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岳父大人,现在不是手软的时候,司农寺提举司是朝廷机构,敢于煽动百姓围攻朝廷衙门,那就是——造反!”

要想迅速压制此事,那就得拿出些狠劲来,许清将此事定性为造反,就是要朝廷不得不采取雷霆万钧之势,使之有足够的震慑力。

和晏殊商量好此事的基调后,许清立即又往天章阁跑,中书省后面是门下省,前面是枢密院,大宋的中枢机构都在这里,过了枢密院出东门,沿宫城前行百丈左右便到右掖门,入门不远就是天章阁。

赵祯今天看上去兴致不错,许清进殿后发现他竟不是在处理政事,而是和曹皇后在下棋,夫妻俩下棋为乐竟不避许清。

“子澄来了!自己找个位置坐吧!”赵祯正棋不定,头也不抬地对许清说道。

“夏宁侯免礼!官家,夏宁侯假期未过,来找官家必有要事,臣妾先行告退了!”曹皇后对许清示意免礼后,转头对赵祯含笑说道。

“不急!不急!皇后啊,这棋正下到关键之处,子澄也不是外人,先不管他!”

赵祯这么说,曹皇后只得从新坐下,许清心中有事,也只得先深呼吸几下,放平心绪后,老实不客气的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等着,趁这空隙组织一下语言,看看怎么说更能打动赵祯。

“子澄啊!你过来帮朕看看这步棋如何下子,方能避开皇后这一劫。”赵祯犹豫了许久,估计还是无从下子,便要拉上许清作帮手,曹皇后也不出言阻止,只是含笑看着。

日常用语中的‘打劫’,很可能就是从围棋中演化而来的,许清在围棋方面并不高明,前世虽然也喜欢看电视转播那些大师围棋大赛,但只能算是业余水平。

“陛下恕罪,臣并不擅围棋!”

就算自己是围棋九段,许清也懒得去帮他,正恨不得他快点输掉好谈正事呢!

“上次你用那残局赢了朕十贯钱,哈哈,朕以为你围棋也是高手呢!好好好,不擅好啊,以后没事常来陪朕下下围棋!”

赵祯无法可解,投子认输后对许清大笑道,瞧他那模样,想是下不过曹皇后,打算找个软柿子来捏了。

等曹皇后退去后,赵祯一正神色说道:“说吧,找朕什么事啊?等等!朕难得今日舒心,若是好事就说,反之免提!”

许清噎得不轻,张着嘴愣住了,赵祯见了这副模样再次哈哈大笑,示意宫女给他上茶。

许清回过神苦笑道:“陛下,臣是来向您请罪的!不知这算不算坏事呢?”

“哦!你请什么罪啊?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清平呐?”

“与家事无关,陛下,事情是这样!”

许清也不再拖沓,将青苗款之事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然后说道:“陛下,臣无能,致使出此波折,自当来向陛下请罪。”

在青苗款发放之前,许清就曾给赵祯打过预防针,把各种可以出现的情形向他分析过,如今果真出事,赵祯总算有些准备,双眉一凝问道:“你能确定真不是你提举司强迫百姓贷款吗?”

“臣相信他们不会,但是,臣也知道此事牵涉重大,凭臣一面之词不足以采信,所以臣恳请陛下派遣能员彻查此事,若真是提举司的人强迫百姓贷款,臣愿领其罪;若是有人在背后故意煽动百姓冲击官衙,则尽快将主谋查出严惩,震慑各方,以免他人效仿。”

赵祯略一沉思,知道此事大意不得,否则必将掀起一场涛天巨浪,成为朝中各方的角力点;青苗款关系到大宋的粮食储备问题,同时对西北战略也是影响巨大,个中得失许清与他已经不止讨论过一回。

但这此事件一但处理不好,许清就要首当其冲,说不定要丢官去职,这是赵祯最不愿意看到的,上次与阎文应盘点朝中大事,发觉这一年来每样大事竟都少不了许清的筹谋,大宋银行的成立,更是帮助朝廷安然渡过了去年的财政危机,除非不革新,否则许清已经成了他不可或缺的臂助。

“好!朕立刻让巡察御使赶赴三地彻查此事!”

“陛下且慢,若是真有人煽动百姓冲击官衙,那就是造反,鉴于案情重大,派遣查案之人选,定须慎重考虑。”

御使台目前势力交错,贾昌朝以前也曾出任过御使中丞一职,而现在的王举正也偏向贾昌朝一党。

若是派对晏殊的人去还好,若是派去的是贾昌朝一党的人,那就和洗净脖子等着挨刀没什么差别了,许清绝不甘心如此。

一经许清提及,赵祯也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御使台的情形可以说是他故意弄成这样的,赵祯不动声色地问道:“子澄认为派何人前往为是?”

许清作为涉案一方的主官,查案人选本不该问他,赵祯却问了出来,若是因此沾沾自喜,认为赵祯是对自己信任有加,那就大错特错了,许清明白自己一但答得不好,怕会让赵祯心存芥蒂。

“陛下,臣举荐知谏院包大人前往阳城!”

赵祯满意地笑了笑,包拯刚直,而且年后才从端州调回京,和朝中各方势力都没有过多牵扯,许清推荐包拯,足见其无私心。

“好,就按子澄所言,派包卿前阳城,另外两个人选子澄可有推荐?”

许清摇摇头答道:“但凭陛下定夺!”

举荐包拯去阳城,许清是不得已,阳城乃河东路辖下,他不清楚是不是夏竦这个转运使在搞鬼,派别人去,担心斗不过夏竦。

但对有青天之名的包拯,许清有足够的信心,包拯断案如神绝不仅仅是民间传说,乃史载确有其事,有他去河东当可保无失。

许清没有在天章阁多留,事情的复杂程度让他不得不尽量去联络更多的人,目前出事的三个地方与京城的距离都仿佛,那么更远的州县有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呢?是不是因为路程远而没有报上来?

不得而知!

那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范仲淹、韩琦等朝中文臣有老丈人去联络,自己或许应该去荆王府,找赵老八磨磨牙吧!

___________________

Hy:感谢tvk9j、狼狼帝、小数0824、lmxy等人的支持!

昊远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一张月票,一点打赏,抑或是订阅支持,昊远都心存感激,这代表着各位对昊远的肯定。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谢谢!

第三百四十五章搞搞师生关系

有鉴于朝廷各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形:无论是司农寺还是大宋银行,许清一直强调的就是效率,现在终于体现出了它巨大的价值:

关于阳城等地有人煽动百姓打伤提举司人员之事,司农寺内部渠道上报的时间、比地方官府快了将近两天。

两天时间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商鞅来说,两天足够取信于举国百姓。

对于韩信来说,两天足够布下一个十面埋伏。

对于唐太宗来说,两天足够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

对于成吉思汗来说,两天足够踏平两座城池。

而对许清来说,嗯嗯,与以E诸人似乎没什么可比性,但也足够在贾昌朝等人反应过来前抢得先机了。

包拯已经前往阳城,一般而言,监察地方事宜是由御使台的巡察御使负责,谏院很少会派员到地方上去,包拯如今是谏院院长,若不是此事牵涉面太大,赵祯也不可能劳他亲自出马:

御使台如今非常乱,几派势在里面倾轧,欧阳修以前刚上任谏院院长时,就曾几度上书指责台谏,欧阳大才子在这方面从不知道客气是什么,直言近年台谏皆是奸佞,希望赵祯能来个大换血,但现在欧阳大才子自己先被踢出了谏院,整顿之事也就无从说起了。

这次赵祯没有让御使出马,改由谏官前往调查,也说明他这个皇帝对御使们深陷派系纷争的不满,或许赵祯只是在等一个契机,就会针对御使台大力肃整。

从目前贾昌朝等人尚未反应过来,许清基本可以断定阳城之事不是夏竦在策划,这让他大松了一口气,若只是当地士绅的单一行为,许清对包拯信心就更足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朝堂上造势,把这次事件定性为造反,对暮后煽动者定以重罪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另外就看晏殊和范仲淹一群革新派对地方官府的掌控力了,当初他们可是一至支持利用青苗款加强大宋的粮食储备的。这些人加起来,尚不能压制地方势力反弹的话,许清也只好认了。

经过此事对晏殊说自己根基过浅的话,许清更有了深庶的体会;放眼望去,除了润州一地,他能掌握的地方势力几乎一片空白,现在实施的政策在地方上一出现反弹,他几乎使不上力,只能眼巴巴了望着晏殊等人。

饭时他跑到晏府,与晏殊一家用过晚饭后来到书房晏殊反而安慰他道:“贤婿你入仕不足一年这怪不得你,说来你如今做得已相当不错,在军中已建立起足够的人脉,至于地方文官,这与武将不同,他们绝不会象武将一样轻易投入你门下,经营起来耗时费力;

官场上所谓的熬资历,说白了其实就是熬官场关系若是你没什么突出的才华,官场关系又不好,那么你熬再久也没用;贤婿啊你资历还是太浅!凡事欲速则不达,急不得,急不得!”

许清点了点头,晏殊说的在理,文官牵涉面广,花花肠子弯弯绕,想一下子建立起强大的人脉,简直是痴人说梦,目前也只有靠着晏殊这些经营了几十年的人了,自己慢慢熬吧!

晏殊轻抚长须,轻声道:“贤婿啊,你没有同年,那平时就多留意身边的人,多发掘一些有用之才向陛下举荐。”

不愧是十四岁入仕,在官场上熬了几十年的人啊!

晏殊这话让许清豁然开朗,没错,就象于清泉他们,经自己举荐,那就等于是和自己绑在一起了,这和无形的捆绑想摆脱都摆脱不了:

官场上的反叛是大忌,象后来的吕惠卿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本是王安石门下,反叛出来后为天下人不耻,新旧两党不容,最后郁郁而终;

也正因为这样,人人都得再三斟酌之后,才会选择站队,若想到地方上去逛几圈,就拉起自己的一群班底根本不可能,那就只有自己慢慢培养了:

怎么培养?没有同年关系,咱还可以搞搞师生关系嘛!

想到这,许清淡淡笑道:“岳父大人,国以农为本,然则司农寺贴出招贤榜,举国选才,到如今招到农桑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不过十三人;这对大宋的农业发展极为不利,而目前司农寺有许多研究项目,这些项目不是一时能完成的,所以婿想建议朝廷,准许司农寺每年招收百名孤儿入研发司,由研发司人员带学,为朝廷培养更多农桑方面的人才。”

晏殊刚端起茶杯,听了许清这话不由一怔,许清在司农寺搞什么杂交水稻、嫁接作物、以及收集各类物和整理研究,这些他自然知道:

若真有他所描绘的前景,则研发司确实需要培训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晏殊自然不会反对。

“此事你可先与陛下沟通,然后在朝会上提出来。”

有了晏殊这话,许清心中大定,接着说道:“岳父大人,婿在术数及统筹方面有些造诣,前翻去太学,发现太学里的算学比较粗浅……广

这个许清例不是胡言乱语,前世好歹也混到大学毕业,论经史子集不行,但数学方面,绝对敢在太学里横着走:

这年头注重的是诗词经学,太学里虽然也有明算科,但地位差得太远,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太高深的理论,前世高中的数学知识就足已在太学当个教授了。

明算科的人将来做不了高官也不要紧,许清缺的就是最底层的支持,而且只要把课程弄得生动一点,照样能吸引到进士科、明经科的学生来兼修自己的算学。

总之能兼上个师生关系那就行了,只要自己不衙,这些人将来一定会认到自己门下。

晏殊想不到他不做则已,一做就是多管齐下,他有些不放心地问道:“你在明算方面果真学有所成?”

“岳父大人放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婿不会拿此事当儿戏的。”

“老夫一个人放心有何用?这事得朝野都对你放心才行,想进太学你就得先证明你确实有这个能力,否则让老夫如何帮你说话?”

“岳父大人说的是,其实这事不难婿会在京华时报上开个专栏专门探讨术数之学,同时去太学找教授们切磋一下。”

许清回到家时已经轻松多了,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既然现在自己掌控不了那些地方官员,那就让晏殊他们去劳神好了!

虽是无奈之举,有些听天由命的意思,但这天下谁又能掌握住一切呢,就算是赵祯他做不到……

躺在浴池的热水里—享受了素儿和薇一翻宫廷式按摩后—许清精神扒擞的来到书房。

很久没在报上撰文了—这回又得出山喽!乘法口诀有了是吧,那咱们就来玩深一点的。

他先概述了一下数学的重要性,然后把各和数学公式列举一些出来,浅一点的如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深一点如三角函数公式,先说明运算法则,再举些实例,最后出道应用道让别人来挑战。

每期京华时报开出的一版面来—系统地讲解这些数学定理,相信这样一来,进太学做个明算科教授当是不难了:

许清沉浸在数学世界里,清平轻步走进来,他也浑然不觉,等他满意有放下笔,清平才问道:“相公,你在做什么?”

“哦,是曦儿啊!你来得正好,先看看相公写这些运算法则,然后相公出道题给你做,看你这才女能不能做出来。”

许清把她拉洌自己腿上坐好,然后把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拿给她看。

和许清探讨学问,光这个嚼头点让清平开心不已,俩人订下亲后,清平一个人的时候,就不知遐想过多少回与他窗前焚香弄墨,雪夜煮酒论诗的情景!

现在探讨的虽然不是她擅长的诗词,但只要是和爱人一起,在清平看来就没什么分别。

清平先是回身揽住他的脖子,依偎着亲了他一口中,才满脸笑意的说道:“相公等着!”

清平接过纸张,细看起上面的公式来;包括梯形的概念,许清都写很清楚,清平以前虽然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却也很快能看懂大概:

看完再向他求解了不少疑问,比如数点,平方尺这些许清弄出来的表述方法等,便兴奋地说道:“相公快请出题!”

许清瞧她自信满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