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理说,出征大军取得这样辉煌的大胜,赵祯本应亲自迎出郊外,以示君恩浩荡的!何况这次领军的是许清,朝野上下现在谁不知道许清是赵祯的心腹爱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赵祯圣驾这回没有出城亲迎,而是由晏殊这个首相率领朝廷百官迎至郊外二十里止。

这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讯息,有人开始猜测许清可能要失宠了,至于原因,自然是许清功高震主,皇帝起了猜忌之心!下层官员持这种心里的占大多数!

晏殊不管众人是怎么想,作为迎接大军凯旋仪式的主持人,他一次次地让人检查钟鼓礼乐是否齐备,甚至到各个官员的冠戴是否合乎礼仪等等,这种仪式是极为庄严的,有个正式的名称叫‘郊劳’,亵渎不得,一但出错,他这个首相立即要被弹劾。

随着沉沉的马蹄声、步伐声由远而近,凯旋大军阵列整齐,以浑厚凝重的气势出现在地平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骑兵队列,一面许字大旗在队列前面迎风招展,骑兵以数列平行,战马声嘶,马枪森然,那斑驳的铠甲征衣映着天上的阳光,冷冽、雄壮!

许清也是一身戎装,骑着他那匹黑色的战马走在前面,稍后两步就是种世衡的乘坐的马车!

看到这些,东京城的百姓已经不管不顾的报以热烈的欢呼,人们举着双手,手中或是彩绸飞舞,或是果食水酒,欢呼声直透云霄,热浪翻滚,涌动如潮!

晏殊他们这边同时鸣起的鼓乐声也为之失色,这场大战,百姓们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很多好处,以前凡有战事就是加赋,现在这场战事变成了减赋,复有大赦!无数失地的百姓有望得到安置,无数的战利品涌入市井,牛、羊、马、毛皮、药材、青盐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大幅度减价。你若喜欢党项女子或回鹘女子,还可以卖几个回来做丫环。

老百姓是实际的,不用你喊什么口号,只要你为他切实创造了利益,他们就会回报你最热烈的拥戴!

许清本来想表现得稍稍嚣张一点,奈何来迎接的是老丈人,只得小意的远远下马行来。

在礼乐声中,晏殊带着上百大臣迎上去,先郑重取出赵祯的圣旨当众宣读,褒扬出征将士,然后许清与种世衡等跪接皇帝所赐的御酒,第一杯是敬天地的,第二杯是敬阵亡将士的,第三杯才是许清他们喝的。

三万大军同声叩拜过圣恩后,这才是许清他们与来迎接的官员寒暄的时候!双方各自恭维一翻,行过场面上的礼节,然后许清、种世衡被请上赵祯派来的仪驾,在万众夹道欢呼声中进城。

进城也很有讲究,并不是你随意想走哪个城门都行;比如凯旋归来是一定要走西面的万胜门;而且大宋朝一般是不让班师大军进京城的,通常只有奉谕克敌夸功,军队方可列队从西面的万胜门进,穿过大街后从东面的新宋门或新曹门出。

赵祯这次有旨,可让许清这三万大军按例从万胜门进,接受满城百姓的欢呼观礼,从新宋门出,然后由各军将领带回原来驻地。

城里更是如潮如海,男女老幼挤在街边,望着这支排着整齐队列,踏着雄壮的步伐进入京城的得胜之师,鼓乐声,喝彩声,爆竹声响遍整个东京城。

许清想自己的妻女了,相信她们也一定来了,但人山人海,哪里能找得着她们的身影。

上了御街后,许清与种世衡这些高级将领转道向北,赵祯亲迎到皇城的宣德门,见面那一刻,许清能感觉到赵祯脸上多了一份神彩与威严,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喜悦。

“臣许清,率出征将领拜见陛下!”

“都免礼,各位浴血疆场,平定西疆,宣威于塞上,为大宋拓土万里!有大功于社稷,今日朕没有御驾出城迎接,愧对三军将士!来人!赐酒!“

许清感觉他是语出真诚,不似作伪,便答道:“臣等只是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若说功劳,当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平定西疆多年来矢志不渝,方有今次伐夏盛举,陛下功盖千秋…。。”

“好了,子澄!”亲自上来扶许清和种世衡的赵祯,突然轻声打断许清的歌功颂德,这个,别人夸也就算了,但自家事自家知,听许清这个第一功臣这么夸,赵祯觉得有些赫然。

赵祯又上前细细问过种世衡的病情,这才让宦官宣读对许清几个主帅的封赏。

这个有些意外,正常情况下,这种封赏不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的,而且封赏的规格也是须由大臣们共同拟定的,但从周围大臣愕然的神色中,许清能判断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事。

最后许清的封赏下来后,朝中大臣更是一片哗然,许清觐宁国公,大子少师;赐金万两,绢万匹!

没有了,就这么多,相对于种世衡与庞籍同样觐国公,后面还有一大串的封赏而言,许清作为主帅,除了钱财多得些外,竟有不如种世衡两人之处。

黄金万两听起来不少,其实细论来也不算多,大宋现在一两金大概等于十两银,一两银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说赐给许清的钱是十万贯!许家捐给大宋慈善会的钱都不止这个数了!

若不是后面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太子少师衔,许清功高震主遭忌的猜测几乎已不用怀疑。

太子少师是个很耐人寻味的头衔,各朝品级不同,隋为正三品,唐为从二品,宋承唐制亦从二品,一般由朝中重臣兼领,说白了就是名义上的太子老师,为什么说是名义上的呢,因为少师未必真会去给太子上课,但哪怕太子有朝一日真成了皇帝,你也必须得承认这个师生关系!因为,这是你老爹给你指定的老师。

与太子少师同等的还有太子少傅、少保两个官衔,合称东宫三少。

许清别的头衔不加,比如观文殿、资政殿、端文殿大学士之类的,赵祯偏偏给他加了个太子少师,等于宣布许清是未来的宰相一样,问题是,大宋现在没有太子,这个太子少师未免有些虚无飘渺,谁也不敢肯定赵祯是不是拿个太子少师的头衔来忽悠许清。

真个是君心难测,总之许清这份封赏很是令人浮想联翩,许清的得失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这将会关系到革新派与守旧派谁得势的问题!因此,无数的疑问在中下层官员脑子里转着。

但贾昌朝这些高级货可不会这么想,大宋的官员从不怕皇帝,赵祯的封赏一念完,这些货竟不管这是什么地方,立即跳出来反对,说许清率军平定西夏,于社稷有大功,这样的封赏会让天下人说皇帝刻薄寡恩,会寒了二十万出征将士的心,会寒了一心为国立功的人的心云云。

若不知道就里,光听贾昌朝这话,一定以为他是许清的铁杆搭档,在为许清鸣不平。

王举正他们也跳出来,直接给许清请封王爵!

许清早有心里准备,他也能猜到赵祯选择在宣德门给他们封赏,大概就是想这些大臣顾忌场合,不要过多纠缠。

可现在人家贾昌朝等人不理这些,该反对的管你在什么地方,照样反对!

封王?异姓封王在大宋朝不奇怪,有些外戚凭着裙带关系也能封个郡王什么的,但有一条,异姓真封了王,那他的政治生命也基本宣告终结了!

您是尊贵的大王,朝中这琐事怎么还能麻烦您来操劳呢?您还是回去歇着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回答

“君无戏言,众卿是想逼朕在天下百姓面前出尔反尔吗?”

宣德楼前,赵祯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语气,一种从未有过的威仪,说出了这句令贾昌朝等人哑口无言的话来,此刻,赵祯的身影变得很高大,那身红色的龙袍象宣德楼上升起的一轮红日,熠熠的光芒让下面的大臣不敢逼视。

贾昌朝等人悚然而惊,晏殊等人则适时上前,称颂赵祯封赏合理,种世衡等人多年戊边,如今更是拖着病体为国征战,且战功赫赫,在封赏上与许清持平并无不妥,皇帝如此封赏思虑周全!

宣德楼前的一幕,已经不是许清封赏多寡的问题,是一群大臣看到了一个与往日不同的皇帝。

接着是带着李元昊去太庙,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李元昊一家子以及西夏的一干大臣,包括张元等人,都被拉到太庙前,这回张元真个是‘下帝畿’了,李元昊等人光着上身,呃,大宋是礼仪之邦,野利氏、没藏氏这些李元昊的嫔妃没有光着上身,这个嘛!没藏氏虽然身材很好,估计赵老二也非常想看,但他孙子却没这么做!谁让他孙子是仁宗呢?

此事过后,许清可以先回家了,稍稍浴沐更衣,然后还要到皇宫参加盛大的庆功宴,这个庆功宴正式说法应该叫‘饮至’,和晏殊在城外主持的‘郊劳’一样,都是传承于周礼。

许清回到家里时,那翻喜庆且不说,倒时见到晏楠时很是意外,她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依然娇俏不改,见面时嘻嘻而笑,轻呼一声:“良人!”

许清听后愣了许久,才哈哈大笑道:“喃喃!以前你可没这么叫过,怎么听你这意思,似乎是说为夫以前不良啊!”

“嗯嗯,夫君说对了,以前你确实不良!”

“哈哈哈!打了胜仗连自家娘子态度都大改了,常言道,往者已矣,来日可追!以前再不良那也是过去了,为夫今后争取多打些胜仗,争取做个最良最良的良人……”

许清大笑着,正要抱起晏楠往后院去,晏楠伸手一指道:“哪!良人要抱就抱咱们家那个小捣蛋,人家打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爹呢!再不抱,小心她以后不认你这爹!”

许清哎呀一声,猛拍自己的大腿,这不是离家时还没这个人儿吗?这一时那啥!别解释了,再解释怕红菱要偷偷哭了!

许清上前一把抢过许家长女!瞧得口水差点没流下来,还不满四个月,眉眼儿已经可以看出几分象红菱了,嗯,眼睛象自己,黑亮黑亮的!嘴巴……这嘴巴怎么了,怎么扁了?

许大官人瞪着一双铜玲眼看着人家小姑娘,人家嘴巴能不扁吗?只见小家伙眼睛一个劲的往红菱那边转,嘴巴越来越扁,眼看就要哭出来!

“嗯?”

许大官人嗯了一声,他不会哄孩子,但据说他的名字如今在党项人中能止小儿夜啼,这个是不是谣传,在家试试还说!

许胜男似乎真被吓住了,没有放声大哭出来,眼睛回瞪着他,红菱在一旁看着不敢说什么,清平便有些打抱不平地说道:“夫君怎么能这样,吓着胜男怎么办?”

“别忘了她叫什么名字,这名字可不是光嘴巴上叫叫的,将来还得真胜过男孩子才行,来,女儿啊!笑一个给爹爹看!”

许清吓完人,开始小意地逗弄起小家伙来,结果没逗笑,哇一声便大哭出来,那泪珠儿一颗颗的往下掉,这下可把一帮大人给忙坏了!

“小颜呢?小颜呢?小颜你还快去哄哄胜男……”

小颜如救苦救难的天使,适时出现在许清身边,咯咯地笑道:“少爷,本来你吓她她不怕的,可你变脸儿太快,胜男怕是没法接受……”

“这什么话?没法接受,我这个爹还用得着她接受,她不接受我也是她爹!哈哈哈……”

许清才没象这帮女人一样,大惊小惊的,小孩子哭两声还能对身体有好处呢,据说能增加肺活量。而且这么小的人儿,还知道记仇不成,过两天见多了,还不得缠着爹爹抱!

许胜男一过小颜的手,立即不哭了,只是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不离许清身上。

“乖女儿啊!快快长大,爹爹到时带你去贺兰山打猎去,那边可好玩了……”

许清絮叨一下,也没能多留,他还要去宫里参加庆功宴,淋浴更衣之后,很快又带着护卫往皇城去。

宴设计在大庆殿,宴席不但大宋文武大臣、功臣勋贵参加,还有许多小国的使者,大宋把西夏灭了之后,大理、西州回鹘、黑汗国、吐蕃各部族,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贡。

连辽国使者也来了,但是对大宋的态度从原来的傲慢变成了‘寒冷’,大有要和大宋断交之意,当初伐夏之战打到一半,辽国就曾派使者前来叫停,可惜大宋没人理会他。

现在大宋将西夏灭了,兵锋之盛已盖过辽国,加上得了河套、甘凉、青唐等牧马场,从此大宋的战马产量将不少于辽国,一直以来,大宋凭着强悍的步兵就能抗衡辽国,如今再多出大量骑兵,而且没有了西夏这个搅屎棍牵制,辽国人不禁有些脊背生寒的感觉。

所以辽国使者到来,也摆出一副冷面孔,可惜现在大宋更不鸟他了!若不是西北大量新领土需要时间消化,加上战争利益的转化也需要一两年时间,大宋二十万大军掉头杀入辽国,说不定就能把辽国打成残废,燕云十六州夺回来当不在话下。

大庆殿里,教坊司的舞伎演乐献舞,大宋君臣齐聚一堂,气氛极为热烈,唃厮罗也被请了来,他的待遇说来不错,封了个安乐郡公的头衔,大宋没有把他当战俘对待,但他一家子这辈子估计别想出东京城啦,至于李元昊,那还得等等,他的待遇可没这么好,还不到他上殿的时候。

赵祯在殿中再次对许清一干出征将领高声嘉奖,当然,是口头上的,总不能刚刚给个黄金万两,又来个黄金万两,那别人会有意见的!

“各位在坐的大臣,以及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者,此次我大宋举兵二十万,一举平定西夏这个祸患,既是为了解决我大宋西北的边患,同时也为周边各国营造了一个安定平和的环境。

几十年来,党项人兵戈不息,四处侵略杀戮,周边各国深受其患,河西之地被其侵占后,以至东西使团商旅断绝往来,各国蒙受巨大损失,为此我大宋不惜倾尽国用,起兵伐夏,最终以数万将士的鲜血换来了这次大捷!

我大宋上邦一向睦邻尚礼,对各国皆是以礼相待,从今往后,商路复又通畅,我大宋欢迎各邦国加强往来,互通有无,共享安宁!”

赵祯喝了不少酒,说起话来很是洪亮,大庆殿里嗡嗡的回响,他说完后,又邀殿中内外臣下共饮了一杯。

这时西州回鹘的使者站起来,向赵祯施了一礼说道:“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您说的很对,由于西夏这个侵掠成性的国家在,使得周边各国深受其害,大宋出兵讨伐西夏,我西域各国皆是赞同;

只是,这次大宋为何连沙州以南的回鹘部落,也一并讨伐了呢?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