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迭里得就象一只猛虎,身中几箭还象没事的人一般,左右开弓,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西夏兵马挡者必死,在他的带领下,辽军如同势无可挡的洪流,反向冲击西夏阵形,萧迭里得一双铜铃巨目死死盯着李元昊,把这个‘青天子’看得心肝拔凉拔凉的,只得走避。

有萧迭里得这个悍将开路,辽军不顾其方向,全师向正面掩杀上来,你砍我,行!我三万人就算死光也不要紧,只要把正面的李元昊剁了喂狗,我看你西夏怎么办?

本着这个宗旨,辽国视死如生的向正面猛攻,李元昊郁闷异常,辽国人太无赖了,我都将你团团围住了,四面都是夏军在攻,你不分兵去挡一下,死死冲我这边来干嘛?我打十几岁领兵作战,就没见这么无赖的打法!

阴的碰得狠的了!

结果这一仗辽军虽然伤亡惨重,却成功突破了夏军正面阵线,把李元昊撵得象丧家犬一般,皇帝都快没了,还砍什么啊!

夏军随着李元昊溃败而去,反而被辽军一路追杀,遗尸遍地,直到贺兰山才从新站稳脚根,一点人马,还剩三万,李元昊真想嚎啕大哭一场。

这是伏击战吗?怎么反而象自己送上去给人家砍啊?

其实辽军也不好受,凭着萧迭里得的神勇,虽然正面突破了,但整个过程都是脱光了裤子凭夏军暴菊来着,死伤也不比夏军少。

但无论如何,夏军在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发动突然伏击还被辽军打成这样,算是彻底的败了,李元昊在贺兰山上左思右想,夏军精锐半过都集中在这里了,却连辽国一支偏师也打不过,怎么办?

这个很简单,装孙子呗!

西夏一直就是这么干的,于是李元昊按兵不动,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去向耶律宗真求和!

大宋,东京城。

皇城的枢密院里,赵祯、韩琦、富弼、石崇礼、外加范仲淹和许清摊着地图,根据辽夏的战事进行分析着,从辽国十一月进兵到接战,再到消息从前方反馈回来,已经过去二十多天。

辽夏的大战,时刻牵动着大宋的神经,可以说大宋比目前交战两国还要紧张,生怕事态失控,若耶律宗真一心要灭掉西夏这个祸害,按目前的战况还真有可能,到那时大宋真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富弼先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我大宋是时候在河东给辽国施施压了!”

众人一时都有些犹豫不决,克夷门一战西夏虽然损失近万精锐,但辽国三路大军所过之处皆是西夏荒漠地带,对西夏国力损害不大,若是此时干预,起不到严重削弱西夏的作用。

韩琦说道:“陛下,臣建议再等等!不过可以先给河东军一道旨意,一但辽国合围西夏兴庆府,河东军立即北出雁门关,对辽国施压。”

虽然赵祯把范仲淹也请来了,但是从上次罢免他枢密副使一职后,范仲淹也知道赵祯忌讳所在,如今赵祯不问的话,他已经很少在军事方面开口了。

许清看了看他,暗吧一声说道:“臣以为光是河东施压还不够,如果耶律宗真不为所动,决意攻打兴庆府,到时咱们便无计可施,所以臣以为,当令陕西四路做好准备,辽军一但合围兴庆府,四路兵马必须立即出兵,抢夺横山北面的定难五州、及天都山一线,若是定难五州到手,就算辽国将兴庆府打下,咱们也有一搏的回地!”

“臣附议!”

这是石崇礼在发言,别以为这厮就是个跟屁虫,虽然在战略上他不怎么样,但许清绝不会小看他;

上次石崇礼在京西南路的表现堪称完美,他没有急着和许清抢军功,却在民政上亲力亲为,这种行为充分说明,他明白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在哪?

有这份自知之明的人,绝对不简单,事实证明,最后许清主动推掉功劳,石崇礼成了襄州平乱的最大收益者。

赵祯犹豫了一下说道:“众聊所言虽然有理,但如此一来,我大宋岂不是要直接与辽国交兵?河北的防线是不是尚嫌薄弱了些!”

一听赵祯这口气,许清满心不滋味!

宋太祖时期,大宋无论是军心或是民意,都是极其自信的,但是自从赵老二折戈幽州城下,大宋的精神脊梁也随之被打断了!

后周柴荣到宋太祖赵匡胤这段时间积累起来的、那种睥睨天下的气概一泄而光,整个大宋上到君臣,下到百姓,都患上了深深恐辽症。

许清一直想不明白,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血气,为什么就经不起一次挫败呢?

赵老二是败了,但从国力上来说,并未损尽大宋元气,国力上依然是辽国不能比拟的。为什么就不敢再次振作精神,整军再战呢?

“陛下,我朝自去年裁军整训,已历时一年有余,各军将士无不斗志昂扬,如今辽国近二十万大军远在西夏,河北方向空虚,咱们不去攻它辽国已是万幸,何复惧之?

况且,若是我朝不出兵,任由辽国吞并西夏,到时更是雪上加霜,陛下,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许清话一落,这回不光是石崇礼,在坐的大臣全部出言规劝,辽国虽然可怕,但是不出兵后果更可怕!

韩琦和范仲淹等人毕竟在西北作战过,多少有些血气,许清不担心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赵祯这个‘仁’宗!打小被刘娥压着,把血气就压没了,性格优柔寡断!

“陛下!”

赵祯终于开口道:“好,就按众卿所言!加强河北、河东防备,着令陕西四路备战!”

许清这才轻轻舒一口气,大宋整军备战一年多,最终目的就是平夏驱辽,甚至灭辽,但到了这骨节眼上,赵祯却犹豫不决,遇上这样一个温吞水的皇帝,感觉比领军上阵作战还累,老怕他哪条神经一时不对,作出软弱愚蠢的决定来!

还好!

第三百七十五章瞬息万变

时入深冬,大宋在紧张在备战着,河北、河东、陕西,甚至是京畿禁军都已接令,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伏驽、床驽、神臂弓、火蒺藜、手雷、刀枪盔甲以及粮草等作战物资,都在一批批地加速向前线转运,大宋正在磨刀嚯嚯,接到军令的将卒都知道,或许,明天战鼓就会擂响,一场大战便会轰然开锣。

而这些只是朝廷高层以及军方的事,地方官员以及普通老百姓都还蒙在鼓里,随着冬至的日渐临近,东京街头又开始张灯结彩,百戏齐开,到处是喜庆的丽裳,会心有笑脸。

而西夏境内,却另一翻景象,李元昊于克夷门战败后,立即遣使到耶律宗真大营求和,李元昊降宋反宋,降辽反辽,反复无常,耶律宗真岂会轻易信他;

对李元昊请降的诚意,光从心里学的角度分析不行,李元昊多年来的行为,早已超出了人类极限的范畴;

于是耶律宗真派右夷离堇萧滴冽到西夏军营去实地考察一翻,看看李元昊是不是真的情愿洗净了屁股等着;

萧滴冽来到西夏军营,那叫一个趾高气扬,如同巨人俯视蝼蚁一般,把李元昊十八代祖宗都数落了一遍,说你家从根子上就有问题,你若想请降,非得拿出万分诚意来不可!

仗打输了,被辽国近二十万大军虎视眈眈的盯着,萧滴冽说什么李元昊也认了!

当然,他没真个直接扯裤腰带,而是万分谦逊地、小意地请求辽军后退二十里,他就将前翻从辽国来‘投亲’的所有人送回给辽国,同时将本国的特产进献给辽国,作为耶律宗真走亲访友的赠品。

眼下天寒地冻的,这鸟不拉屁的地方还不时来场风沙,耶律宗真早就呆腻了,于是很快同意了李元昊的请求,退军二十里。

李元昊亲自带着叛辽的党项首领到辽营请罪,耶律宗真懒得见这个秃头,当然,他自己也秃,只不过通常人是看不到自己头顶的;于是让北院枢密副使萧革接见李元昊;

这么多年来,辽国大力吸收汉人营养最高的儒学,可不光后来才会出现萧观音那样的绝世才女、美人!萧革以孔孟之道横数千年,再次把李元昊数得都快崩溃了,无数次保证一定悔过自新之后,萧革仍未作罢,李元昊差点想直接扯裤带算了。

最后萧革说得口干舌燥之后,考虑到这鬼地缺少水源,得节约用水,这才放开李元昊!

接下来他拿出耶律宗真赐给李元昊的御酒,慰之!辽军奏乐,李元昊于鼓声中折箭为誓,表示今后再随便走亲戚就如同此箭。

事情似乎到此结束了,别忙!

耶律宗真正想班师回国,在克夷门把李元昊撵得象丧家犬的韩王萧惠来了,对耶律宗真说道:“李元昊小人也,他的诺言岂可相信,他降宋反宋,臣辽反辽,从未消停过,此翻我大军征伐,其走投无路,尚不趁机杀之,踏平西夏,将来必后患无穷,我辽国难道要年年兴兵来教训他?”

耶律宗真认真听取了萧惠的意见,可他刚同意西夏请降,虽然还有一道书面签字仪式;但若是出尔反尔,岂是人主所为?这让耶律宗真纠结不已,只恨当初行事太草率了。

他还在犹豫,李元昊却先行动了,以表达和议诚意为由,率先领军后退,结果他退出一百里后,一把火把附近的草场全烧了,辽军全是骑兵,马没了草可吃,这仗也没法打了,耶律宗真只同派人送去签字和议。

可你也不看看李元昊是不是人!

他一见形势对自己有利,立即找借口拖延,过了几天,等辽军马草断绝之后,他便突然向辽军北路萧惠大营猛攻!

萧惠就是萧惠,和上次一样,他不但不慌乱,立即就组织辽军来了个反冲锋,双方血战黄河西侧,最后夏军不敌,被砍杀得四处溃散,李元昊带着二千‘残剩货’亡命奔逃;

萧惠恨透了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死追不舍,眼看来追上了!

突然,一股大风刮来,掀起的沙尘铺天盖地扑来,一时天昏地暗!

没办法,这是在西夏境内,连老天都帮着李元昊!沙尘暴是西夏的特产,夏军早以司空见惯,应付得法,辽军却是首次遇到这种妖异的情况,全被风沙迷了眼睛。

李元昊没时间跪地感谢老天,趁着辽国阵脚大乱,带着人掉头砍杀回来,对于他们来说,瞎了眼的老虎跟羔羊差不多,辽军被割麦一般,一片片的砍掉,阵脚大乱,互相践踏,夏军完胜!

迅速解决了辽国北路军之后,李元昊顺势向耶律宗真的大营冲去!

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耶律宗大营虽然有十万大军,但对得天之助的李元昊来说,不过了是个复制粘贴的过程,砍三万头羊和砍十万头羊,充其量不过多砍翻几把刀口。

而且辽军将领也不是个个都象萧惠那样英勇善战,在这种昏天暗地的沙尘暴之中,根本组织不起象样的抵抗,十万大军成了土鸡瓦狗,几个皇宫侍卫拼死保护着耶律宗真冲出屠宰场,一路向辽境亡命奔逃!

世事就是这么无常,昨天还趾高气扬的辽军,此刻不是身首异处,便成了李元昊羊圈里的羔羊。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是一些意外的因素!

谁能更快地适应这些意外因素,往往就拥有最终的胜利!

党项人有个很残忍的习惯,捉到俘虏后通常会把俘虏的鼻子割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元昊割了太多人的鼻子,最后遭到老天的报应,在原来的历史上,李元昊最后也是被自己儿子砍掉鼻子后,不久死亡。)

耶律宗真好运气,只身逃回辽境,其它人就没这么好运了,上到辽国驸马萧胡覩,被俘虏了大批的将领和士卒。

到此为止,辽国伐夏之战算是真正告一段落。

而另一边,大宋高层却吵翻了天!

仍然是枢密院,大宋两府宰相、副宰相,枢密使、副使,台谏主官,三司使、兵部尚书甚至将作监令,全被招到了这个战时司令部来,商讨是否出兵伐夏!

主战派有范仲淹、韩琦、富弼、许清加上兵部尚书王尧臣;反战派有贾昌朝、章得象、王举正、曾亮;

晏殊和杜衍模棱两可,两边势均力敌,争得面红耳赤!

坐在上首的赵祯有些无所适从,看他这副样子,许清心里凉嗖嗖的,伐夏之战是最核心的国策,为此策划了无数遍,裁军整训、军械打造花去了无数的银子,所有的步骤都布置下去,到此时这个皇帝却犹豫不决,难道又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许清恨不得上去揪住他的衣领,来两个巴掌,让他醒醒神!

但这只是神话幻想,最终还得据理力争!他站身上前,毫不避让地盯着赵祯道:“陛下,西夏此翻虽然得胜,不过借助一场沙尘暴尧幸得胜而已,真实战力他连辽国一支偏师都打不过,何惧之有?难不成他李元昊还想次次都有沙尘暴帮他?我大宋整军备战已有年余,粮草军械都已备下,如今士气昂然,战力强劲,正是伐夏是好时机,陛下,士气可鼓不可泄啊!”

贾昌朝也拂袖而起,大声驳道:“夏宁侯此言差矣!西夏刚刚大胜,士气岂不更加高涨?况乎此翻西夏夺得粮草军械无数!国用丰足,我大宋若此时伐夏,岂不是往利刃上撞?陛下,万万不能出兵啊!”

许清却突然间心绪平静了起来,坐回位子淡然说道:“贾参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翻西夏夺得无数粮草军资这没错,但再多的刀枪也要有人来拿;

西夏虽然最终战胜了,但在萧惠手下却折损了不下于三万的精锐,西夏如今能战之兵尚有几何?

而西夏想要消化此次大胜得来的好处,总需要些时间,可若是我大宋任其慢慢消化,将来我大宋面对的西夏就将强大十倍;

而伐夏最难应对的就是辽国会出兵攻宋,使我大宋面临两面作战的困境,但如今辽国大败,损军二十万,绝对无力再对大宋进行威胁;

这等于去除了我大宋最大的后顾之忧,一但等辽国恢复元气,便再无这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臣所料不差,李元昊马上就会回头向辽国求和,重续辽夏联盟!因为只要李元昊不是傻瓜,他就会知道,下次,他不可能再能沙尘暴帮他了!”

方才许清还慷慨激昂,争得面红耳赤,现在虽然还是主战,但整个人却变得静若处子,波澜不惊!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很简单,许清在朝堂上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唯一缺少的就是老练功夫,他争得声震梁顶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若论事比历经沉浮的七旬老翁还要淡定,那才真个让贾昌朝等人心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