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之将小婿的策略将天打节扣……”

晏殊见他似乎没有悔改之意,心急之下将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喝道:”糊涂!就算真如你所说,此事也不该由你来提出,你如今本就是众人的眼中钉,若再事事出头,就算陛下有心护你,怕也保不了你多久!况且,你以为就你知道如今朝中无将可用吗?然此事关系重大牵涉过多,至今才没人敢提出来,你算几斤几两?逞什么强?”

,可是岳父天人……”

,没有可是!孺子不可教也!此事就算要提出朝中尚有众多御使言官在,用得着你事事出头吗?你若再如此莽撞,为了女儿,休怪老夫揍你!”

晏殊大概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一蓬须子都竖了起来,瞪着许清恨不得真揍他一顿般。

谁知他刚提女儿,就听到晏楠的声音从房外传来:”爹爹,这天气寒冷,女儿给你你温了些酒食送来,爹爹快开门!”

晏殊听到这声音,顿时一怔,望了望许清,脸上有些泄气,低哼一声不再言语,许清心里天乐,还是自家娘子知道疼人啊,佶计老早就在外面听风色了,听到房里动静不对,这才出声回护的。

其实许清也明白,晏殊的意思是,这样重天的事情,除了预先找天家商量好外,就算提出,也要让个小卒提出来,在朝堂上先试试水。

这样就算事不可为,也伤不及根本。此事许清也没想过自已第一个在朝堂上跳出来,他跟赵祯说,只是想先说服赵祯,然后再慢慢铺陈。

这种有关重天国策的问题,急是急不来的,然而正因事关重大,想是晏殊担心自己少不更事,还象以前一样,事事先出头,才会这般怒斥。

这时晏殊又狠狠瞪了他一眼,仿佛是在说,你不去开门,难道让老夫去不成?许清吃了这一瞪,讪讪然起身。

等把房门打开,只见晏楠提着一壶酒,后面还跟着两个小丫环,提着炭炉之类的,她抿嘴看了许请一眼,流露出丝丝的担忧,许渚则对她眨眨眼示意一下,也没有出声。

,爹爹!这是女儿从润州带回来的阿曲酒,女儿已重新调制过,爹爹快尝尝!”晏楠轻盈地走到晏殊身边,一边给他例酒,一边殷勒地说着。

晏殊有些无奈地看着自个女儿,见她例完酒还准备上来帮着拿捏肩膀,轻轻摆手道:”楠儿先出去,爹爹和这臭小子还有话要谈,还有,这天寒天冻的,没事别到处乱跑,赶紧回后院陪你娘亲去!”

晏楠俏脸微红,有些担心的看了许清一眼,便乖巧地退了出去。屋中又只剩下许清俩人,他心里暗喜,从晏殊的口气判断,赵祯大概是同意了武举之事,否则以晏殊的性格,怕是不会同意就此事在朝堂试什么水。

果不其然,许请才又坐一阵,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几人就接踵而至,想是晏殊早就约好他们今天休沐日谈事,几人重新见礼后,围着小几而坐,许清只得起身为众人充当例酒的角色,没办法,谁让他辈份最小,年纪最轻呢,而且刚被老丈人训完,还是勤快一点的好!

等天家举杯干了一杯,晏殊也不拖沓,直接开宗明义地说道:i,今日请各位来,是因陛下有意兴武举,办武学,为朝廷选拔些可用的将才,各位可畅所欲言,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范仲淹几人听了齐齐向许清看来,见他一脸淡定,波澜不惊的样子……时也看不出这主意是不是与他有关。

范仲淹与韩琦还在深思,欧阳修先开口道:”此事不可,如今天宋战事频繁,提拔几个可用之武将尚不为过,但若兴武举、办武学,则武人将会渐掌朝中天权,此事万万不可,自古武夫乱国者不胜枚举,后唐至十国间,天下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皆因武夫专权而起,我天宋费百年之功,方有今日武夫不得言政之局面,岂能再步唐后尘?”

欧阳修的态度许清也早有所料,只是未想到他会反对得如此激烈而已,他也不急着出声,静待范仲淹、韩琦的表态。

他本以为会是韩琦先开口,不想却是范仲淹先道:”永叔所言虽中肯,但我朝与前唐不同,前唐造成武夫乱国之祸,乃是国策出错,武将权柄过重,且掌有财权,自成一体,而我天宋则不存在这些隐患,如今天宋边疆不稳,战事频繁,而朝中却无可用之将,国库已被拖得入不敷出,当此之时,理应注重武事,争取早日平定西北,我大宋才有喘息之机。”

范仲淹表完态,韩琦也接着说道:i,只要我天宋目前的军队构架不作夫变动,即使是兴武举、办武学,也不会造成武将割据之势,陛下既然提出这一策略,想必也经过深思熟虑,如今京畿禁军裁撤老弱已进行过半,接下来,将是按夏宁侯所议,大举练兵,这将淘汰出天量无能将领,若此时兴武举,正好挑选一些可用之才,补足军中将领缺额。所以,办武学可慢慢探讨,但兴武举已势在必行。”

不出所料,范仲淹和韩琦这两个经过战场杀伐的人,自然是深知朝中缺少武将的窘迫境况,支持这一策略并不奇怪。

最后许请也站出来阑述了自已的观点,在晏殊也勉强表示支持的情况下,欧阳修还是选择保留自己的意思,在这件事,或许不会在朝堂上站出来反对,但也绝对不会支持。

几人又商议了一阵,才各自散去,许渚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思索着今天出现的情况,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原本的君子党之间,也渐渐出现了裂痕,特别是在兴武举一事上,估计会有很多人持欧阳一样的态度,甚至会站到强烈反对的对立面上去。

许清记得前世曾读过欧阳修一篇《朋党论》,欧阳修认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以道为朋者为真朋,以利为朋者为伪朋。

从另一个角度看去,也就是说这些君子只要认为是,道,不同的东西,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同样会激烈反对。

由此可见,今天欧阳修据不支持的态度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在许清看来,这些君子之间若能在大局上保持一至,在局部上出现一些裂痕,未必不是好事,王拱辰他们已多次以朋党来攻击新政,上次夏竦甚至还弄出了什么,范氏三虎,之说,差点让范仲淹百。莫辩。

站在赵祯的角度,也绝对不希望朝中天臣形成铁板一块。这大概就是他现在既力求革新,又留着王拱辰这些反对派牵制的原因。

裂痕!唉,想到这些许请也头痛,实在想不出两全的办法。若能将夏竦、王拱辰之流先逐出朝堂,那或许还好一些,到时这些君子们再分裂,新政也天致能维持下去。H!!

第二百六十章弹指间

欧阳修的朋党论或许没错,君以道为朋,小人以利为朋

然而,常言道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称;由于处身、经历、学识等方面的差异,以道为朋者,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志同道合、合作无间?一但认为道不同,便不相为谋,从这一点来说,以道为朋的结合其实极为脆……弱。

反而是以利为朋者,他们不用管什么大道义,不用细分对错,只要利益一致,只要能一起升官发财,他们就能紧密团结在一起,甚至暂时委屈些自己,作出些牺牲都无妨,他们看重的是终的收益。

总而之言,君看重的是过程,是方法,是走什么样的,道”而‘道’有千万条,即使目的一样,君仍会根据自己的见解,选择不同的人不注重过程,只关心结果,小人的目标明确,想法单纯,往往会团结。所以历史上,君与小人之争,常常是以小人获胜告终。

这次日武举之事,与欧阳修便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但愿他这次能够保持克制,别跳出来强烈反对吧!欧阳修管着谏院,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加上他在文人士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若他站出来反对,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视。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后的分歧大概也会越来越严重吧。

如何应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危机,许清目前也一筹莫展。让他又不禁想起了后来的王安石,王安石革用的几乎都是,小人,。反而是那些后世公认的君都成了反对派,如苏东坡、司马光、富弼等人,这真是极耐人寻味的事。

而王荆公本身也绝对算得上是个君,他任用的却大部分是小人,是出于无奈呢?还是别有想法,是不是他也认为一群君在一起,反而很难达到目的呢?

车过太平桥,许清便抛却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自从上次银行挤兑危机,发现小颜那丫头竟站在门外守了自己一夜后,许清就尽量不把朝中的烦心事带回家。

琴楼里,红菱正在案边指点小颜临摹字贴这丫头被许清说了一回,终于肯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了。小芹在一边绣着他的荷花锦鲤图,时不时对小颜这边瞄上两眼,见到许清回来,红菱便过来为他御去外衣,然后捂着他冰凉的手问道:“许郎去这么久,还没用过午饭吧,奴家到厨下去给许郎准备些。”

“不用麻烦了回来的路上我与六郎他们将就用过些了现在还不饿。”说完他揽过红菱的肩膀走到案边见小颜写的字倒也有些模样了,他微微一颌首,小颜大眼睛扑闪一下,便得意地问道:“少爷,你看人家写得怎么样?”

“呵呵,是不错,不过嘛!”

“不过什么?”小颜急了,扔下笔就过来挽住缝的手非要问个清楚不可。

“不过上瞧你那一脸得意自满的样,看来很难再有进步了!”许清说完呵呵一笑,回到自己的椅安然坐下。

“不会啦少爷,人家以后都会好好练字的你要相信人家嘛……”小颜亦步亦趋,等他坐下后干脆腻到他身上撒起jā来,xōn前一对微微贲起的小玉碗,软绵绵的压在他身上,她也浑不在意,若说她一点不懂男女之事,那也不尽然,大概只是习惯了对他毫不设防的亲密感而已。

许清也不忍心过于拘束她,若让她整天规规矩矩的,估计这丫头做梦都会哭。这时小颜突然说道:“少爷,给我们说个故事吧,你都好久没给人家说故事了!”

“你不是还要练字吗?”

“可是人家今天都练了一个多时辰了呀,手都拿不动笔了。少爷说故事吧!”

说完她又不安分的在许清身上扭动起来,许清无奈,在她紧翘的屁股蛋上一拍,说道:“要听故事赶紧下来,坐好,小芹,你要不要听?”要听就赶紧过来坐好!

小芹那小脑袋连忙点个不停,很乖巧地把凳移到前面来,和小颜排坐一起,许清哈哈笑道:“这就对了,排排坐,吃果果!”

“菱儿!你要不要听!”他又对正收拾案上笔墨的红菱问道。红菱只当他又在作怪,轻啐了他一口。

“好,今天说什么故事呢?呃,算了,还是先考考你们两个脑灵不灵光吧,现在我开始问你们几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问完我敲三下桌,若是敲完三下你们还回答不出来,我就弹你们一下额头!”

小颜缩了缩脑袋犹豫地问道:“少爷,真的很简单吗?可要是人家回答出来了怎么办?”

“若是答对了,你们俩就一起弹我好了!”许清话一落,红菱在一边暗笑,一个个没大没小的!不过这不正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一家吗?小颜不管那么多,欢呼一声,然后捏捏小拳头说道:“少爷,问,人家准备好了!”

“好,听着!小明家有三兄弟,他大哥叫大毛,二哥叫二毛,他叫什么?”

“三毛!”

答得很,也很整齐!许清连桌都顾不上敲了,直接抬手在俩人额上‘噗噗“两下。

“少爷耍赖,人家明明答出来了,应该是人家和小芹弹少爷对!

红菱和素儿她们在一旁,早不顾形象的放声笑了起来,许清老神在在,端起小几上也不知谁喝过的茶,将就汲了一口,小颜俩人终于也回过神来,特别是小芹,红着脸儿不出声了,小颜嘴儿一噘嚷道:“这回不算,再来再来!少爷问!”

“好,那就再来,这回可要听好了!有位将军说自己有个弟弟叫小明,但小明却说他没有个当将军的哥哥,两人都没说谎,这是为什么?”

许清说完开始敲起桌乘,等敲到三下,小芹犹豫地答道:“因为他们不是亲兄弟!”

“嗯,有奖!和……错了!”许清刚想再来,噗噗,两下,小颜却先捂着额头说道:……哼!少爷说小芹答错了,那你先说错在哪里,能弹人家!”

“不是说了嘛,他们都没说谎,小芹的答案当然就不对了!”

“那少爷说为什么?”

“因为当将军的是小明的姐姐!”许清说完,红菱也顾不得收拾桌了,直接软软地趴在桌边吃吃笑个不停,小颜不依了,轻盈地扑到许清身上撒起jā来,嘴里嚷道:“这回少爷是真的耍赖,不能算数,弊有女人当将军的?”

许清只得抱紧她不停扭动的小腰身道:“怎么没有?花木兰不是女的吗?不是将军吗?”

“可是花木兰没有弟弟啊!”

许清听了愕然无语,这这说……

“噗!”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额头上已经挨了一弹,虽然小颜小手很柔,很软,可这一弹毕竟是挨了,小颜咯咯笑着纵身而起,跑过去抱着红菱苒腰肢,得意地对许清扮着鬼脸。

许清揉了揉额头,心里感叹,看来以后遇上这事,还得先找好裁判行。望了望还乖乖坐在前面的小芹,心里总算大感安慰。

第二天一早,许清来到司农寺,这是他回京后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正常情况下,朝会每逢三、六、九日会招开一次,当然特殊情况下,君臣有时也会连续招开朝会,今天不逢朝会,所以许清直接到了司农司坐班。

当初因苏舜钦等人之事,范仲淹匆匆赶回,冯雨自告奋勇巡视京畿周边水利,至今人到了太原府一带。许清没回来之前,除了范仲淹会隔日来一趟外,日常事务大多由张正主持着。

许清一到,张正和曹谦连忙过来拜见,张罗着小使置好火盆后,张正明白许清的做事作风,也没有过多的寒宣,直接开始汇报起这两个月的工作。

“许少卿,占城稻种已经收购了近万千石,下官估算了一下,大宋各地适合种植占城稻的地方很还很多,若按许少卿当初要求尽量覆盖的话,这些稻种是不够的,可咱们司农寺的经费,已经很是吃紧,许少卿你看可还要继续收购?”

许清沉吟着也自个估算了一下,一万石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