队前来征缴,便立时又化作鸟兽散去。让魏人捶胸顿足无可奈何。
  此战,秦军一鼓作气基本上打残了魏国仅有的机动部队,为今后逐步蚕食魏国铺平了道路。当战报送达陈仓,无敌知道是时候动手了,这便带着一众家眷浩浩荡荡的返回咸阳。
  大秦嬴无敌七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秦王嬴无敌于这日一早连续下达了十三道诏,首要之事便是宣布秦国颁布实施功爵制。所谓功爵制,便是卫鞅提出的二十级军功爵位的改进版本,经过无敌润修后,减二十级为十五级,分别为:一级上公、二级大公、三极少公、四级上侯、五级大侯、六级少侯、七级上伯、八级大伯、九级少伯、十级高子、十一级中子、十二级少子、十三高男、十四级中男、十五级少男。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就是周室所创,战国诸侯位列侯伯者皆是列土封疆的大吏,秦国取而代之,沿用周室五等爵制度本就没什么不妥,而将五等爵细分为十五等也便于封赏,最为关键之处还在于百姓对此五等爵比较熟悉,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依新功爵制度规定,军民耕战同功,皆可获爵,庶民最高可获爵位为十二等子爵,军中无爵军士最高可获十一等子爵。凡因功获得爵位者,除掉本身的荣誉之外,还可将爵位俸禄置换为相应的封地,比如说,十五等爵可以将每年五担粮食的俸禄换取为五亩养生封地,十四等爵换十五亩,十三等三十亩,十二等六十亩,十一等一百二十亩。十等两百四十亩,而一等爵位的封地竟是达到十万亩。
  但是,功爵制中也规定,获得爵位者一旦身故,九等爵以下不可世袭爵位的封地将会重新收归国有,而九等爵之上爵位虽然可以世袭,但会通降两级。也就说,如果父亲是一等上公,死后儿子世袭爵位,便会被降级为三等少公,相应的福利和封地也会同时减缩。而对于爵位徘徊在第九和第十等之间的则会通降为第九爵,有爵位而无封地。这样做目的摆明是为了激励秦国贵族的战心,而对于秦中秦西现有的小贵族封主,将会按照他们现有的封地面积进行重新丈量踏勘,以封地大小来核准置换爵位。
  此制一出,举国哗然。而其中最甚着却不是秦国的贵族封主,却是在咸阳等着上路的西域使者们,等于是又一次大开了眼界。
  按照无敌前期所做的调查所提供的数据,目前除掉孟西白三家在秦国拥有最多封地之外,秦中秦西的封主当中,拥有土地超过九等爵五百亩(大亩)的就多达三千余家,超过千亩的也有近五百家,但无敌相信这些家族一旦理解了功爵制度的真髓,必然就会分家。
  原本还嚷嚷着国君要是胆敢收回封地实行田亩新制便要交地叛出秦国的贵族封主们全都傻了眼,几乎在一日之间,咸阳城中与此事有关的“相关部门”的门槛差点就被汹涌的人群的踏平,人人都争着想要了解清楚新功爵制度的详情,好为自家谋取最大利益。
  就连拥立老甘龙的许多封主贵族们也悄悄的退散开去,毕竟国君的诏里说的很明白。各家封地是大秦公族为了奖赏各家为秦国所作的贡献而给予的奖励,但是数百载以来,各家世族却是靠着封地坐吃山空,不思进取,与国与族毫无建树,新功爵制度就是为了奖励耕战,既然各家封主都是为老秦留过血汗的功勋之臣,又有何惧呼?
  至于老甘龙,无敌也专门给他上了一个眼药,派老黑伯给他送去了一封手诏,上:“子不如我,要地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子若贤我,留地如何?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这话原本出自后世林则徐,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的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贤能。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自打甘成死后有些心灰意懒的老甘龙见此手之后,竟也是浑身一震,眼中然过炙热光芒。今次他教唆杜挚合演这台大戏,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给无敌送上一份大礼。好让无敌念在他舍身取义,以身为饵引出反对势力的情分上看顾甘氏后人。却不想他看错了无敌,以为无敌想要在秦国全境推行新法新制,必要杀人立威方可,哪知到无敌却是将一切都考虑进去,将危机化解于无形。
  说来也是,老秦人最看重者莫过于军功,老秦世族哪家不是依靠军功战功获得的封地?可是,无敌之前,老秦虽然征战连年,可真正开疆拓土的又有几次,多数时间吃败仗不说,就连河西膏腴之地都被魏国夺取。因此各家自然不会去想什么新封地,只求能保住手中现有的土地便是祖上有德了。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大秦日强,先收河西,又占巴蜀,更是拿下了越国大片的土地和传说中的海外大岛蓬莱,这大片的土地却是被无敌以新田亩制度为借口分给了那些卸甲老卒和泥腿子的贱民,好叫大家眼馋得不行。
  如今这军功可以封爵,而爵位又可以换取封地,虽然表面上看,获爵者死后继承者将会连降两级有些吃亏,但这总比国君一道诏下来全部收回要婉转多了。而且各家都有子弟在军中任职,要是因为大家的反对让功爵制无法在秦国实行,不也就等于坏了家中子弟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封地的大事么?
  取舍如何实难以一人之力决断,自然需要谨慎考虑,而无敌也顺势将第一批封爵名单给颁布下去。第一批功爵名单分为文武两档,文臣以卫鞅、申不害两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